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阅读的高度,就是国家的高度——全民阅读造就中国人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为美丽的精神家园。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才能拥有共同语言共同价值共同愿景。
  

对人类,阅读是一种生命本体的互相映照。对教育,阅读是一种最为基础的教学手段。对社会,阅读是一种消弥不公的改良工具。对生命,阅读是一条通向幸福的重要通道。——《新教育成都阅读宣言》(《改变,从阅读开始》)


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必由之路。共读,是一个班级、一所学校、一个家庭、一个社区、一个国家乃至于整个人类通过阅读继承共同的文化遗产,拥有共同的语言和密码,从而能够共同生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新教育实验年度主报告《共读共写共同生活》)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阅读的风景在深处》《阅读的力量》《书籍,最好的启蒙老师》)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阅读,看见更大的世界》《影响我生活与生命的关键书籍和关键人物》《如何做最好的自己?怎样拓展生命的长宽高?》)


全民阅读造就中国人

作者|朱永新
来源|新民晚报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为美丽的精神家园。
  
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才能拥有共同语言共同价值共同愿景。
  
回想起来,我几乎是在用生命的全部时光,在践行这几句话。

  
童年时,我在父母的期待下懵懂践行着;到青年时,在老师和同学的关照下勉力阅读,奋起直追;工作后,面对具体事务更是感觉“书到用时方恨少”,从不敢有丝毫懈怠;发起新教育实验后,更是启动了一个庞大的阅读行动研究体系……作为个体的我,一直被阅读造就。
  
被阅读造就的我,也就格外渴望分享我的经验,希望阅读能够造就更多中国人。所以,早在1993年,当时我担任苏州大学教务处长,就在苏州大学了建立大学生必读书制度;1995年,我邀请全国专家学者,全面启动书目研制工作,并于2005年发布了大中小学生和教师书目,推出了《新世纪教育文库》;1999年,新教育实验在江苏常州武进区湖塘桥小学萌芽,我走进这所农村学校讲课、收徒,最重要工作就是指导校长、教师、学生、父母进行阅读;2010年,我在北京创办成立了新阅读研究所,这个专业公益机构的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推荐各类好书,研制共读书目,研发阅读课程。


各学段整本书共读资源尽在新教育实验微信公众号


也是在2010年,从新教育实验的课题启动之际,就一直热切关注和深度参与的美国麻州大学教育领导系主任严文蕃教授对我说,我们做的工作与美国学者艾瑞克?唐纳德?赫希在美国做的工作非常相似,“你们是在做一项‘造就中国人’的工作!”
  
无独有偶,赫希也在2010年出版了一本《造就美国人:民主与我们的学校》的书。此前,他已经分别出版了《文化素养》《我们需要怎样的学校》《知识匮乏:缩小美国儿童令人震惊的教育差距》等一系列著作,在美国发起了一场颇有声势的核心知识运动。
  
赫希作为核心知识运动的主要创始人和代表性人物,分析了核心知识与文化素养的内在关系,认为阅读是拥有核心知识的关键所在,是文化素养形成的路径。只有共同的阅读,掌握共同的核心知识,才能拥有共同的语言和密码,共同的价值和愿景,形成共同的文化,并且对于推进教育公平同样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所以,共同的阅读是造就美国人的前提。也正因为如此,赫希主张学校教育需要核心知识的教学,需要把各学科的核心知识具体化。他主编的《新文化素养词典》就明确列出了美国人应当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基本要点。

  
东方、西方在阅读研究上的这番不期而至的相遇,可以称为同一个时代赋予人们的共同使命。一方面,我联系福建教育出版社购买了赫希的系列著作的版权,陆续把他的《造就美国人》等著作引进、翻译、出版,经过几年努力,现在赫希知识系列中文版已经全部出版发行;另一方面,我们聘请了百余位专家,全面展开了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教师、父母、公务员、企业家九个书目的研制工作。经过九年的辛勤劳作,《中国人阅读书目》研制工作终于全面完成。这本书的第二部分,就是这九个书目的第一次整齐亮相。
  
我们相信,“阅读的高度,就是国家的高度”,阅读造就了我们的精神世界,通过专业的阅读研究与践行,可以提升我们国家民族的精神境界。
  
我们期待,通过全国专家学者精心遴选的这一套书目,能够通过共读、共写、共同讨论和践行,从精神上真正造就中国人。
  
我们更盼望,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以阅读提高自己,以阅读造就自己,以知行合一进行自我教育,创造完整幸福的人生。

  
为了这个目标,我们还需要更多行动。就在刚刚过去的9月27日,“中国阅读三十人论坛”在西安启动。这是一个跨领域的学术研究团体,是一个非营利的独立民间智库,作为论坛的共同发起人,希望《造就中国人》一书能够为“中国阅读三十人论坛”工作的深入推进,提供一点参考。
  
最后,特别感谢王京生先生的盛情邀请,让我能借此为推进全民阅读尽一点绵薄之力;特别希望读者诸君能够多多批评指正,我一直认为,一本真正的书,是由作者而读者共同完成。(朱永新)


新教育整本书共读专题公益讲座,今晚继续,欢迎关注!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中国幼儿基础阅读书目100本——童年是最美好的岁月,童书是最美丽的种子
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100本——童年的秘密与童书的价值远远没有被认识
中国初中学生基础阅读书目100本—与人类崇高的精神对话
《中国高中学生基础阅读书目100本——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中国大学生基础阅读推荐书目100本——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中国父母基础阅读书目100本——与孩子一起成长
中国教师基础阅读推荐书目100本——专业阅读造就幸福教师
《中国企业家基础阅读书目100本——读书对企业家有什么用
《中国领导干部(公务员)阅读推荐书目100本——把生命读成传奇大书


书香强国路迢迢
作者|朱永新
 
朱老师:

今年“两会”期间,像往年一样,除了参加各种正式的会议、座谈,您还接受了诸多媒体的采访。这段时间,陆续拜读了您的 “两会手记”系列,发现“书香社会”、“全民阅读”仍然是广受媒体关注的话题。那么,在今年的采访中,有关“书香社会”、“全民阅读”,您主要发表了哪些方面的意见?
——林茶居
 
茶居老师:

谢谢你关注我在两会上关于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一系列意见与建议。

今年两会,我提交了三个关于阅读方面的提案。第一个就是关于建立国家阅读节、建设书香中国的提案。很多人知道,建立国家阅读节的提案,自从2003年两会开始,我就提出来了,但一直未被采纳,可谓“屡败屡战”。但我一直认为,原来国务院法制办答复的所有不同意建立阅读节的理由都不能够成立。



一开始说是国家原则上不增加新的节日,但是,从航海日到农民丰收节,这些年还是批准了不少新的节日。后来说是因为有了世界读书日。且不说所谓的世界读书日其实是翻译的一个乌龙,更重要的是4月23日纪念的是两个外国作家,与中国毫无关系。World Book and Copyright Day,正确翻译应该是“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因为我们将其错误翻译为“世界读书日”,导致一方面我们相对比较重视阅读,而忽视了出版、版权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也未能更集中、更深入地推动阅读相关工作。我们提出把孔子诞辰日9月28日作为“国家阅读节”有非常充分的理由。一个国家,对于自己的文化奠基人,对于“万世师表”的教育圣人,应该有纪念他的节日。我国的台湾地区,就把孔子诞辰日作为教师节的纪念日。两岸和平统一以后,一个读书节(9月28日),一个教师节(9月10日),还是可以非常好地融合的。

第二个是关于加强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阅读指导的提案。以前也关注过这个问题,我还专门给时任国家副总理刘延东同志写过重视农村中小学生的“精神食堂”的建议,得到她的关注与批示。这次再次提出来,是因为去年一年参加全国政协和民进中央在广西、湖南、云南等深度贫困地区的调研,让我更加感觉到紧迫性。

记得在广西靖西县一所村小调研时,中午我们去学校,图书室铁将军把门,原来孩子们在学校吃完饭都回家休息了,村民也无人借书看书。找校长打开图书室,图书的品质尚可,里面居然还发现了两本我的新教育书籍。但是,图书室没有发挥应该具有的作用。

在云南元阳县的一所镇中心小学调研时,因为新建教学楼,图书收到食堂仓库了。我们跟踪到仓库,发现所有的书被打包放在仓库的墙角。很多新采购或者赠送的书,包装也没有打开。我对校长说,这些书其实比你们的老师厉害得多,如果让你们的孩子有机会读到那些最好的童书,他们会热爱阅读,会远远比课堂里学得更多。

所去的学校,要么没有书读,要么书不适合学生读,要么不让学生借书读,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开放时间短等问题比较普遍,最后写成了这个提案。

第三个是关于加强高校图书馆建设的提案。这是去年上半年教育部交给民进中央的一个调研课题。当时孙尧副部长邀请我到他的办公室,希望我们能够对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接到任务以后,我们立即安排了相关调研,山东、河北、江苏、浙江、北京的十多位高校图书馆馆长参与了参政议政部组织的调研,并在8月底召开了高校图书馆建设研讨会。

调研中发现,当前高校图书馆建设仍然面临不少问题:如图书馆场馆等硬件设施差异巨大。面积最小的图书馆仅为640平米,与最大的图书馆相差181.3倍。馆藏资源配置存在问题,采购费用离散度极大,电子资源同质化且外文资源经费负担沉重。现行图书采购和资产管理模式不合理,低折扣中标采购严重影响图书馆入藏图书质量。高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建设严重滞后,馆员职业门槛过低,素质能力参差不齐,工资待遇、职称评审等方面普遍被边缘化。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难度大。为此我在提案中建议要分类制定高校图书馆建设标准,加强高校特色化馆藏建设,改变高校图书馆资源配置和管理方式,加强电子资源建设,努力改变外文数据库购买中的被动局面,加强高校图书馆的人才队伍建设,引导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等具体建议。

这些提案在两会中受到了广泛关注,三个提案的内容,在两会召开后,很快被《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中华读书报》等刊发。

3月6日,全国人大开幕的第二天,《新京报》发表了我的一篇政协笔记,题目是《书香强国》。我在这篇文章中提出,在信息时代的诸多改变,在经济外部输入性风险上升、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教育是最大的民生,阅读是最高效的教育,推动阅读是推进教育公平最简便的方法。

许多人都熟悉时间管理理论中的四象限法则:紧急又重要、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不重要。其实,一国之计也是如此。如果说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等事务属于紧急又重要的第一类,那么阅读、教育等事务就属于重要但不那么紧急的第二类。21世纪是人才的世纪,为了国家发展、人民幸福,我们需要多类人才的金字塔式稳定构成。

只有把阅读作为国家战略,长远部署,稳步推进,我们才能在每一个今天,不仅创造物质财富,还能积累精神财富,才能为明天储备足够的财富基础,才能在明天再一次转化为更为丰厚的精神、物质的双重财富。


我关于书香强国的观点引起了一些委员与记者的热议。香港大公文汇报业集团的记者凯雷说,如果这四个字成为国家战略,将是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的福音。

两会期间我最开心的一件事情,就是“倡导全民阅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最后被写进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的时候,我曾经提出过一些修改意见,包括希望把“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结果有些意见被采纳了,但是这一条建议没有被采纳。所以,在民进组讨论政府关注报告,和界别专题讨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时,我两次发言,呼吁把全民阅读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我讲述了两个重要理由,第一,这是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承诺。那一年的两会上,总理在回答人民日报记者有关阅读的问题时说,他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我们国家全民的阅读量能够逐年增加,这也是我们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标志。而且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和谐力量。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两次愿意把“全民阅读”这几个字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原因,“明年还会继续”。第二,阅读本身对于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国家竞争力、凝聚力的加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阅读,是最有效、最便捷、最廉价、最直接的提升国民素质与国家竞争力量的路径。我把自己的思考也专门写成建议,送交有关部门。



全国人大会议闭幕前,当我得知这个建议被采纳时,感到非常欣慰、非常激动。我及时把这个喜讯和一起努力的政协委员、媒体朋友分享,大家也非常高兴。

这些年来,全民阅读在中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我知道,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和我的新教育同仁,会继续勉励前行。
 
你的朋友   朱永新
2019年3月28日写于合肥稻香楼调研途中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2019版)

新教育研究院简介——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2019最新版)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新教育实验的选择与行动

理想与行动的力量——中国新教育实验掠影(内附视频)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用生命书写,用行动言说:新教育教师生命叙事集锦

新教育——未来教育的一面旗帜

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向着新教育的更深处漫溯——深度学习,深度实践,新教育实验的十二个标志性项目成果

新教育的精神是什么?——解读新教育精神:理想主义、田野意识、合作精神、公益情怀

文化的进步,变革的力量——一个区域如何有效推进新教育实验?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

“穿过生命散发的芬芳”——2018新教育实验颁奖盛典:榜样教师、完美教室、卓越课程、 智慧校长、年度人物获奖名单和颁奖词

2018新教育实验年度人物事迹简介暨颁奖盛典视频

2018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年度盛典

2016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

与黎明共舞,与经典相伴,与美好同行——新平台,天天都有新资源,新教育,天天都有新创造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