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最应该学好的是体育课

2016-05-24 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体育教育四人谈]

孩子最应该学好的是体育课

作者|李稻葵

 

  几年前的一个场景我至今难忘。冬天,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最私密的会场,最高付费大佬们的专场,一帮国际大公司的企业家轮流与一拨一拨的国际政要以及个别学者见面。我被请去谈经济走势。

  上一场刚刚结束,大家都站着交谈。我一进门,一惊:个个都是大高个,我1米79的个子几乎是最矮的!自我镇定了一下,我马上想起一早熟悉的事实:国际上很多领导人,都是职业或业余体育运动员出身!练体育的,大个头为主。 

  的确,大多数西方,尤其是美国领导人都有体育上的一技之长,有的曾经入选大学的体育代表队,有的是职业运动员出身:美国前任财长亨利·鲍尔森就曾是大学校橄榄球队的明星球员,IMF主席拉加德曾是一位花样游泳运动员,世界著名的金融机构黑石集团的创始人苏世民,曾经是校长跑队的队员…… 

  不仅是运动员容易出成就,西方的精英大学也注重培养有运动员背景的学生。我的分析是,运动员出身的人——专业运动员另说,因为他们需要异于常人的身体条件——一定具备有特殊的心理素质。

  运动员是懂得如何去竞争的一群人。体育游戏天生就带有竞争性,运动员身处其中,天生要善于竞争、喜欢竞争。

   运动员懂得团队合作。即使是单人项目,如乒乓球、体操、跳水、田径项目等,也同样需要团队配合,因为一个团队里有教练、营养师、陪练等,只有每个环节都做到优异,才可能达到高水平的竞技状态。

  只要人类社会存在,竞争和合作就是永恒的主题。这就是体育精神!人与人之间有竞合,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存在竞合,单靠一项是无法取胜的。而运动员身上是两者兼备。

运动员有难以击垮的信心和号召力。为什么运动员出身的人在社会中往往脱颖而出?他们有难以击垮的信心和号召力。一个能赢的团队一定也是经历过许多逆境的团队,不可避免有过失望、恐惧、质疑、懊恼……尤其在千变万化的比赛场上。

 运动员更加心念集中,在竞赛落后的情况下,核心人物必须摒弃杂念,千万不能纠结在“真惨、真倒霉”的心态上,也不能妄想一举定乾坤,而是集中精力想好下一个球,才能把握住赢回来的机会。这种机会往往转瞬即逝,必须保持住高度的注意力,才能捕捉到。这恰恰是一个成功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正是因为了解运动员这些特征,国外商学院特别青睐有运动背景的学生。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项调研:毕业20年后,哪些校友群体为母校捐款最多。结果出人意料,捐款最多的并不是学习最好的学生,反而是那些有校队背景的学生,这些学生无论当年还是现在都是最有集体荣誉感的。

  牛津大学有个久负盛名的罗德奖学金,这项创立110多年的奖学金有四项招生标准,其中一项就是喜爱体育,最好有运动成就。他们认为,这样的人往往具备优秀的心智,是值得栽培的未来领袖。

  美国最负盛名的大学联盟——常青藤联盟最早就是哈佛、耶鲁、哥伦比亚等若干所大学的美式足球运动体育联盟,而非学术评比,比如奥数竞赛的联盟。而中国也曾经有过一段颇有特色的高中教育,像清华附中早在“文革”前,就有约三分之一的学生加入校队,活跃于各种比赛,他们中成就了后来中国社会的精英。

  反观中国,到现阶段我们的教育还是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太注意奥数、钢琴等等。在全球化时代下,只懂得奥数,不懂得与人博弈,似乎不太能适应时代变化。

  如果在孩子成绩过得去的基础上,让他们学一点符合身体特长的技能,适当多参加一些体育比赛,这将能够最大限度地拓展他们的心智禀赋,孩子会终身受益无穷。

(作者李稻葵,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金融系主任,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拓展生命的长宽高——新教育实验《金堂宣言》

新生命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生命的特点及三重属性

.......



拓展生命的长宽高

2015年新教育年度主报告文摘

在拓展生命的长度问题上,新生命教育尤其强调新身体教育。近100年前,青年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曾经对身体教育做了精辟的阐释。他指出了体育“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的重要作用。认为“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主张体育的基本法则是:“运动有恒”;“有注全力之道”。还论述了体育对于国家民族的价值:“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体不坚实,则见兵而畏之,何有于命中,何有于致远?”

我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倡导者、创建和组织“远东奥林匹克运动会”和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最早促成中国运动员正式参与奥运会的项目比赛的著名教育家张伯苓认为体育、智育、德育“三育并进而不偏废”,甚至提出:“不懂体育者,不可当校长。”也正是从“大体育”的角度,重新看待体育。

今天,新教育人重新关注身体教育的问题,是因为在当下,“身体”并没有真正进入教育的视野,“身体”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认为,身体教育应当通过周详安排的身体活动,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身体在教育中的意义,探讨身体教育的教育学意蕴。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获得运动技能并对之精细化,开展健身运动以达到最佳健康状况,使学习身体活动的知识,对体育形成正面的看法,形成一生学习和参加锻炼身体的习惯。正如齐格勒所说,“我们‘从出生到坟墓’都有责任为所有人进行终身运动而努力”。


事实上,体育对于一个人的意义非常重要,现代科学已经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了体育独特的价值:

1.体育健身。生命在于运动。身体的强壮,遵循着用进废退的生理规律。通过因地制宜、丰富多彩的运动项目和健身项目,开展适度的身体练习,能够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有效强健体能,加强身体对各种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人的生长发育,使人充满活力,在提高生命质量中,是最根本、最有效也是最简单的方法。

2.体育启智。人是一个整体。伴随着身体的强健,思维也将随之处于最佳状态,潜在的智慧将由此更容易得到开发和提高。对此表现最为直观的莫过于已经有许多研究证实,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英国运动医学杂志》网站刊登过一篇研究报告,来自英格兰、苏格兰和美国的研究人员,测量了约5000名11岁儿童的体育锻炼强度。这些孩子在11、13和16岁时接受了英语、数学和科学能力的测试,其中在11岁时体育锻炼较多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在三个学科的成绩都更好。

3.体育养德。体育课程中所凸显的“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包含着个体竞争、团队合作,通过不断的自我挑战达到最后的自我实现,在同一准则下自然而然形成对公平的追求、对顶峰的向往。这种追求与向往必然为培养道德品质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直接促成行为准则的践行、道德意识的形成以及自我完善的渴望。

4.体育强心。体育对人所带来的影响,从生理直接影响着心理。美国学者韦斯特等总结了体育对于心理发展的11条益处。其中包括改善人的情绪,减缓沮丧和焦虑状态,缓解压力,帮助人们融入群体,改变工作与学习的节奏,带给人挑战和成就感,体会到艺术和创造力,提高自信心,提供“体会尖峰时刻的机会”(人完全被运动所吸引,兴奋等),改变生命的质量等等。人的心理和生理是一个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的整体。体育中的各种运动过程可以缓解、宣泄、排遣人们的各种不良情绪,在专注的运动中对人实现潜移默化的精神熏陶,运动中产生的情境容易激发受众主动而积极的情绪反应,促进心理健康。强壮的生理就这样对心理的强大产生积极的影响,体育对促使人的和谐统一发展,产生着极大的推动力。

5.体育强国。祖国不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同时更是一群生命的集合体。国民的强壮,本身显示着一个国家的成就与实力,也将促使一个民族形成朝气蓬勃、勇于进取的文化氛围。所以,每一个人的身体的强大,就是国家民族的强大,并且这种强大会由身体逐步影响着精神,最终导致政治、文化、经济、外交等一系列缓慢却有力的深度改变。而这些,都是以生命的长度为基础。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非常有限的,都只是人类生命链条中极其微小的一环。但人类生命正是由这样无数微小的一环又一环组成。每一环的长短,都影响着整体。新生命教育通过对个体自然生命在安全与健康两方面的努力,希望延长每一个人的生命长度,从而无论是从社会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还是从整个人类生命的代际角度看,用这一环又一环的点滴累积,增加人类生命链条的长度。



体育课的真正价值

作者|佚名

 

  在中国,人们普遍认为,体育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中高考的指挥棒下,相对于文化课而言,体育课并不能让孩子在众多考试中脱颖而出、出人头地。因此,体育课在中国备受冷落。很多中国家长甚至极力反对孩子花时间在体育运动上,理由是会“影响学习成绩”。对体育课的偏见和短视思维必须纠正。

  世界上最好的中学伊顿公学的体育认知:伊顿公学是英国一座古老的学府,由亨利六世于1440年创办。伊顿以"精英摇篮""绅士文化"闻名世界,也素以军事化的严格管理著称,学生成绩大都十分优异,被公认是英国最好的中学,是英国王室、政界经济界精英的培训之地,这里曾造就20位英国首相。

  在伊顿,文化课学习当然也很重要。但伊顿坚信,再好的文化教育都无法取代体育运动对人格塑造所产生的影响。

  体育重视到什么地步?如果你走入伊顿公学的校园,随处都能看到穿着运动装的男孩——由此可见体育运动在这里,是一件非常重要和普遍的事情。

  这是因为:伊顿公学的教育管理者们,在设计课程的时候,差不多把一半的时间都安排给了体育课。

  但在伊顿的教育者眼中,提高身体素质、培育一个健康的身体只是体育运动的一项益处。相比而言,他们更重视体育运动给孩子们带来的其他好处。

  这些好处包括:

  健康的生活习惯。伊顿公学的教育特别注重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伊顿,人们认为,进行日常体育运动是健康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然应该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培养。

  外形和气质。作为绅士文化的一部分,一个人应当拥有良好的外形和气质。这是为什么伊顿公学特别强调着装的重要原因。但是,再好的衣服和配饰都不能取代人本身的形体美。文化学习能帮助学生改变一部分个人气质,却无法取代体育运动在这方面的核心作用。

  成熟、积极的心理。青春期的孩子拥有一颗相对敏感的心,而青少年时期的氛围会对孩子未来的心理发展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伊顿认为,体育运动,尤其是竞技性体育,是帮助学生建立成熟、积极的心理所必不可少的方法。

  追求多元化的卓越,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长处。伊顿标榜自身致力于“使所有学生都能发现并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而并非将“卓越”定位在单一的文化课成绩上。丰富的体育运动项目为这种多元化的卓越提供了可能。在伊顿,每个孩子都可以通过不断尝试和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并在该项目上名列前茅。

  团队协作。在伊顿公学所提倡的体育运动项目中,绝大多数都是团队项目,包括赛艇、曲棍球、野地足球、板球等等。这是因为伊顿认为团队体育项目是教育和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及能力的最佳途径。

  社会交往能力。一个体育社团往往是一个小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而同时,整个团体又在共同为一个目标做出努力。这样的场景设置很符合现代社会的现实情况。伊顿认为,这样一个环境可以模拟学生未来步入社会后所面临的人际交往情景,从而帮助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据传,英国陆军元帅威灵顿公爵,曾经在滑铁卢战役胜利后说过这么一句话:“滑铁卢战役取胜于伊顿公学的运动场上。”

      健全人格,首在体育。千万不要忽视体育课的重要性!



 体育是最好的教育

作者|佚名

 

         许多人把体育比赛的过程比作浓缩的人生,高潮与低谷、顺境与挫折,短时间内体验一遍人生况味,确实有增广见闻、加深生命厚度的作用。从审美角度来看,只是体育之魅力,而在教育者眼里,体育不仅能壮筋骨,还能调感情、强意志,是人格教育的最好方式。

        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这样写道:“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说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从体育运动开始。当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力拼搏时,是对卓越和荣誉的追求;为此付出的艰苦训练,考验的是敬业精神和意志力;最后在公平竞争中收获尊重和友谊,完成自我实现和超越。

        体育有时可以突破一切障碍,这就是体育的特殊之处和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看体育”,到如今跑步骑行井喷“玩体育”,中国民众接触体育的机会越来越多,对体育价值的理解也在逐步加深。

         对体育运动的崇尚和热爱,对拥有强健体魄、拥抱健康生活的热切渴望,是古今中西概莫能外的,而体育运动蓬勃发展的现实正是这一全人类共性的最好体现。但不得不说的是,目前我国青少年体育教育仍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许多家长对体育锻炼的理解还停留在“强身健体少生病,对学习成绩提高有帮助”的阶段,仅把体育当作智育的辅助,无疑落了下乘。

         早在1919年,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就提出了“完全人格,首在体育”这样前瞻的教育主张。他说:“体育最要之事为运动,凡吾人身体与精神,均含一种潜势力,随外围之环境而发达,故欲发达至何地位,既能至何地位。”

         蔡元培先生把体育的功能和作用及所应掌握的尺度做了务实的说明,“先讲体育,在西洋有一句成语,叫做‘健全的精神,宿于健全的身体’。足见体育的不可轻忽。体育是要发达学生的身体,振作学生的精神,并不是只在赌赛跑跳,或开运动会博得名誉体面上头……其实体育最要紧的,是合于生理。若只求个人的胜利或一校的名誉,不管生理有无危险,这不要说于身体有妨害,且成一种机械的作用,便失却了体育的价值了。”

        竞技场上,除了拼个你死我活,还可以相互协作,相互了解和沟通。

        体育激励全世界青年人参与到运动当中,正是看中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的重要作用。

         去年南京青奥会期间,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倡议,希望更多学校和家长能把体育看作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鼓励青少年按照奥林匹克价值观生活,让体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从青少年开始最合适不过。




再审视体育艺术教育的价值

成尚荣

至今为止,我在一些地区和学校,还不时听到这样的话:体育、音乐、美术是“小三门”,是学校里的“副科”。校长这么说,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老师这么说,连少数体育、音乐、美术教师也这么说,尽管他们内心并不认同。在不少场合和一些文章里,我都批判过这一观点,但效果并不好,我很苦恼。

  其实,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体音美的“副科论”都是站不住脚的。在课程世界里,所有课程都是平等的,不分主次,没有轻重,也不存在谁服从谁,谁补充谁,是考试的,还是考查,是直接关系升学的,还是供升学参考的。借用弗里德曼著作的名字来说,课程世界是平的。这道理当然是对的,但为什么还是有人这么“执着”地说,体音美是“副科”呢?除了“说顺嘴了”、习惯了以外,应试的体制是根源。但是要知道,真正改变应试体制,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我们不能消极地等待——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等不得的。在深入进行考试制度、方法改革的同时,我们还应寻找讨论、解决问题的另外视角。

  最近一份材料和一本书对我触动很大。

  一份材料是潘光旦的。潘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民族学家,还是教育家、翻译家。他于1913年考取“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学习中他有志气、图上进。后来他回忆:清华学堂对于“学生的体育活动,几乎从开办之日起就用强迫的方式进行。学校规定下午四时至五时为强迫运动时间。到时,图书馆与全部课堂、自修室、寝室都给锁上,只有体育场与体育馆敞开着”。更有硬性规定:学生要取得“留美”资格,还必须以下项目要达标,“即跑得够快、跳得够高、游得够远……”而且这一条章程执行得非常严格。不言而喻,这样做,清华学堂培养的不是“只会啃书本、足不出户、手无缚鸡之力”的书呆子,而是体格健壮、头脑聪明的学生。

  这份材料让我们多了一种欣喜,也多了一份惭愧,当然也增强了我们的信心。近百年前,清华学府就把体育摆到了极高的地位,它们不是“小科”,是人人、天天必上的“大科”、“强科”。历史证明,清华学子并未因为每天都有体育活动,而荒了学业,降了成绩。潘先生的回忆告诉我们,改变落后面貌,不一定等到体制改革了,而是事在人为,用“强迫”的方式。“强迫”,“逼”出了新制度,“逼”出了新天地,也“逼”出了课程世界的公平。如今,我们为什么没有这样的勇气和胆魄?为什么对“副科”不受重视的现象熟视无睹、司空见惯?问题不在教师,而在校长,更在教育主管部门,在政府。

  一本专著是《通过艺术的教育》(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2月出版)。作者是英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诗人、教育与艺术批评家里德爵士。值得注意的是,他不仅谈艺术教育,更重要的是谈“通过艺术的教育”。艺术教育,显然是艺术本身的教育,而“通过艺术的教育”,是指所有的教育。里德认为: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所谓教育“可以界说为表现模式的培养,即教儿童和成人怎样造成声音、心象、动作、工具与器皿”,“一个能把这些东西做好的人就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这是因为,教育是个历程,“它们都是与艺术有关的历程”。最后,他的结论是,“艺术应为教育任何自然而崇高的形式”,“教育的目的就是创造艺术家——善于各种表现式样的人”。

  应当承认,这是一派学术观点,也难免有所偏颇,但依我看来,里德开辟了一个新视角,从深处、本质处解读了艺术与教育的关系,艺术教育不只是教育的一个领域、一个学科,而且是教育的基础和崇高形式,“通过艺术”可以改造教育、优化教育,艺术教育应当渗透所有学科,所有学科教育都应“艺术化”,即充溢情感、漫溢想象、富于创造,各科教育都在艺术的伴随下走进学生的心灵,走进知识的世界和智慧的天地。艺术是这样,那么,体育呢?我想,体育也同样如此。

  这不过分,这些都不过分。是的,到了应该给体育、音乐、美术正名的时候了,让“副科”最终消亡,让它们堂而皇之、理直气壮地走到教育的中心来。

  (作者系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中国教育报》2015年3月25日第9版)


    新教育在哪里?

    新教育是什么

    如果没有遇见你

    新教育之光

    为新教育实验者点赞

    风起云涌新教育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



 

守望新教育微信号:swxjy_cdq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什么是新教育?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