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中家长角色——美国家校合作的历史与经验
{置顶本公众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家校合作共育]
文章提要——
我们不命令家庭:你们要这样做,要绝对按照我们的要求去办。问题恰恰在于,我们和家庭作为并肩工作的两个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一个方向行动,要知道,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互对立的立场是极为重要的。
儿童教育应该是爱的教育,从培养爱和信任开始。成功的教育总是建立在理想的家庭生活和父母的力量的基础之上。家庭生活的黏结力就是爱的黏结力。家庭影响如果以最纯洁的形式出现,就是人类教育中所能想象到的最高尚的因素。凡是有着爱和容纳爱的家庭里,肯定会有成功的教育。
一个儿童入学时已经在家庭的影响下形成了一定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还持续地影响着儿童的成长。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对学校教育起协助、补充作用,不良的家庭教育则会抵消学校教育的影响。
家庭在德育方面具有特殊优势和固有特点:如潜移默化的渗透性、因势适时的针对性、遇物则诲的灵活性、血缘关系的权威性、言传身教的示范性等等。
家长在学校教育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被动的,而应是主动的、有所作为的。家长是提高学校教育的实效性,实现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开拓者,是协调、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推进社会健康发展的践行者,是发展、强化学校教育的支持者与推动者。
附录:学校教育中家长角色定位初探
美国家校合作的历史与经验
作者|佚名
(一)、
美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曲折历程
19 世纪 20 年代,飞速发展的资本主义工商业使美国政府认识到普及义务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受教育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口号。在这种形势下,美国公立学校( common school )建立并得到迅速发展,逐渐成了美国“教育大厦”的基石和主体。一个多世纪的曲折历程,随着其自身体制的逐步完善、发展,也出现了大量难以解决的间题,如教育经费不足,教育质量下降,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生中早孕、吸毒、暴力现象严重。这些问题困扰着美国公立学校,并引起美国政府、教育界和美国公众,特别是学生家长的关注。各方面力量从多方寻求解决上述公立学校危机的对策。其中对策之一——家长参与学校教育(parental involvement) ,成了美国“近30年教育研究和学校改革不变的主题”。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是美国近 30 年教育研究和学校改革不变的主题,但其序曲早在美公立学校建立之初就已奏响。当时,为发展公立学校,美国政府向公众征收教育税,并在义务教育立法和有关童工法律中明确规定,家长只有将孩子送到州政府资助的学校即公立学校中,才能有权享用他们的教育税款。这祥,公立学校在发展时期,教育税是其发展的经济基础,而在现今的公立学校改革时期,教育税又是家长要求参与其孩子教育的首要条件,也是理论界论证参与必要性的根据之一,因为纳税人有权监督其税款的使用情况。
20 世纪始( 1900年),作为家长正式介入其孩子教育标志的机构“家长教师协会(P TA) ”诞生了。在其建立之初就确定了两项宗旨:家长教育和发挥家长在改进儿童受教育条件方面的作用。但这些任务在执行之初并不那么简单,因为当时复杂的政治和社会因素破坏了家庭和学校在儿童教育中的合作关系。到1918 年美国最后一个州(密西西比)通过义务教育法,全国范围内州政府完全掌握了教育领导权。随着学区的巩固和学校委员会数量下降、规模缩小,权力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另外,测试在学校中的广泛应用,督学和中层管理人员的日渐重要,巩固了专业人员在学校作为教育专家的地位。此时学校的组织管理犹如企业,非专业人员(家长)并不受欢迎。美国教育史上出现了“家庭和学校,特别是家长和教师对抗”的局面。
直到本世纪六七十年代,这种局势才逐步得到改进,家长参与孩子教育的作用重新得到重视。 60 年代中期起,美国广泛开展《开端教育计划》(The Head start Project) ,由政府出资向广大低收入家庭的 3至5岁幼儿提供教育、营养与保健服务。《开端教育计划》强调家长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求受资助幼儿园或学校必须积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组织家长参与儿童教育过程,以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形成家校密切合作共同教育儿童的格局。该计划把家长参与( Parent Involvement )和家长教育(Parent Ed ucation )作为计划的重要内容与成功的保证。 1974 年 《 公法 93 一 380》 规定,有联邦资助项目的学区和学校应成立咨询委员会,委员会应包括大量学生家长,以协助教育项目的实施和管理。一年后,《残疾儿童教育法公法 94 一 142 》 出台,规定家长有权参加与其孩子教育有关的学校会议,有权对学校作出的决策发表意见。这部法规的作用远远超出了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对普通中小学的家长参与管理也有深远的影响。
1983 年,国家教育优异委员会发表 《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向教师、学生、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在“向家长们进一言”中,首先肯定了家长要求自己孩子受到正当教育的权利;同时明确了家长的义务,指出,“你们肩负着积极参与教育你们孩子的责任”。随后在学校教育重建活动中,家长成了学校决策层的重要成员,而家长的学校选择权更赋予家长前所未有的影响学校教育的权力。那些可选择学校,只有依靠学生和家长的评价性反馈来制定教育教学计划,不断改进并迎合家长、学生的需求,才能在激烈的竟争中存在下去。学生和家长以这种方式对学校决策的参与“被许多力主对学校进行选择的人们看做是公共教育中真正的、根本变化的开端”。
1993 年第 25 届( Gallup)民意调查发现,教师们普遍认为如果家长积极参与其孩子的教育,学生在校表现可能会更出色。同年家长教师协会(PTA)的全国调查表明家长们也很同意这一点 95 %的被调查家长表示喜欢家长参与的书面联系形式,因为他们需要学校就如何参与进行指导,同时他们相信这种参与是学校成功的关键因素。盖勒普调查结果也显示,在被调查家长中,认为参与孩子教育很重要的占 96 % ,相当重要的占 3 写,不太重要的只占 l %。上述调查结果充分显示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已经深入美国民心。
造成这种共识的原因,首先在于美国家长们普遍认识到参与学校教育是家长的权力和义务。因为家长是其孩子法定的监护人,其孩子在学校读书时也不例外。另外,家长是学校教育的纳税人,有权监督学校的经费使用情况并参与学校的决策管理。学校则有义务对家长的质询进行解释。
其次,美国家庭的急剧变化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美国因离婚率提高,单亲家庭(特别是只有母亲的家庭)和重新组合的家庭增多,婚外生育现象也很严重。另外,美国妇女一改过去“家庭主妇”的面貌,3/5的母亲开始工作。这些现象引起美国家庭价值观念与教育子女方式等的巨大变化,同时也以学生为中介影响到学校教育。复杂的学生家庭背景决定了家庭与学校之间复杂的关系,双方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协调一致。正如密执根大学教育系副教授 P. A 爱德华兹和L.S.J 扬所说:“最近,人们把使美国儿童成功地跨人 21 世纪的希望寄托在重新利用我们过去的方法,即家长作为学校的伙伴参与其孩子的教育上”。
(二)、
家长参与的涵义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是一个涵义不固定的概念,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理解,因此,至今仍没有一个明晰的、被广泛接纳的定义。英语中表达“家长参与”相关意思的词就有许多,最常见的是“parent involving ( parental involvement )(家长参与)”,其他相关的还有“parent participation(家长参与决策)” , “home-school Cooperation (家校合作)”, “parent-teacher collaboration (家长一一教师配合)”,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教育介人)”等。用词的不同正说明这一概念涵义的宽泛性。
美国问题学生研究高级专家范德格里夫特( J . A .Vandegrift,)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莫立森公共政策研究所的研究顾间格林( A . L . Greene )在他们的 《 对家长参与的再思考 》 一文中谈到,人们对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最普遍的一种看法是,家长积极地参与学校主办的活动(如家长会议),或以孩子和其他人能观察到的方式来帮助孩子学习(如陪读、帮助孩子完成家庭作业)。这种看法包含两个要点: ①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从财力、精力、感情上给予支持.他们要保证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必需品,为孩子交纳学习费用,并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来督促和协助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他们鼓励孩子,具有同情心,相信并理解孩子,对孩子及其教育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② 家长在支持的过程中是积极的,要有实际行动。这两点的融合便形成了一个“参与型家长”。
这一看法提出了“参与”的一个重要因素——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态度和兴趣问题。是否对孩子的教育持有积极的态度、拥有高度的兴趣,是一位家长是否“真正”地参与学校教育的前提条件。但若仅以“能观察得到的实际行动”来判定家长是否具备这个前提条件,是否积极参与,范德格里夫特和格林认为,这样不免会使学校只盯着多少家长参加了多少次培训班、家长咨询会议等表面现象,而不去探讨潜在的、深层的东西.这种做法往往会给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带来消极的影响。
因此,他们认为,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支持与其是否积极参加学校教育活动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把这两方面分别予以考虑,存在着下列四种情况:
① 支持孩子的教育并乐于参加学校教育活动的家长;
② 虽然对孩子教育极其关切,但不是学校教育活动的积极介入者;
③ 参加学校活动时只做口头上支持孩子教育的保证,但在家庭中不能付诸于行动的家长;
④ 对孩子的学校教育既不支持又不介入的家长。
但参与是家庭和学校双方的事,不是单方面的参与。范德格里夫特和格林称,任何家长参与活动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该活动是否满足了家长的需求。在许多不成功的例子中,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目的的确定、方案的实施以及方式、方法等,处处以学校为中心,只考虑学校单方面的要求,置家长的需求与处境于不顾,家长无论是否乐意,只是被拉来的“配角”。一方面当家长仍被自身烦恼(如婚姻危机、失业、经济困境等)缠身时,是不可能吸引他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的;另一方面,当学校或学校配合有关部门满足了家长的合理需求后,家长的参与兴趣会更浓,态度会更积极。因此,学校要了解家长的基本需求,而了解的最有效途径是加强与家长的交流。这种交流包括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流两个方面。他们强调家长、教师、学生之间的情感与沟通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在这种情感交流的基础上,合作关系才能得以形成。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是一种双向活动。一方面,家长要向学校提出自己对教育孩子的看法,对学校为孩子提供的一切作出反应;另一方面,学校要视家长为促进其孩子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合作者,要保证使家长了解孩子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认真考虑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家长的教育方式和与学校合作的方法进行指导。家长参与既包括家长与学校合作的实际活动,也包括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相互学习。以学校为中心的家长参与活动和以家庭为中心的家长教育方法指导是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两个方面。
但是,鉴于美国注重个性自由的文化传统和在学校中强调个隆发展的教育传统,其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也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个人的学习成就,促进个体的发展,以增强个人在未来经济社会中约竟争力。而德国与美国相比,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中,更强调家长以集体形式的参与。其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保证学生均衡的社会化过程,加强学校和社区的联系,强化民主参与意识。具体到学校,则主要是为了有效地引导环境、传播媒介等对学生的影响;融合学生、家长、教师三方的力量;帮助学生顺利地进行学习阶段的过渡;甚至也是为了防止政府对学校教育过多的影响和介入。
那么,究竟何为家长参与?隆巴那进一步指出,广义上,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可指家长从事的一切直接或间接影响其孩子(学生)的教育活动。笔者认为,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实质上就是联合对学生最具影响力的两个社会机构 ― 家庭和学校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教育活动中,家庭和学校相互支持、共同努力,使学校能在教育学生方面得到更多的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使家长能在教育子女方面得到更多的来自学校的指导。
显然,为理解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内涵,我们应主要把握以下儿点:
①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是一种双向活动,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互配合。家长要对学校教育给予支持,学校要对家庭教育作出指导,其中学校应起主导作用;
② 参与活动应考虑学校和家庭双方的需求,但学生是该活动围绕的中心,是家长和学校服务的共同对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该活动追求的最终目的;
③ 参与活动过程体现着一种态度,包括家长对学生、对学校以至对整个教育的态度,以及学校对家长、对家长参与和对其自身改革的态度;
④ 在参与过程中,家长、学生、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非常重要;
⑤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是社会参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参与离不开社会大背景,是广泛的社会背景意义上的参与。同时,家长参与的内容、目的和形式都要受到一定社会现实和发展的影响。
(三)、
美国新泽西州矿山学区吸引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措施
美国新泽西州矿山学区吸引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有两个层次:
① 家长与学校和教师合作来帮助儿童接受学校教育,并使这种教育在家庭得到强化;
② 家长参与不只涉及自己孩子的教育,而是把学校作为整体,通过参与来尽可能为所有的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学区教育委员会邀请家长参与教育决策。家长协助委员会制定年度教育计划、学区教学目标,并在教师聘用委员会和一些咨询委员会任职。
鉴于大部分教师和学校行政人员在家长参与方面并未接受过正式的培训,矿山学区采取一定的措施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培训。学区选择了专门教材,并就一些重要课题组织教师进行讨论,如为什么需要家长的支持;如何与家长交流;家长与家庭作业;如何与家长合作将学生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如何帮助家长使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等。
矿山学区的每一所学校都为家长寄送 《 家庭小报 》 。它们利用传统的成绩报告单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种成绩单一般在期中或教师认为必要的任何时候发送。如果家长没有对这种成绩报告做出分析评价,教师就主动打电话与家长联系,征询他们的意见。
矿山学区采用的另一种简单但有实效的与家长交流的方式称为“星期五文件夹”。文件夹内装有教师批改过的课堂练习、家庭作业和该周的测试答卷。家长可以此来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另外,“星期五文件夹”中也装有一份“教师―家长交流表”,教师和家长通过填充表格来相互问答交流。为了帮助家长辅导孩子的家庭作业,像“数学指导”之类的资料也常出现在“文件夹”中。此外,也有一些给家长的“诀窍”,诸如如何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树立自信心、学会如何学习等。
学区委员会规定各学校必须每周向教师提供两个课时的时间来与家长联系。此段时间,教师一般打电话给家长。在 1991 -1992 年度,利用这段时间给家长打的电话超过了 2 , 000 多人次。打电话的目的不仅是要向家长汇报学校的情况,也要征求家长对学校的意见。
在各学校的家长休息室,一般都有由新泽西州教育协会提供的家长阅读材料。这些小册子包括:《如何帮助你的孩子完成家庭作业》、《为了你的孩子,请与学校合作》、《学术和活动》、《如何处理纪律问题》、《如何帮助你的孩子学会更多的东西》、《看电视要定规矩》、《儿童初进校门:家长应如何帮助》等。矿山学区教育委员会还专为家长设计了一本有关学校资料中心的小册子,家长不仅可以以此来了解学校资料中心的情况,还可以用它来从学校租借有关家政、家长与孩子交流等方面的图书、磁带和录像带。
由于把家长视为一种特殊的教育资源,学区各学校成立了“家长志愿者协调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任务主要是首先询求教师需要什么教育资源,然后帮他和一名具有该方面才能的家长取得联系。各学校都建立了家长教育资源信息库,并在每个年级都配备一名家长志愿者协调员。在每年的《 家长―学生手册 》 中都有一张供家长和教师签约的伙伴学习协议:有家长讲课,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课堂学习、一道体验生活等。为了指导家庭教育,学区教育委员会和教师―家长协会(PTA)合作组织家长进行专题研修,如“学生家庭作业中家长的作用”、“学习技能”、“如何增强自尊心”等。
“如何辅导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和“建立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是学区各学校家长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首先要求教师教给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技能,布置的作业要有启发性;另外,也要求家长为学生安排好每日家庭作业的时间,要求孩子必须独立完成作业,激发孩子家庭作业的兴趣等。学校还专为家长准备了七种“信息卡”,以帮助家长解决处于下列情况下的家庭作业问题:孩子不认真做家庭作业;拒绝做家庭作业;需用一整晚才能独立完成作业;或在家长不在时干脆不做作业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大大降低了学生的这些问题情况。
学区学校还专为家长和他们的孩子设计了家庭学习课程,请他们在晚上同赴学校学习。一般家庭学习课程是按学生年级来划分的,如家庭阅读(一年级),家庭科学(二年级),家庭数学(三年级),家庭电脑(四年级),家庭工具和使用技术(五年级)。
矿山学区的这些家长参与措施是新泽西州校委会协会选定的一种较为理想的参与模式,已逐步在全州推广试行。
学校教育中家长角色定位初探
作者|史基宏
生存于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看当前教育,圈内圈外,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优质高效教育观念渐入人心,人们对教育寄予了很高的希望。家长“望子成龙”、“盼女为风”,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是“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之一的塔顶级人物。这种普遍存在着的家长对子女的高期望,在很人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教育工作,影响着子女的健康成长。家长的角色意识、教育作用,已关系到整个学校教育的成败。本文拟就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角色定位问题作一初探,以唤起家长自觉配合、支持学校教育的自觉性,积极优化家庭教育环境,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共育合格新人。
一、
家长是规范学校教育行为,推动学校良性发展的主要外驱力。
首先,家长是学校实施爱的教育的坚决实践者与示范者。
“儿童教育应该是爱的教育,从培养爱和信任开始。成功的教育总是建立在理想的家庭生活和父母的力量的基础之上。家庭生活的黏结力就是爱的黏结力。家庭影响如果以最纯洁的形式出现,就是人类教育中所能想象到的最高尚的因素。凡是有着爱和容纳爱的家庭里,肯定会有成功的教育。”①学校教育践行家庭亲子之爱,以爱作为教育工作的起点、动力和目标,正是摹仿家庭教育的优点而来的。
其次,家长是由“扶着孩子走”到让“孩子自己走”的勇敢探索者。
日常生活中,没有一个正常的孩子是一直由家长“扶着走”的,也没有一个正常的孩子是一直来不受家长帮助而自己会走的。事实上,孩子往往是由家长“扶着”起步的,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由“扶着走”再到“自己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位家长都无私地全身心地投入,和善地帮助、指导,勇敢地探索、实践,家长之于孩子,完全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这样的孩子就正常地成长、发展了。学校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由不懂到稍懂到懂得很多,由不会到稍会到会得很多的过程正如孩子学步的过程,也需要教师无私地全身心地投入,和善地帮助、指导,勇敢地探索、实践。
第三,家长是使学生“学习学会”到“学会学习”的精心设计者。
家长既是子女的启蒙教师,又是终身教师。在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家庭氛围中,孩子们认物、识字、术数、明理,先在家长指导、帮助下进行,后独立自主完成,最终实现自我超越。当然,为促成这一过程的顺利实现,家长们往往各显神通,想尽一切办法,努力寻找指导孩子的好的角度与切入点。哈佛天才卡尔·威特、哈佛女孩刘亦婷等的成长就是最好的例子。时下,教育界盛行教学最要紧的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更要借鉴父母教育子女的方法,指导、帮助学生自悟、自觉,实现自我的升华。
第四,家长是学校教育显性和隐性环境的积极优化者。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家庭、社会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从教育目标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只有家校双方在育人方向上达成共识,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和学校教育环境,才能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构建和谐一致的隐形育人环境,减少诱发学生违法乱纪的消极因素。因此,任何一所学校的发展都离不开家长的诚心贡献,任何一所学校的建设史上都会记下家长们的殷殷功劳。他们组织家长会,为学校建设奔走呼告、出谋划策;他们依托家长会,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人、财、物力;他们立足家长会,监督着学校的规范运行;他们还以自身人格的影响,唤起社会注意,推动学校的健康发展。家校齐心共育,撑起了学校教育的新天地。
二、
家长是规范学生学习行为,促进学生茁壮成长的重要影响力
首先,家长是孩子成长的导向者。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最早最长久的场所,是孩子天然的学校。“一个儿童入学时已经在家庭的影响下形成了一定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还持续地影响着儿童的成长。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对学校教育起协助、补充作用,不良的家庭教育则会抵消学校教育的影响。”②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都是从家庭里首先习得的,而非一味地在学校里学到:对于已经养成了的习惯,好的、坏的,仅通过学校教育去改变,相当困难。因此,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起点,家长导向着孩子的成长。
其次,家长是孩子言行的规范者。
“家长的行业是教养子女。”(马克思)家长们看着子女长大,又常年与子女生活在一起,对子女的各方面表现与要求应该说都了如指掌。尤为可贵的是,“家庭在德育方面具有特殊优势和固有特点:如潜移默化的渗透性、因势适时的针对性、遇物则诲的灵活性、血缘关系的权威性、言传身教的示范性等等。”③因此,子女的一切不良的行为都能而且应该及时由家长予以矫正,子女的一切正当的行为都能而且应该及时由家长加以发扬。
另外,学生所处的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社会环境,学生接受教育影响的范围总是超过学校教育的影响范围。因此,经常与孩子生活在一起的家长更要注意平时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处世方式以及习惯、兴趣、爱好等对孩子的影响,规范他们,约束他们,使之与学校教育共向,与社会发展同步。
三、
家长是规范自我教育行为,健全子女个人人格的强大助动力。
首先,家长自我教育是支持、配合学校教育的关键举措。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家长在积极参与学校教育,加强对于女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更要注重自身的教育问题。
孩子与家长有着亲子情感关系,有着经济依存关系。家庭影响孩子,父母教育子女,主要是以血缘关系或抚养关系为基础,以潜移默化影响熏陶为主。家长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性格气质,行为习惯,爱好特长和教育方法,都会给孩子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文化知识的拥有和实践,情感、意志的塑造和健康人格的形成等都具有特殊的渗透作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功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日常言行表现。家长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对孩子就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反之,家长本身言行不一,品行不端,对孩子的教育则很难奏效。因此,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完善家长的自身的形象,以德育德,以才育才,以情动情,以性养性,以行导行,发挥家教功能,这实际上也是支持、配合了学校教育。
其次,家长的自我教育是促成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基础。
家长在进行自我教育的同时又必然促成孩子的自我教育,并使孩子最终完成健康人格的塑造。现在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家长的行为是孩子唯一可仿照的模式;孩子对家长又绝对信任,因而在模仿时就会不加任何选择。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成为孩子们模仿的对象。家长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孩子们从家长的学习中找到了自己学习的动力,从家‘长的自我教育中得到了教育,体验到了乐趣。这是任何学校教育所无可替代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家长在学校教育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被动的,而应是主动的、有所作为的。家长是提高学校教育的实效性,实现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开拓者,是协调、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推进社会健康发展的践行者,是发展、强化学校教育的支持者与推动者。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象山县新港中学。注释:①卓晴君,方晓东主编:《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年12月1版,第62页。 ②③陈冠孟主编《家长学校的理论与实践》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年9月第2版,第4页,第162 页。资料来源:马忠虎编著:《家校合作》,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家校合作共育]
......
守望新教育微信号:swxjy_cdq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