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阿龙:美丽的邂逅,必然的抵达——我的深度幸福

张阿龙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教育最动人的时刻是生命与真善美的相遇:在懵懂困惑中求得真知,在困顿艰难中坚守一份善意,在纷繁芜杂的大千世界中获得一幅幅美的画图。——守望者


光阴偷走了我的华年,而幸福却超越了时空的局限,从遥远那方将我照亮。我知道,当我的生命融入到新教育的伟大事业中,当我的生命楔入新教育的生命中时,我们的生命都将因此葳蕤蓬勃。——张阿龙


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如何让有限的生命有品质?——为生命而阅读!

新教育实验的生命叙事——找到你自己,唱出你的生命之歌

新教育实验的榜样教师——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

专业成长,每位老师都能走的捷径就是阅读——你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

......


美丽的邂逅
——我的深度幸福
原创| 张阿龙

 张阿龙,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和平小学党支部副书记。
 
人的一生何其短暂,而人的一生又能有几多幸福,我们拖着躯体这个笨重的皮囊,始终在寻找心灵安放的地方。作为教师的我,竟然那么幸福地遇到了新教育,过上了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并且体验到了作为教师的深度幸福。



一、生命的暗示

2002年,当我还是一个村小教师的时候,我就与新教育有了最初的遇见。当时,懵懂、郁闷、彷徨、孤寂的我如一只雨燕在无尽的旷野和暗淡的天空无处可逃,乡村的逼仄让我一直有一种突围的欲望。那时,我常常沉迷在运用网络这一工具去了解校园和村子以外的世界,我的日常生活常常是背英语单词,浏览外文主流网站,疯狂的注册各种博客和论坛,毫无章法可言,仅仅是让自己不会在那里沉沦和怠惰。

有一天,新教育网站“教育在线”映入眼帘,我看到那个人数众多、热闹非凡的论坛,那些志同道合、信仰坚定的一群人,那些让我永远难忘的、熠熠生辉的名字,我被深深震撼了,他们的思想感染着我,让我看到了生命的光亮,那种光亮犹如清冽的空气让你的精神为之一振,也是那时第一次知道了教育叙事,我看到那么多老师每天都真切地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涯,犹如收集生命长河里的珍珠。我想,这些人真的不简单,于是,我用“养我慧根”作为网名进行了注册,期待自己能够在这里培育教育智慧,培养起对于学习、对于教育、对于生命的深深热爱和不懈的坚持。


尤其是看到时任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的朱永新先生《“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事》的帖子,我深受鼓舞,只要每日坚持三省吾身、每天千字文一篇,十年后理赔,定可进入成功者的行列。这样的投保条件其实不是很苛刻的事,但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坚持下来,只要坚持下来,产生的思想之力是会呈指数级上升的。事实上,朱永新先生正是这样做的,虽然他事务繁忙,但是,他的微博每天早晨6点到8点都会更新,有社会见闻、有阅读心得、有教育思考。有时,我常想,我们还能比朱先生忙吗,人家那么忙都能拿出时间学习和写作,我们的退缩不就是给自己的懒惰找借口吗?

于是,我开始每天有意记录一天中的重要事件,反思自己的所得所失,记录不多,时断时续,只是心里一直告诫自己,只要上路,总会遇到庆典。业余时间,我坚持阅读,撰写读书随笔,目前,读书笔记已有21万字。我的文字逐渐地见诸报端,甚至还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发表,有幸成为《英语辅导报》十佳作者,成为阿城区首批小学英语骨干教师。我的英语课受到了农村孩子们的欢迎,2006年,我被中国教育学会、“我们的文明”组委会评为“全国乡村英语教师百杰”。

我用了10年的时间完成了从中师生到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转变,2012年6月,被调入区教育局办公室工作。细细想来,这都是新教育对我无偿的馈赠。特级教师张丽钧有一本书叫做《生命的暗示无处不在》,我真没有想到,一次不小心撞入了新教育的网站,就暗示着我和新教育结下了一生难以割舍的缘分,没想到有一天我真的会成为新教育浩荡大军中东北方面军中的一员。



二、美丽的邂逅
    
很长时间以来,我都只是远远地看着新教育,看着它蓬勃壮大,看着它散布着诗意的种子,播撒着幸福的甘霖,我从没有想过和它还能有什么机缘相遇,我只知道我相信它,祈愿它的光芒更加强烈地照亮我的灵魂,让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能够超拔自己平庸的生活。没想到,2016年以来,阿城区教育局将新教育纳入视野,先后多次组织机关干部、小学校长、教研员、骨干教师赴江苏海门考察,近距离感受新教育的文化魅力,聆听新教育名师的智慧之声。

更没想到的是,2016年11月,我作为阿城区教育系统后备干部,能够赴苏州科技大学参加高级研修班培训,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吴越之地,虽然已是初冬,但姑苏的景色还是让我欢喜。站在石湖边,我甚至写下了一首诗:

穿行在斑驳的古巷,
仿佛看到姑苏温婉的模样,
那些才子佳人的故事
在江南烟雨中氤氲
 
寒山寺的钟声辽远空旷
用它的洪荒之力守望
远行旅人疲惫的脚步
以及枫桥孤独的夜晚
一湖池水映出书生俊朗的面庞
映出墨染的水色天光
 
石桥安静若素
目睹过多少繁华和萧索
承载了多少欢乐和悲伤
静听湖水、微风、鸟鸣
以及人间的过往
 
我从塞外而来
来寻遍那绿水青山
独不见你
从画卷中走来

更让人欣喜的是,这次培训就包括新教育项目,使得我们能够有机会第一次走近海门,邂逅新教育,第一次见到新教育的模样。期间,我们聆听了几位专家的讲座,印象深刻的有两位,一位是海门市新教育培训中心吴勇主任,他主讲的《让校园文化在展示中生辉》,吴老师语言能力非常强,讲得绘声绘色,尤其是其多年来深入学校,帮助学校进行校园文化定位,经验丰富,让我们听起来非常受用。另一位是海门市新教育培训中心许卫国老师,他做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报告,他侃侃而谈,有着新教育人的独特气质,通过他的讲述我们知道了新教育的发展历程,感慨于朱永新博士带领新教育人开拓进取,披荆斩棘的奋斗艰辛,感慨于新教育人复兴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通过许老师的讲述,我们知道了新教育的形成背景乃是基于对当下中国教育现状的深刻反思,基于对古今中外新教育理论的系统把握,基于一个人对一个故事产生的一个念想。朱永新博士受约瑟夫·熊彼特及彼得·德鲁克的对话启发,满怀深切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毅然走出书斋,将学术理论与躬耕实践紧密结合,才创造出今天新教育的辉煌。



我们还有幸走进了海门市教育局大楼,聆听了局长许新海博士的讲话,他是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博士的弟子,是一位学者型、专家型局长,曾著有《做新教育的行者》等多部著作,以前就对其博学多识、勇于进取的作为有所耳闻,那日,在海门市教育局的11楼的会议厅,我们终于得见这位传说中的新教育的行者,许局长外表俊朗,挺拔修颀,白发如银,深邃的目光,朴实的话语,让人多了几分亲切,那满头白发令人心疼,那满头白发不就是他多年奋斗的明证吗!许局长给我们介绍了海门市及海门市教育的基本情况。海门市滨江临海,面积1200平方公里,人口100万,在全国百强县排名第22,是个移民城市,100多年前还是长江流域的一片江水,而今勤劳智慧的海门人中有10万人在做建筑行业、10万人在做床上用品生意,尊师重教的氛围也十分浓厚。海门有10所高中,初中27所,小学40所,幼儿园57所。许局长还讲述了他的工作与求学经历,让我对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为他的进取精神点赞。他讲到最初推动书香校园之阻力,真是步履维艰。当时村小60所,没有书读,于是许局长就做了60个移动书架,将精心挑选的好书整整漂了三年。新教育真正的开始是从新教育共同体成立开始的,海门成立了中小学校长俱乐部,已经坚持了11年,举行了176次活动。2010年,率先成立了20多个名师工作室,现已发展为30多个,成立了12个义务教育管理集团,建立有编制的专门机构,让教师从单位人转换为集团人,教师交流比例达到20%,三年一轮换,新教育通过几个平台与外界开展广泛交流:年会、国际论坛、试验区工作会议、开放周活动等。海门市教育局依据生命叙事理论,在每次期末考试前都要组织生命庆典活动,帮助学生回顾生命历程,通过盛大庆典让学生的生命鲜活起来,让学生的生命超越分数的局限,让学生的成长更有纪念意义。

期间,我们还参观了海门市东洲教育集团南校区及东洲小学,那里的校本课程和班本课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老师们讲话风格都是娓娓道来,很有江南女子的精致和细腻,不浮夸、不张扬,似一泓泉水静静流淌。在听钟卫老师的讲座中记下了几句话:有心的地方就会有欣赏、有欣赏的地方就会有美,有美的地方就会有快乐。心想,这里的孩子不知有多么幸福呢,这样的语言不仅适用于孩子们,同样也适用于成人,我们几天的学习虽然辛苦,但是带着虔敬之心,怀着欣赏美的眼光,感受到了充实和快乐。


三、必然的抵达

2019年1月18日,阿城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赵立君带领4名小学校长赴江苏海门能仁小学考察,这次考察坚定了阿城区启动新教育的决心。我区金源小学在2016年建校之初,就已率先实施了新教育,学校积极选派教师参加新教育培训和年会活动,积极开展晨诵午读暮省、聆听窗外声音,家校合作共育活动,学校办得风生水起,作为一个身边典范,这也成为阿城区教育局下决心全面展开新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原因。2019年2月22日,阿城区教育行政会决定,2019年全区启动新教育实验。

2019年2月28日,领导找我谈话,说基础教育一科缺一名视导员,具体负责新教育工作,征求我的意见,我当即欣然同意,因为我知道这项工作对于阿城教育的重大意义,这项工作是富于开拓性的诗意工作,将给阿城这个千年古都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将给阿城教育在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信息化试点区、省部共建现代农村职业教育试验区之后带来新的增长点。之于我,真是天赐良机,命运又一次眷顾了我。我热爱阅读,对新教育早有了解,并对新教育怀有一种深切的感情,担负起这项工作就成为了真正的新教育人。我心底洋溢起一种温馨的幸福,仿佛阳光照进了心房。一科科长梁锡奎对我说:“听说你要来,一科表示欢迎!”主管一科的贾显军副局长鼓励我:“臭小子,好好干!”下午4点,我给赵立君局长发了一条微信表示感谢:谢谢赵局多年的培养和教育,新教育项目将为阿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师生阅读是我十分愿意做的工作,我将勤奋工作,争取为教育做更多贡献。



新教育人的诗意生活中有一个意象我非常喜欢,那就是犟龟,犟龟虽然行动迟缓,但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迟早能遇上庆典。我想,作为一名新教育人,只要我们把一颗滚烫的心交付远方,我们迟早能够抵达明亮那方,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开学初,我就陆续到各校开展了新教育实施情况的调研。胜利小学支部已多次研究新教育工作并达成共识,下定决心落实好此项工作,实施新教育的条件已经具备:一是管理团队好、二是家长队伍好、三是学生好。学校将“十大行动”已分派给教学和政工。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已落到实处;建设数码社区和聆听窗外声音正在设想;构建理想课堂,筹划要开展信息环境下的“师生互动、合作探究”课堂教研主题活动;培养卓越口才,利用学校红领巾广播站、电视台开展;“每月一事”通过大型活动开展,如演讲、课本剧、科普小主播等;缔造完美教室与阿城区的开展的“美丽班级”评比有机结合;家校共育活动,胜利小学已招募志愿者520人、安全协防员350人,每天7名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研发卓越课程,学校研发了诗润童年和浸润校本教材。没想到,学校对新教育落实得又快又好。通过开学视导,我了解到建设小学和车站小学师生阅读活动搞得都比较好,建设小学开展了“校长领我逛书城”活动,学校建立了读书会。而车站小学虽然校型不大,但也研发了“初蕊凝香”读书课程。

我区通过多年的接续努力,各小学“美丽教育”深入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各有特色,校本课程初具规模,课后服务有序开展,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强,已具备了加入新教育的必要条件。那么如何推动新教育工作呢?我们考虑推动新教育不是另起炉灶,另成系统,而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系统总结深化阿城教育的已有成果,将新教育思想和阿城教育工作思路有机结合,持续改善本土教育生态。首要任务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为此,我们从3月份开始就积极与新教育培训中心李兵科长联系,在李兵科长热心细致的帮助指导下,培训专家、培训费用、培训形式一一敲定,只有培训时间因两地双方安排太满经过了几次磋商,最终,在两地教育局领导的敲定下,启动会终于在2019年5月18日成功召开。值得钦佩的是,李兵科长工作认真细致,从专家人数、接机安排到会场布置、会议流程,甚至启动会题目名称都帮助仔细推敲,避免启动会出现纰漏。5月17日,王领琴副院长、李兵科长、许卫国科长三位专家赶到阿城时已是午夜时分,李兵科长晚上给我发来微信:“明天的活动我们都准备好了!”让人在放心的同时,多了一份敬佩和理解。



为了组织好本次活动,4月1日,我完成了启动会培训方案初稿,提前撰写好了启动会的主持词和领导讲话稿。5月7日,在校长群里下发了启动仪式报名表,制作了漂亮的邀请函,还写了三副对联:携手新教育,逐梦新征程;千载金都新教育,一城锦绣美书香;晨诵暮省胸间浩气,琴韵书声锦绣文章。会议现场选用了第一副和第三副。科室的李艳丽老师找来了少年宫剧场的座位图,设计了参会人员的座区图。5月17日下午,梁科长带我到少年宫剧场查看了场地,及时联系信息中心制作大屏和耳屏,我还上网找到了新教育的宣传片《理想与行动的力量》,作为会议间歇的暖场视频。局里确定了引导人员和陪同人员。基础教育一科全体人员负责签到。5月18日早6点,梁科长微信通知一科全体同志早点到会场,提醒工作人员在门厅摆好签到桌和发言席。我7:53就到了。会议当天,千人会场,座无虚席,在专家们的精彩讲座中,在全体教师的热烈掌声中,所有的付出和辛劳都已释然。难忘的是,王领琴副院长将她主编的《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赠给了我,并微笑着对我说:“你就是这里的一粒种子,一定会遇到庆典的!”心底幸福温暖,还说什么呢,继续赶路吧!值得庆贺的是,2019年7月,我区正式与新教育研究签约正式成为新教育试验区了,10所学校成为实验学校,我成为了真正的新教育人。

光阴偷走了我的华年,而幸福却超越了时空的局限,从遥远那方将我照亮。我知道,当我的生命融入到新教育的伟大事业中,当我的生命楔入新教育的生命中时,我们的生命都将因此葳蕤蓬勃。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周国平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