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校教师最烦的形式主义

杨鹏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实验》

李镇西:追求教育的真境界

教育需要安静,教师需要理想,孩子需要时间

遇见美好,向美而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最美的自己!
.......

学校教师最烦的形式主义

作者|杨鹏 
来源|光明社教育家 

很多校长都当过教师,都在教学一线干过不少于十年甚至几十年的教学工作,他们应该体验过学校里的形式主义。

问题是,反思型校长少,能够始终站在教师的切身感受角度反思管理问题的校长不多见。我觉得,一个合格的校长不应该忘记自己曾经站在课堂里教书,不应该忘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教师。只有这样,他才有可能态度鲜明地反对形式主义,拒绝形式主义,不搞形式主义。

党风廉政建设深入纠正“四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但在学校,形式主义之风如影随形,梦游般时有存在,学校教师最反感的形式主义有哪些?


可开可不开却常开久开的会议

学校领导怕承担贯彻落实会议文件精神不力的责任,常常以文山会海取印留痕的工作形式来证明此项工作正在扎实开展,这就有了会议中典型的形式主义。会议形式主义主要表现在:有的会议本来没有任何实质性会议内容非要坚持每周开一次例会,实际上又没有安排或解决任何具体问题。有的会议主要是安排工作本来可以在工作群内发个通知就能办好的事情,非要通知全体教职工来现场开会。有的会议本来可以很短时间就能开完的会,有事讲事,但因学校领导不事先学习领会好文件和会议精神,开会时对上级文件原文宣读,几份文件必须逐一读完,占用大量时间,还有领导老是爱在会上长篇大论,本来说的是强调三点,结果是讲了几个小时,语无伦次,言之无物,无节制拖延开会时间,短会开成长会,教师有口难言。学校教师最烦开这种没有实际意义的形式主义会议,既耽误了时间,也影响了心情。

林忠玲:当校长遇上德鲁克——十八种“负激励”,你常见的有几种?



人在心不在的上下班签到打卡

学校为加强内部管理,狠抓师德师风建设,严肃工作纪律,采用签到打卡制度来规范教师考勤,这在学校管理初级阶段是有用和无可厚非的。但有的学校,考勤制度不严格,上班打卡签到成了形式主义,主要体现在:代签无人核查,谁签都一样。补签无人过问,早晚都一样。签到人不到,没签一个样。没有考核监督,签与不签一个样。这种没有实际作用的打卡签到,非但起不到约束教师上班纪律的作用,反而有影响学校规章制度严肃的负面性,教师最烦这种毫无意义又每天担心惦记必须去走程序的形式主义打卡签到。我一直以为,教育干的是一个良心活,任何学校绝大部分教师都是遵规守纪的,不按时上班只是学校中极少极少的存在。管理者应想方设法去解决这极少数人的思想问题,没有必要用签到打卡甚至是刷脸的警察监管方式来管理所有教职工的上下班。况且,一个学校如果老是要靠打卡签到来维持教职工正常上下班,我想,这个学校肯定是走下坡路了。学校是一个靠内因驱动来实现教育成效的单位,让教师心甘情愿地来,呕心沥血地干,心想事成地走,教师对这个学校才有爱校如家的亲情,才有爱岗敬业的激情,才有为人师表的豪情。学校才是有温度的学校,教育才会是幸福的教育。

朱小蔓:超越“管理”,做“整个儿”的校长;把学校教育建立在“情感”之上


可有可无应付上级的常规检查

严格落实教学常规,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是学校教育管理的法宝。但在有的学校,教学常规成了应付上级检查的形式主义,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分对象的一律要求手写教案,这显然很不科学,暂且不谈教育技术发展到今天,现代信息技术已与教育手段高度整合,电子课件基本取代了手写教案,单就不分对象特别是那些已经成长为专家级别的教师,还要求花大量时间去抄教案应付检查,显然是浪费了极大的教育时间资源,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教师只得抽时间拿本参考教案不过脑子照搬照抄,对教师教育教学没有任何意义。二是要求教师必须听多少节课的听课记录。听课过程不监督,学期结束考核时教师找来别人的或几年前的听课记录抄抄完成任务,检查时一样过关,教师没有真正到教室听课,虚假的记录提升不了教师的业务水平。三是千篇一律的计划总结,年年上交检查,教师难得重写,有的微调甚至不调,有的修改一下日期上交,从无人过问。这些形式主义的应付式检查,没有任何促进和提升作用,教师怨声载道,管理者必须彻底整改。

李迅:“双减”背景下校长应有新的特质——校长的新“三公”形象


爱做不做的调查测评投票

不知从何时起,有些部门老是爱拿些PPT测评安排教师们做,并要求必须截图上交。教师本来就忙,为了完成任务,有时连题目都没看清楚胡乱点击答案截个图上交了事,这样的调查结论是否有可参考性?有时候教师会接到一些投票任务,什么优秀评选都通过网上投票来决定,是否优秀其成果摆在那里,几时要靠拉人气来决定优秀的命运?这些形式主义的测评投票,本质上无任何工作价值,扰乱了教师的心绪,教师很反感。


教育是踏实的事业,虚晃不得,飘浮不得,应付不得。我们作为学校管理者,在工作中应多些实际操作,少点形式主义,倡导实干之风,作出实际贡献!

李镇西:追求教育的真境界

教育需要安静,教师需要理想,孩子需要时间

教育改革为何陷入困局?用错误的方法,去解决虚假的问题,只能使改革南辕北辙!

新教育首先是真教育——警惕新教育的形式主义;新教育不是贴标签,不是赶时髦;新教育实验欲求何真、何以求真、真在哪里?

......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向美而行:新教育实验通识与实践五十讲》)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