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朱永新:“双减”政策的有效途径,改变生态的有力抓手

朱永新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

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实验》

一个区域优质教育的基本标准有哪些?——区域中小学优质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向美而行:新教育实验通识与实践五十讲

.......


助力“双减”政策落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在2021年实验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作者|朱永新
来源|新教育研究院

推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既是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命题。新教育实验,以区域整体推进教育的均衡、公平、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探路,是一件有着非常现实和深远意义的事情。


区域教育现代化是国家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区域教育担负着人才培养的基础性任务,是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支撑。在深化新时代区域教育改革过程中,如何推进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因地制宜解决区域教育的实际问题,激发区域教育的生机与活力,探索区域教育发展新格局,真正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每一个区域教育管理者都面临的迫切问题。



很高兴很欣慰地看到和听到了,一个个新教育实验区的蓬勃发展和喜人成绩,特别感谢大家对新教育的信任和实践,区域新教育发展大有作为,相信大家在未来会创造更多的美好!


坚定信念,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让新教育实验成为“双减”落地的引擎,以新教育实验为抓手,增强区域办学活力,有效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公平、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把握发展趋势,充分认识新教育实验的本质和内涵,在整体推进中,注意突出重点,共同推动新教育实验为区域教育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为我们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更大的力量。——朱永新


朱永新:教育的活力从哪里来?——教育最该减的是这些!

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各位新教育同仁,大家下午好!
半天的新教育实验区会议很快就要结束了。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今年的实验区工作会议和年会一样,全部改为采用了线上会议的方式。虽然没有办法观摩新教育学校的实验现场,没有办法进行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但不妨碍我们进行充分的分享和深入的交流,同时相信有更多的新教育同仁、更多的新教育朋友,因为网络的便利,了解会议的情况,分享实验区工作的经验和专家的观点。


像以往每次新教育实验区工作会议一样,在会议结束前,大家总希望我就新教育实验的发展说几句。下面,我借这个机会,就新教育实验的发展,说三句话,谈三点意见。


第一句话,我很高兴很欣慰地看到和听到了,一个个新教育实验区的蓬勃发展和喜人成绩,特别感谢大家对新教育的信任和实践,区域新教育发展大有作为,相信大家在未来会创造更多的美好!
今天会议上,江苏徐州、海门,四川金堂、旺苍,江西定南,山东莒南,陕西宁强,山西临猗,重庆城口等实验区作了很好的交流。海门、金堂与新教育携手十年多年来,自始至今,坚持不懈,深耕区域新教育的成功实践;定南、宁强、临猗、城口、莒南、旺苍加入新教育时间都不长,却都做的有板有眼、风生水起,各有特点,成效显著,令人教育同仁刮目相看;还有徐州大市,今年全域加入新教育实验,大力度、高起点、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新教育实验开展的有声有色。虽然加盟新教育时间有长有短,但是大家都以鲜活、生动、感人的实践创造,书写着对中国教育的家国情怀,对家乡热土的真情挚爱,对新教育实验的无限信任,也证明着新教育实验理论与成果价值意义。作为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我由衷的为大家点赞、祝福!我知道,由于会议时间等各种原因,还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实验区,没有能上会发言交流,但大家为区域新教育做的努力、贡献、创造,不仅写在家乡的大地田野上,也珍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希望研究院今后为大家会创造更多的展示交流机会。
李乐明:找回教育本来的样子孙运伟:五个“提质”——“双减”背景下的区域新教育莒南行动
张武刚:以“新”得力,向美而歌——行动,临猗新教育的幸福表达
石启红:秉持“加减”之道  朝向幸福完整
......
新海理事长刚才代表新教育理事会、新教育研究院对新教育实验这两年的发展作了全面的回顾,对实验区发展今后的工作作了部署,我完全同意他的讲话和安排,希望讲话的精神在各个实验区能及时贯彻落实。叶水涛会长的报告,内涵丰富,见解深刻。叶会长是新教育的老朋友,是多年来一直关心支持新教育实验发展的知名教育专家。感谢他的报告,希望各实验区能组织更多的校长老师们学习、领会他的报告,分享他的思想。
付祥武:牵手新教育,让我们脱胎换骨——同新教育相约,与新时代俱进叶水涛|“双减”: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许新海:登高望远,深耕细作,求真创新——优化实验共同体,创造区域新生态


新教育实验区是新教育实验推广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力量。从2004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山西省运城市绛县成为新教育实验最早的实验区伊始,新教育实验开始了区域推进的探索。新教育走过21年,到今年10月新教育年会,全国已共有13个大市级实验区、176个县级实验区、8326所实验学校、836万多师生参与新教育,新教育实验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实验之一。
推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既是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命题。新教育实验,以区域整体推进教育的均衡、公平、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探路,是一件有着非常现实和深远意义的事情。
新教育实验推进区域教育改革发展,有一个明显的特点,这就是民间公益教育智慧与政府体制力量的叠加融合。新教育实验在全国是民间的教育改革探索,但在实验区内则完全成为行政推动的教育改革行动。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两股力量的结合,两个优势的结合,在新教育实验区内,自上而下的政府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行政推动力量,和自下而上的老师们、校长们自主自发的参与热情相结合,必将成为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活水源头,我们有理由相信,新教育实验的未来,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邱常培:一朝入梦新教育,一路欢歌满山崖
刘伟:十年坚守,十年聚焦,金堂新教育正馥郁花香
新教育实验的区域叙事——创新与超越:改变区域教育生态新教育实验的社会评价——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第二句话,坚定信念,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让新教育实验成为“双减”落地的引擎,以新教育实验为抓手,有效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公平、高质量发展。
区域教育现代化是国家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区域教育担负着人才培养的基础性任务,是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支撑。在深化新时代区域教育改革过程中,如何推进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因地制宜解决区域教育的实际问题,激发区域教育的生机与活力,探索区域教育发展新格局,真正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每一个区域教育管理者都面临的迫切问题。
这次我们把实验区工作会议的主题确定为“助力‘双减’落地,促进教育均衡”,就是因为今年以来,“双减”已经成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一号工程”,其目的就是全面贯彻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重构中国基础教育的育人方式,重构中国基础教育的良好生态,交流“双减”的好方法,分享“幸福完整”教育的好经验,探索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公平、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大家知道,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办、国办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事关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文件,既有宏观层面的顶层制度设计,又有微观层面操作性强的行动指南,数量之多,涉及范围之广,史无前例。这充分说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的高度重视。
特别是今年7月,中办、国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后,社会反响强烈。大家普遍认为,这是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做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中央高层呼应社会热切期待,对全民“教育焦虑症”开出的一剂良药。
殷才昌:脚踏“双减”实地,擦亮教育“星空”
倪强:海门新教育行动叙事——深耕新教育实验,有效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双减”看似是教育改革的小切口,但会撬动基础教育的大变革。“双减”的有效落地,能够促进基础教育凝聚科学育人新共识,重塑教育公益新格局,构建教育公平新体系,优化教育发展新生态,形成教育治理的新模式。我们由衷的相信和期待,随着“双减”改革的推进,多年来困扰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顽症会得到逐步缓解和有效疗治,中国教育会迎来素质教育的春天。


我们希望新教育各实验区直面“双减”改革的大背景,充分认识新教育实验与“双减”的关系,新教育实验对素质教育的价值,扎扎实实推进新教育实验,使之成为助力“双减”落地、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生态优化的强大引擎。
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努力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一直是新教育实验的愿景和使命。“双减”改革,既是新教育实验正确选择的有力证明,更是新时代新教育实验发展的难得机遇,只要我们主动融入,致力教师专业成长,持续深耕十大行动,必然会在这场基础教育改革行动,贡献新教育的智慧和力量。
首先,我们要看到新教育与“双减”改革价值追求上的一致性。我认为,在价值追求上,新教育与“双减”改革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都指向于“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从新教育实验已经研究的成果和已经取得的成绩来看,已经比较充分地验证了新教育实验探索路径的正确性,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自信。

一直以来,新教育实验就把“幸福完整”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以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作为自己的核心理念。因为我们认识到,教育不仅应该面向未来,同时更应该面对当下,教育生活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作业过多、培训过滥、焦虑过度,让童年失去了应有的色彩,失去了追求理想的激情和冲动,失去了尝试成功的勇气和敢于创新的胆识。在这样的教育生态下,孩子和老师没有幸福和快乐可言。因此,新教育主张学校要成为汇聚伟大事物的地方,成为美好事物的中心,让学生在这里遇见美好、发现美好、成为美好,享受童年应有幸福。
如果仔细研究,可以发现,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与五大课程的基础体系,都与教育部的工作部署高度一致。无论是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纲要,还是教育部每个五年规划,或者教育部的年度部署,细心的朋友们都会发现,新教育实验诸多方面,可以说是都早走了一步,先走了一步,多走了一步。这种前瞻性的眼光和探索,给我们带来了足够的信心。
其次,我们要找准新教育助力“双减”提质的切入口。无庸置疑,“双减”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政策安排,对整个教育生态和学习格局将产生持续的、深刻的变化。但是如果“双减”落地,仅仅停留在一减了之层面,不及时跟进配套的提质措施,就无法达成优化教育生态的目的。
“双减”新政实施几个月来,家庭、学校、社会褒贬不一,各地实施的水平参差不齐。前几天有网友留言说:“‘双减’在我们县城就是‘双加’,学生、教师负担都增加了。以前学生课后有时间玩儿,现在全被老师托管了。教师也很难,延时下班。真是希望凡事不要一刀切。”这位网友的留言暴露了一些地方“双减”落地后真实状况:学生变得更忙、教师感到疲惫、家长觉得更累。
我认为,做“减法”是必要的,关键要看减什么。我觉得“双减”落地的同时,还要减少把学生关在教室里刷题的时间、减少繁难的教育内容、减少各类干扰教育教学的检查、减少各类无效的会议。减法不做好,生态难优化。
叶水涛:“双减”与书香校园
倪闽景:阅读应该成为教育的核心


其实新教育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把“为中国教育探路”作为自己的使命,并以十大行动为抓手,帮助各实验区、校走上了“轻负担、高质量”的教育发展之路。像河北桥西、甘肃兰州、湖北随县、江苏新沂、安徽霍邱等和今天交流的实验区,都因为真心实意推进新教育,不仅改变了区域教育生态,而且实现了教育质量的快速、持续攀升,他们用铁的事实证明:新教育不追求分数,但从来不惧怕考试。新教育不仅是落实“双减”的有效途径,更是遵循教育规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区域教育生态的最佳选择。
可以这样说,新教育对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所有要素都进行过超前、深入、系统的思考和探索,形成了鲜活的实践样本。如,研发卓越课程行动,可以解决课后延时服务课程单一、吸引力不强问题;构筑理想课堂行动,可以解决课堂效率不高、作业过多过滥的问题;师生共写随笔行动,可以解决教师专业成长乏力、职业倦怠的问题;家校合作共育行动,可以解决家庭过度焦虑、家校教育彼此错位问题;营造书香校园、缔造完美教室、聆听窗外声音等行动,则可以解决实施延时服务,学生实际在校时间加长后,容易产生审美疲劳等问题。我也可以自豪地说,新教育实验已经充当了“双减”改革的探路先锋。
令人十分欣慰的是,这次实验区的交流发言中,大家一致认为,因为牵手了新教育实验,“双减”已经早走了一步,借力新教育实验这个强大的引擎,还将多走一步,再走一步。希望各新教育实验区,前几天教育部郑富芝副部长在民进中央的基础教育改革座谈会上,就双肩以后校内与校外的关系、课前与课后的关系、学科类与非学科类的关系、普教与职教的关系、学与教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希望各位也就此大胆探索,总结经验,坚定信念,立足本土实际,以推进十大行动为抓手,创造性实践丰富新教育内涵,赋能“双减”提质增效,继续创造区域教育均衡、公平、高质量的新成绩,谱写过一种幸福完整教育生活的新篇章。
新教育实验的年度报告——为中国教育探路者,我们一直在路上新教育实验的区域抓手——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第三句话,进一步把握发展趋势,充分认识新教育实验的本质和内涵,在整体推进中,注意突出重点,共同推动新教育实验为区域教育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为我们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更大的力量。
作为一项民间教育改革运动,新教育有着自身的追求和行动、思考和积淀,有着自身的发展逻辑和生长点。新教育历经21年而不衰,且愈加显出活力,足见新教育实验是符合教育变革趋势的产物。今后,乃至以后若干年,区域推进新教育实验,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特别关注新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成长,是新教育实验的逻辑起点,也是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新教育实验的教师成长模式即“一体两翼、职业认同、三专之路”,比传统的强制模式更加柔软、人性化,比纯学术的理论模式更加亲切、通俗化,比现在的各种培训模式更系统、专业化,得到了一线教师的认可。但是,如何才能调动教师自我成长的主动性积极性?如何及时防止教师的职业倦怠?如何大面积地提高教师教育与培训的效率?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在未来几年内,一要进一步把新教育的生命叙事理论和“三专”理论体系化、操作化,在更大的范围有效地复制和推广;二要选择与一所到两所师范大学合作,重新构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三要遴选一批乡村学校,通过乡村教师与城市新教育实验学校的教师结对,帮助乡村教师成长助力乡村教育发展;四是完善新教育网络教师学习中心,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遴选优秀的种子教师,帮助教师制定生涯发展规划,指导教师在职研修。希望各实验区紧紧抓住教师成长这个牛鼻子,发现和培养榜样教师、种子教师,组织教师参与网师学习,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成长共同体。

二是要特别关注新教育的卓越课程探索。课程,永远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关键议题,也是新教育实验重点研究的方向。我经常说,新教育要成为百年老店,新教育要在区域教育中扎根开花,课程建设是根本。前几天我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上就《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究竟要学什么》做了一个主题发言。我在发言中谈到,新教育一直在关注“学什么”的问题。2013年,新教育实验第十三届研讨会在浙江萧山举行。在这次会议上,新教育提出了课程体系框架,即新生命教育(基础课程)、新智识教育课程(真)、新德育课程(善)、新艺术教育课程(美)和个性化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围绕“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一核心理念,构建新教育课程体系,大幅度压缩和整合现在的学校课程体系,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是减负提质的根本途径,是新教育课程研究的未来方向。
如何才能卓有成效地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如何实现理想的课程体系与现有的课程结构有效衔接?如何把劳动技术教育等内容与已有课程有机融合?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的项目学习课程?为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各实验区、实验学校,需要各个研究机构,在未来若干年将继续对以大生命、大人文、大科学、大德育、大艺术为特色的新教育课程构架进一步从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课程纲要到教材建设等方面全面、深入地研究,抓紧研发相应的课程,完善新教育课程标准,开发相关的教材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当下,学生的心理问题、轻生现象频发,也敲响了生命教育的警钟。这一点新教育实验早有考虑,我们的新生命教育研究获得了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特等奖,研发了系统的生命教育读本和教材,还在深圳市宝安区建立了新生命教育馆(生命教育学习中心),希望大家关注和参与。我们准备把新生命教育馆做成专业化的公益项目,有条件的实验区可以参加进来。
一个区域优质教育的基本标准有哪些?——区域中小学优质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一起做一件让教育更美好的事: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三是要特别重视新教育在区域综合改革、改变区域教育生态上的创造性实践。区域教育综合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作为新时代推进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发挥着积极探索区域模式教育创新的新路、为全国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提供借鉴、放大教育改革促进区域发展的效应、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来自教育系统的经验等独特作用。新教育实验,为中国教育探路,做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始终与国家教育政策同频共振。新教育实验的未来发展必须关注国家教育政策的走向,服务于中国教育的发展大局。
在今年八月份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同富裕总思路,明确提出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扎实迈进。在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强调:“在教育公平上迈出更大步伐,更好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高校招生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力度,努力让广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建国以来,改革开放以来,促进教育公平是一直国家教育政策的重要主题之一。
在脱贫攻坚目标实现之后,教育的责任不能松懈。新教育要继续加强贫困地区、边远地区的新教育实验区建设,发挥新教育在推进教育公平方面的作用。新教育实验学校62%在农村或者边远地区。21年来,新教育实验在改变农村学校的教育生态,提升农村学校的办学品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推进教育公平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限于资金、人力、物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仍然还有很大的空间。从区域分布的情况来看,新教育实验虽然覆盖了全国所有省份,但大部分农村学校,还是集中在江苏、浙江、山东、河南等东中部地区,西藏、新疆、宁夏、云南、海南等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还比较少。未来的新教育实验资源配置方面,无论是实验区和实验学校的建立、种子教师的遴选,还是完美教室和新教育童书馆的资助等方面,要更多关注上述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更多关注弱势人群,努力实现教育的共同富裕。
四是要特别关注“双减”背景下,新教育的核心理念、十大行动、五大课程的区域性、校本化落地实践创新。各新教育实验区、实验学校一方面要继续大力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教师三专发展、构筑理想课堂、研发卓越课程、缔造完美教室、家校合作共育等行动,促进学校文化品质、学校管理质效、教师队伍水平、课堂教学质量、学生成长生态的提升和改善,努力真正实现轻负担、高质量,五育并举,全面发展;一方面要通过新教育的课程、新教育的阅读行动丰富每天课后延时服务的内容,丰富学生节假日的生活,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在延时服务的时间段和节假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项目,更好地成长,“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希望各个实验区能真正地抓好几所示范学校的建设,培养有影响力的榜样教师,真正让新教育落地生根。
五是要特别关注未来教育的变革。人类的教育正处在一个大变革的前夜。这是摆在我们面前越来越清晰的事实。新世纪以来,尤其是最近几年,世界的剧变是史无前例的。全球疫情的新发展,世界格局的新变化,脑科学研究的新进展,元宇宙的新诞生,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发展,对于教育的挑战与变革,无疑将会产生我们难以想象的影响。
风靡世界的教育纪录片《为孩子重塑教育》的制片人泰德·丁特史密斯在《未来的学校》一书中指出:“传统学校挣扎于两类大环境背景之中,一类是拘泥于过去不肯自拔的传统教育体系,另一类是正在不断塑造未来走向的创新世界。” 随着新教育实验的深入,我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在现有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结构下,学校的变革寸步难行。于是,从2014年开始,我深入研究了未来学校与未来教育模式,并且于2019年和2020年先后出版了《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和《走向学习中心:未来学校构想》等著作,提出了学习中心的构架。



在未来的几年中,新教育将继续研究未来学校的转型,开展未来学习中心试点。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虽然是一个灾难,但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未来教育的试验场,“新教育未来学习中心”正式上线。“新教育未来学习中心”首期培训——新教育“云伴读”,近百位教育名家、名师全面支持,公益提供了涵盖学校管理、教师素养、互联网教育、教育经典解读、哲学、文学、学习力等门类的课程、讲座100场次,其中面向校长、教师47场次,面向中小学生53场次,线上参与超过50万人次。2020年以来,“新教育未来学习中心”共建立了100多个云教室,吸引了数以百万计人次的校长教师参训,实现了大规模、高效能的教师、学生及父母培训模式创新。这可能就是未来学校、未来课程和未来课堂的缩影。我们能否在学校与社会的教育研发,购买优秀课程作为公共服务产品,学生的弹性学习能不能提前毕业,能不能允许通过自学形式进行课程学习,能不能允许免修跳级等?都可以进行积极探索。
各位新教育同仁,2021年底,我们相聚云端,共同谋划新教育实验区工作的新发展,共同描绘新教育实验未来的美好愿景,建立起更坚定的信念,激发起更强大的动力!让我们一起努力,共煮新教育实验这一锅鲜美的“石头汤”,为中国教育的美好明天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新教育实验通识与实践五十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最美的自己!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上)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下)零点调查:新教育实验实施效果评估报告新教育实验的区域抓手——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新教育实验的区域叙事——创新与超越:改变区域教育生态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关于发展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向美而行:新教育实验通识与实践五十讲》)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