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成长,每位老师都能走的捷径就是阅读——你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 营造书香校园]
你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俞敏洪
专业成长,捷径就是阅读
——建立教师的:三环阅读“地图”
原创|曹鸿飞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建立教师的:三环阅读“地图”
近日在德国慕尼黑伊丽莎白小学考察时,我问校长:“您认为教师最重要的素养是什么?”她说是“专业+爱心”。答案精练而精准。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更是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什么是专业成长?有人以为评上了骨干教师、教坛新秀、名师、特级教师等荣誉,就是专业成长。殊不知,现在各类评比已经泛滥,荣誉的含金量也大打折扣。难道没去参加这些荣誉评比的教师就没有实现专业成长?我以为,只有在教学中实现了更会上课、听课和研究,更智慧地教书育人,才算是专业的真成长。(《新教育实验|教师专业成长之路如何走?》)
如何实现专业成长?现在铺天盖地的是各级各类培训。我以为,专业成长的途径不能一味地到外面去寻求,而是要到内心去寻求,到离自身最近的途径去寻找。事实上,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有机会和必要去参加各类培训,但每位老师都有一条便捷而有效的途径,那就是阅读。(《“幸福”才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动力》)
阅读不能仅限于读教材、读教参、读教辅用书,这是小备课之需,还应该有大备课的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说:“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
“提高教育素养的办法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没有名师不是爱阅读的,阅读促进教学的自我刷新。关键是读优质的书,优质地读。(《中国中小学教师基础阅读书目——专业阅读造就幸福教师》)
三环阅读:打好教育教学的底子
教师阅读什么?现在流行的很多推荐书单,会带有个人的喜好色彩和阅读背景,虽不可迷信,但聊胜于无,至少给了一份阅读的参考和选择。因为有些好书并不一定会自动来到每个人的面前。台湾作家郝明义将阅读与饮食联系起来,提出了四种阅读,可以作为教师阅读书单的一种参考。
第一种阅读是主食阅读,或称之为“生存需求的阅读”。是为了寻求人生在职业、工作、生活、生理、心理等方面,一些现实问题的直接解决之道。这一类很像是让我们有饱足感的主食。(《阅读,让人的灵魂走向高远》)
第二种阅读是美食阅读,或“思想需求的阅读”。不求针对你人生的现实问题,提出直接的解决之道,然而,却可能帮助我们从一个看来间接,但是却非常根本的方向,思考这些问题或现象的本质是什么。这种阅读是在帮助我们体会人类生命深处的共鸣,思想深处的结晶,很像是饮食分类里的“美食”。
第三种阅读是蔬果阅读,或称之为“工具需求的阅读”。是为了帮助我们查证阅读过程中不了解的字义、语义、典故与出处,这种阅读很像是饮食里的蔬菜、水果。
第四种阅读是甜食阅读,或称之为“休闲需求的阅读”。和前面三种不同之处,在于没有一定的目的,不为了寻求现实问题的直接解决之道,不为了寻找思想的结晶,也不为了参考或查证,阅读就是为了娱乐、消遣,是一种休闲活动,很像是饮食里的甜食或零食,追求的就是口感。(《阅读,为了生命的完整》)
温州市中小学爱阅读行动中的教师阅读书目(含电影),按照这四类阅读内容包含了教育类、人文类、科学类、生活类等书目内容,但即便如此,我也并非怂恿教师博览群书。博览群书至多只能做教师的个人追求,却不必成为教师的群体标准。最好是有选择地阅读,因阅读而自我唤醒、自我更新。
具体到小学语文教学,我也会给同行们推荐一些书单,但书单里往往蕴含着“三环阅读”:内环阅读、中环阅读、外环阅读。
内环阅读是学科教学的专业阅读,
中环阅读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内容,
外环阅读则是人文、历史、哲学、科学等。
外环阅读可由教师的兴趣和学科外延决定,但在中环阅读尤其是内环阅读中,应该有几本能够打底的\形成教育教学基本价值取向的书,因为一本书有时候可以成为一名教师对教育理解的支撑。一名教师应该有一本能够深深影响着他的教育价值观的书籍,这不是一本普通的书,而是成为他理解教育、实践教育的源泉,成为他理解教育和学科教学的原点。这本书的高度,其实就是他当下教育实践的高度。但现实是,很多老师教了一辈子的书,也没有这样一本书,终其一生也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本书。他的教育思想只是不自觉地被时代的风尚所影响,漂浮在别人的思想中而没有根基。因此,有人推荐这些书单就成为很重要的引领。(《改变,从阅读开始——新教育实验必读书目和推荐书目选》)
我建议每学年都应该有这样的一本书,循序渐进促进教育教学价值观的形成。如中环阅读书单中,应该有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杜威的《我们怎样思维》、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有教育大家的影像《先生》,有教育电影《春风化雨》《放牛班的春天》《死亡诗社》《三个傻瓜》《地球上的星星》《生命因你而动听》等。(《阅读,让人的灵魂走向高远》)
内环阅读中,语文学科应该有“汉语知识+文本解读+学科理论”的阅读内容,数学学科应该有“数学本体性知识+数学心理+数学科普”的内容。如我曾经读《语感论》《语文教学对话论》《走进语文教学之门》《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语文教育门外谈》等教学技术的书,读《语文课读解学》《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名作细读》《文本细读讲演录》等文本细读的书。这些书目,在不同时期洞开了我语文教学的思想新门,汲取了无尽的教学营养,奠定了学科教学的主流价值和教学取向,不至于人云亦云,随风漂浮。
虽然各位教师的起点、层次不一样,会有不一样的书目选择,但是有些书应该成为基础书籍,成为学科教学的根本阅读,然后不断建立自己“三环阅读”的地图。
“3+2X”:教师阅读的落实
有了阅读书单,并不代表就有了阅读。如何进行阅读?我倡议“3+2X”阅读,这里的“3”指3个“1”:
翻烂一本经典。一学期或一学年至少要选一本内环或中环阅读里最重要的书,反复读,掌握其精神实质所在,并在教学中进行运用。这样的一本书就是在累积自己的教学高度,如课程类的《后现代课程观》、语文学科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班主任的《爱心与教育》、办学的《帕夫雷什中学》、阅读方法的《如何阅读一本书》、美学的《诗论》等。(《与人类崇高的精神对话》)
每学期主攻一个专题。美国当代管理学家托马斯·卡林认为,在任何一个领域里,只要持续不断地花6个月的时间进行阅读、学习和研究,就可以使一个人具备高于这一领域的平均水平的知识。我曾经以每学期主攻一个专题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专题联读和微格实践,如目标设计、内容选择、过程设计、课堂提问、课堂练习、师生互动、情境创设、活动组织、反馈小结、激励评价、节奏调适、方法渗透、小组合作、自主学习、体验探究、作业布置等。十年下来,将学科教学的“一口口井”变成了“一个湖”。
精研一位名家。站在一些名家的肩膀上会看得更远,走得更快。一个阶段内可以一位自己认可的学科名师作为教学的榜样,专题研读他的教学主张、课例、教学经历等。
再来说说2X。一个“X”指X位教师结成读书伙伴。每个成员共同读一本书进行深度讨论;或每个成员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参与月末读书报告会;或每个成员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作者,读他的相关著作成为他的精神同伴。另一个“X”指一年写作X篇文章。写作促进阅读,可写教学案例、教学随笔、教学日记、教学博客,让教学写作成为教师专业生命的表达和交流,成为优化审美情操、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手段。
联读:让阅读更有力量
在我的专业成长中,没有参加过什么大培训,我是在阅读和备课中成长的。如果没有设计出能让学生思维激活、小眼放光的步骤来,我是不敢走进课堂的。正是对课堂的敬畏,我把每节课当成了公开课。我把能不能激发起强烈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每节语文课的魅力作为了我的追求,这是自我的加压,也是源源不断的教学动力。
当教学没有新鲜活水的时候,便是需要阅读的时候。这种备课和阅读刻上时间的痕迹,就以大量形成了力量,以自我训练实现了教学磨炼。当然好书,还要好好读。阅读不仅仅是接受理解,还需要发现创造。我个人的做法是联读。联读是一种多文本阅读、比较阅读、网状阅读、联结阅读、联动阅读,它让我对问题的思考更有了广度、深度和力度。
我也读励志类的书,如《沉思录》,它是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在鞍马劳顿中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直地思考,不仅要思考善良、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还要付诸行动。同理,对于教师书单来说,付诸阅读与实践更显重要。
(作者系浙江省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副院长,入选中国教育报2017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2018年7月16日第7版读书周刊。)
你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
作者丨俞敏洪
快乐是快乐之母——钢琴的故事
我女儿从小学钢琴,七岁时获得了“温哥华少儿钢琴比赛”第一名。八岁时就考了钢琴10级。在加拿大,10级是钢琴的最高级。
当时,我太太以为家里就要出一个钢琴家了,于是,她开始给女儿加量。本来是每星期学习一个半小时钢琴,增加到每星期五个小时。这使女儿一下热情骤减,纠结了不到一年,就跟我说 :“老爸,我不学了,我对钢琴没有兴趣了。”
我看着女儿,心想,这可怎么办呢?我对女儿说 :“没有兴趣就不学了,不论你学不学钢琴,老爸都知道你曾经是‘温哥华少儿钢琴比赛’的第一名。弹不弹钢琴你自己决定,这是老爸对你的一贯原则。”
女儿很高兴地离开了,但是我太太不高兴,她坚持让女儿继续学下去。后来我和太太商量,在这个时期,让孩子停顿一段时间,帮助她安静下来,调整好情绪。因为在我看来,如果孩子没有兴趣,我们仍逼迫她继续学习, 就会使她产生逆反心理。
一周后,我和女儿一起去听了一场音乐会。音乐会过后,我对女儿说 :“宝贝,你看,你钢琴弹得这么好,如果不继续弹下去挺可惜的。你以前学了那么多年,吃了那么多苦,说丢掉就丢掉了,我为你的那些付出感到委屈。以后你上高中、上大学,有同学聚会的时候,如果有同学唱歌,你要是能弹钢琴给他们伴奏,大家会觉得你很厉害的,是不是?
还有,我当时让你学琴,是希望你将来能多一个伙伴,知道吗?长大后, 每个人都会有很多孤单的时候,如果那时我和妈妈都不在你身边,能有一架钢琴陪伴你,你就不会感觉到孤单了,因为你能倾诉。我也经常有孤单的时候,但是我没有发泄情绪的渠道。
有时,我特别希望自己能像你一样会一种乐器,那样我就可以把心中的郁闷、孤独弹出来或吹出来,那样我就会快乐很多。但是我不会,也没时间去学。所以,我不希望你将来像我这样,不希望你这么轻易就放弃钢琴,但是,我不会强迫你弹钢琴。”
后来,我发现,当我们不强迫女儿弹钢琴后,她反而自己去练琴了。 有时写作业写累了,就去弹15分钟左右的钢琴,然后继续写作业,写累了就再弹。这样一来,一个星期也能弹两三个小时。
现在,她弹钢琴依然非常流畅,而且也开始对其他乐器感兴趣了。半年前的一天,她说她想学打鼓,我说:“好啊,买一套拉回家来练吧。”结果,练了一段时间后, 她加入了温哥华青年交响乐队,在乐队里做鼓手。
自信是一点点培养出来的,现在,她和同学们谈起音乐时,不仅有热情,而且很欣赏自己在音乐上的表现。孩子就是这样,快乐会让他们去追求更大的快乐。
三年前,我带她看了一场迪士尼冰上舞蹈,表演者都是前花样滑冰世界冠军,他们都穿着迪士尼服装表演。女儿从小就喜欢去迪士尼,看完之后很兴奋,对我说 :“我想成为冰上舞蹈冠军。”我心想,这怎么可能呢?那些冠军都是从六七岁开始学的,现在她已经11岁了。但我说:“好啊,你去学吧。”
在国外,有很多滑冰场,收费也很便宜,一次大约两三美元。我太太给女儿请了一个教练教她学冰上舞蹈。因为她很喜欢,所以很努力,也很用功。平时,她每天八点都不起床,开始学冰上舞蹈以后,六点就去溜冰场练习了。她的动作很优美,教练对她的进步非常满意。可是, 有一次,她跳起来做空中旋转360度的动作,落地时一不小心把脚给扭伤了,滑冰的梦想就此破灭了。
后来,她不断发现新的梦想。现在,她又喜欢上了单板滑雪。这是一项对身体协调性和勇敢精神要求很高的运动,但她很愿意去练。我知道,只要热爱,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上周,她告诉我,今年夏天,她要去参加单板滑雪的活动和比赛。看到女儿对生活的热情日益高涨,我对她的成长也充满了期待。
有美好的心境,才有美好的生活
父母要培养孩子有个美好的心境。我一直觉得,对于孩子来说,书本学习只是学习的一部分,培养他们美好的心境更重要。
什么是美好的心境呢?就是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一种情绪状态。我们有多少家长曾经晚上带孩子出去看过星星呢?应该不多。前不久,我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 :某个省的中考作文题目是“满天的繁星告诉我们什么?”有一个学生只写了一句话:“请问老师,星星在哪里?”孩子能不知道星星在哪里吗?肯定知道。但是,孩子确实没有亲眼看见过。
有一次,我带着儿子和女儿去海边。当时正好是阴历十五的晚上,月亮从海上慢慢升起来,我们全家就坐在海边的沙滩上看月亮一点点升起,海浪推着月光一直在我们身边浮动,有一种“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感觉,非常美。
我们大概看了一个半小时,天气慢慢变凉了。我对两个孩子说 :“有点儿凉了,咱们回去吧。”我女儿说 :“我不想回去,我要看月亮升到我头顶上。”我陪她坐了三个小时。女儿从来没有这样一动不动地坐这么久,我知道,这种美景对她的心灵是有触动的。
在回去的路上,女儿对我说:“我发现世界是一体的。”我问她这话是什么意思。她说:“你没发现吗?大海、月亮和人并没有分开。”女儿的话让我觉得,那一晚是有收获的,她对自然有了新的体验和发现。
现在,在我的培养下,女儿特别喜欢大自然。大自然的景色使她的胸怀更博大,增加了她对世界、对生命的热爱。我觉得,在孩子的一生中,客观环境会不断变化,他们能够改变的很有限,只有心境始终属于他们自己。父母帮孩子构建一个美好的心境,有助于他们去超脱世俗的困扰和羁绊,达到一种更高的生命境界,使生活变得雅致、丰盈。
孩子的生命应该有诗意、雅致的部分,他们应该有懂得欣赏一切美好的能力。但是,现在国内的孩子很少有诗意的心情和雅致的生活,因为我们的教育过于急功近利,不给诗意和雅致成长的空间,这一课,父母应该给孩子补上。
其实,“美好”二字在孩子的生活中密不可分,当孩子的心灵充满诗意,处于一种对自然持久热爱的情绪状态时,他们的生活一定是美好的。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女儿每年回国时,我都会带她去一些贫困地区或少数民族地区走一走。前年,我带她去了青海,去年,我带她去了云南,让她看看贫困地区的孩子是怎样生活的。
刚开始,我女儿在农村不敢上厕所,因为有些落后地区的厕所是建在外面的,上面架两块木板,非常简陋。我们是在夏天去的,天气很热,厕所里的木板下面有成千上万条蛆在蠕动。过去她只见过家里和宾馆的厕所,所以面对这样的厕所,她既不习惯,又害怕,但两三个月以后,她也就习惯了。所以说,很多东西是可以练出来的。
今年夏天回国,她独自参加了一个国外支援中国贫困地区农村教学的团队。她把自己穿小了的衣服都整理出来,带过去分给了她教的学生们穿。对此我很欣慰,因为我就是要培养女儿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他人的友爱之心。
孩子有两样东西不能少。一是对生命的热爱不能少。不管学业怎么样,哪怕没有读大学,只是读中专、大专,对生命和生活都要充满热爱之情。 二是与人合作、与人分享的能力不能少。人是群居动物,相互之间需要给予和温暖,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责任,要让孩子有意识地承担。
前不久,女儿所在的学校举办了一个领导力培养训练营,只招15个人。结果,全校有100多人报名,要考试、填表,还要自己写文章,最后还要面试。我女儿回家跟我说她报名了,准备参加。我和我太太都很吃惊,因为女儿内向,不爱在众人面前讲话。但我和我太太都点头说:“好,我们支持你!”可我们心中却为她捏了一把汗。没想到,女儿居然通过了面试。
当时,主考官问她:“你原来有领导力的经验吗?你为什么要参加这个领导力培养的训练营呢?”我女儿说 :“是这样的,我知道我没有领导力经验,但我爸爸是一个特别有领导力的人,他是我崇拜的对象,我要向我爸爸学习,将来做我爸爸那样的人。就因为我现在没有领导力,所以才希望进入这个领导力培养训练营,既为大家服务,也领导大家。”
她的话把考官逗笑了,第三天结果公布了,一共录取15个人,她居然在里面。我对女儿的进步感到很欣慰,因为她从小是一个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孩子。现在,她能有这样的表现,说明她在成长,且充满自信,富于理想。
记得一位美国教授曾经对我说:“你们中国的孩子活得太累。在他们的人生中,只有两个词——一个是‘成功’,一个是‘拼搏’。”他还很奇怪地问我:“你们不给孩子快乐,却口口声声说希望孩子幸福,这可能吗?”
我们确实对成功过于着迷了,但我很清楚,对这一代孩子来说,他们的成功一定是建立在快乐的基础之上的。不然,在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一体化的未来,竞争愈发激烈,没有快乐做基础,他们是走不远的。
作为父亲,我对两个孩子的教育目标有两个,首先是通过快乐的生活体验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然后是积极帮助他们成长。我认为,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我希望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希望引导孩子充分发挥潜能,快乐地生活,做最好的自己。
我不止一次对我的女儿说:“你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
(文章作者:俞敏洪,节选自新书《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俞敏洪、徐小平、王强等著,新星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真教育}
新教育实验十二个标志性项目成果——新教育实验:为中国教育探路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新教育是什么?为什么? 有什么?怎么样?怎么做?——关于新教育实验的50个问答
与黎明共舞,与经典相伴,与美好同行——新平台,天天都有新资源,新教育,天天都有新创造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