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如夏花——小毛虫班“夏天诗词”主题晨诵课程

2017-09-26 王丽娟 守望新教育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课程的丰富决定着生命的丰富,课程的卓越决定着生命的卓越。——《研发卓越课程,创造卓越人生》、《新教育对研发卓越课程有着怎样的思考?》、《新教育如何研发卓越课程?


生如夏花

——小毛虫班“夏天诗词”主题晨诵课程

作者|王丽娟


惊鸿一般短暂

如夏花一样绚烂

我是这耀眼的瞬间

是划过天边的刹那火焰

我为你来看我不顾一切

我将熄灭永不能再回来

不虚此行呀

不虚此行呀

一路春光啊

一路荆棘呀


    

        一、晨诵设想


        夏,是春洒下汗水之后的跋涉;

    

        夏,是萧瑟秋风之前的温馨和热烈。


        春太奢华,秋太凄凉,冬太寂寥,只有夏是多姿多彩的,任你在夏风中放歌,夏雨中沐浴,夏光里站立,夏夜中留恋。万物,在春复苏,在夏生长。夏天,百花齐放,柳树成荫。虽然夏天的太阳炽热得像火一样烘烤着大地,但这是一切生命的源泉,它使一切生命获得了能量。


        这是一个暑假,因熟悉信任的一些家长的邀约,社区里的20余名年级不一的小学生汇聚在一起。每个早晨,由我带领孩子们进行诵读经典学习。


        烈日炎炎的夏天,酷暑难耐之下,孩子们难免对夏天生出了一些怨气,忽略了夏的蓬勃与美好。于是为孩子们选择和设计了夏天诗词诵读课程,希望他们在文字中徜徉,去阅读、去思考,去亲近一篇篇经典的文本和一个个伟大的灵魂;并希望学有余力的孩子还能在文字中翱翔,去书写,去表达,去记录一个个夏天的镜头和一个个思想的火花,并能影响到其精神世界的成长,并愿意让自己的生命朝向泰戈尔所言——“生如夏花之绚烂”!



        二、课程呈现


        第一部分:夏之光


       【诵读目录】


《后羿射日》(小古文  选自《楚辞章句》)

《后羿射日》(小古文  选自《淮南子》)

《后羿射日》(现代文  选自《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夸父追日》(小古文  选自《山海经》)

《太阳》(科学小品文 选自小语教材)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古诗  苏轼)

 

        【课例一】后羿射日


        夏天,酷日骄阳、大地流火。我们的课程的第一站,先从有关太阳的神话开始。

神话传说,是一个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是原始先民留给我们的珍贵的精神活化石。先呈现给孩子选自《楚辞章句》的小古文《后羿射日》。


        【大屏幕显示】


        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


        言简意赅的文言文,虽然初读起来似乎不那么顺口,但是因为很有新鲜感,孩子们也表现地异常兴奋。


        在老师的示范读引领下,变得不再陌生与遥远,那就让孩子们试着读一读吧。9岁的男孩杨卜虎头虎脑,一字一顿地大声朗读着,却满眼光芒,满脸兴奋,仿佛穿越了时代,已经来到遥远的上古时代,似乎他就小时候后羿的化身。


        为了不破坏诵读的兴致,我没有像文言文教学那样让学生一字一句地翻译,而是出示了一个表格。师生开始一次古今对译读吧——


        【大屏幕显示】


古文

现代文

尧时十日并出,

尧统治的时候,有十个太阳一同出来,

草木焦枯,

花草树木枯死。

尧命羿射十日,

于是尧派后羿射十日,

中其九日,

射掉九个太阳,

日中九乌皆死,

太阳里的九只鸟都死了,

堕其羽翼,

它的羽翼都掉了,

故留其一日也。

故意留下它一个太阳。


        教师读古文,孩子们读现代文;孩子们读古文,老师就读现代文。孩子们总是聪明的,一眼就看穿了这个“秘密”,阅读越起劲了!


        就在这时,我抛出了一个孩子们意想不到的问题:“神话故事是真实的吗?我们诵读它有什么意义?”


        孩子们沉默了,沉默的背后是大脑的飞速旋转与辨析。


        “神话传说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最古老的信仰,它表现了古人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的认识,是古人对自然现象的一种解释与疑问。神话传说有着很美的文学欣赏价值,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故事情节塑造出了一个个突出的英雄人物,所以说,神话传说更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的体现。”我一字一顿地说。


        任国是个五年级孩子,他忽然把手高高举起了,一脸自信:“后羿射日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和持之以恒、艰苦奋斗的精神。”


        是啊,孩子们,后羿胸怀天下苍生,有一颗博爱之心,忠贞、耐苦耐劳,不达目标永不罢休。我们今天诵读《后羿射日》的上古神话,不妨学学后羿的以天下事为己任,用一颗博爱众生的心,用坚持和坚强为大家造福。


        这时,我顺着孩子们情感的高潮,带头大声诵读:“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孩子们的朗读声中多了许多的勇敢与坚毅。


        透过教室的窗户,炎炎夏日仍在吐着火苗。此时,忽然我感到的不是酷热,而是希望的光芒四射。



        第二部分 夏之灵


        【诵读目录】


《蝉》(古诗  虞世南)

《黄昏的蝉》(现代文  节选)

《知了的外衣》(童诗  金子美玲)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词  辛弃疾)

《咏蛙》(七言诗  毛泽东)

《萤火虫》(现代诗  卜聪)

《蓝萤火》(现代诗  金波)

 

        【课例二】蝉


        沐浴过夏日的阳光与风雨,我和孩子们一同走进夏天那虫儿们的世界。

提起夏虫,童年的记忆莅临心头。小时候,每个中午,身居农村的小小的我总能听到鸣蝉在院中的小杨树林里尽情歌唱,搅扰了美梦。

        这蝉声也从唐朝的诗歌中传来——你看,梧桐之上,那蝉儿低饮清露;你听,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


        【大屏幕显示】


虞世南(唐)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诗歌中有两、三个难读的字,通过注音的办法帮孩子们解决拦路虎。和以往的古诗文学习一样,采用了师生对对读的形式进行诗歌的理解。不过,这次采用的问答式。

师:蝉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吮吸着什么?

生:垂緌饮清露。

师:蝉儿的叫声从哪里传出来?

生:流响出疏桐。

师:蝉声远传的原因是因为什么?

生:居高声自远。

师:蝉声远传是依靠秋风吗?

生:非是借秋风。


        这首咏物时,从形状、习性、声音等三个方向写出了蝉的特点,也清晰地勾勒出了一幅画面。女孩笑语将画面进行描述:“一只蝉落在高拔疏朗的梧桐树上,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不时自在地长鸣,声音悦耳动听,传出很远。”


        诗中的“高”显然是一个很值得揣摩的词,在诗中有哪些含义?孩子们开始了议论纷纷:


        “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泽坤快言快语。


        “还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晓鸣读过很多书,理解力和洞察力总是超越其他孩子。


        借物言志是古人抒怀的一个常用方法。蝉声远传,是由于“居高”而致远,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像地位、权势、吹捧等,他本身自然会有很强的昭示力,能够声名远扬。


        诗人正是这样的一个人!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这哪里是说蝉呢?带着对诗人的敬佩,孩子们诵读中不自觉把情感融了进去。


        对一个事物的喜好,不能仅凭直觉,还需要用心去品味。这时我适时引入了这样一段文字:


        【大屏幕显示】


        蝉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以幼虫的形态在地下度过。美国有一种蝉,叫“十七年蝉”,幼虫要在地下生活十七年之久。中国常见的蝉,也要在地下生活三五年。


        原来蝉有一个漫长的“童年”,而且是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度过的!难怪它一旦走出“地狱”,就要面向太阳放声高唱。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称蝉是“心灵手巧,乐于与受苦者分享利益的工匠”。他还这样描绘蝉:蝉作为“歌唱家尽情欢乐只有五六个星期。这段不算短的日子过去后,它从树上跌落下来,耗尽了生命”。这就是法布尔笔下真实又感人的蝉。——《黄昏的蝉》


        “哇塞!”“哇!”惊愕写满了孩子的面孔,“蝉在地下生活那么长时间,却只能放声歌唱几个星期!”


        我也被深深感染了:“这就叫生命的歌唱,也是在歌唱生命的美好!让我们再来齐声吟诵虞世南的《蝉》!”


        孩子们的声音也传了很高很远,如同一只只夏日的婵儿鸣叫。


        一只小生灵,给夏天的孩子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小动物了,有种天生的亲近,在一首经典诗文的诵读中,孩子们汲取着智慧和力量。    因为一节诵读课,蝉成为了孩子们夏日世界里的一个震撼。



        第三部分:夏之魅


        【诵读目录】


《荷》(小古文  选自民国老课本)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古诗  杨万里)

《江南》(汉代民歌 选自《汉乐府》)

《爱莲说》(文言文  周敦颐)

《荷花》(现代文    叶圣陶  )

 

        【课例三】荷


        李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是对荷花绝妙的赞赏,如果夏天没有了荷,就会失去它一半的魅力。


        “池中有个小姑娘,从小生在水中央,粉红笑面迎风摆,只坐绿船不划桨。”我先说了一个小小的谜语。


        “荷花!”孩子们异口同声。

“今天老师就把美丽的荷花姑娘请到了教室里,你瞧——”


        【大屏幕显示】


        荷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直立。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曰藕。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我播放着优美的古筝乐曲,先给学生诵读了一遍这篇小古文,艳丽而清新。从上到下,花、梗、叶、茎,有花有朵,有形有色。孩子们因为对《后羿射日》小古文的喜爱,不自觉地也喜欢上了这篇选自民国课本的小古文,开始练习起了朗读。


        在孩子们的练习中,我特意强调了逗号与句号之间的停顿长短不同,这样可以让读者清晰地听出描写了荷花的四个方面。


        在孩子们能够熟读之后,我又变换了理解与诵读的策略,那就是“文配画”。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在孩子们的诵读声中,我在黑板上画起了简笔画:夏姐姐为我们带来了满池的荷花,这里一朵红色的,那里一朵白色的,真是一番迷人的景象,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呀!


        “荷梗直立。”孩子们的眼神更加专注:荷梗直直地长在水中央呢!


        “荷叶形圆。”我边画边问:“荷叶圆圆的,碧绿碧绿的,多好看哪。圆圆的荷叶像什么?”


        “小伞,圆圆的荷叶为水中的小鱼撑起了一片绿阴。”


        “小船,圆圆的荷叶为爱旅行的蜻蜓准备了一个温暖的港湾。”


        “草帽,圆圆的荷叶还为调皮的孩子带去了一片清凉!”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当画到此处时,我变戏法一样从抽屉里拿出了一节完完整整的藕,上面的泥巴还在。拿了一瓶胶水,轻轻一涂抹,粘在黑板上。这时黑板上的荷花似乎更加娇艳了!


        当然,没有忘记,包里还有一节藕,给学生看一下何为“藕断丝连”。


        “美丽的荷花、直立的荷梗、圆圆的荷叶、香甜的莲藕,原来这篇小古文就是一副美丽的画呀!让我们徜徉在这盛开的荷花中,一起再来美美地读好它吧!”   我看着美丽的配图继续激发着孩子们诵读的情感—— 


        这时已经不需在看原文,只看配图,孩子们已经熟能成诵了!


        接下来,不妨让孩子们把这篇小古文放在拍手游戏中,一起玩一玩呢。或者为这篇小古文配上了歌曲,可以唱一唱呢!其实读小古文的方式,还有很多……


        这只是莲花诵读课程的一个起点——“自然之莲”,之后还有“友情之莲”、“爱情之莲”、“精神之莲”、“佛教之莲”。莲花,定会盛开在每个孩子心中!


 

        第四部分:夏之语


        【诵读目录】


《端午》(古诗  文秀)

《乞巧》(古诗  林杰)

《长安杂兴效竹枝体》(古诗 庞垲)

《打水的男孩》(现代文   生日诵诗)

《感谢有你  孩子》(现代诗  一位妈妈)

 

        【课例四】感谢有你,孩子!


        中国人喜欢过节,尤其是喜欢传统节日。中国传统节日多种多样,是我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在带领孩子们走过端午节、乞巧节、中元节这几个夏天节日的诵读后,一场更隆重的“节日庆典”悄然来临!


        我们每个人也有自己的节日,那就是生日。有两位同学的生日恰好就在我们共同学习的日子里。7月28日,是李坤同学的生日。我们一起为他送上了一首专门为他改编的生日诗歌。


打水的男孩

——送给李坤的生日诗歌

 

条条小溪,

聚成了小河,

打水的男孩,

你提的是什么?

 

清晨,我提一桶朗诵的诗歌;

傍晚,我提一桶真情的日记;

春天,我提一桶阅读的书香;

秋天,我提一桶知识的芬芳。

 

亲爱的李坤啊,

希望你提一桶对学习的执着!

 

水终将汇河,

希望你在这打水的路上,

走向更加崭新的自我!


        这样的生日礼物,赢得了大家的羡慕、嫉妒、似乎还有恨,恨自己的生日不在这几天。


        8月3日,霄宇的生日也到了!她的妈妈给我们送来了三盒美味的冰淇淋生日蛋糕,孩子们乐不可支地分享着美味,霄宇的脸上洋溢着幸福而略带羞涩的微笑。


        当孩子们把蛋糕分享之后,妈妈拿出一张粉色信笺,上面是她给霄宇写的一首生肉诗,一首自己写的原创诗。妈妈的声音朴素而温暖——


“爸爸妈妈送给霄宇10周岁的生日诗歌:


感谢有你,孩子

孩子,

爸妈整日忙忙碌碌,

心里却好像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因为有你,我的孩子,

让我们拥有了目标和追求,

我们每天的生活都充实而不空虚

 

孩子,

爸妈整日唠唠叨叨,

心里好像藏着永远也道不完的话语。

因为有你,我的孩子,

让我们拥有了人生讲师的崇高职业,

我们给你讲课时只担心会漏掉点滴的知识

和做人的起码道理

 

孩子,

爸妈整日说说笑笑,

心里就像吃了甜甜的蜜。

因为有你,我的孩子,

让我们有了谈笑的主题,

我们的生活处处都有满满的幸福洋溢。

 

感谢有你,孩子。

你就像快乐的天使,

自从你来到我们的身边,

爸妈的生活从此就变得快乐无比!”


        这就是属于我们自己特色的生日。拥有一首属于的生日诗歌,那是最珍贵的生日礼物!我也有两个孩子,妈妈的每一句诗都说出了我的心里话,也洗刷了内心中许多的烦恼。教室里安静极了,卓禹这个调皮的男孩,眼睛里也闪出晶莹的光芒。


        “Hapyy  birthday  to  you!……”歌声在教室里响起,空气中都是香甜温馨。


        课下,和霄宇妈妈的聊天中,得知妈妈在每年孩子生日时,都会给孩子写一首诗。


        受此影响,课程结束后,卓禹的妈妈在孩子生日时用心为孩子改编诵读了一首诗《你是我们想要的男孩》,相对于以往的生日礼物,孩子更加的喜欢这份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爱!



        第五部分:夏之歌


        【诵读目录】


《夏日绝句》(古诗  李清照)

《题乌江亭》(古诗  杜牧)

《生如夏花之绚烂》(现代诗 选自泰戈尔《飞鸟集》)

 

【课例五】也说项羽之死

  

        诵读了夏日、惊雷、生灵、白荷、节日,课程的最后一站,我们走向了一位英雄,也走向了自己的生命与灵魂!


        “靖康二年,金兵入侵中原,赵宋王朝被迫南逃。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夏日路过乌江,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写下了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我坚持一贯的直接导入,将诗出示出来。


        【大屏幕显示】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多么豪迈的诗句啊!班里不乏历史小灵通,力天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将西楚项羽的事迹给大家进行了概述:“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


        “项羽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唐代诗人杜牧却无比惋惜的写下了——”在孩子们感慨敬佩项羽之时,我话锋一转,抛出了下一首诗。


        【大屏幕显示】


         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胜败乃兵家常事,是难以预料的, 能忍受失败和耻辱才是真正的男儿。 江东的子弟中藏龙卧虎,人才济济,如果项羽当年重返江东,说不定还能卷土重来。你是否同意杜牧这种观点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面对两种不同的观点,同学们在矛盾中,与自己的内心进行了一次讨论,一次思辨。


        有趣的是,女孩多支持李清照的观点,坚决与士兵们共生死,不苟且偷生。潇鸣一脸认真:“读了这两首诗,我也很矛盾,但是我当把自己想象成项羽,面对和我一起出生入死的江东子弟的尸骨,我有何颜面回江东呢?所以我支持李清照的说法。不过谁说项羽死了呢?他直到今天还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而男孩子么则支持杜牧的想法,大丈夫能屈能伸,力天铿锵有力的反驳:“韩信胯下受辱的典故大家都知道,和韩信相比,他更缺乏隐忍与智慧,这样的英雄是一个莽夫。……”

孩子们等我表态,我又能判断其对错呢?女孩多感性,从情感出发考虑;男孩多理性,从长远出发考虑。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用心灵与诗人对话,这样才是最好的学习。”我的总结也没有给出评判。


        我知道,这场古诗的辩论已然印在学生心中,谁说诵读仅仅是诵读这么简单的事呢?


        此刻,我在大屏幕上出示了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第八十二首:


        生如夏花之绚烂  死如秋叶之静美

  

        短小的语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领世人探寻真理和智慧的源泉。或许项羽也会对此诗句有同感吧!


        生如夏花,就是要——像夏天盛开的花那样绚烂旺盛,要善待生命、珍惜生命,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而不要浑浑噩噩地过日子!生如夏花,生如夏花,生如夏花!


        回望我们走过的诵读旅程,


        ——生如夏花,是莲花的无暇高洁、向日葵的灿烂绽放!


        ——生如夏花,是蝉鸣蛙叫,是萤火不息!


        ——生如夏花,是后羿、夸父、屈原、项羽、毛泽东等人不朽的精神!


        ——生如夏花,更是我们20多个中华少年面向未来,永不止息的脚步!



        课程反思:


        春华秋实,都在于夏的精心呵护,夏是一个新的起点,成长着新的希望和期待。这个为期半月的夏天主题的经典诗文综合诵读课程是一个尝试,定还有诸多的不足,但重要的是我第一次进行这种形式的实践。这样的实践带给我欣喜不断:


        一是激发了孩子们对夏天的热爱与思考。自始至终孩子们兴味盎然,总是对下一节课充满期待。众多夏天味十足的元素让学生多元化地理解夏天的蓬勃与旺盛、奔放与独特。


        二是增强了学生的文学积累。我们诵读的目的不在于背诵,而在于一种精神滋养,或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但我们不排斥熟能成诵。对于课程中出现的32篇各种类型的文章,几乎每个孩子都能背诵。这样的“主题式诵读积累”就以这种愉悦轻松的方式实现了。


        三是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在每个诵读后,我都安排了学生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练笔,如《雷雨》、《向日葵》、《夏日捕蝉》、《我看项羽之死》等题目,或学习写法,或辨析内容,13篇文章的书写促进了读写结合,促进了思考理解。印象深刻的是要求学生自习观察向日葵的图片,模仿《荷》写一篇小古文时,学生表现活跃出彩,有一名女生竟在课程后的日记中还运用文言文写了自己看到的天鹅。


        绿色生命覆盖的夏天、万物蓬勃生长的夏天、蕴藏着巨大力量的夏天,赋予人们生机与活力,也赋予我们的诵读课程以思考与实践的源泉!


       (文章源自《彩色晨诵课》,作者山西绛县教科局王丽娟。各媒体刊发须经本人同意。向作者致谢!图片均选自网络。)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真教育}


        只有走进,才会发现——《守望新教育》推荐文章目录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榜样的力量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行动的力量——新教育十大行动的理论与实践

        你有多专注,就有多自由

        活出你想要的美好

       新教育,新平台!——新教育APP简介[最新版]

        ......



守望新教育微信号:swxjy_cdq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什么是新教育?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