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朱永新:教育的活力从哪里来?——教育最该减的是这些!

朱永新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教育的活力来自哪里?来自于健康的教育体系。健康的教育体系需要什么呢?我想同样是“科学的营养”、“充分的休息”、“适当的运动”。”——朱永新
 
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双减”之下,教师要正确处理好“五种关系”
“双减”不减质,还需要学校“四改”
“双减”期待父母们“四增”
对教育规律再认识——“双减” 背后教育观念的大变革
......

教育的活力从哪里来?
——“双减”后我的最新思考,
中国教育最该减的是这些!
原创|朱永新  
来源|中小学老师参考

什么叫活力?本意指有旺盛的生命力,一般是行动思想或者表达上的生动性。
 
什么是教育的活力?是指办学的活力、教师教学的活力、学生学习的活力。
 
活力从哪里来呢?毫无疑问,健康的机体是活力的来源,而健康的背后需要科学的营养、充分的休息、适当的运动。


对教育来说,教育的营养可能和教学内容相关,教学内容是不是学生需要的,是不是能让学生得到充分休息。教师、学生、学校的发展是否符合教育系统的规律。学校是否除了让学生待在教室里,是否能够让学生去大自然呼吸新鲜的东西,学生是否能够有时间真正学习和创造。
 
这是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否则谈活力,一切都会游离之外。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副教授莱迪·克洛茨出了一本书叫《减法》,引起很多人的关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做改革、解决问题或改变现状的时候,往往做的是加法,而非用减法的思维去思考。其实,很多问题的解决,少即是多。而减法,并不是简单的减少,也不意味着无所作为或者反对技术创造。
 
减法是一种新的思路。
 
书中提到了很有意思的关于甜甜圈的事情,甜甜圈出现之前,是实心的面饼,一次偶然的机会,有个小孩就把中间的那部分单独拿出来,有人之后再拿去烘焙,发现它受热更均匀,味道更丰富了,就这样,被抠掉中间部分的“甜甜圈”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欢迎。而被挖出来的面,并没有浪费,可以做成很好吃的甜甜球。
 
所以,做“减法”思维不是完全忽略或者删除以前的问题,而是以减法的方式,把优势发挥到别的地方,同一个地方不重要的东西,换一个位置,可能会成为宝贝,就像甜甜球一样。



还有一本书叫《The Case Against Education》,翻译成中文是《反对教育的理由》或《反对教育的案例》,是美国一名经济学教授颇有争议的一部著名。他提出,教育系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用精算来证明美国教育的投入大,产出低,结果发现现有的教育体系并没有提高学生的生产力、也没有丰富学生的人生,而文凭通胀贬值也增加了全社会的成本。
 
作者认为,从幼儿园到大学,学生所学的大部分科目是没有用的。他的研究结论表明,美国高中生40%的时间花在了大部分学生一生没用的事情上。从经济学的角度,学习既没有用处,又不能让人更高雅,他觉得教育系统是在浪费金钱和时间。
 
当然,他的观点有些偏执,但对我们的教育来讲是有启发的,即我们能不能把教育中浪费的部分去掉,能不能做更多的反思。

几千年人类教育是一直在不断做加法,我非常高兴中国教育想到了“减法”,“双减”就是减法。
 
两办文件很明确,一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其中,关于校内明确提到了三点,一是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二是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三是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规定很具体,自落实以来,我的感受很明显。小孙子一年级时课后作业很多,回家愁眉苦脸。现在二年级,回家眉开眼笑,没有作业了。
 
但很好的规定,具体到全国各地做的时候,也会出现问题。
 
前几天有网友留言,他是这么说的:
 
双减”在我们县城就是“双加”,学生、教师负担都增加了。以前学生课后有时间玩儿,现在全被老师托管了。教师也很难,现在延时下班。真是希望凡事不要一刀切。
 
所有,我希望“双减”能够真正的落地,有效的落地。
 

但仅仅靠“双减”落地还是不够的,还有几个问题要思考。
 
第一,教育的时间是不是需要减少?现在处于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无论上面怎么变,改革目标实现的核心还在校内。是把学生一直关在学校内还是让学生去美术馆、科技馆、博物馆和大自然中去?能不能让社会更多的公益组织、社会机构参与进来?
 
第二,学习的内容是不是需要减少?学校是不是能够简单减少一些无用知识的教授。这个减法并不是简单去减,而是得用整合的方式去思考问题,我在《未来学校》一书中提到了大科学、大人文、大历史等,像语文、历史、地理、哲学、思政、法律等等,这些课程是可以做减法的,做整合的。
 
第三,各类检查要减少。两年前半月谈发布一篇文章《学校不是菜市场,检查不能左一场右一场》。有些学校会有各种各类的检查,财税、校务、综治维稳、作风建设、卫生、消防、安全、禁毒、普法、文明社区、物价…每次检查,都要准备开会,布置专业动员,还要写材料等等,有校长反应,他们一学期大大小小的检查会有几十个。这对学校的破坏、打乱是难以想象的。
 
第四,各类无效会议也要减少。很多开会,重复的内容太多、总是讲大量已知的信息、已知的政策。很多校长不是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教师也是开各类的会议。


100前年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慢慢去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慢慢去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孩子慢慢去干;解放孩子的嘴巴,让他们能谈;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学自己渴望学的东西。可这些,今天依然没有做到。
 
减法不做,教育难行是时候得想想怎么做教育,怎么做减法,怎么让学校、老师、学生更有活力了。
 
作者:朱永新,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来源:2021年10月22日中小学校长论坛”如何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讲话,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双减”不减质,还需要学校“四改”
“双减”能否减去基础教育之痛——“双减”需要标本兼治
“双减”期待父母们“四增”
对教育规律再认识——“双减” 背后教育观念的大变革
重磅问答:“双减”要点,“十问十答”
......

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的愿景使命——努力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
新教育实验的精神追求——执着理想、共同生活、扎根田野、悲天悯人
新教育实验的四大改变——生态环境决定生命质量
......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周国平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新教育实验的实现路径——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学生的发展》)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