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理想课堂与人的幸福——幸福需要教育;教育需要幸福

陈大伟 守望新教育 2021-10-25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幸福需要教育;教育需要幸福;理想课堂的幸福应该是有所兼顾和平衡的。


理想课堂要致力于帮助学生实现当下的幸福生活;理想课堂致力于教师在教学中的幸福生活;理想课堂要在教学内容上为学生幸福生活奠基;理想课堂是合适教学效率的课堂。


在时间上,理想课堂追求的幸福是当前幸福与未来幸福的兼顾和统一;在内容上,理想课堂追求的幸福应该是身与心、灵与肉的和谐发展,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的人,它致力于发挥和发展学生的潜能让他成为最好的自己;


在幸福的对象上,理想课堂要兼顾个人的幸福与社会的文明进步,要兼顾学生、教师、家长的共同幸福。从兼顾和平衡的角度,站在教室里的教师,要有关照学生一生幸福的境界,有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当下与未来思考、谋划和付诸行动的境界。——陈大伟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日新之谓盛德。——《易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惟进取也故日新。——梁启超。德贵日新。——康有为。常新,自新,全新。——陶行知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深耕|构筑理想课堂——关注育人价值的课堂转型
有经验的教师怎么上课?——告诉你听、看、说的9个秘密!
课堂变革的动因、朝向与策略
怎样的课堂互动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脑科学研究
做教师的意义感和幸福感,只有你投入其中才能够获得
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是什么?——在新教育中成长

......


理想课堂与人的幸福

——《幸福教育与理想课堂八讲》文摘

作者|陈大伟 

来源|成都陈大伟


这几天,因为讨论线上教学的问题,一批新朋友关注公众号。昨天直播“教师意识与线上教学”,有抗击疫情的背景,更有日常教学合理教学内容、师生幸福生活以及有效教学的关怀。这里以“理想课堂与人的幸福”为题,摘录《幸福教育与理想课堂八讲》相关内容,请大家思考和批评。


一、为什么我们讨论理想课堂

2007年,我曾经写过一本《建设理想课堂——新课程课堂教学问题的反思与改进》,这几年也在不同的地区和学校讨论理想课堂教学,大多的校长和老师接受建设理想课堂的说法,但也有校长说:“我们当前主要的任务是要研究有效教学,你就说一说如何实施有效教学就好了。”我不太赞成这样的思考。

首先,教育本来就是一种意向性、理想性的社会实践,只要对课堂教学有追求,就意味着对课堂教学有理想,就意味着这样的实践是一种理想的追求,可以说追求有效教学本身就是在建设自己的理想课堂,理想课堂建设就是一种构筑课堂愿景、追逐和实现课堂教学梦想的行动。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在大地上”是我们的生存处境和现实,我们离不开自己的生活环境,不能不考虑社会和家长对教育的现实要求,这使我们不能不考虑有效教学,但人还应该有“诗意”,“诗意”使我们活得更像一个人,诗意意味着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并追逐自己的梦想,我们需要包含实施有效教学的理想课堂建设。

第二,理想课堂建设需要“法乎其上,得乎其中”,一方面我们要扎根实践,另一方面我们又需要高远的立意和定位,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认为:“一个根本没有视域的人,就是一个根本不能登高望远的人,从而就是过高估计近在咫尺的东西的人。反之,‘具有视域’就意味着,不局限于近在眼前的东西,而能够超出这种东西向外去观看。”理性课堂的愿景提供一种视域,只有建立了理想课堂的背景,课堂教学现实中的种种问题才能昭然若揭,因此,理想课堂不仅提供一种愿景,而且提供一种反思性和批判性的背景,它促使我们反思现有的教育,批判现有的教育,改造现有的教育。

第三,定位于“理想”的课堂,是因为课堂教学“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理想课堂建设有方向,有愿景,我们怀揣着理想上路,在这样的旅途中,我们会看到与过去不一样的风景,收获更多的欣喜和快乐,但我们始终“在路上”,理想课堂建设是我们共同寻梦、造梦、追梦的努力和行动。我们可能说,课堂教学的面貌正在改变,正在变得理想,但我们不会狂妄地宣称“我们现在的课堂就是理想课堂”,我们需要对课堂教学怀有不断追求的深深的敬意。


二、我心目中的理想课堂愿景

愿景是愿意为之奋斗或希望达到的图景,愿景概括了未来目标、使命及核心价值。理想课堂的愿景为理想课堂建设指明方向和目标。参与理想课堂建设的学校和教师要理解理想课堂的愿景,在理解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教学愿景,形成愿景的过程是澄清和梳理自己核心教育价值观、核心课程观念、核心教学观念、规划未来行动的过程,也将奠定学校课程特色建设和教师个人教学风格的基础。

提出理想课堂愿景体现了我们对先进课堂教学的一种自觉和自信。我们有什么样的自觉呢?我们意识到,课堂上的人、物、时、空都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是一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存在,其彼此的作用、地位和价值只能在关系中发现和实现,作为一种关系性的存在,建构理想课堂愿景必须综合考察课堂教学的要素,整体形成一种良好的关系。顾明远先生主编的《教育大辞典》认为:“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由此可以说,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包括了“教育者”“学习者”“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方法”等,从整体建构一种良好关系的角度,我们试图追求这样的理想课堂图景:

第一,理想课堂要致力于帮助学生实现当下的幸福生活。之所以提出这样的主张,一方面,是作为愿意正视现实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不痛苦地承认,当前学生所承受的痛苦已非学生所愿意和所能够承受,教育工作者要讲良心,我们就不能对学生的痛苦生活熟视无睹,不能不拿出改变的决心和行动;另一方面,生活因为可爱而热爱,生命因为被珍视而珍惜,当下,学生课堂上的痛苦生活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他们对生活的期盼和向往。比如,2010年1月10日人民网出现过这样的消息标题:《某中学少年杀人事件:“杀个人,就可以不上学了”》,在很多学生眼里,上学比坐牢更难受;另外,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状态将极大地影响学习的效果,快乐的课堂生活、积极而热情的学习状态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更有利于学业成绩的提升。可以说,只有有了美好的课堂生活,学生的精神才会愉悦,身心才能和谐;只有有了美好的课堂生活,学习效率才能得到保证和提升;只有有了美好的课堂生活,学生才可能表现出自己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也只有有了美好的课堂生活,学生才能对自己未来美好幸福的生活进行展望和期望。

理想课堂建设要改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交往与对话(包括与书本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关系;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在课堂上的安全需要,营造平等、民主、尊重、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儿童天性的自由表达免受惩罚,特殊表现不受歧视;开展学生能充分参与、彼此接纳、享受关怀的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归属感需要;创造受鼓励的、被积极预期的教育氛围,引导学生体验成功,培养“只要自己努力,就能改变现状的”的乐观心态,满足学生自我认可和接纳的成长和成就需要。通过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让他们能体味学习和生活快乐,使课堂具有“润泽的教室”的特征(日本著名教育家佐藤学认为:“润泽”这个词表示的是湿润程度,也可以说它是表示了那种安心的、无拘无束的、轻柔滋润肌肤的感觉。“润泽的教室”给人的感觉是教室里的每个人的呼吸和其节律都是那么柔和、舒适)。师生间有一种师生相互尊重、相互接纳、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融洽关系。

让学生经历美好的课堂生活,并不是不要规则和纪律,也不是不要惩戒,有规则有纪律的课堂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规则和纪律意识,帮助他们学会对自己负责任,学会在集体中更好地生活。要研究建立尊重儿童天性,符合人道要求,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管理规范和规则(有一个例子,一位班主任要求学生不能迟到,学生闯马路,被汽车压伤,改变了对学生的要求)。对于学生违反学校纪律和社会规范,对学校学习生活秩序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对其他学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并会影响其自身发展的课堂越轨行为,要合理运用教师的惩戒教育权,要遵循合目的性、合对象性、合程序性、侵害最小化教育效益最大化的惩戒原则。

第二,理想课堂致力于教师在教学中的幸福生活。对于课堂和教学中的幸福生活,我们有如下想象和展望:(1)课前有期望,老师盼望进教室。(2)课中有创造,教学过程中能胸有成竹、得心应手回应教育事件和情境,能创造性地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3)课后能审美,对课堂教学回望和审视,能获得符合期望的愉悦和温暖体验,它包括对自身能力实现和发展的审美,对教学劳动过程和劳动效果的审美。

把改善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状态放在理想课堂建设的优先位置,体现了理想课堂建设以人为本的课堂价值观,是建设课堂教学中的“生态文明”,而不是单纯强调“效率优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把过程作为目标,我们以为更为重要的是让教学本身成为师生快乐幸福的过程,成为师生有意义生活的过程。

第三,理想课堂要在教学内容上为学生幸福生活奠基。对于教学内容,我们需要回答教给学生的东西和他的幸福生活有什么关系?发现和寻找这样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什么是学生”出发来尝试理解。什么是学生呢?可以说,狭义的学生是在学校里,在成人、同伴帮助和影响下,学习生存的本领,获得生活的智慧,体验生命的意义、价值和尊严的人。学生到学校里干什么来了?不是学“考”,而是学“生”。他们要学习生存的本领,获得生活的智慧,体验生命的意义、价值和尊严,这是学生到学校里生活的意义,也是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而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的本领、获得生活的智慧,并体验生命的意义、价值和尊严,这就是教育的使命和责任。以语文教师为例,我们可以说,语文老师就不是教语文的了,而是教学生学“生”的,可以说,语文学科的存在是因为其中蕴含着生存的本领、生活的智慧,并能帮助学生体味生命的价值和尊严的教学内容,如果语文教学中不能对此有所回应和帮助,语文教学本身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这样,在各科的教学设计和实践中,我们就要挖掘和利用这样的课程内容,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从教学与学生生活关联的角度看课堂,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说:“课堂教学可以分成三种:最不好的一种是把每堂课看作一个独立的整体。这种课堂教学不要求学生负起责任去寻找这堂课和同一科目的别的课或和别的科目之间有什么接触点。比较聪明的教师注意系统地引导学生利用过去的功课来理解目前的功课,并利用目前的功课加深理解已经获得的知识。……最好的一种教学,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现实生活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关系。”“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现实生活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关系”,这可以成为我们的一个教学追求方向,也可以成为理想课堂建设的一个方向。

第四,理想课堂是合适教学效率的课堂。有效教学是理想课堂的一个目标和愿景,它也是保障前面三个目标得以展开和实现的基础。

有效教学首先是有效果的教学,有效果意味着教师讲的话学生愿意听,学生愿意照着教师的要求去行动。有效果的教师是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老师,教师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来源于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和信赖。这需要师爱为前提,以师能和有价值的引导为基础,同时还要以师表做榜样,可以说有效教学的功夫在课外。我们需要把课外的功夫做足,把教师素质提升、教师改变放在突出而重要的位置。

有效果是基础,有了效果才可以谈效益。学生听你的了,你要把他们带到那里去?这是讨论教学效益时我们要考虑的问题。卢梭曾经说:“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追求有效益的教学,我们有两个观点:一是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合理性追求要优先于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有效性选择;二是衡量教学的效益一定要“风物长宜放眼量”,尽管我们只是一线的学校领导和普通老师,但我们办教育、搞教学要有大视野,大境界,要看远一些、看宽一些。

学生愿意参与教学活动了,方向又是正确合理的,这时就可以讨论教学效率了。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和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的乐趣。”“所谓真正地拥有知识,就是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并且把知识多次反复思考过”。 致力于提供提高教学效率的努力方向,我想向各位提供这样一个公式:教学效率=同学们围绕教学内容的比较紧张的智力活动和有价值的情意活动时间/教学所用时间。就大多的学科而言,教学效率通过比较紧张的智力和情意活动来实现的。这个公式的核心思想是教学效率并不在某一个事先预定的结果,而在有质量的教学过程中,在于通过适度紧张的智力活动引起经验改造和成长变化,教学效率来源于高品质的学习过程而不只是到达某个预定目标,我们要以高品质的教学过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理想课堂愿景是一幅完整的图画,这四个方面是彼此关联,相互影响和促进的:没有学生良好的状态,就没有有效的教学,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幸福生活的设想就会失去生存的土壤,学生状态不好,教师幸福生活的教学体验也只能画饼充饥;没有教师的幸福感,就没有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课堂生活状态就难以改善,教学内容的研究、教学手段方法的变革就没有了实践主体;没有为幸福生活奠基的教学内容,学生和教师就会因为缺乏美好的前景而失去积极性,有效教学就失去了方向和意义;没有有合适效率的教学,要赢得生存的空间和竞争的优势,教师和学生就不得不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当教师和学生被繁重的负担压得抬不起头的时候,学生美好的课堂生活和教师的幸福生活就会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空想”。

三、理想课堂与人的幸福

理解理想课堂建设的架构和意蕴,我们要注意到这样一个核心的关键词,那就是“幸福”。为什么把“幸福”作为理想课堂的关键词汇呢?


首先,幸福需要教育。对于幸福,人们的理解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相比较而言,更容易接受的观点是,幸福是人审视自身生存状态所产生的愉悦感受。一方面幸福要以客观的自身的生存状态为对象,可以说,幸福的对象具有客观性。另一方面幸福取决于人对自身生存状态的认识、理解和评价,幸福的本质又是主观的。从幸福的客观性看,人的生存状态,比如物质生活水平、人际关系和社会地位、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受制于人实现和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比如,人的充足的物质带来满足感,良好的人际带来愉悦感,自身价值得到提升和实现带来自我实现感,但获得必要的物质财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性劳动都需要能力。从这种意义上,幸福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应该包括认识幸福的能力、感受幸福的能力、创造幸福的能力。


我们知道,刚出生的婴孩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人生的幸福能力需要通过学习来获得,需要通过接受教育来发展。康德说:“人是惟一必须接受教育的造物,人只有受过教育才能成为人。”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能提升人的幸福生活能力,促进人的幸福生活。关注幸福强调要纠正当下人的幸福与教育疏离(乃至对立)的异化现象,我们需要这样一种悲天悯人的现实关怀。教育如果不能提升和实现人的幸福,教育的存在本身就是没有价值和意义的。

这里试以下图(非统计图,为示意图)讨论,我们可以把左边的一组曲线看成学生在没有接受学校教育(或者没有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的背景下的学业成绩,其学业成绩的均值在60分左右,且学生学业成绩差距很大。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以后,学生的学业成绩统计可能就成了右边的曲线,与左边的曲线比较,其变化特征一是均值增大(由60分左右变为80分左右),学生有了更好的成绩;二是学业差距变小,学生成绩整体分布趋于集中。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实现学业成绩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促进生活质量的提升,我们期望通过教育,学生的生活质量也能有这样的改变,那就是学生的生活质量水平有所提升,学生生活质量的差距有所减小。促进学生生活更幸福、更加平等,追求这种变化是教育的目标,实现了这样的变化就实现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其次,教育需要幸福。(1)教育需要幸福作为终极的目标指引。亚里斯多德认为幸福是最高的善,是终极的目的。恩格斯指出:“每一个人的意识或感觉中都存在着这样的原则,它们是颠扑不破的原则,是整个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无须加以证明的……例如,每个人都追求幸福。”幸福是人生的意义所在,是人类活动的终极目的,教育的理想就应该是促进和实现人的幸福。(2)教育需要幸福的过程。教育的可能性和积极性基于幸福生活的愿望能在教育中体现和实现,如果没有幸福的成长过程支撑,学生的学习就难以为继,他们可能采取种种方式放弃:极端的方式是对未来生活的放弃;也有的选择逃离学校,选择辍学;更多的学生则只能坐在教室里人到心不到,他们或者机械地参与,或者冷漠地旁观,或者敌对地反抗。而对教师来说,如果不能体验幸福的教育生活,教师就会失去教学的勇气和信心,就会出现疲惫、厌倦、抱怨、创新缺失的职业倦怠,影响教育生活的质量,进而影响人生的质量。(3)幸福的教育需要幸福的教师。布鲁纳曾经说:“为了儿童去牺牲成人或为了成人去牺牲儿童,其错误是相同的。”一方面,幸福是教师的应有权利;另一方面,只有幸福的老师才能培养憧憬幸福生活、用心体验幸福、并能创造幸福生活的一代新人。理想课堂建设需要点燃教师追求幸福教育的热情,改变他们的生活信仰、生存状态、生活方式,通过教师的改变去影响和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追求。

第三,理想课堂的幸福应该是有所兼顾和平衡的。在时间上,理想课堂追求的幸福是当前幸福与未来幸福的兼顾和统一;在内容上,理想课堂追求的幸福应该是身与心、灵与肉的和谐发展,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的人,它致力于发挥和发展学生的潜能让他成为最好的自己;在幸福的对象上,理想课堂要兼顾个人的幸福与社会的文明进步,要兼顾学生、教师、家长的共同幸福。从兼顾和平衡的角度,站在教室里的教师,要有关照学生一生幸福的境界,有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当下与未来思考、谋划和付诸行动的境界。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麦田里的守望者》)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向着新教育的更深处漫溯》)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研究院简介——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2019最新版)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新教育实验的选择与行动

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新教育实验”价值系统的特征与实现路径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

新教育——未来教育的一面旗帜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