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解决问题就是创新——是谁阻碍了学生们提出问题?

顾明远 刘京海 守望新教育 2022-04-27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创新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没有明确的答案,我认为创新就是解决问题,这才是创新的真正价值,创新性在于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有没有新意。我们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是为了改变现状,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不断创新。

教育创新一靠问题驱动,二靠目标导向。这两点构成了创新的内在逻辑和合理性,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是有价值的,符合整体教育目标的。首先找到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评估是否符合目标,再看是否自己能力范围内可以解决的。

教育的本质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当下的教育,面临着培训机构捆绑学校的问题。有些培训机构不是培养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而是为了应付考试,一天到晚做题,其实这样做导致学生普遍处于‘被学习、被教育’的状态。

过去,我们也经常提倡启发式教学,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但这些问题是教师提出来的,而不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

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问题、提出问题,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而不是知识灌输者,这样的课堂才是不可或缺的。——刘京海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不让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他们何以创造?

教育创新,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科学之光照亮求真创新之路
我们是怎样把孩子教傻的?如何才能避免扼杀孩子的独立思考?——创新教育时不我待、刻不容缓!
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具有怎样的人格特质?好的教育创新成果什么样?——21世纪人才必备核心素养5C模型
......

教育创新要理论和实践合力,

不为“创新”而创新

原创|刘京海 

来源|LIFE教育创新 


解决问题就是创新


创新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没有明确的答案,我认为创新就是解决问题,这才是创新的真正价值,创新性在于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有没有新意。我们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是为了改变现状,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不断创新。



教育创新一靠问题驱动,二靠目标导向。这两点构成了创新的内在逻辑和合理性,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是有价值的,符合整体教育目标的。首先找到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评估是否符合目标,再看是否自己能力范围内可以解决的。

重视过程性创新
创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创新是有新的发明,广义上的创新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突破自己原来的做法,就是广义上的创新。过程性的创新不断累积,就可以进入真正的创新,这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营造创新的氛围。
创新的结果重要还是过程重要?其实过程更重要。我们过于渴求创新的结果,在学校层面这样,学生层面也是这样。中小学不是直接培养创新,而是为未来创新打基础,让他们具有研究的意识和习惯,掌握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能力。有了这些,未来如果有机会,这个孩子就一定会创新。在学校教师的工作研究、课题研究,学生中的项目研究、研究型学习,都有助于创新,研究制度的确立,研究文化的形成是创新不竭的动力。
我们对于教育创新的口号和调子太高,忽视了创新的基础。学校总讲学生有多少发明创造,我不这样认为,我们现在可以为未来创新打基础,只要打好基础就行了。全世界各国的教育都是确定保底的下限,上不封底。学生的时间有限,如果都按研究精英的方式培养,很多孩子承受不了。
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教育创新可以分为理论和实践两大类。理论工作者研究新的思想,形成新的概念;实践者将这些理念应用到实践,在操作层面落实,两类创新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现在发达国家流行的许多新的教育理念,中国2000年前就有了,比如“教育公平”就是我们说的“有教无类”;他们在学生评价上的多元标准,也就是我们传统文化里的“扬长避短”、“长善救失”;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其实就是“因材施教”。我们自古就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就是其速率,由于长期在教育第一线,我更多地关注实践创新。
从实践创新角度看,问题和经验是孪生兄弟,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我们在实践中遇到问题,就去寻找优秀教师的经验,我把此称为,用优秀教师的经验解决教师的问题,因为优秀教师的经验有三个特点:先进性、操作性、实效性,当然优秀教师包括优秀校长原始经验,系统性、自觉性都需要借助理论的工具解释,概括,提炼,使之系统化、自觉化。对实践的提炼和总结绝非易事,甚至比实践更痛苦,要把经验的本质和关键说清楚,需要理论工作者的介入和参予。
创新要靠理论和实践的合力
理论工作者要和实践工作者就要形成合力。理论界不要太急于发明新的口号,提出新的概念,要更多关注实践,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现在中国有一大批优秀的校长和教师,但是理论界对他们的研究还很不够,实践者没有被认可,实践者创新的智慧没有被挖掘出来。如果实践者自己并不擅长提炼和概况,所以需要理论研究者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帮助。理论研究者具体而清楚地提炼出操作层面的创新智慧,让实践者的经验可以复制、可以推广,而不是直接告诉实践者应该怎么做;实践者紧跟理论界,学习并应用理论,跟进改革的趋势和方向,理清实践的思路。二者应用各自理论和实践的优势,完成中国特色的创新。即使梳理的经验还不完善,但可以为制度修订提供依据。
以制度设计推动创新
要把理念变成制度,这是影响创新的重要因素。以前用口号来推动实践,有一定效果,但不理想。教育创新是和制度有关的,前提是教育理念要先进。发达国家通过制度设计,使学生项目学习成为学校的常态,就因为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考核,而不是只有分数。所以评价要转化,这也是一种制度创新。我们要在制度设计上不断优化,让学校在各自擅长的角度,做出自己的创新。
闸北八中的信息化之路
闸北八中从2015年启动实验全员自带设备(BYOD)的信息化实验,现在已经成为上海市教育所信息化2.0首批二十标杆校创建单位,近日由我校牵头申报的“智能环境下自造应学习应用共同体”项目,已被教育部科技司列为2019年的计划,我们就是从解决学校既要提分数、又要培养素养这个问题出发的。在几年的探索中,我们发现信息化的应用,有可能帮助我们把千百来教育界追求的“因材施教”这一理念,借助于智能环境,分类分层,逐步走向个别化。
(本文作者:刘京海,上海市成功教育研究所所长,闸北八中前校长,特级校长,特级教师)

是谁阻碍了学生们提出问题?

作者|顾明远 来源|华应龙化错化人

今天与您分享顾明远先生未来对教育发展的思考。

顾明远,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来自世界的经验


我们说乔布斯改变了世界,因为他发明了个人电脑,发明了智能手机;我们说马云改变了商业模式、物流流程,因为他创造了电商,这就是创造思维改变了定式思维。
再以集装箱为例,过去运输物资是散装的,运输效率很低。发明集装箱运输后,完全改变了运输方式,提高了运输效率。这就是思维变革引发了生产变革和社会变革的例子。世界科技的进步,无一不是人的创造思维的结果。

一个人没有良好的思维品质,没有无定式的创新思维,就很难适应变革时代的生存要求。

2012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了一个很重要的报告,题为《为21世纪培育教师、提升学校领导力:来自世界的经验》。该报告指出,21世纪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必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生活方式等。
培养学生思维,从课堂教育入手

培养思维的最好的场所是课堂。课堂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主渠道,是落实课程的一个最主要的常数。此外,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中心,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首先要把课堂教学搞好。从我国当前的教育来说,最根本的问题是从教到学的转变。
01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实现从教到学的转变,首先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孔子早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即学了以后不思考、不思维,学习是茫然的,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教师不应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要成为他们学习知识的引路人。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去,我们也经常提倡启发式教学,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但这些问题是教师提出来的,而不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

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问题、提出问题,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当前无论是提倡学生参与式教学、探究性学习,还是基于项目的学习(PBL)、STEAM教学,都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勤于思考、学会思考、发展思维。
此外,提倡自主学习的同时需要克服一些误区。自主学习不是个人学习,而是自主的合作学习,形成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学习共同体;不是将教师的主张强加给学生,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在思考中慢慢探索。
02考虑学生间的差异
第二,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差异。学生的天赋是有差异的,他们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都是有差异的。教学过程要注意到这些差异,课堂教学往往是按照中等水平进行设计的。为了适应学生的差异,实施因材施教,课堂教学应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提供不同的方案。当前,互联网的应用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条件,师生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已经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也不是知识的权威。但这不是否定教师自身的引领作用。
教师的作用是什么?
为学生设计适合的学习方案,花更多精力指导学生在信息海洋中获得有益的知识策略和方法,注意个别差异,帮助每一位学生成功地学习。因此,教师在新时代是一个学习设计者、指导者、帮助者。
03倡导个性化学习
第三,教师要主动提倡个性化学习。个性化学习并不是个人的个别学习,学习不是孤立的个人行为,是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同伴一起共同讨论探索进行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发表了一份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这个报告讲到要重新定义教育、学习、知识,认为教育是人类共同的事业,学习不只是学生的事情,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同伴之间都要互助式学习。

所以,我们提倡个性化学习,不等于是一个人孤立的学习。个性化学习是适合每个人学习的方式,但在实践中还要共同学习,与同伴共同学习,与教师共同学习。
04重视思维活动
第四,我提倡“学生成长在活动中”,这里说的活动更注重思维活动。除了在课堂上教师要激发学生思考,而不是把现存的结论传授给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要通过学生的动手动脑,启发学生思考。

要让学生走出去,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让他们长见识。长见识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很重要的。见识广了,思维就有开放性、广阔性,就能想出许多点子,这就是创造。但也需要教师引导、培养,遇事让学生想一想,在想的过程中就发展了思维。
但是不要误解“学生成长在活动中”就是让学生热热闹闹、蹦蹦跳跳的活动,而是要在思维活动中成长,课堂教学仍然是培养学生思维活动的主渠道。

当下的教育面临着培训机构捆绑学校的问题:有些培训机构不是培养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而是为了应付考试,一天到晚做题,其实这样做导致学生普遍处于“被学习、被教育”的状态。要明白,教育的本质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改变。
其实,什么叫教育?什么叫学习?如何提高教育质量?
我们可以下各种各样的定义。但从本质上说,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思维的变化、人的观念的变化,都是学生成长很重要的过程。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我,当年你为社会做过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传播了很多充满人性、良知、散发着真善美光芒的文字。”(《教师幸福‌‌来自‌‌美好关系——朱永新教师节致新教育同仁》)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研究院简介——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2019最新版)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新教育实验的选择与行动

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新教育实验”价值系统的特征与实现路径

新教育之光——新教育实验的奥妙何在?

在新教育的田野里舞动梦想,用心开一朵属于自己的花

图说《新教育在银河》(十二讲)——走,我们去找好教育

新教育——未来教育的一面旗帜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