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无论当多大的官,不读书就是一介俗吏

李书磊 守望新教育 2021-10-25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读了书做官总有点把读书当敲门砖的意思,既贬低了读书也贬低了做官;做了官读书才是一种雅兴,一种大性情,一种真修炼。


不管做多大的官,不读书便不过是一介俗吏。相反,只要永怀读书和思索的慧根,又何计其官职大小有无。


我所向往的乃是向学的人不坠其阅历实践之志,实践的人不失其向学求道之心,众生都能在尘世修炼中得证菩提,达到人的圆满与完善。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常新,自新,全新。——陶行知。日新之谓盛德。——《易传·系辞上》。惟进取也故日新。——梁启超。德贵日新。——康有为。(《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用阅读填平社会的沟壑

书籍,最好的启蒙老师
阅读,看见更大的世界
新教育阅读宣言——阅读的力量
阅读的高度,就是国家的高度
影响我生活与生命的关键书籍和关键人物


无论当多大的官,不读书就是一介俗吏

作者|李书磊 

作者简介:李书磊,1964年1月生,汉族,河南原阳人,14岁考上北大图书馆系78级本科,曾任中央党校副校长,福建省委宣传部长,北京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现任中纪委副书记、国家监委副主任。


李书磊还是文化评论界的知名学者,曾出版《为什么远行》《杂览主义》《重读古典》《文学的文化含义》等专著、论文集及随笔集。

不管做多大的官,不读书便不过是一介俗吏。相反,只要永怀读书和思索的慧根,又何计其官职大小有无。
我所向往的乃是向学的人不坠其阅历实践之志,实践的人不失其向学求道之心,众生都能在尘世修炼中得证菩提,达到人的圆满与完善。
古时候学而优则仕,做官的都是读诗书的人,这很好,很值得欣赏。但我真正欣赏的不是读了书做官,而是做了官读书。
读了书做官总有点把读书当敲门砖的意思,既贬低了读书也贬低了做官;做了官读书才是一种雅兴,一种大性情,一种真修炼。
做官大概是入世最深、阅人最多的职业了,既从此业而又能够博览古今中外的经史子集,该会有怎样的慧心和觉悟啊。古代的官员千里宦游、两袖清风,满墙书卷,白天升堂处理俗务,晚来在灯下读书咀嚼真谛,庶几近于人生的最高境界。
夸说这种境界似乎是有点浪漫了。做官实在是非常磨人,必得陷入各种复杂而危险的人际纠葛之中,往往是整日忧虑,满心烦恼;然而,官场却每有既能承担又能克服这种忧烦的高人,每有在这种忧烦之余清心问学的得道者。据说曾国藩一生都是半天办公,半天读书,即使是在战事激烈的军旅之中也不废此例,这可以看作是一种典范。
曾氏所读并非都是关于治国打仗的书,他悉心于哲学并且酷爱诗词。我曾经看到过曾国藩悼其亡弟的一副对联,叫做“归去来兮,夜月楼台花萼影;行不得也,满天风雨鹧鸪声”,情意真切,情味浓郁,仅此短短一联即可见出了他对于词章乃至民间词曲的深湛修养,令人玩味不已。
实际上越是置身于官场是非之中,越是需要读书来涤虑养心。读书致用倒还在其次,读书的至境在于养心,在于悟道,在于达到对人性的了悟与同情,达到对宇宙的洞察与皈依,达成个人人格的丰富、威猛与从容。

阅读中国的古典文学与哲学,就会发现中国的主流文化其实是官员们创造的,这使人对古代的宦读人生不禁生出无限的怀想。

做官是一种大俗,读书是一种大雅。从俗的、做官的立场上来看,这大雅对大俗是一种拯救;而从雅的、读书的立场上来看,这大俗对大雅又是一种成就。

在中国文化史上,那些老死书斋的学者往往成为陋儒,而宦游四方的官员则往往成为文化英雄。治国平天下的事功无意中变成了治学为文所必需的田野工作,这也算是历史和命运的一种机巧吧。

一次在一家大宾馆参观总统套间,可谓宝气珠光、豪华备至。但看完之后我仍然难生敬意,只是因为一个简单的理由:这里没有书。不管做多大的官,不读书便不过是一介俗吏。相反,只要永怀读书和思索的慧根,又何计其官职大小有无。

我所向往的乃是,向学的人不坠其阅历实践之志,实践的人不失其向学求道之心,众生都能在尘世修炼中得证菩提,达到人的圆满与完善。

阅读参考——

李书磊:读书是一种生存方式
来源|网络


关于读书,我能向比我更年轻的人们说些什么呢?我不愿再说些囊萤映雪的故事,那已成为有口无心的套话;我也不想像鲁迅那样作出“不读中国书”之类的断语,我知道向青少年作偏激语是危险的,他们往往信以为真。其实对于读书的看法从来就歧异纷纷。有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有人则说耽于读书和思考是人的堕落;历史上的许多大英雄是从来不读书的,如刘邦项羽,但也有不少伟大人物却嗜读如命,如列宁毛泽东。对于文人学者来说,读书是立身之本,常被视为胜业,所以杜甫说“读书吾家事”;不过他们之中也不乏自轻自贱者,说是“寻章摘句老雕虫”、“百无一用是书生”。究竟如何,全凭各人的慧根、缘份和信仰。我在这里所能说的只是我自己的经历和选择。

我是在艰难的环境中开始读书的。我生于乡村,少时家贫,吃饭都勉强;我至今也说不清是什么契机引发了我对读书如此强烈的欲望,我没上学时就求哥哥教我识字,未及学龄就进了学校。学校离家二里多路,我因年幼甚至不能一口气走完,中间得停脚歇一歇再走。记忆中星期天必坐在屋后的树荫里看书,看着看着树荫就变成了太阳地,就再找树荫;就这样逐着树荫走,一看就是一天。有时看麦场,抱着书看得入迷了,谁家的鸡成群地啄食晾晒的粮食我也不知道,等路过的人用夸张的声音帮我赶鸡我才惶然惊醒。婶婶见我看书,总是问:“你看的是诗吧?”婶婶没文化,在她心目中诗是最了不起的;其实我是弄到什么书读什么书的,那时候能得到一本书是多么欢喜啊。常常一觉醒来觉得心中喜气洋洋,定神一想这喜事原来是又新借到一本书,可以在今天细细读来。那时候很多书都得偷读。有些书得瞒着老师和同学,如被批判过的《苦菜花》、《青春之歌》;有些书连家里人都得瞒,如《红楼梦》,十来岁时读这书毕竟心虚。所以直到今天我读书都有一种偷窃的快乐,读一本好书总有非份而得的暗喜。

十四岁那一年我进入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我报这个系有一种幼稚的想头,我想我不考任何具体的专业,我将来要在图书馆里读遍所有专业的书,我要成为像亚里士多德、罗蒙诺索夫那样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入学后当然知道这很虚妄,但我还是兼修了中文、哲学、历史系的课。上大学时年纪小,尚不谙情爱,对班上的爱情事件浑然不觉,谁跟谁的许多故事都是我毕业很久以后才听说的,每每吃惊;当时只知道去图书馆看书。后来考取中文系研究生,加起来共在北大读书十年。我读书很庞杂且不太作计划,读什么书全凭那一时的内心渴望;我相信开卷有益,也相信凡是好书我都早晚得读,与其纳入计划读不如随兴所至地读,我认为书读多了在心中会自然地形成体系。十年勤读完成了我的专业教育,也完成了我的人格教育,我在北大那个小小的湖边了解了世界和古往今来的人生。我知道读书决不仅仅是一个学者的职业活动,实际上读书使我经历了越来越丰富的灵魂生活,赋予我强大的精神力量,使我能够坦然面对那些为世间所贵、所畏的东西。

多少年来,读书成了我生存的基本方式。有时去餐厅吃饭,等菜的功夫我也不由得要到附近的书店买本书来读。现在很多朋友以赚钱为务,这很好;而我安于读书,这也很好。所谓的“时人不识余心乐”,各人有各人的乐趣,各人的乐趣都不足为外人道。圣人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我很理解,闻道、解惑、得新知的满足是难以言传的。当然我也酷爱旅行,但旅行也算是“读无字书”吧。


读了书做官,还是做了官读书
作者|李书磊

古时候学而优则仕,做官的都是读诗书的人,这很好,很值得欣赏。但我真正欣赏的不是读了书做官,而是做了官读书。读了书做官总有点把读书当敲门砖的意思,既贬低了读书也贬低了做官;做了官读书才是一种雅兴,一种大性情,一种真修炼。

做官大概是入世最深、阅人最多的职业了,既从此业而又能够博览古今中外的经史子集,该会有怎样的会心和觉悟啊。古代的官员千里宦游、两袖清风,满墙书卷,白天升堂处理俗务,晚来在灯下读书咀嚼真谛,庶几近于人生的最高境界。

夸说这种境界似乎是有点浪漫了。做官实在是非常磨人,必得陷入各种复杂而危险的人际纠葛之中,往往是整日忧虑,满心烦恼;然而,官场却每有既能承担又能克服这种忧烦的高人,每有在这种忧烦之余清心问学的得道者。

据说曾国藩一生都是半天办公,半天读书,即使是在战事激烈的军旅之中也不废此例,这可以看作是一种典范。曾氏所读并非都是关于治国打仗的书,他悉心于哲学并且酷爱诗词。我曾经看到过曾国藩悼其亡弟的一副对联,叫做“归去来兮,夜月楼台花萼影;行不得也,满天风雨鹧鸪声”,情意真切,情味浓郁,仅此短短一联即可见出了他对于词章乃至民间词曲的深湛修养,令人玩味不已。

实际上越是置身于官场是非之中越是需要读书来涤虑养心。读书致用倒还在其次,读书的至境在于养心,在于悟道,在于达到对人性的了悟与同情,达到对宇宙的洞察与皈依,达成个人人格的丰富、威猛与从容。

阅读中国的古典文学与哲学,就会发现中国的主流文化其实是官员们创造的,这使人对古代的宦读人生不禁生出无限的怀想。做官是一种大俗,读书是一种大雅。从俗的、做官的立场上来看,这大雅对大俗是一种拯救;而从雅的、读书的立场上来看,这大俗对大雅又是一种成就。

在中国文化史上,那些老死书斋的学者往往成为陋儒,而宦游四方的官员则往往成为文化英雄。治国平天下的事功无意中变成了治学为文所必需的田野工作,这也算是历史和命运的一种机巧吧。

一次在一家大宾馆参观总统套间,可谓宝气珠光、豪华备至。但看完之后我仍然难生敬意,只是因为一个简单的理由:这里没有书。

不管做多大的官,不读书便不过是一介俗吏。相反,只要永怀读书和思索的慧根,又何计其官职大小有无。我所向往的乃是向学的人不坠其阅历实践之志,实践的人不失其向学求道之心,众生都能在尘世修炼中得证菩提,达到人的圆满与完善。

作者,李书磊,1964年生,河南原阳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教授,现任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李书磊:读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报 
  
促进全民阅读不是一项可有可无的软性工作,也决不仅仅是锦上添花的风雅之事,它是重要的执政责任,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有力杠杆。古人说“学为化源”,文明与教化首在读书。国民阅读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源泉,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
  
全民读书,干部要带头,我们宣传文化系统的干部要在干部中带头。今天来的大多是宣传文化系统的同志,我们是抓读书的,如果我们自己不读书,那不是忽悠人嘛,那就是没“真事儿”。如果我们自己不爱读书,我们也抓不好读书。“全民读书,从我们做起。”
  
我们福建人自古重学,福建要在全民阅读活动中走在前列。今天福州市的同志来得很多,福州要在全省带头,过去福州号称“路逢十客九青衿,巷南巷北读书声”,今天希望能重现这种盛况。
  
推动读书是很重大、很神圣的使命,我们党委和政府各个部门的同志、社会各界的代表都应对此有更强烈的意识。促进全民阅读不是一项可有可无的软性工作,也决不仅仅是锦上添花的风雅之事,它是重要的执政责任,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有力杠杆。古人说“学为化源”,文明与教化首在读书。国民阅读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源泉,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国民爱读书、重读书,国家就是精进、向上的兴盛气象;国民不爱读书、轻视读书,国家就会衰败下去,没有前途。为什么我们在东京地铁上看到很多乘客埋头读书就会感到巨大的竞争压力,就会对我们一些干部出国也要关在宾馆打扑克格外感到羞愧,就是因为读书关系国运。我省各级党委的宣传部、各级政府的相关部门,都要把全民阅读活动当成文化建设、思想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要投入更大的精力。昨天与吴尚之副局长、聂震宁理事长交谈我也很受启发,我们省委宣传部本周的部务会就准备把全民阅读活动列为部里的一项重要的专门工作,由一位部领导分管,年底要作单独的考评。
  
要让读书成为每个国民的自觉,让越来越多的人养成读书的习惯。读书是最深入的学习方式,比听课、观看都要深入。听课你有时候带个耳朵就去了,读书则会更关注、更主动,会与书中的思想、观点形成真正的对话、碰撞,所获更多。读书提高素质、增加能力、增进修养,是一个人取得成就、获得成功的重要路径;读书改变人的命运,促进社会流动,是维系社会健康的良性力量。读书也是非常重要的精神生活方式,人在读书中拓展眼界、开扩心胸、丰富情感,不断地完善修养,人的境界和份量就会不一样。特别是做白领工作、脑力劳动的,对读书的依赖性更大,不读书不仅在业务上、工作上难以提高,而且会像古人说的那样,“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如果我们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人不读书,那就更不可原谅,那真是不知其可。我们省委宣传部上月的部务会专门对读书、学习作了布置,希望各市县的宣传部都照着做。全民读书,干部要带头,我们宣传文化系统的干部要在干部中带头。今天来的大多是宣传文化系统的同志,我们是抓读书的,如果我们自己不读书,那不是忽悠人嘛,那就是没“真事儿”。如果我们自己不爱读书,我们也抓不好读书。“全民读书,从我们做起。”

李书磊|乐读记

读书改变人生,却往往很难说是哪一本。当然某一本书也会对人生作用非凡,特别是经典,“辛苦遭逢起一经”、“半部论语治天下”的道理古今相同,但更经常塑造人生的还是持续不断的广泛阅读,是不同年龄、不同境遇下的随缘涉猎。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在博览群书中反省经验、变换气质。所以古人特别主张“读万卷书”,主张“饱读”。
    
不仅是读闲书才有乐趣,读有用的书也会意趣盎然。其实只要心志开阔,有对万事万物浓厚的兴趣,读“闲书”也会很有用,读“有用的书”也可以不离性情。马克思的文字汪洋恣肆,恩格斯平实深厚,列宁神采飞扬,他们的理论都是可击节浮白的好文章。
    
我还记得上初二时读《列宁选集》欣喜若狂的心情,列宁那种再三下定语的句式,那种极而言之的语气,那种斩钉截铁的设论,都使我羡赞不已。当时是在油灯下朗读列宁的文章,觉得这样的大好文章不朗读不足以表达热爱的心情。后来在大学上中国古代文论课,读到“元气淋漓”这个词,我一下子就联想起了列宁的文章。
   
马克思的文章洋溢着一个伟大“先知”的豪迈,他的思辨与逻辑更血肉饱满。我其实特别喜欢封面是黑底红字的老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这个版本的译笔很放得开,译得情采跳跃,我觉得是深得马克思的笔意。我把这套书放在书房门口的书架上,有时进书房随手抽一本来到书桌前,随便翻开读上几页,都会多有新得,感到莫大的满足。这套老书翻开来纸色黯淡,也觉格外亲切。
    
我曾向中央编译局的专家建议,修改马恩著作的译文可否设定“能不改就不改”的原则,特别是对大家耳熟能详、出口可诵的语句,如果不是意思真错了,最好是不要改,可此可彼的译文最好是仍旧,不要轻作无谓的字词改动。改动那些早已入脑人心的警句真是让人痛惜,经典的严肃性、权威性很大程度上来自其稳定性。而且最好要特别注意保留马克思的文采、文气,因为马克思的著作不应是放在图书馆备查的文献,而应是在人间流布的火种,有文方可行远。我作此建议的心情特别强烈。
    
中国的古书读来则很有亲近感。古书既是母语,也是“语母”:今天用的字能在古书中找到真切的出处,有时意思略同而又有微妙出入,一下子增加了对这个字的理解,有悠然心会之喜,这个字以后再看见也有了新的色彩。写文章时会不自觉地化用一个字词的古义,让现代汉语的文章中透出些异样的气氛,感到很自得,也算是对古人.种新的发扬吧。
    
古书中的字词有时特别入骨,状述一个情景、一种情态特别贴切、准确,让人怦然心惊,对比之下我们今天的用词则常常涣散无力,达意而已,说不上传神。重温古人遣词让我们对母语有新的觉悟,于现代生活的匆忙中体会到古人的细察深思,也意识到我们守护语言的责任,应该经常淬火保持字词的锋利。
    
读古书也是件轻松的事。古代的经史也不是高头讲章,多是故事,很好读。《论语》是一部回忆录,有情节,有场面,生动得很,所以孔子的话就能不知不觉地说到人心里去。学生记孔子言行也不搞“三突出”,很家常,仿佛是无心记下的见闻,一时不是很高大的形象也都不省略。“子见南子,子路不悦”,估计是嘀咕了一些难听的话,孔子脸上就挂不住了,赌咒发誓说自己没有别的心思,否则“天厌之”。
    
这一个细节就让我感到《论语》是可信的,对孔子那些听来调子很高的夸奖大概也是写实的。《论语》笔调,平和自然,悠哉悠哉,一读就读进去了,两千多年之后也好像是在从夫子游,变成了他的学生。我是当年批林批孔时开始读《论语》的,那时读的是北京大学哲学系工农兵学员的“批注本”,从这样的本子入门肯定不会有对孔子的神化问题。惟其不神化才更能得其真义,才更能秉持素心体会其价值。那时都称孔子为“孔老二”;现在平心而论,“孔老二”虽然不敬但也不恶,不像称林彪为“林贼”那样狠,也使圣人有了些烟火气,不隔膜。
    
《论语》还有个好处是一条一条地不连贯,这样随手翻开就能读下去,没有非得正襟危坐的压力。《孟子》可以说是一部游记,写孟子到了什么地方、见了什么人,当然主要是说了什么话、怎么说的。孟子说话很冲,滔滔不绝,是用食指点着人说话的样子,语调昂扬。他把一套道理说得很完整,算是有点理论性了,但因为语气充沛也不觉得枯燥。
    
孔子对学生说话也大都和颜悦色,孟子对国王说话却经常疾言厉色,显得很可爱。孟子周游可以说是谋职也可以说是跑官,拔高点说是为了“行道”,不管怎么说都是有求于人,他却仍然用这样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的语气,可见他所说的“浩然之气”是真的。《孟子》有青春气,少年时代读有同怀之感,现在读则有对少年的羡叹。本应是古人为老,我辈为少,但有时情景恰恰反转过来;从古人处汲取得少年精神,也是读古书的一种奇缘。
    
虽说经史难分,但读史还是有读论孟所难有的体验。中国古史记载的多是货真价实的帝王将相,他们其实与孔、孟这样总是候补的士大夫看问题角度有别,行事也不同。史书记载的事更真实、更残酷无情,更反映惨淡的人生,也更能反映惨淡人生中的英雄与圣贤,是实践着的善恶,比单纯口说心怀的善恶更结实。大学时代读《通鉴纪事本末》,常感觉沉重得透不过气来,事件往往是沉痛的悲剧,事件的展开又环环相扣、密实压抑,真有“一篇读罢头飞雪”的慨伤。
    
后来读《资治通鉴》本文就缓和了不少,一个大事件中又夹杂着许多不甚相关的小事情,可以冲淡一些,换换心情。今天说起“案例教学”我总想起《资治通鉴》,每一页都是大大小小的案例,一个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当事人是什么态度,是怎样应对的,结果如何,都很完整,作政治训练是不可多得的好教材。我有时想这书取名叫“鉴”,比作镜子,真是再贴切不过了;虽然“以史为鉴”是老生常谈,但真正细想起来还是感叹比喻得真是好。
    
读史难免是把自己放到里边的,读到险恶而内心悸栗,读到忠直而肃然起敬,参照之下忽然明白了许多事情,非“鉴”而何。纪传体史书要更活泼一些,不是以国家而是以个人为传主,有个人的命运,有更丰富的喜怒哀乐,更鲜明的面容。
    
读史决不仅仅是学得经验,还增进对世界的理解,增进觉悟。说读史是修身一途,也不仅仅是指阅读中内心激浊扬清的是非判别,还指的是心智与境界的扩展。把世代沧桑、万千人物装在心里,会是怎样一种有容乃大的气象。高亨写毛泽东“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或许只有“掌上千秋史”,胸中才能有百万兵。
    
日常读史会感到心胸开阔,放眼一千年、两千年的历史,不禁豁然开朗,身边的些小恩怨还算得了什么。读史也加深我们对自己国家和文化的了解,祖国每一片土地上发生过的一切都关系我心。自将磨洗认前朝,牧童拾得旧刀枪,茂密庄稼、新起楼群下的土地曾经历无数故事,步行走过生出无限的珍惜之情。我们今天还在延续祖国的历史,我们就是古人预言和期待中的人物,在履践并修正着从前的因果,我们要在今天的四海风云中把祖国引向光明。
    
古人说“右史”“左图”,其实不仅仅历史,所有的学问都与地理相关。读地理著作别有喜悦,“游记”、“风土记”、“岁时记”,但看书名就让人心驰神往。《徐霞客游记》我有两个版本,一是上海古籍社的增订本,一是商务印书馆影印的民国时期丁文江编本,都字大行疏,无事读来特别休闲,徐霞客笔下的山川古道、桃花杨柳,仿佛就在我眼前伸展。地方史志也可以看做是地理文献,出差到陌生地方,夜晚在旅馆的灯下读当地的志书,挥笔圈点,也觉得乐莫大焉。

李书磊|关于精神

初夏季节,日里夜里总传来孤单而嘹亮的鹧鸪声。“惟有鹧鸪啼,独伤行客心。”鹧鸪在中国古诗中是感伤的象征,声声鹧鸪曾唤起一代代文人的多少愁怨。

认真追究起来,中国古典文学对我产生过最深刻影响的精神不是别的,而是感伤。喜或者怒最多只及人心而已,感伤却能彻骨。从杨柳依依、雨雪霏霏的《诗经》到厚地高天、痴男怨女的《红楼梦》,至少在初涉人生的少年时代,是这一以贯之的感伤传统以它有毒的甜蜜滋养了我的情感。 

当然,最使我倾心的还是那不知出处的《古诗十九首》。惟其不知出处,那些文字才更显得神秘而有意味。“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这人生苦短、天地苍茫的痛楚不断地袭上心头,使那无所依凭的凄凉与空虚挥之不去。

教科书里说《古诗十九首》代表了“人生的自觉”,我觉得这断语下得贴切。好像是过去的人们一直都没心没肺却也兴致勃勃地存在着,去打仗,去婚嫁,去种去收,去生去死,至此才猛地恍然大悟,发现了人的真实处境,不禁悲从中来。从此这感伤情绪就一发而不可收。


后世的感伤文人我最喜欢的有两位,一是李后主,一是秦少游。他们把《古诗十九首》那种无缘无由、无端无绪的感伤具体化也情景化了。李后主丢失了江山,秦少游丢失了爱人,这种人间最根本的丢失使今生今世变成了他们的伤心之地。

李词“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与秦词“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这同样美丽的句子正可以互相印证。我们看出这种感伤既是他们对人世的控诉又是他们在人世的寄托。他们玩味甚至珍惜这种感伤就像珍惜与生俱来的病痛……

感伤的文人对人世必有的丢失总是耿耿于怀,对人生必有的缺憾不能报之以坦然;然而他们不安于生命的定数又无可奈何,他们对世界有太强的欲望却只有太弱的力量,他们既不能战胜世界也不能战胜自己。这正可以说是一种孱弱和病态,这种病态对于少年人却有无法抵抗的传染性。我那时候对感伤一派真是入迷得很。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许是因为生命个体所秉承的趋向健康的自然机缘;我的这种感伤病在某一天霍然而愈。我对李后主和秦少游再也没有那样强烈的共鸣了。我转换了兴趣,竟喜爱起了苏东坡的达观。

苏东坡无论在怎样失意的情况下都能保持心情的平和,都能欣赏身边的风景。他在赤壁赏月,在西湖种柳。一派诗心;贬谪黄州也能“长江绕郭知鱼美”,贬谪惠州地能“日啖荔枝三百颗”,对生命的喜悦甚至表露出这样直接的口腹之快。

他放弃了对生命的无限欲望,放弃了那种“非如何不可”的悲剧感,随遇而安;没有什么事情能真正伤害他。他总能在既有的境况中获得满足,总能保持生机的充盈。他知道怎样在这大不如意的人世间保护自己。

这种自我保护的心情被后人誉为“生活的艺术”。这种“艺术”同样在诸种坎坷中保护了我,使我平安度过了生于人世难免的一次次危机。

然而,到了今天,我在这青春将逝的而立之年,夜半醒来我突然感到一种大惶恐。我要一直这样平庸而快乐地活下去,直到暮年。在这青春将逝的时候我突然对青春有了一种强烈的留恋,突然生出一种要抓住青春、抓住生活的强烈冲动,我不要感伤带我去唤醒那占有的欲望,不要达观但要保持那种顽强的力量。

我发现我内心真正向往的乃是那种反抗人生缺憾的英雄情怀,那种对人类悲剧命运了悟之后的承担。我想起了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这也是一种感伤吗?这是英雄的感伤,这是苍凉。这也是对人类命运的屈服,但这是竭尽人力之后的屈服.这种屈服中包含着人类不可折辱的尊严。我从中受到了莫大的感动,我想我要记下并且记住这壮年的感动。

[守望新教育]致力于新教育美文和与新教育观点一致的好文推送,公号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所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留言小编做删除等处理。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日新之谓盛德。——《易传·系辞上》。惟进取也故日新。——梁启超。德贵日新。——康有为。常新,自新,全新。——陶行知。(《新教育究竟是什么?》《麦田里的守望者》《向着新教育的更深处漫溯》《与人同辉,或独自闪光》)


“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我,当年你为社会做过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传播了很多充满人性、良知、散发着正义光芒的文字,我拒绝了与邪恶同污合流。”这句话,据说是柴静说的,无从考证,但说得好。——陈东强(《让教育沐浴人性的光辉》《当代教育家的知行合一》)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2019版)
新教育研究院简介——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2019最新版)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新教育实验的选择与行动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用生命书写,用行动言说:新教育教师生命叙事集锦新教育究竟是什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让人成为最好的自己——教育,让梦想成真......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