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每个孩子是都是失去翅膀,落入凡间的天使。阅读让书籍成为心灵的双翼,让孩子重新变成我们身边真正的天使。阅读给孩子一副翅膀,让他们能够真正飞翔起来。
只有拥有共同语言、共同经典的民族才是一个民族共同体,而不是聚集在一起的人群;只有拥有共同基本立场与价值观的社会才是一个真正的社会共同体,而不是一盘散沙。没有共同价值、共同愿景的一群人严格来说称不上是一个真正的社会,更谈不上是一个共同体。改变,从阅读开始。阅读,让希望看得见。阅读,照亮我们自己。以书为翼,让梦飞翔!
童年是最美好的岁月,童书是最美丽的种子。——朱永新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教师应是最好的领读者——阅读的力量:阅读,新教育一直在行动》)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阅读,看见更大的世界》)
《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100本),由新教育研究院新阅读研究所精心研制,几十位全国著名教育专家联袂推荐。
该项目以中国儿童应树立的“核心价值观”为研制理念,旨在为小学低、中、高段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挑选出阅读推荐书目,对于引进、原创或图书出版的时间等不作限制,并采取“30+70”即30本基础阅读书+70本推荐阅读书的方式,将世界经典好书介绍给学校和家长。该书目发布以来得到了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被称为目前中国最专业、最好的、最受读者喜爱的小学生阅读经典书目。
| | | |
| | | |
| |
| |
| |
| (爱尔兰)麦克布雷尼著,(英国)婕朗/绘,梅子涵/译 |
| (法国)约里波瓦/著,(法国)艾利施 /绘,郑迪蔚/译 |
| | 法国伽利玛少儿出版社/编,(法国)雨果/绘,王文静/译 |
| (美国)乔安娜·柯尔/著,(美国)布鲁斯·迪根/绘 |
| | 周兴嗣、王应麟、李毓 秀/著,罗容海、郝光明、王军丽/译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英国)茱莉亚·布鲁斯/文,兰·杰克逊/图,杨阳、王艳娟/ 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德国)安提亚·赛安,艾克·冯格/文,夏洛特·瓦格勒/图 ,谢霜/译 |
| |
| | |
| |
| |
| |
| (法国)奥斯卡·柏尼菲等/著,乐迈特等/绘,李玮/译 |
| | | 蒲松龄/著,马兰、王育生等/改编,吴明山、叶毓中等/绘 |
| |
| |
| |
| |
| |
| |
| (意大利)克里斯托夫·格莱茨/著,罗伯特·英洛森提/绘,代维/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英国)理查德·斯皮尔伯利、路易斯·斯皮尔伯利/著,王庆/译 |
| | |
| |
| |
| |
| |
| | |
| |
| |
刚才魏勇老师发言谈读书不一定越多越好的观点,从某种意义上我是赞同的,但同时我也赞成书读得越少也是不好的,所以我个人认为书还是应该读一些的。当年鲁迅先生曾对青年学生们说过不要读中国书,但鲁迅先生自己却是读中国书读的非常多的人,鲁迅先生还告诉青年人不要读中国古书,事实上鲁迅先生却是读了太多的中国古书,因此他才有关于中国古书的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所以读书读得多的人往往劝大家不要多读书,说我就是被读书害了的,正像魏勇老师说他自己是被读书害了的,大家也不可全信才是。魏老师还是我们中国中学生基础阅读书目的重要研制者之一,书目中的人文部分是魏勇老师负责研制的。大家知道,我们新读阅研究所近些年研制发布了系列的学生书目,如刚才提到的中学生书目,还有幼儿、小学等书目。目前还有大学生、教师以及父母等基础阅读书目正在研制中。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阅读研究和推广的项目。我们机构有这样一句口号:“改变,从阅读开始”。刚才魏勇老师说书不应该读得太多,事实上我们的阅读是很贫瘠的,当下的阅读现状不是这样的,每年的全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我们中国人均阅读量多少呢?是1.4本。也就是说每个国人每年人均读1.4本,事实上不到1本,因为连中小学生、大学生的教科书也都计算在内了,这和犹太人、俄罗斯人人均每年读五六十本差得实在太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觉得还不到谈读书读得太多很不好的时候,我们的国人还是应该多读一点才行。我们机构也做过调查,在研制书目过程中对国内部分省市的乡村、一般县市和大城市做了一些调查问卷,我们发现孩子是爱读书的,96%的孩子明确回答喜欢读书,但是我们的学校和家庭藏书确实很少,藏书量50本以下到1本书也没有的家庭接近六成,甚至还包括了北京等大城市。如果单看农村学生的调查数据更是惨不忍睹。城市与乡村家庭阅读的差距也非常大,藏书量上要差到十倍,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们在起点上还确实是有差距的。当下的阅读现状,我概括为功利性阅读、快速阅读和纯阅读。具体详见下表。除了功利性和快餐阅读外,我们应该重视纯阅读,而这是目前最被忽视的阅读形态。这种阅读的内容是关注生命与精神的有价值的文本,这是更高意义上的阅读,因为它关注的是人的生命和精神成长。我觉得全部阅读时间中至少30%用于这样的阅读是非常需要的,也就是说你每天如果所有阅读的时间有一小时的话,那么其中30%也就是能有二三十分钟哪怕就是睡前的时间读一些高品质的书籍如经典作品等,这些书好像和你当下的生存、生活关系不大,但对你的精神成长有关的,我觉得还是非常必要的。但事实上我们对这种阅读往往是敬而远之的,也就是说这种纯阅读是越来越被碎片化阅读、快餐阅读所取代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阅读的倡导和推广,它的路径和步骤应该是,第一步告诉人们阅读为什么重要,第二步推荐人们可以读哪些书,第三步是探讨该怎么去读这些书。对于推荐大家该读些什么,我们是从研制阅读书目入手的。对于世界,上帝说:要有光;对于阅读,人们说:要有书;对于教育,我们说:要有书目。新教育实验团队研制书目有着比较长的历史,第一个阶段是早在20年前,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在高校工作时就组织《新世纪教育文库》做了小学、中学、大学、教师等四个100本的推荐书目,这四个书目在网上广为流传,很多学校前几年还在他们的网站上贴出这些书目。第二阶段就是“毛虫与蝴蝶”儿童文学书包的研制,后来通过公益的方式赠送给很多学校,包括温州苍南全县小学每个班级我们都送过这些书。第三个阶段就是我们现在做的系列基础阅读书目,这些书目完成后,我们最终还要完成一个“中国人基础阅读书目”。最开始研制书目时,我们想做这些阅读书目有什么难的,以往的开书单往往不就是拍拍脑袋就可以开列了嘛。但我们是很认真地做,从2010年起我们组织的项目团队,请了很多学者、作家、优秀教师等等,为一个书目组成这样的团队,选100本书而已,让人觉得有点小题大做。在研制中,我自己甚至都开列了一个自己制作的100本书单,觉得这有什么难的。但是,真正严谨地研制下去发现没那么容易的,因为你总要有自己的研制理念,有一套科学的研究方法,还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征和阅读能力情况等等。研制书目最初的几个月讨论书目研制理念和研制方法等确是相当不容易的。最终我们讨论的书目研制的基本价值观就三个字:真、善、美。这三个字是人类普遍认同的基本价值。我们确立了每个书目的三种文本即文学、人文、科学。文本价值要充分体现出真、善、美,还要达到阅读的结构平衡和营养均衡。科学是重在求“真”知本的,它是探索事务现象和本质规律的,要反映事实真相,但最高追求是兼具“善”与“美”。人文是重在求“善”得仁的,它是尊重或爱护人的一种文化,最高追求是兼具“真”与“美”。文学是重在求“美”取悦的,它是描写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语言文字艺术,最高追求是兼具“真”与“善”。按照这样的一个价值和文本要求,我们力图选出那些至真至善至美的文学、人文和科学书籍。最终形成了如下所示的价值与文本关系图:真、善、美的核心价值观,还可以具体展开为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其中横向维度表现为两个大方面,一是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还有一个是人与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关系。 人与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关系维度,就是刚才所描述的三个方面即人类的文学(艺术)成果、人类的科学成果、人类的人文成果。而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这个维度,我们概括出了以下人与自我、人与家庭、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等八大关系(八大价值);而纵向维度有四个,即人应该追求的品质与美德;人应该具有的态度与作风;人应该遵循的准则与秩序;人应该了解的科学知识及应具备的科学精神。这四大方面,每一个方面还有很多核心概念和关键词。比如,人应该追求的品质与美德,应该有爱心、善良、乐观、积极、勤劳、自立、守信、感恩等等很多核心概念;如人应该具有的态度和作风则包括要懂得感恩、朴素、文明、谦虚、反思、自律、幽默风趣等等;如人应该遵循的准则与秩序则包括诸如爱国、友好、和平相处、环保等等;而人应该了解的科学知识和具备的科学精神,则包括科学认知、科学理解、科学意识、科学思维,科学分析、科学质疑、科学发现、科学创造等等。书目研制过程中,还要对那些书进行价值分析,从价值观、时间指向、认知增量、思维增量、情感增量、行动增量等等方面进行判断和衡量。书目研制的基本原则,既要尊重孩子的兴趣,也要强调书目的引导性,就是说不能一味地迎合孩子的兴趣。既要尊重市场的选择,又要强调作品的经典性。当然也要考虑可读性,做到经典性与可读性的统一。要关注作品的趣味性,还要注重形而上的思考;要关注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又要强调孩子作为世界公民所具有的现代观念;既要强调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也要尊重孩子的自由自主选择。除了这些,对于幼儿基础书目,我们还提出了五个中心,即真善美中心、儿童中心、故事中心、绘本中心、共读中心等。
新阅读书目的研制过程
我们的书目研制会议几乎每个月都开,每种书目至少要研制一年以上,比如中学生书目研制了三年。平时私下里各研制小组还要沟通交流。当然在研制过程中讨论也非常激烈,对很多书的讨论和辩论也火药味儿很浓烈。比如小学生书目有几本书像《小猪唏哩呼噜》《安德的游戏》等,其中涉及到一些问题的争论还是很激烈的。一位作家朋友甚至提出“那我们就找咖啡馆去决斗吧。”当然这“决斗”就是进行“辩论”了。再比如中学书目上的《圣经的故事》也进行过反复讨论。因为它涉及到宗教。所以后来我们也遵从了她的意见。中学书目呢,我们把它选到上海译文的《圣经故事》。因为圣经内容涉及宗教,有的官员学者显得很谨慎,后来更多学者认为还是要坚持留下来,因为理解西方的精神和西方的思想,不了解《圣经》还是有缺陷的。对有些知名学者和作家的书,我们还亲自咨询作者本人。比如周国平老师的书,他的书我们也选了很久,他自己推荐的是他另外的一本书,最后被我们撤下去了,选了他的《灵魂只能独行》。作家莫言先生的书,在研制过程中我们发现多不适合中学生阅读。在研制过程中他老人家突然获诺贝尔文学奖了,我们只好征求莫言先生的意见,他自己也说我的书还真是没有能适合中学生读的。后来他给我们推荐了一本他早期写的《学习蒲松龄》,说这本书你们可以选,应该适合中学生。但是我们买来看了之后觉得不行,虽然没有什么暴力怪虐和性描写的内容,但仍然不适合,选来选去最后确定书目上的这本早期短篇小说集《白狗秋千架》,虽然也蛮勉强的,但是作为本土的诺贝尔奖作家,他的代表作我们没法选,所以做书目也是蛮困难的,我们也算是蛮拼的罢。对于一些书我们拿不准是从哪个年龄段开始读为好,我们就选了几个省的农村、县镇和城市学校进行一些学生试读活动,通过试读情况进行调整。当然,有些书的阅读适合什么年龄段,我们还是有着清晰的判断的。这往往是很多推荐书单的人忽视的。这本书到底是给哪个年龄段的孩子读适合,如果他这个年龄段不适合那肯定就是有问题的。比如说四大名著,是不是哪个年龄段读都可以呢?肯定是不可以的。有的家长和老师要求孩子一下子都读完四大名著,那怎么可能呢,《西游记》小学生读原文也要到高段学生才可以,如果不是读漫画版和改编版的,让中低段的孩子读原版半文言的肯定有困难,有的书根据理解内容的情况,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要到初中才能读,像《红楼梦》则要到高中去读了,你不可能一股脑要求小学生去读完,当然有少数阅读基础好、阅读能力强的孩子是可以提前读的。研制书目中,我们还在腾讯网上对书目初稿进行网上海选,收获了十几万个数据,收集到很多意见和建议,这些都作为我们的重要参考。我们还进行大量的专家咨询,举行专家论证会。经过这样反复的折腾,最终我们才敢将书目正式发布出来。研制过程中,我们没有跟出版社有过一分钱的交换。我们的研制是保密的,研制用书都是我们自己买的。经费哪里来?都是基金会和我们机构筹钱支出的。我们的小学生基础书目,就获得了陈一心家族基金会的支持;我们的中学生书目是和北京十一学校合作研制的,教师书目获得了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的资助,而大学生书目得到了新教育基金会的资助,至于幼儿书目,则是我们新阅读研究所自己凑钱研制的。在书目发布后,很多出版社才看到他们的书被我们推荐到书目中了,很多书销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家曹文轩老师曾说过,他重视新阅读的书目就是因为这个书目屏蔽了与出版方的利益交换,保持了独立性。其实,从书目的研究和制作历史来看,中国是个重视书目的国家,比如孔子亲自为学生整理删定“六经”即可算是推荐书目了。后来《汉书》里的《艺文志》,实际上也是书目。出土的敦煌遗书中就有被人称作“唐末士子读书目”的推荐书目,是现存较早的推荐书目文献。清代特别有名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虽然是藏书书目,也是具有参考价值的书目。最有名的书目则是张之洞的《书目答问》,这本书一直到现在学者们还非常重视。宋代以后,很多学者给读书人开列过推荐书目,比如元代学者程端礼、明末学者陆世仪、清代学者李颙、龙启瑞等,以及民国学者胡适、梁启超、章太炎、顾颉刚、孙伏园、汪辟疆等。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每年三四十万种图书出版,其中有四万多种儿童书,加上原有的存量图书可谓天文数字了。这么多书,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到书店、图书馆,面对浩如烟海的图书,确实很难知道该给孩子买什么书,所以有一个书目总比没有要好。我们也把书目作为阅读推广的一个路径。阅读推广和倡导如果每天都只是说读书多么多么重要,人家重视了阅读后,就会问那我们该读哪些书好呢,在有限的阅读时间里,该读哪些书能让我们的孩子精神成长更健康?我们往往会说不清。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教授就曾说,好多人包括一些学校让他推荐书,他说我真是推荐不好。后来他看到我们的书目之后说,他现在逢人便推荐我们的书目。事实上,也有很多人和机构也做过一些书单,包括政府部门推出的官方书目。但官方书目往往意识形态化,追求主旋律,使得很多书的选择要考虑的因素就很难权衡。一些出版机构的书单往往好书坏书难以分辨,营销性太强,往往夸大宣传很厉害。还有一种书单是书店和调查机构做的,但他们往往会以市场销量、名人效应和创造噱头去进行推荐。还有就是媒体或学者个人开的书单,这种书单往往小圈子化或小资化比较严重,更侧重于人文性。而且有些书单往往是季节性的、年度性的、短期内的推荐书单。往往很难系统化,很难具有基础性。有记者问我们基础书目为什么要定为一百本,是的,基础书目不需要推荐更多,一百本就够了。如果很多孩子没有更多时间或家庭没有更多经济能力购买更多的图书,我们觉得从幼儿到大学能够将这五个书目的500本书都读了,那孩子也就能够基本打出一个不错的底子了。每个基础书目的一百本书是基础性的,我们考虑了阅读结构、阅读价值的均衡,所以基础阅读书目不在于推荐读书的数量,而在于书的结构、主题、价值和质量,基础书目强调书籍的营养价值、素养形成的合理性和结构均衡性,还要重视经典与可读性的结合。如果一个书目不重视可读性,不重视结构和内容的阶梯性,仅仅是经典书籍的堆砌和罗列,这样的书目学生们不一定会接收的。事实上官方的很多书单成为死书单,除了意识形态化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很多书难读,使得书单成为了死书单。基础阅读书目便于师生进行图书阅读选择,便于班级开展共读和讨论,能够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一个阅读讨论的基本材料。在共读的基础上,还能够进行班级的绘本剧、童话剧、校园戏剧的排演等。在有限的阅读时间、有限的经济条件和环境下,通过基础阅读书目的阅读,能让孩子形成基本的知识素养、阅读能力,拥有一定的阅读视野。阅读对教育的影响巨大,对孩子的成长不可估量。一个爱阅读的孩子,我认为具有以下一些特点:视野更开阔、知识量更大;求知欲更旺盛,好奇心和想像力更强;接触领域更多,兴趣爱好更丰富;更善于思考,思考更有逻辑性更有质量;更热爱生活,更憧憬未来;待人更有感情,情感更细腻;更愿意与人交流,交流内容更有意义;对身边人或对后代更有影响。因此,让更多的孩子都能满足基本的阅读,这是很重要的。如果说城市的孩子往往购买图书不成问题,不仅一百本哪怕一千本都买得起,但是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的孩子能够得到的书很少,几乎都没有什么书读。如果学校和家庭能够让孩子读到这些最少量的图书,对他们的发育和成长都是有很大价值的,为他们的精神发展打下基本的底子,至少不被城市的孩子落下的更多。基础书目也便于一些公益捐书活动选用。我知道有些基金会就按照我们的书目去购买图书捐赠给薄弱地区的。从现实情况看,不同区域、学校和家庭各种差距是现实存在的,而相对低廉的书籍阅读,会最大可能地弥补他们之间的距离。阅读能够让弱势群体的教育状况得到改善,甚至逐渐成为优质教育群体。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是改变教育不公平的最廉价的手段。因此,我们都重视阅读吧,让我们都能如其所是地读到适合的好书,成为精神生活无比充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