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向荣贵:用行动引领校长和师生共读

向荣贵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如果局长不热爱阅读,那么校长就不热爱阅读;如果校长不热爱阅读,那么老师就不喜爱读书;如果老师不喜爱阅读,那么孩子就不会喜爱读书。从那时起,我下定决心:推动阅读,从我做起。

作为一名校长,能在“知天命之年”重返一线,在躬身入局中感受阅读带给师生灵智的唤醒、人生的启迪,我深感毕生有幸。作为一名读书人,我能与圣贤对话、在自我陶醉中通观察变,我感到终身幸福。——向荣贵

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实验》

朱永新:接近优秀的人,就像接近光一样
遇见美好,向美而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最美的自己!
.......

用行动引领校长和师生共读

作者|向荣贵
来源|中国教育报好老师

人物简介:向荣贵,四川省旺苍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2016年8月,组织上安排我担任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教育局长,就任伊始,我立下誓言:一定要办有温度、有高度、有尊严的教育。因为热爱所以执著,因为困惑所以求索。我带领局班子成员寻访取经,在李镇西等教育专家的引领下结识了新教育实验,前后组织校长200余人次前往江苏海门、成都武侯、绵阳北川等地考察,凝聚了共识,确定全县整体加入新教育实验,翻开了旺苍教育新篇章。


五年来,我用阅读唤醒自己,用行动引领校长和师生共读,用“共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理念改变了全县教育生态。2018年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连续三年在广元市基础教育质量考评中获得一等奖。

五年来,全县3000多名教师且行且思且读,安心用心诚心扎根讲台,与学生共读共写共成长,近千名师生作品在国内主流媒体刊载。

五年来,全县学校积极引导家校共育,实施亲子共读共写,重视阅读热爱阅读已演变成“红色旺苍、中国茶乡”的文化风景。


我的新阅读史

如果没有偶遇李镇西老师,我可能不会结缘新教育实验。如果没有对营造书香校园的深知,我可能不会带头开展阅读。

在基层走访调研中,我切身感受到:置身于大潮流之下的众多校长已没有了阅读的动力,已经职业倦怠的老师也丧失了阅读的能力,现实教育中最可怕的是“一些不读书的校长,带着一群不读书的老师,却要一群又一群的孩子拼命读书”。

细思极恐,反观自己的阅读,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局长不热爱阅读,那么校长就不热爱阅读;如果校长不热爱阅读,那么老师就不喜爱读书;如果老师不喜爱阅读,那么孩子就不会喜爱读书。从那时起,我下定决心:推动阅读,从我做起。


如同饥饿的行者扑在了面包上,在新教育营造书香校园、共读共写共成长的理念牵引下,我一头扎进教育经典的大厦中,我把教师成长的“三专”道路应用于自己的阅读实践,将学生晨诵、午读、暮省借鉴融入每个平凡的日子。每天早晨6点前闹钟准时叫醒,晨读一个小时,把唐诗、宋词、《古文观止》作为我的“早点”;午读20分钟,把随身带的经典名著、教育专家的推文作为“午餐加饭”;晚上忙完一天的工作,静下来再读教育专著,配合笔记、反思,这些成了我的“晚餐主食”。

我在阅读中与新教育专家神交,我与教育经典原著结缘,我拓展阅读广泛涉猎……尝试用随笔、叙事记录下与经典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与自我的对话,写成《教育行思录》近20万字。

我在阅读中生发,在阅读中潜行,阅读成了我生活中不可分离的日常。也许是厚积而薄发,也许是天道终酬勤,不知不觉中,身边的同事、校长和老师对我的行事风格开始关注起来:讲话不用秘书写稿子,脱稿讲的内容与专家讲得差不多,与大家交流最多的是教育经典阅读。我自己明白,与我心目中的教育专家相比我差得很远,但我坚信:爱上阅读,遇见了最好的自己;坚持阅读,做生命中最好的自己。


我的阅读推广史

推动校长共读,掀起新教育的“波澜”。每学期我定时开出校长共读书目,坚持每周五晚上组织校长在南阳小学开展阅读,伴随着星光,30多位校长园长在教室里坐下来静下来,逐本逐篇逐段地啃读《陶行知教育文集》《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我的教育理想》,轮流领读、分段导读、专家解读、思悟分享。

在这里,局长与校长是平等的首席,放下一切之后都是读书人。至今,校长共读已开展20余期参加者700余人次。每次我到学校调研,必问校长和教师阅读的情况,抽出时间分享学习心得体会,以此引导全县教育实践者行稳致远。

推动教师阅读,激活新教育“一池春水”。2018年9月28日,全县统一举行教师读书会授牌仪式,70余个教师阅读共同体成功搭建,近千名教师深度参与。


县教师发展中心派出专业阅读教师,开展巡回指导,帮助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每周“一读、一分享、一反思”。按地域分片区成立新教育联盟,每学期全县集中举行教育叙事,选出优秀案例推送到全国新教育一年一度研讨会,目前已有10多人获得全国荣誉。佰章小学“积微聚悦读汇”已累计开展教师共读49期,每期撰写读书感言分享2000多字,旺苍中学“凤凰阅读会”已是教师成长的阶梯,通过开展分层阅读,新入职年轻老师直接从经典中汲取养分,中年骨干教师在阅读反思中得到升华,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在共读中重获职业尊严。我筹划成立新教育实验推进办公室,与教师发展中心整合资源,组织定期编写《红城新教育》,发行十余期,主要刊载教师在阅读实践和教育行走中的思与行,成为展示全县教师专业成长的舞台。我推动出台政策,鼓励教师加入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全县共有140名教师每天在线上打卡学习,及时推出一线教师好文章,王宗祥、吴尧达、刘洋、李霞等新网师学员几年来已开花结果,他们坚守三尺讲台,乐享教育人生,赢得专家点赞,收获了属于普通教师的幸福与快慰。

推动学生阅读,点亮新生命的“智慧之光”。面对学生升学的现实,我县统合资源力量,通过“大语文教研”把延伸阅读、群文阅读、拓展式阅读、主题式阅读有机融合,把教育部推荐阅读书目、新教育阅读研究所推荐书目(中小学各100本)、教师推荐书目集中梳理对照,指导师生确定每学期共选、共读、共写、共享的阅读范围。通过以点带面、逐步推广,我在旺苍中学组织开展班级学生读书会,指导阅读课程主题化、系统化、特色化,着力提升学生参加阅读社团兴趣,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


我在学校指导中发现,学生共读时间明显不足,阅读效果不佳的现象,及时提出“阅读时空再造”,指导小学每周共读时间不少于2小时,初中学生每周共读时间不少于半天4课时。我鼓励学生把“零碎时间”汇集起来开展午读、暮省。

我的校园阅读展望

无限相信每个生命蕴藏的潜能,我期待在最好的时间去点亮他的“心灯”,面对“城挤、乡空、村弱”的人口布局,直面家庭教育普遍短缺的现实困境,我和一群“尺码相同的人”没有怨言没有犹豫,我们把行动化为刺破困局的矛,把坚持当作抵御风霜的盾,面对诸多的不确定因素,我对未来的学校阅读充满期望。


期望校长不停地阅读、不停地思索、不停地实践。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旺苍教育呈现出新的发展样态,书香校园建设见诸学校行动,“今天,你读了吗”“你有阅读书目和共读小组吗”,晨诵、午读、暮省的理念扎根于师生的生活,芬芳着朝向幸福完整的每个生命。

我现在已不担任局长,但希望校长们在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自觉将古今中外教育思想集大成者与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相观照,追逐教育理想,不忘育人初心,守望美好心灵,启迪教育智慧,在落实“双减”政策中回归教育本真,把这些作为学校管理者的自觉担当。

期望“四有”好老师成为共同的价值追求,让学生因我们的阅读而幸运。正如朱永新老师所说,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目前我已转岗到一所学校担任校长,躬身在一线播撒教育理想的种子,在川北大地践行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热爱读书的校长一定能带出热爱读书的老师,热爱读书的老师一定会培育出热爱读书的未来和希望。


期望共同营建“书香社会”,让阅读陪伴孩子成长。先成人后成才,先成才后成功,成功人必是读书人,这需要党政重视、家校共育、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目前旺苍县党政领导已把新教育实验纳入了“教育强县”的行动举措,给县域教育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在“双减”政策的有力推动下,我相信:阅读之春,定会弥漫出书香四溢。

作为一名教育局长,恰逢新教育实验深化期,得到众多教育前辈、专家精心指教和扶持,我深知三生有幸。作为一名校长,能在“知天命之年”重返一线,在躬身入局中感受阅读带给师生灵智的唤醒、人生的启迪,我深感毕生有幸。作为一名读书人,我能与圣贤对话、在自我陶醉中通观察变,我感到终身幸福。

殷才昌:脚踏“双减”实地,擦亮教育“星空”
朱永新:“双减”政策的有效途径,改变生态的有力抓手
新教育实验的书香校园——没有书香充溢的校园,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
新教育实验的阅读宣言——与人类崇高的精神对话
......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向美而行:新教育实验通识与实践五十讲》)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