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底”

2016-06-27 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区域新教育叙事]


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底” 

——山东诸城市推进新教育实验行动纪实

作者|汪瑞林|宫恩刚|王瑞玉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放学了,各班级在路队长的带领下,安静、整齐地走到全校的集中点,然后在校园“小交警”的协调下,迅速有序地走出校园。而校门外的接送点处,各位家长正站在自家孩子班级的位置耐心等候。


  密州路学校孙术法校长不无感慨地说:“真没想到,在‘规则’月中,我们引导学生从学会走路这一件小事做起,加上学生的自治管理和家长的主动配合,困扰我校的‘进校乱、出校慢’的老大难问题竟然解决了。”而“规则”,正是该校实施新教育实验、推进“每月一事”行动的主题之一。


  2012年4月,山东省诸城市整体加入朱永新教授倡导的新教育实验。4年来,全市24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立足县域教育实际,创新推进机制,在“营造书香校园”“研发卓越课程”“缔造完美教室”“家校合作共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2016学年,在全面推进‘十大行动’的基础上,我们聚焦‘每月一事’,将核心习惯培养融入日常教育生活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拥有一生有用的东西。”诸城市教育局局长李熙良说。


  一月一事:
  摸到习惯培养的脉搏


  习惯是生命成长的根系。新教育实验主张“从一件件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每月一事”,就是每个月设定一个主题,比如吃饭(节俭)、种树(公益)、玩球(健身)、家书(感恩)、日记(自省)等。


  “过去我们也抓习惯培养,但很难在学生心中留下更深的烙印。而‘每月一事’,既引领我们将核心素养的总体要求转化到具体的行为细节中,也让我们找到了适合孩子并且孩子喜欢的习惯培养方式。这样,孩子的良好习惯就在差异化、生活化、全员化中得以强化,在获得参与感、成就感和仪式感中得以升华,尽可能地固化下来。”诸城市教研室主任王德说。


  习惯培养具有整体性和一致性,但由于各学校校情不同,学生个体差异更大,所以应有所侧重。因此,在推进“每月一事”时,诸城市坚持“小步子,低台阶”,采取了差异化、阶梯化的推进策略。


  针对不同学段,设定不同目标。学前阶段,主要是培养良好的生活、安全习惯;小学和初中,聚焦培养读书、写字、写日记等学习习惯和艺术、健身、修身等素养的提升;高中学段则突出自我管理和人生规划、创新思维等智慧习惯的养成。例如,昌城幼儿园从“喝水”切入,通过给植物浇水、粘贴喝水小脚丫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学会主动、有序喝水,养成健康生活的好习惯;科信小学以低年级“爱绿”、中年级“护绿”、高年级“植绿”的方式,逐层推进“环保”主题活动;诸城一中围绕“责任”主题,开展了“农村三日行”“学子企业行”等实践活动。


  不同学校因校制宜,有效利用差异资源,在推进“每月一事”时切入点各异,特色纷呈。如“健身”主题,特殊教育学校以康复训练为主,创编“童趣体操”;纺织幼儿园则让幼儿在炫动足球、野战营、体能拓展赛道等不同运动项目中体验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劳动”主题,大源学校发掘农村资源,让学生依24节气在种植、收获中体验;龙源学校立足学生寄宿实际,从衣食住行的自理能力做起;明德学校则关注男女性别的差异,在“感恩”中,女同学做感恩卡,说心里话,男同学则记亲情账,做家务活……


  习惯不好量化,但是要有标准,评价不能缺席。每个主题结束时都要根据不同年级的行为要求,进行总结和评比。如“节俭”的主题,文化路小学选择以“节水”为对应的“事”,各年级开展了参观水库、听水利专家讲座、参观水厂、进行校外调查等活动。“学生节水这件事做得怎么样?节俭习惯养成得怎么样?需要有科学的评价方式。”文化路小学王洪珍校长说,“学生自治委员会设计了各种评价表,给自己评,请家长评、同学评、老师评,天天评、周周比,在评价中不断校正,形成正确的行为。在学校里,总务处提供每日用电量和用水量,同期对比,数据变小,说明节俭行动有了效果;随后几个月,虽然换了习惯主题,但水电等基本数据并未上升,说明节俭习惯已基本养成。”


  一校一品:
  尝到内涵发展的甜头


  没有课程,“每月一事”就会停留在零碎的活动,甚至流于形式。诸城市将“每月一事”课程化,找到学科教学与“每月一事”的结合点,让每位教师通过挖掘各学科在习惯培养上的育人价值,参与到“每月一事”的课程实施中来。诸城市这一做法不仅化解了“每月一事”简单停留在零碎的活动、甚至流于形式的隐忧,而且借此促使各校审视自身的价值追求,提升教育内涵,形成各校的特色,最终达到“一校一品”。


  课程化,首先是开发校本课程。说起诸城市各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王德如数家珍:实验幼儿园开发了红色安全、金色游戏、绿色生态、橙色亲子等七彩生活课程,科学安排一日生活;文化路小学形成了由阅读、艺术、体育游戏、电影、实践等构成的“爱课程”体系,并将“每月一事”与学校儿童诗性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开展儿童诗创作;实验初中编写了《魅力版画》《跟着课本读名著》等9本学科德育教材,利用主题班会、学生社团等落实习惯培养;石桥子小学发扬书法教育的传统,将净、俭、勤、严、礼、雅、气、益的习惯养成浸润在“每月一事”活动中。此外,还有百尺河初中的日记教学、府前街小学的行知教育、明诚学校的传统体育课程、枳沟小学的科学素养课程等。这些课程为“每月一事”进课堂、习惯培养常态化提供了平台和保障。


  内容的融合、整合,则让课程发挥出“1+1>2”的育人功能。大源学校,这所位于诸城市西南端的农村小学有一个20亩的种植园,以此为依托,学校开设了包括种植、自然、农艺等在内的绿色生态课程体系。在校长郑明岩看来,这个生态课程体系不只是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劳动、关爱生命的意识和行为习惯,更是同各学科课程整合的一个纽带。比如种植课程,不仅可以和劳动技术课、思想品德课整合,而且为学生的作文写作提供了素材;面积计算、计量单位换算等抽象的数学知识,在田间地头变得直观鲜活。自然课程强调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学生在朗诵农谚和诗歌中,了解人类认识大自然的历史,探索大自然演变的“道法”,这就是一种科学和哲学思想的启蒙教育。而葫芦绘画、黑陶制作、玉米皮编织等课程内容,则让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下,提高了审美情趣。通过整合,大源学校将习惯养成与素质提高两个目标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分解、落实到日常教学中了。


  在诸城市,很多学校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如第一小学的仪式课程,学生自己选择音乐、布置环境、制作课件、撰写主持词,既穿越了生命的旅程,也体现了学科的综合素养。


  一脚一印:
  看见生命成长的幸福


  “新教育强调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并注重生命叙事和成果展示。实施新教育的成果,都是可以‘看得见’的。”诸城市教科所所长、新教育研究指导中心主任王元磊说,“生命的成长,是检验新教育成效的试金石。”


  早晨,随便走进诸城市一所中小学,必定是书声琅琅,晨诵经典已经成为吃饭一样自然的需求;而“暮省”则体现在一篇篇工整的日记中;课外海量阅读、师生共读、亲子共读已经成为一种风尚。劳动、感恩、节俭、求知、交往、公益,各种主题活动,有规划、有记录、有总结,有“生命在场”。阅读、锻炼、环保、守规、自省、自信,这些对人的一生有着巨大影响的习惯,正在他们青涩的童年形成“底色”。


  推动新教育实验的关键人物是校长。为探索深化“每月一事”的有效路径,诸城市自2015年9月至今,共举行了8次校长论坛,以分学段全员展示、抽签展示、榜样引领等不同方式共享经验。不管是只有20名学生的教学点校长还是统领几千人的市直学校校长,都要走上讲台展示实验成果。在这种机制的督促下,校长们加强学习和反思,很快成长为新教育理念的宣传者和有力的组织实施者。如文化路小学校长王洪珍从儿童诗教学出发,以诗性教育塑造学生的最美品格,被评为中国网2015年度中国好校长。


  推动新教育实验的起点在教师。教师的成长与提升是学生获得完整幸福教育的基础。诸城市通过“坚守底线+榜样引领”的策略,在专业阅读、专业写作的基础上,对新教师开展新教育实验通识培训;开展榜样教师叙事和榜样教师进学校活动,引领教师发展。同时,鼓励教师突破学科的界限,在教学专业、个人生活中跨界拓展,如实验小学的数学教师郑连叶,喜欢歌曲创作,她从学生的生活中捕捉灵感,创作了200余首校园歌曲。


  一批教师在新教育实验进程中快速成长,脱颖而出。钟春梅,前几年只是文化路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最近几年出版了两本专著,获得全国新教育十佳完美教室提名奖。钟春梅告诉记者:“以前只知道埋头教学,不会总结,而新教育的生命叙事让我一下子找到感觉了。日常怎么做的就怎么写,写课堂上的故事,写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此外,王增霞的教育随笔、姜蕾的家校合作、朱秀华的完美教室、孙伟的卓越课程等,都在全国新教育实验区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们已经在路上。”王德说,“怎样在新教育生命叙事的基础上再深挖细掘,让行动变得科学、理性,实现行动与思考比翼齐飞?此外,新教育实验如何与将正式公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紧密结合,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服务,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下一步探索的方向。”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辑部郝妍)




走在幸福教育的大道上

——诸城市实施新教育改革实验纪实

记者|胡怀旭 |通讯员|王元磊 |王瑞玉

山东教育报|新教育16届年会直通车



        基于对新教育实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价值认同和推动区域教育整体变革的现实需求,2012年4月,诸城市整体加入朱永新教授倡导的新教育实验。四年来,新教育的种子扎根在这片被誉为“龙城”的土地上,从城区学校到边远的农村学校,从幼儿园到中小学,从教师、学生到家长,都行走在幸福教育的大道上,结出了美丽多彩、魅力无限的果实。



        追寻:相遇美好,凝聚共识


        “相遇新教育,就是与美好的教育理想相遇。我们把践行新教育理念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力抓手,立足实际,不断创新、不断超越,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师生生命幸福成长注入活力。”诸城市教育局局长李熙良一语道出了全市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2012年,新教育实验率先在诸城市26所实验学校全面展开。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该市先后制定了《诸城市新教育实验区工作方案》等多个文件,成立了领导小组和研究指导中心,把评估成绩纳入校长职级制考核,直接与校长的业绩挂钩。各学校组建了以榜样教师牵头的项目工作室,抓住关键,带动全盘,实现新教育实验快速推进。


        随后,该市又制定《关于全面推进新教育实验的实施意见》,引导全市24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分步分类推进新教育实验,引领所有学科教师,并倡导家庭、社会深度卷入新教育实验。


        至此,全市上下围绕“创办促进人民幸福的教育”,突出促进公平和追求卓越两大主题,坚持全员参与、全面推动、全程跟进,逐步形成了整体化、特色化、课程化、生命化的县域推进体系,新教育实验在区域整体上完成了从启动到成熟、创新的历程。



        融合:夯实根基,个性发展


        在深化新教育实验行动研究中,诸城市坚持把活动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在每一间教室、每一节课堂中深耕细作,彰显生命活力,实现个性发展。


        该市把“营造书香校园”和“推进每月一事”作为必须完成好的“关键动作”,从氛围营造、资源配置、活动创设等方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夯实学生一生发展的根基。实验幼儿园让幼儿和绘本“交朋友”,明诚学校把传统文化诵读排进课程表,实验初中的班级“好书交换站”,诸城一中的“图书大集”,让学生在一缕缕书香中收获精神成长;纺织幼儿园的“小小足球赛”,龙源学校的“劳动岗位”,百尺河初中的“日记节”,让学生从一件件小事中养成良好习惯。


        而在“自选动作”中,各学校都依托优势,突出重点研究项目,精准发力,量身打造适合本校又独具特色的行动路径。密州路学校把科技教育与“聆听窗外声音、缔造完美教室”结合起来,一个个生命成长的故事在“屠呦呦班”、“钱学森班”悄然发生;大源学校立足农村实际,开辟了20亩的种植园,以此为依托,研发包括种植、自然、农艺等在内的绿色生态课程……



        蜕变:点亮心灯,书写传奇


        诸城教育人清楚,从毛毛虫到蝴蝶的蜕变,是最美的生命传奇。因此,一批批榜样树起来,一个个故事叙出来,一个个梦想就会被点亮,一位位校长、教师和学生就会寻找到最大的发展可能性。


        在新教育师生共写随笔理念的指导下,文化路小学校长王洪珍写下30多万字的随笔,记录了校园里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在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过程中,她带领实验团队,选择儿童诗为切入点,不仅倡导师生共写童诗,还把诗性思维运用到各门学科,促进孩子思维的求异和创新,形成了“诗性教育”办学特色,把一所成立不足五年的年轻学校发展成为中国童诗教育实验基地。


        姜蕾是新教育的种子教师。她守住“红月亮教室”,坚持每天给写一封家校沟通信;在“萤火虫亲子共读”公益项目中,她引领1000多名家长更新教育理念。她说:“新教育把我心中的灯点亮,我也愿做一只萤火虫,用点点萤光,把学生生命成长的路照亮。”


        农村教师吕映红,不仅让留守儿童在她的家中找到了温暖,也让农村孩子在“赏评习作教学”课堂中收获了自信;数学教师孙志勇基于家校合作共建,打造由全班学生参与的“金童乐队”,让人人学会一种乐器成为可能。白玉红老师的随笔专著《笔尖的音符》、风信子班的“故事妈妈课堂”、笋芽班的“班级生日课程”……都在诉说着新教育的无限魅力与幸福收获。


        “孩子在‘教育在线’上的主题帖记录下幸福成长的足迹。我一遍遍地浏览,反复体会孩子的成长进步,与孩子一起走在一条幸福的道路上。”学生刘博文的妈妈感慨。


        诸城教育人在用心丰满着新教育理念的内涵,用行动倾诉追寻新教育的幸福,用激情演绎新教育的魅力,用真情书写美丽幸福的人生。


        (刊发于《山东教育报》2016年6月20日第二版“新闻”版)





携手共圆新教育之梦

诸城市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  李熙良 


        2012年4月,在创办促进人民幸福的教育实践中,诸城市区域整体加入朱永新教授倡导的新教育实验。从此,在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理念引领下,我们立足自身实际,创新工作机制,强化行动研究,在融合中创新,在创新中行走,不断构建起具有县域特色的推进体系,促进新教育理念在不同层面落地生根,携手共圆新教育之梦。


        整合教育资源,区域推进整体化。


        我们坚持从城区学校到边远的乡村学校,从中小学、幼儿园到职业院校,全员参与,全面推进,全程跟进。不断整合新教育基金会童书馆、“SPARK”国际英语助教、手心网家校互动平台等公益教育资源,并让家长、社会志愿者以及诸城本地的自然和社会资源,都深度卷入到行动中来,在多方协作中不断优化区域新教育生态。


        结合办学优势,学校发展品牌化。


        新教育实验尊重生命,崇尚个性。我们鼓励每个学校根据自身历史条件,结合办学优势,找到学校品牌发展的抓手,在“汇聚美好事物、呵护每个生命、擦亮每个日子”的内涵发展中,彰显办学特色,各美其美。地处市区的文化路小学以童诗为媒,探索“彩虹儿童诗性课程”体系,形成了“诗性教育”办学特色,让最纯洁的花从童心里开出来;位于我市西南端的大源学校,立足乡村资源,以天时地气为凭依,构建起绿色生态教育体系,让学生在“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中成长。


        融合教育教学,行动落地课程化。


        我们把新教育十大行动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科融合和课堂渗透,以课程化助推行动落地,实现全科育人。


        在“推进每月一事”中,我们从一件件具体的小事中,寻找其在不同学段的切入点,在学科教学中的落脚点以及与核心素养的融合点,探索适合孩子并且孩子喜欢的习惯培养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拥有一生有用的东西。此外,我们还组织编写《经典诵读》系列丛书,积极推进高效海量阅读,营造书香校园;聚焦教学关键问题,加强课例研究,建立起教师间公开授课的校内教研机制,构筑理想课堂;风信子班的故事妈妈课堂、孙思邈班的节日课程、向日葵班的书信课程,让师生在完美教室的共同生活中书写一段生命的传奇……


        聚合榜样力量,教师成长专业化。


        我们以“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点燃教师成长的热情,鼓励教师突破学科的界限,在教学专业、个人生活中跨界拓展,让自己的生命有立体感和纵深感。在此基础上,我们坚持培植榜样教师,让榜样及时言说,在呈现故事与细节中,点亮一个又一个的新教育梦想。姜蕾的家校合作、朱秀华的完美教室、孙伟的卓越课程、郑连叶的艺术教育、钟春梅的师生共写随笔等,都在全国新教育实验区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在追梦新教育,践行新教育的行动中,我们帮助师生成为最好的自己,也让我们的生命日益丰盈,更加完整。作为全国新教育实验第十六届研讨会的承办方,我们将不忘初心,朝向美好,携手同行,追寻理想新教育!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区域新教育叙事]


江苏海门:区域新教育的传奇

河北桥西:十年,与新教育共成长

四川金堂:为了生命的丰盈

新疆奎屯:融合创新借力发展

安徽霍邱:新教育成长的沃土

甘肃庆阳:做真教育,真做教育

山东日照:新教育之花在日照绚丽绽放

徐州贾汪:向着“新教育”的明亮那方漫溯

湖北随县:生命守望,乡村新教育朴素绽放

......

新教育年度盛典评选启动



新教育研究院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

新研〔2016〕17号

 

关于召开全国新教育实验第十六届研讨会的通知

 

各新教育实验区、实验机构、实验学校及实验个人:

 

新教育实验自1999年提出,2002年启动以来,已经走过了15年历程,取得了卓著的成果,产生了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影响。为推动研究,促进交流,加快新教育实验的发展,经研究,决定召开全国新教育实验第十六届研讨会。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研讨主题

        关注核心素养,推进每月一事


        二、会议组织

        主办:新教育研究院、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

        承办:山东省诸城市教育局


        三、时间

           2016年7月8日~10日

 

        四、议程

        1.7月8日晚   新教育理事长会议

        2.7月9日上午 开幕式

              诸城市区域推进新教育实验工作报告

              诸城市新教育实验成果展演

                新教育年度人物,年度智慧校长、榜样教师、

                完美教室和卓越课程颁奖仪式

         3.7月9日下午  新教育研究院每月一事项目专业引领

        4.7月9日晚   “教育在线”网站版主论坛

        5.7月10日上午 诸城市新教育实验学校现场考察

        6.7月10日下午 朱永新教授主题报告

                新加盟实验区签约、授旗仪式、 闭幕式

        7.7月11日    代表返程


        五、会务费用

        会务费480元∕人(含资料费、参观交通费等),食宿等费用自理。


        六、参会名额及报名

        1.各实验区必须严格按照参会名额分配表(见附件2)报名。各实验区内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学段的名额分配参考比例为1.5:6:2.5。

        2.受承办方接待条件所限,会议仅接待新教育研究院和会务组确认的参会人员。非实验区、实验学校人员参会须通过新教育理事会或新教育研究院推荐,并得到会务组的同意,希谅解和支持。

        (特别告知,参会名额早已报满,没有事先报名者,恕不接待。)

        3.各实验区、实验学校务必在规定的时间内递交报名表(详见附件1),报名经会务组确认后,必须将会务费提前打入新教育研究院的账户(收款单位全称: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开户银行:建行苏州葑门分理处,银行账号:32201988742051500606,汇入地点:江苏省苏州市,财务联系电话:15850809018 范静)。转账后务必电话或短信告知财务汇款时间、金额及单位,与会时凭缴费凭证领取正式发票。凡确认为正式参会代表者,会务组将以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告知。

        4.各实验区统一组织报名,各实验机构、非实验区的实验学校直接报名。

        5.报名截止时间为2016年6月20日,过期不再受理。

        6.报名联系方式:魏本刚13589199792

        姜立刚 15065654998

        办公室电话:0536-6069666

        邮箱:xinjiaoyu2016@163.com


        七、会议报到

         1.报到时间:7月8日全天

         2.报到地点:参会人员经确认后,具体报到地点会务组将以短信通知。


        八、住宿与交通指南

          住宿指南和交通指南将在确认报名后,以电子邮件或短信告知。


        九、其他事项


        研讨会于7月10日下午5时前结束。会议结束之前,敬请不要安排其他活动,以确保会议的完整圆满。

        住宿、交通指南及其它会议信息,会同步在“新教育第16届年会直通车”微信公众号中发布,敬请扫描关注。

 

        附件:1.报名信息表;2.参会名额分配表;3.“新教育第16届年会直通车”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新教育研究院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

       2016年5月31日

                                            


山东诸城——


诸城市隶属山东省,由潍坊代管,因上古名君舜帝出生于城北的诸冯村而得名。西汉吕后七年(公元前181年)置县,宋代为密州州治所。


诸城位于山东省中东部,潍坊市境东南端,潍河上游。2010年总面积2183平方千米,总人口108.8万。


诸城是山东半岛重要的交通枢纽。胶新铁路和济青高速公路南线贯穿诸城,市内6条干线公路四通八达,乘车1小时可达青岛、日照两大港口和青岛、潍坊两大机场。


诸城地处泰沂山脉与胶潍平原交界处。南部为低山丘陵,北部为平原洼地。诸城年平均气温12℃,年均降水量776毫米。矿产资源有重晶石、石英石、萤石、膨润土、钾长石、明矾石、云母、大理石、黄岗石等。为全国商品粮基地之一,盛产苹果、板栗、猕猴桃。诸城有王尽美纪念馆、大舜苑、恐龙博物馆等名胜古迹。


诸城是中国罕见的恐龙化石宝库,世界上最大的鸭嘴恐龙化石就出土并陈列于诸城,因此,诸城又称“龙城”。


诸城在第十三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中,排名第32位。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大家谈]

       新教育在哪里?

       新教育是什么

       王定华:为新教育实验者点赞

       风起云涌新教育

       新教育实验区校发展指导性评估框架(试行)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



守望新教育微信号:swxjy_cdq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什么是新教育?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