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教育实验区校发展指导性评估框架

2016-10-10 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


新教育实验区校发展指导性评估框架

(试 行)|2014.7


说明:新教育实验区(校)发展指导性评估框架,是在新教育实验区(校)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该指标框架定位命名为“发展指导性指标框架”,其意在于通过本指标框架中所列的指标项及评估要点,一方面引导新教育实验区(校)在开展新教育实验时能以自查的方式更好地开展本(区)校的新教育实验活动;另一方面也为新教育实验(区)校的管理者们指导和帮助实验区(校)发展时提供参考信息。


发展指导性评估框架由二级指标、评估要点以及要点分值构成。一级指标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新教育实验的组织管理(20%),新教育实验的主要项目(50%)及新教育实验的阶段成果(30%)。二级指标中:组织管理部分重点考虑了新教育实验的基础保障要素;主要项目部分重点考虑了新教育重大研究成果与十大行动;阶段成果部分重点考虑了新教育的四大改变。评分要点中:本框架希望能够汲取体现新教育在各项目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或研究思路。


一、新教育实验组织管理


1、组织领导:成立有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或科室主任负责的实验工作领导组。能够及时、定期、或不定期研究解决实验中的问题和困难。


2、队伍建设:成立有各个实验项目专业工作室、或名师工作室、或个实验项目实施小组。建立有切合实际的新教育实验推广基本制度与较好的运行机制。


3、行动计划:实验有实验行动计划或实施方案。年初有工作计划,年中有回顾小结,年终有工作总结。方案切实可行。


4、资金支持:有专项资金支持新教育实验行动计划的落实,或能够及时解决新教育实验者中的资金需求。有必要的用于实验的办公场所、办公器材,或较好的办公条件。


5、课题管理:能够按照新教育实验课题管理办法规范管理实验课题。能够按照新教育课题管理部门的要求,及时认真准确的传达报送相关信息。注重实验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使用工作,建立有新教育实验档案资料室,实验资料齐全。


6、项目管理:对新教育实验的每个项目都有符合本地实际的本实验区或实验校确定的实验管理底线要求和管理办法。在课程研发和课程实施上有思路,有成效。


7、榜样教师:重视榜样教师的作用。有自己的榜样教师。区域或学校能够为榜样教师的成长不断提供条件或创造机会。


8、示范学校:新教育实验区有自己的重点实验学校。新教育实验校有自己的实验班级。实验重点明确,区(校)政策倾斜,措施得力,成效显著。


9、教师培训:能够扎实有效的持续不断的组织开展区域教师培训,校本教研活动。注重校本教研的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通过教师培训、校本教研的过程资料,可以感受考察教师培训、校本教研的实效。


10、开放活动:能够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勇于探索,积极参与新教育举办的年会、实验区会议以及国际论坛等其他实验区新教育开放周活动。能够定期与不定期地积极举办具有本地新教育开放周活动,开放周活动有特色,效果好。


二、新教育实验的主要项目


1、学校文化建设


(1)学校理念文化建设(教育哲学、核心价值观、愿景使命、学校形象定位、办学目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学校精神、管理理念、校长寄语、教师誓词、学生誓词等)。

(2)学校视觉文化建设(校徽、标准字、标准色、校旗、校服、办公用品、指示标牌等)。

(3)学校环境文化建设(校园干净整洁,清新明亮,生机盎然;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场所俱全;格局优雅,设计独特,书香浓郁)。

(4)学校行为文化建设(规章制度建设、专题活动组织、校报校刊等)。

(5)新教育实验氛围的营造(新教育实验的话语系统、主要内容、主要成果等通识普及情况)。


2、教师专业发展


(1)教师专业阅读的情况(阅读的数量与质量)。

(2)教师专业写作的情况(写作的数量与质量)。

(3)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建设的情况。

(4)教师的职业认同与精神状态。


3、营造书香校园


(1)、学校图书基础建设情况(图书馆室建设、图示的质量与数量;书目的选择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体现出阶梯性阅读的特点。新阅读研究所推荐书目的使用情况)。

(2)新教育儿童课程开设情况(晨诵、午读、暮省;读写绘;阅读质量和数量)。

(3)阅读活动组织情况(阅读推进的方法与措施,读书节、师生共读、新父母亲子共读情况)。

(4)阅读环境的建设(学校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多彩的读书活动)


 4、研发卓越课程


(1)在新教育卓越课程理念引领下,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为基础,教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和新的整合创造,通过课程的创新使教室成为汇聚美好事物的中心。

(2)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带领学生经历体验、合作探究,建立知识与世界、与自我的内在联系,将所有与知识的遭遇转化为智慧,从而使师生生命更加丰盈。

(3)以生命课程为基础,以公民课程、艺术课程、智识课程作为主干,并以“特色课程”作为必要补充,每间教室,每个老师,因地制宜,利用自己的地方资源和个体生命特质,成为卓越课程的研发者。


5、缔造完美教室


(1)具有完美的班级“价值体系”,以班级文化构建为总体目标,健全班级价值系统。

(2)完美教室建设情况(班级文化、班级课程、班名班徽、班训班歌等)。

(3)师生家长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拥有共同的语言与密码。愿景、文化、课程等融合在一间教室里,师生汇聚在伟大事物的周围,穿越在伟大事物之中,吻醒故事和经典,编织诗意的生活,教室里的每一个日子、每一个生命都朝向卓越与创造。


6、构筑理想课堂


(1)新教育理想课堂实践中课堂的参与度、亲和度、整合度、自由度、练习度、拓展度。

(2)新教育理想课堂三重境界的建设情况:有效教学框架的运用与落实;发现知识伟大魅力的行动与探索;实现师生知识、生活生命深刻共鸣的水平与境界。


7、师生共写随笔


(1)教师能不间断地书写教学日记、教学案例、教育故事,记录反思师生的日常教育、学习生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成长。

(2)师生共写随笔,通过随笔与学生进行心灵、灵魂的互动,抓住每一次机会,师生共同编织有意义的人生。

(3)写作与生活生命联为一体,成为师生家校教育教学反思交流的重要手段。通过师生、亲子之间的相互书写,彼此的言语沟通与交流,将彼此的生命编织在一起,书写独一无二的生命传奇。


8、推进每月一事


(1)主题的选择立足与学生一生有用的最重要的习惯。

(2)主题的内容都是从一件非常具体的小事展开,在具体落实中,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体现年级特点的螺旋式上升,在更高的层面上不断丰富完善。

(3)主题的活动要通过广泛的主题阅读、主题实践、主题研究、主题随笔等多种路径,把公民教育、生命教育贯穿其中。学校结合自身特点,对每月一事活动进行创造性的探索与尝试。


9、建设数码社区


(1)区校三通两平台建设情况: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以及教育教学管理平台、教育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情况。

(2)加强校内外网络资源的整合,建设学习型网络社区,让师生利用网络学习与交流。

(3)利用网络进行实验、课题研究。

(4)教师利用网络开设博客、或建立自己的专业成长档案、或学科专业工作室,积极与更多的同行分享交流探讨。


10、聆听窗外声音


(1)通过开展学校报告会、参加社区活动、参加公益活动等形式,了解社会,关注真实的社会生活。

(2)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进行学习,引导教师与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

(3)整合社区和学校的资源,激发教师和学生形成多元价值观。

(4)积极参加各项培训,及实验区或全国范围内的新教育开放周活动,聆听窗外声音,提升自我素质。


11、培养卓越口才


(1)抓住教育教学、日常生活中的任何机会,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依托,使教师和学生愿说,敢说,会说,树立其自信心,提高其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2)注重倾听能力的培养,通过听,学会获得更多知识和信息,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12、家校合作共建


(1)学校定期举办由父母、学生参加的各种活动,拉近父母与学生、学校的距离,建立适合青少年和谐健康发展的成长环境。

(2)积极参与新教育新父母研究所开展的各种新教育实验项目活动。

(3)向父母推荐家教书刊,组织活动,积极构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文明社区。家校合作是学校与家庭携手共同促进学生成长的一种教育行为,其目的是营造互动、沟通、协调、一致的家校和谐关系,形成同向、同步的教育合力作用,以共同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等诸方面健康发展。


三、新教育实验的阶段成果


1、学生发展


(1)学生学业成绩:①在实验推动下,学校学生总体成绩有较大提高,且好于同水平的非实验校;②学生学业成绩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③ 学生人均阅读数量与阅读能力有较大提高,且显著高于同类水平的非实验校;④ 学生的写作能力有较大提高,且显著高于同类水平的非实验校;⑤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较大提高,且显著高于同类水平的非实验校。

(2)学生综合发展成绩:①学生拥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快乐自信,大方儒雅,充满求知欲望;②全体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在校期间的幸福感有较大提高,且显著高于同类水平的非实验校;③学生的文体成就有较大提高,且显著高于同类水平的非实验校;④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有较大提高,且显著高于同类水平的非实验校;⑤学生的交流合作意识有较大提高,且显著高于同类水平的非实验校。


2、教师成长


(1)教师队伍建设成绩:①在实验的推动下,全体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极大提升,教师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工作热情高涨;②全体教师的幸福感、生活意义感、生命价值感有较大提高,且显著高于同类水平非实验校;③教师之间合作意识、协同意识有较大提高,显著高于同类水平的非实验校;④ 榜样教师的数量逐年增加;⑤榜样教师在带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2)教师专业发展成绩:①教师人均阅读数量与阅读能力有较大提高,且显著高于同类水平的非实验校;②教师人均写作数量与写作水平有较大提高,且显著高于同类水平的非实验校;③教师教研数量及水平有较大提高,且显著高于同类水平的非实验校。


3、学校成绩


(1)学术建设成绩:有学校实验项目论文发表,实验成果汇编成册或公开出版;与实验有关的教研活动持续开展,且数量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与实验相关的教研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并有相应的文件、录像等资料备查。

(2)文化建设成绩:校园文化建设在陶冶学生情操、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学生集体协作意识和精神以及健康的个性特点方面取得显著的效果。

(3)管理建设成绩:在实验的推动下,学校建立了一支民主、高效的管理团队;学校的管理水平有较大的提升,并呈现良性发展的趋势。


4、实验影响


(1)参与意识: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对新教育实验的知晓程度较高,且对新教育实验理念有较高的认同感;学校教职员工乐于为实验做出贡献者较多,并在实际行动中有较为积极的表现。学习新教育,宣传新教育,践行新教育已经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2)社会评价:实验开展情况在区级及以上实验专刊、媒体网络报道; 家长对学校的赞誉较实验前有较大的提升,入学率显著提高。社区管理者对学校支持度、满意度有了大幅度地提升。

(3)部门反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新教育的认同度、满意度和支持度大幅提升。

(4)同行影响:新教育实验引起教育同行关注,新教育实验成果或开放周赢得教育同行好评。应邀向其他学校介绍宣传本校实验做法、成果、经验,发挥了辐射、示范作用。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实验]


        我是一个行动着的理想主义者

        新教育实验: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让生命幸福完整

        如何让诗歌擦亮每个日子

        致教师:让生命幸福完整

        如果没有遇见你

        在新教育的天地里舞动梦想

        新教育在哪里?

        新教育是什么

       用生命叙事——新教育故事汇

        如何开展区域新教育实验?    

        如何评价新教育?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新教育之光

        为新教育实验者点赞

        风起云涌新教育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