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镇西:教育写作微讲座二十讲(下)

李镇西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新教育主题歌】——

一线教师写文章,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不是为物质,而是为精神——

让自己的教育更多有滋有味,让自己的生命更加有声有色。——李镇西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实验》

朱永新:好教师是生命的英雄,好父母是人生的导航员
遇见美好,向美而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最美的自己!
.......

教育写作微讲座二十讲(下)

原创|李镇西 

新教育研究院院长

来源|镇西茶馆 阿秀行知


阿秀行知小编注:这是李镇西老师的《教育写作微讲座》,已分次在“镇西茶馆”推出。为便于老师们学习,余广寿老师对二十讲作了汇编,并对其中的差错作了订正,已征得李镇西老师的认同。【守望新教育】经李镇西老师授权转发。

李镇西:教育写作微讲座20讲(上)
李镇西:教育写作微讲座20讲(中)


第十四讲 

写大家读得懂的话
 
在读一些老师的文章时,我常常读不懂一些句子,比如下面一段文字——

语文的主体是广泛的,复杂的,无穷的。这是指它作为知识本身不仅包涵着基础的认知符号系统及其内部规律,同时包涵着与之对位的人的情感状态、价值判断、过程描述等主体的共时性体验。因而,人们在教授和学习它时,不可能像对其他学科那样有系统、有层次、有梯度地进行线性方式的知识传授和接受,而是要更大可能地构建学习主体能够深入、持续的语文学习的内在体验。在今天,尤其重要地凸现在现代教学中。

这是一篇题为《语文课程的本质:构建读写及审美的经验》论文中的一段话,作为语文教师,我坦承我没读懂。而且,我后来把这段话给几位语文特级教师看,他们也说“读不懂”。

同样是谈语文教育,我们再读一段话——

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

这下我想所有人都读懂了。这是语文教育大师叶圣陶的话。

为什么会这样?

我想,可能因为前面那位老师写的观点并不是自己的,是别人的;他脑子里想的是一定要有“学术性”,要有“高度”,怀着一种神圣感,写出的文字自然拒人于千里之外。

而叶圣陶先生在谈语文教学主张时,说的是自己的心里话,他没有想什么“学术”“深度”“原则”,只是想如何把自己的想法平白朴素地说出来,让大家理解并实践。

现在不少老师一想到写文章,便有一种“做”文章的庄严感。怎么“做”呢?往往一开头就是“根据现代心理学研究……”,然后就是一大堆让人头疼的心理学名词术语,还有这个“性”那个“原则”,让人云里雾里。如此“引经据典”,却没有自己朴实的东西。

我想到了曾读过沙叶新的一篇讽刺小说《饱学之士》,主人公总喜欢说别人不懂的话。比如在书店,他看到有的书没放好,不便于读者查找,便说:“浅表层次信息载体积淀于框架深层之书的群落耗散无序之网络淡化视象之走向致使文化消费呈现危机氛围。”又如,第一次相亲,他一边向女方伸出手去,一边说:“一个角色期待使用非语言的重声姿态符号期待与另一角色系统的沟通与反馈。”他觉得自己说的话越让人听不懂,自己就越显得有文化——“饱学之士”嘛!

小说无疑是夸张的,但其实我也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年轻时写文章我也喜欢玩弄点“耗散结构与教育”之类的时髦,有时还总想写点生僻的词,比如,明明可以用“演变”,却非要写成“嬗变”,因为估计“嬗变”这个词好多人可能读都不会读,这样不就显出我的“高深”了吗?这就是典型的“装”!不过,渐渐我感觉自己装不下去了,因为肚子里类似“耗散结构”“嬗变”的学术词儿实在存货有限。干脆就不装了,老老实实写自己读得懂的话。

“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谁就愿意从事教育工作;而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已经爱得入迷,谁就能获得自己职业的幸福。”           
       
阿莫纳什维利这话所蕴含的理念多么深刻,而他的表达又是多么朴素与感人!我们就应该学习这种文风。

1997年写《爱心与教育》谈到“素质教育”时,曾经想过要用点什么术语来“深刻”阐释一下,但想了想,还是朴素地说说我的理解吧!于是,我的“素质教育观”从我心里流淌了出来——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

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

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

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

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后来这几句话引起很多读者共鸣,甚至还被写在许多学校的墙上。

这样浅显但未必浅薄的话,其实很多一线老师都能写出来的。

2020年5月19日,镇西茶馆2020年8月9日


第十五讲 

引文要准确
                 
写文章免不了要引用权威观点或语录。

其实,我不主张一篇文章过多引用别人的话,能够自己说清楚最好就别引用。当然,引用名人名言,会增加我们立论的说服力。同样的话,普通人说出来就不如名人说出来有权威性。比如,老百姓说:“说话要有依据。”但一引用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感觉就不一样了。所以有时适当引用点名人名言还是有必要的。

但是,引文一定要准确。

这里说的“准确”,首先是指所引语录的出处要准确。随意地从别人的文章中转引,引来引去,可能会以讹传讹。比如,常常见到有老师的文章中这样写道:“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就感到吃惊,因为我没有看到苏霍姆林斯基的哪本书里有这句话。后来又有人说这话是“冰心说”“霍懋征说”……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几乎所有教育家都说过,很难说是谁首先说的。如果不知道出处,就别说是谁说的,就直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也是可以的。

我还曾看见一篇文章,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是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其实不然,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一书中,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写道:“直到不久前,这种说法还是相当流行的:‘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教师’,既然如此,那就应当没有难教的学生了。而所谓难教的学生,是无能的教师臆想出来的而为自己的教育无能找借口。”(《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6月第一版第132页)

看清楚没有?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是作为批驳靶子而引用这句话的,他接着便用了大量篇幅来论证:“难教的儿童总会是有的,无论如何也不能摆脱他们。”苏霍姆林斯基严肃而详尽地分析了这样的儿童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积极面对这些孩子的建议。可是后来这话却被有人以为是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并以讹传讹。这是不是冤枉了苏霍姆林斯基?

还有一句“教育名言”也流传甚广:“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读许多一线教师甚至是一些著名专家的教育文章,常常可以看到这句话;走进一些学校,看到墙上也写着这句话。无论是教育文章的引用,还是学校墙上的展示,这句话都被醒目地标明是“雅思贝尔斯”说的。

第一次读这段话,我就被打动了。我一直想找到这句话的出处,结果看到许多引用者都说出自雅思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一书中。于是,我买了一本《什么是教育》仔细阅读,但从头到尾没有找到这句话。

我猜想,能说出“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样优美句子的人,一定也是一位非常有教育情怀的教育者,我为中国有这样的教育者而自豪。他看到自己的句子被误以为是雅思贝尔斯的“名言”而被广泛流传,估计是高兴大于遗憾吧?只是如果现在他真的站出来指认这句话,说自己才是这句话的作者,谁会信呢?

后来我终于读到一位严肃学者的严谨论证,论证了这句话是如何以讹传讹成为“雅思贝尔斯名言”的。这位学者叫陈俊一,他对这句话的来龙去脉进行了非常认真的研究考证,写了一篇长文《雅斯贝尔斯说过这句话吗——对一句“教育名言”的源流考辨》。原来这句“教育名言”最初源自二〇〇五年的一个网页,中途不断被人引用同时又不断被人加工,逐渐流行为现在这样的句子。

引文准确是文章起码的要求。现在我写文章,很少引用名人名言——我怕查不到出处。一旦引用就一定要知道出处,尽管我不一定在文章中注明,但如果有人要问我,我能够说得出这话出自何处,否则我就不引用。

当然,要让一线老师对每一条名人名言都查到出处,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非要引用却实在找不到出处怎么办?至少应该在引文后注明“转引自”什么什么文章。    

我们都应该有这样一种老老实实的态度。既尊重别人,也尊重自己。这是写作的态度,也是做人的态度。

2020年5月18日,镇西茶馆 2020年8月20日


第十六讲 

遣词造句要准确而通顺
 
请先读以下文字——

2005年“大学生投毒事件”和“钱学森之问”振聋发聩,引发了我对当时社会道德滑坡和创造力缺失的思索。“唯分主义”的功利思想甚嚣尘上……

2011年在花园学校知行堂,一场《在农历的天空下》课程报告,我邂逅了新教育……

作者对新教育实验的情感以及执着精神是令我敬佩的。但就文论文,这几段文字是有语言毛病的。

第一句“2005年‘大学生投毒事件’和‘钱学森之问’振聋发聩”中,“振聋发聩”就用错了。“振聋发聩”的意思是“发出很大的响声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用来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那么,在这一句中,“钱学森之问”可以“振聋发聩”,“大学生投毒事件”怎么“振聋发聩”?——应该用“令人震惊”。

“引发了我对当时社会道德滑坡和创造力缺失的思索。”这句话没有主语:是谁(什么)“引发了我……”?如果是前面说的“大学生投毒事件”和“钱学森之问”,那就把“振聋发聩”去掉,改为:“2005年‘大学生投毒事件’和‘钱学森之问’引发了我对当时社会道德滑坡和创造力缺失的思索。”这就通顺了。

接下来“‘唯分主义’的功利思想甚嚣尘上”一句中,“甚嚣尘上”也用错了。这个成语的原意是“形容军中忙于备战的状态”,后比喻消息到处流传,议论纷纷。今多用来形容某种传闻或谬论十分嚣张。那么“功利思想”既非传闻也非谬论(它是一种思想观念),怎么“甚嚣尘上”?

“2011年在花园学校知行堂,一场《在农历的天空下》课程报告,我邂逅了新教育……”且不说“一场《在农历的天空下》课程报告”和“我邂逅了新教育”没有连接上——在“我”前面加一个“让”字就好了,单说“邂逅”一词就大错特错。“邂逅”的含义是“不期而遇”,是“意外相遇美好的人或事”。作者去听新教育的报告,一定是有准备的,怎么可能是“不期而遇”?

顺便说一下,近年来“邂逅”一词特别走红,但绝大多数情况下,表达的意思不过是“相遇”,可能使用者觉得“邂逅”更文艺一些,所以不用“相遇”“相逢”,而用“邂逅”,实在让人不解。我看过一篇美国游记,作者的题目是《邂逅美利坚》。我就想,难道作者是被突然绑架去美国的吗?不然如何理解他的“邂逅”?如果是计划中的美国之行,得办护照、签证,还要订机票……有了这一系列“蓄谋已久”的准备,怎么会是“邂逅”美国呢?
平时一些老师写的文章中,类似语病的情况还真不少。当然,有的句子在语法上倒不一定有问题,但表达的意思令人费解。比如——

有老师在文中用“春风十里不如你”来深情表达对学生的爱。我感觉非常别扭。这话出自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是杜牧写妓女的。而且这句话是从嫖客的角度看妓女。如果一个小伙子,为了表达对女朋友的爱,说:“春风十里不如你!”他以为他很抒情,却不知道他等于对女朋友说:“我刚才去红灯区走了一大圈,结果没有看到比你更漂亮的妓女!”这不把女朋友气死?我知道语言的运用也在不断演变,所谓“春风十里不如你”的用法也是前几年某文化名人开始的,还有一部电视剧也叫《春风十里不如你》。但比喻义的引申有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如此跳跃式的迁移也太快了吧?当然,生活中有人喜欢用于朋友之间的调侃,或表达某种感情,这是人家的自由,那是没问题的。最早写“春风十里不如你”的这位文化名人也不可能不知道这句话本来的含义,也许他想“创新”,我可以对写作者表示宽容与尊重,但你一个老师用“春风十里不如你”,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是一个男教师说女生,就更不妥了。女教师说女学生也不妥。总之,这句话用在教育上,实在是不应该。

另外,还有一些词语常被误用:“德育教育”(德育即“道德教育”,包含“教育”)、“七月流火”(指农历七月,天气转凉,并非说七月骄阳似火)“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不能理解为“不能使人满意”)“感同身受”(指感激的心情如亲身蒙受恩惠一样,不能理解为“共鸣”)。

真不希望类似的语言错误,频频出现在老师们的文章中。

2020年5月19日,镇西茶馆 2020年8月22日



第十七讲 

如何让文章避免俗套?
 
“俗套”,词典的解释有两个含义:1﹒世俗的习惯和礼节;2﹒.陈旧的格调、程式。
本文取后一种意思,并略加引申,指文章程式化的套路。

有的老师的“论文”往往这样写,先以“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最新研究表明……”开头,或直接说:“加拿大著名教育学教授指出:……”因此引出一个“最新理论”,然后概括出几条这个“性”那个“性”的“原则”,接下来就用自己的案例来“证明”这个理论,中间伴随着大段大段的引经据典,最后“综上所述”写个结尾。

这样的文章我们是不是很眼熟?

一些写专业成长的文章往往是这样叙事:刚工作时,自己如何有干劲却没方法,如何急功近利,如何以严肃的面孔维持在学生面前的尊严,后来慢慢有了懈怠之心,这时,“偶然”听了一场报告,或读了一本书,或“邂逅”了什么教育课题,一下“豁然开朗”,于是“找到了方向”“充满力量”,后来获得了成长,取得了成功。

这样的文章我们是不是也很眼熟?

这就是我说的套路。当然,无论哪一类文章都有一些基本的元素,比如论证观点的文章,得有“问题的提出”“问题的研究”“问题的解决”等等,而叙事性文章,则有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等要素。

但这并不意味每一篇文章都有固定的程式,都“必须”遵循既定的“套路”。即使是对同一个理论问题的思考与研究,也不可能在思维特点、研究对象、具体案例等方面绝对相同。同样,年轻教师的成长是有一定的共性,但毕竟都是独具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怎么可能“千人一面”呢?

记得我年轻时写有关学生青春期教育的专著时,迟迟不敢动笔,因为怕写出来和别人“雷同”。但后来我鼓励自己:只要忠实于自己的思考和生活,就不可能雷同。就算题材一样,但我的立意可能不一样;就算立意一样,写作的形式也会有差别;就算写作的形式没差别,所用论据也可能不一样;就算论据差不多,可具体的案例不会一样;就算连案例也大同小异,可我的写法也会不一样;就算写法相似,可在青春期教育的思考与实践过程中我倾注的情感绝对不可能和别人雷同的,因为每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从来都是独一无二的。后来,我真的紧扣我的心灵和生活,以书信体的形式写出了《青春期悄悄话——与中学生的101封信》,出版后颇受欢迎。

后来写《爱心与教育》我就根本不考虑什么“理论依据”“结构框架”“逻辑体系”之类,完全以“教育手记”的形式记录我的教育思考和教育实践,让自己的对教育的理解和鲜活的故事自然而然地从心里流淌出来……一气呵成,酣畅淋漓。该书出版后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有著名专家甚至撰文评论,说《爱心与教育》是“一本有创新的‘实例教育学’”。这当然过奖了,但至少说明,我忠实于自己的心灵与实践,便写出了不但不雷同其他类似著作而且还有创新含量的专著。

所以,避免俗套最根本的办法就是严格忠实于自己的心灵与生活,别管他人怎么说怎么写,越真实就越真诚,越真诚就越能打动读者——无论是观点,还是故事。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文章有“新意”。但只有严格忠于自己的真情实感和教育生活的本来面目,写出的文章才会使人耳目一新。我指导学生作文时,曾批评有的学生一写老师,就只能歌颂老师的“无私奉献”,写老师灯下备课或讲台晕倒等“感人事迹”,而不能多侧面地展示老师的喜怒哀乐。我对学生说:“与老师相处本身就有许多富有生活气息而又富有戏剧性的起伏变化过程,如实记载下来不就成了文章的‘尺水兴波’了吗?”

同样的道理,我们写文章谈某一教育观点,只要如实写出了自己的思维过程和不断深入的认识经历,以及相应的独特实践,就不可能写成一篇“套文”;同样,每一个老师的专业成长一定都有自己个性的烙印,我们上课和带班或多或少会都有自己的特点,把这些“烙印”和“特点”如实写出来,文章不就有“新意”了吗?

2020年5月20日,镇西茶馆 2020年8月22日


第十八讲 

语言要得体
                   
有一篇文章写一个三岁的孩子找不到爸爸了,孩子急得逢人便问:“您见到我父亲了吗?”从语法上看,这句话不是病句;从词语上看,也没用错任何词。但我们听了就是觉得别扭。问题出在“父亲”这个词上。一个三岁小孩用“父亲”这词,显然不得体。

其实,和“父亲”“爸爸”相同含义的词,还有“爹”“爹地”“老爸”“老豆”“阿玛”“老爷子”“大”“老汉儿”……但这些词是不能随便互换使用的,只能在特定的情境中使用某一个称呼,才叫“得体”。

写文章时的语言得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得文章用途之“体”,即你写的文章是做什么用的。因不同的用途,文章可以分为不同的文体:论文(谈策、明道、说理)、公文(规范、宣传、告知)、散文(记人、叙事、抒情)……而不同的文体显然在用语上是有不同要求的。

某学校写给初中生的《团的基本知识》宣传材料,开篇是这样的——

啊,青春正在燃烧,心儿飞起来了……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普及共青团知识的文章算是公文,用语应该庄重而规范,这样令人啼笑皆非的文字,就是典型的不得体。

我常常读到一些教育小论文,题目就不得体:什么《那年花开》《美丽的邂逅》《心灵的绽放》《那座山,那条路,那棵树……》之类。文中充满了煽情的句子:“感动的泪水浇灌心灵的花朵,思考的目光点燃思想的火炬”,还有一些故弄玄虚的句子,比如文章第一句便是:“谁能想到,这次意外的相逢,却改变了我的教育人生。”这样语言不得体的文章,在一线老师当中,绝非个别。

第二,得读者对象之“体”,即你的文章是写给谁看的——领导、同行,还是学生、家长?你在动笔的时候,心中要想着受众。不同的人,自然用语是不一样的。这并不是说把读者分为高低贵贱、三六九等,完全不是,这纯粹是从对方接受的角度考虑不同的行文风格和语气口吻。

疫情期间,我为老师们写过一篇演讲稿《请记住这七位英勇“救疫”的中国人》,因为是讲抗疫英雄的故事,所以我就以孩子为对象,直接对孩子说话。后来我还写过一篇《疫情期间的公民教育》,既要讲清楚有关公民教育的常识,又要说一些疫情期间的公民故事,前者主要是对老师讲,后者主要是对孩子们说,这把我难住了。后来我便将文章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写给老师看,严谨而庄重;后一部分说给学生听,平易而亲切。

日常交往中,不同场合不同人,我们说话的风格完全不同。与同事分享经验,向领导汇报工作,同朋友聊天吹牛,给孩子辅导学习,和老婆打情骂俏……肯定都是不一样的语言,就像礼服、便装和睡衣不能随便乱穿。写文章也是这个道理。

不是说学术性或政论性的文章就不能有充满激情的文学语言,比如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结尾:“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容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还有马克思《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的精彩驳论:“你们赞美大自然令人赏心悦目的千姿百态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散发出和紫罗兰一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都闪现着无穷无尽的色彩。但是精神的太阳,无论它照耀着多少个体,无论它照耀什么事物,却只准产生一种色彩,就是官方的色彩!”

这些都是经典的政论名句,但原文的主要部分依然是严谨的说理而非空洞的抒情,而且这些优美的句子本身也绝非是单纯的文学形象,而是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大多数老师的思考能力和表达水平显然还没有达到这种高度,所以行文还是注意语言得体为好。

2020年5月21日,镇西茶馆2020年8月23日


第十九讲 

如何写教后记?
                   
教后记,即课后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性记录,所以也叫“教后反思”。

如果说,写教案是为上课画一个路线图的话,那么,写教后记就是对教学过程的回眸与审视,看看哪些地方走对了,哪些地方走偏了,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又该怎么走……

并不是课上砸了才需要进行写“检讨”,不是的,任何一堂课都应该认真进行反思。这是写给自己看的,是将自己的思考凝结为文字,这样的文字既是自己教学成长的足迹,又是促进自己成长的财富。

经常这样回顾与琢磨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想不提高都难。名师就是这样炼成的。

1997年10月,我参加四川省赛课,现场抽签确定执教《孔乙己》。结果我获一等奖。那堂课反响不错,直到多年以后,还有一些老师对我说:“您那年上《孔乙己》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您早就在实践新课程理念了!”

但即使是对这堂获奖课,我也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并认真写了教后记——

应该说,这堂课有不少令我感到满意的地方,比如,面对陌生的学生如何寻找最佳教学切入点?原来我设想的课堂导入是与学生聊课外读小说,进而引入小说“三要素”。但临上课前,我发现学生第一堂课学的是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而且学生的情感已投入到了闻一多讲演的凛然正气之中。于是,我决定利用学生已有的心理背景和情绪基础,以《最后一次讲演》与《孔乙己》的联系(都是“呐喊”)导入我的新课。这样开头,学生一下子便进入了一种庄严的境界,因而也就比较容易地进入课文。又如,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自然而然地体现出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从这堂课来看,面对学生的提问,我还是比较从容自如的,整个课堂气氛十分和谐。当时,正是这一点,让看惯了常规公开课的老师们耳目一新。

但是,这堂课的问题也很明显,主要表现在整个课堂教学设计都着眼于我如何“教”,而不是学生如何“学”。课前我精心设计了一个“牛鼻子问题”:“为什么鲁迅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我打算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剖析,让学生把握人物形象并感受特定的社会环境。在教学过程中,碰巧(这个“碰巧”对我来说是一个意外的惊喜)学生也提出了这个问题,因此后面的教学就显得很“自然”了;但是,如果学生没有提出这个问题呢?那我肯定要提出,因为我绝对不允许课堂的流程越出我预设的轨道。所以,尽管由于我富有经验的课堂调控能力,这堂课表面上很轻松自然,学生也很“自由”,但这一切的背后都有我不动声色的操纵,一切都在按我预先设计好的思路进行着,而表面上的“和谐”不过是故作姿态而已。

以后我应该真正把课文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解开思维束缚,让他们的思想燃烧,使课堂真正成为如苏霍姆林斯所说的“思维的王国”。当然,这样做肯定会遇到一些师生都无法预料的问题,不要紧,我完全可以和学生平等地讨论甚至争论。教师的目的,不是让学生配合自己上一堂完美无缺的课,而是尊重学生,让他们的思想自由自在地飞翔。

下次,我一定试试。

(半年后,我赴津参加全国课堂大赛执教《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如此教法直接源于这篇“教后记”。)

由此可见,教后记的写法:第一,充分肯定自己课堂上的亮点,甚至让自己得意的地方,这些地方往往蕴含着自己的智慧;第二,认真梳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甚至失误,这是难免的,但如果找出这些不足或失误,它们便能够转化为导向今后成功的财富;第三,写写今后可以如何处理同样问题的想法或策略。这三点不一定平均用墨,完全可以根据具体的课堂情况有所侧重。但无论如何,一定要把亮点和失误的具体情况写出来,这样更有利于自己教学艺术的提升。我上面这篇“教后记”就写得有血有肉,比较具体。

教后记不是为发表而写的文字,是为自己成长而对自己的激励与鼓劲。建议老师们都能重视写教后记。这是你走向优秀教师的必经之路。

2020年5月21日,镇西茶馆2020年8月24日



第二十讲 

怎样避免无意抄袭?
 
最近,教育界几起抄袭丑闻令人震惊。

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能要,更不能去偷。这是幼儿园小朋友都明白的道理。作为一名老师,我们都教育学生“要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可我们自己有时却明知故犯。把别人的文字当作自己的文字发表,就算会蒙骗一时,但最后身败名裂,毁的是自己的形象。

我也多次被抄袭。曾有老师公然把我的文章毫不修改地署上她的名字在杂志公开发表;还曾有老师把我书的段落,作为他著作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抄袭相当精准,“一丝不苟”。还有的抄袭者,将我写的段落切成几节,然后在其文中这里“镶嵌”几句,那里“点缀”几句,如此“编织”,几乎浑然天成,这就叫“洗稿”。这种方式看似巧妙,实则依然是“抄袭”。

曾经有一个书商,把我的好几本著作拿去“加工”,然后写了一本书,叫做《向李镇西学什么》。全书的主干基本上是我的话,改动的只是人称,比如我的书中写:“我认为……”“我不同意这种观点……”在这本书中,全改成了“李镇西老师认为……”“李镇西不同意这种观点……”我与该抄袭者取得联系,希望他道歉,他居然振振有词。于是,我不得不依法维权,最后胜诉。

所以,我对这种可耻的行径,相当鄙视。这种抄袭是有意的,抄袭也有无意的。

有老师对我说:“我们真不想抄袭,可是有时候的确是不懂,无意中就犯错了。比如,摘录专家文章中的话算不算抄袭?引用了别人的观点算不算抄袭?借鉴了同行的做法然后写成文章算不算抄袭?……”

所以,我今天就来简单谈谈“抄袭”的界定,让老师们避免无意抄袭。所谓“抄袭”,就是把别人的文章、作品私自照抄作为自己的去发表。这里的要点,是“照抄作为自己的去发表”。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就不算抄袭。

适当引用语录不算抄袭。写文章有时候免不了引用别人特别是教育专家文章中的语录,一般都是几十个字,也有稍长一些的,但只要写明“谁谁谁说”,并加引号,就不算抄袭。比如——正如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这样引用,绝对不是抄袭。但如果你不加引号,直接把“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作为自己的话写在文中,则是抄袭。虽然文字不多,还没达到法律追究的程度,但依然是抄袭。另外,如果大段大段甚至几页几页地引用,哪怕你写了作者并加了引号,也算抄袭。

关于这点,可看看《图书、期刊版权保护试行条例实施细则》的第十五条:“适当引用”指作者在一部作品中引用他人作品的片段,引用非诗词类作品不得超过2500字或被引用作品的十分之一,如果多次引用同一长篇非诗词类作品,总字数不得超过10,000字;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引用目的仅限于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2.所引用部分不能构成引用作品的主要部分或者实质部分;3.不得损害被引用作品著作权人的利益。

只是使用思想不算抄袭。著作权法只保护表达形式,不保护思想。这是国际公认的法则。比如,如果你写文章说“一国两制”是你第一个提出的,并用自己的语言对之进行阐释,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邓小平同志的首创,你在吹牛,但从法律上讲没人会追究你。你付出的只是名誉代价。但如果你一字不漏地照搬《邓小平文选》中有关“一国两制”的文字,则构成抄袭。所以,别人的教育思想可以大胆用,比如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理论”,你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和实践进行阐述,没人会说你抄袭的。当然,你最好也说明你是对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学习。

学习借鉴做法不算抄袭。北京十一学校的走班制教学,其实源于美国道尔顿学校,当然他们根据国情校情进行了创造性地实施,但即使原汁原味地照搬,这也不叫抄袭。魏书生老师的六步教学法、杜郎口中学的高效课堂……全国那么多老师在实践,都不叫抄袭。还是那句话,著作权法只保护用具体表现形式(文字、音乐、美术等等)所创作的作品,而不保护具体的实践。

规范转发文章不叫抄袭。现在包括微博、博客和微信公众号等形式的自媒体很多,看到别人的文章想转发,许多人又担心侵权。其实,只要规范转发,就不叫抄袭。所谓“规范转发”,其实就是三条:第一,征得作者同意;第二,署上作者姓名;第三,注明文章出处。只要做到了这三点,就与抄袭无关。

我相信,多数善良的老师都不会恶意抄袭的,只是在写作时的确应该谨慎一些,规范一些。让自己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凝聚自己智慧的原创。

还要补充说明一点,抄袭也是一种造假,但是造假不一定是抄袭。有的叙事与事实不符甚至无中生有,不是抄袭,属于造假,而且是有意的,在写作中也应当避免。不得抄袭造假,是写作的基本规范要求。写作也是做人,不能弄虚作假,应以诚信为本。

2020年5月21日,镇西茶馆2020年8月25日

(教育写作微讲座系列文章,今天发布完毕。谢谢各位的关注!但愿对读者有所帮助。)

李镇西:呼唤校园的学生立场和儿童视角
学校教育放在首位的应该是什么?——李镇西《教育的100种可能》自序
李镇西:教师对待职业的五种态度——你是哪一种?
李镇西:我们如何为人,也就如何教学——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
所有的职业幸福就源自这里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关于发展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的通知
.....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