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镇西:追求教育的真境界

李镇西1 守望新教育 2022-04-17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我越来越认为,保持朴素,遵循常识,坚守良知,就是在追求教育的真境界。——李镇西

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不管世界怎么变,教育就做这一件事
新教育首先是真教育
教师如何获得精神解放和职业幸福?
学校教育放在首位的应该是什么?
......

追求教育的真境界

原创|李镇西
来源|镇西茶馆

有句话流传很广:“我们走了很远,却忘记了为何出发?”

这话同样适用于教育。

常有人说我有“很前沿的理念”,我总是解释:“我没有任何‘前沿的理念’。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回到教育朴素的起点,遵循教育常识,面对我们眼前的一个又一个孩子,坚守良知。”仅此而已。

这里,我提到“朴素”“常识”和“良知”。

这也是近年来不断出现在我脑海中的三个关键词。

我越来越认为,保持朴素,遵循常识,坚守良知,就是在追求教育的真境界。



所谓“保持朴素”,就是不夸张,不华丽,不喧嚣,质朴,本色,素净。

记不清是叶圣陶还是谁,对教育说过这样朴素的话:“教育是农业。”那么,“农业”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春风化雨,顺其自然,不急不躁,从容不迫。种庄稼,无非就是年复一年做着同样的事,该播种就播种,该施肥就施肥,该除草就除草。教育,不也是日复一日做着平凡琐碎的事吗——认认真真地备课,认认真真地上课,认真认真地批改作业,认认真真地找孩子谈心……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呢?一个日子,一个孩子,不就是教育吗?善待每一个日子,呵护每一个孩子,不就是教育的全部吗?再说直白一些,守着孩子过日子,教育就这么朴素。

所谓“遵循常识”,就是以清醒的大脑守住基本的理性,用众所周知无需证明的知识去辨别和判断真伪。

以前“水变油”的骗术懵倒了很多人,其实凭常识就可以识破。现在教育领域也有许多“水变油”。戳破这些骗术,并不需要什么高深的理论或过人的智慧,只需常识。比如,有一所初中创办不过三年,第一届毕业班就夺得了许多“第一”,于是校方大吹大擂其如何“严格遵循教育规律”“创造了教育的奇迹”。但我就不信这个所谓奇迹。后来私下从该校“内部人士”了解到,原来他们做了许多“手脚”,比如拼命挖别人的“优生”,同时不择手段地强迫“拖后腿的差生”一个个“自愿转学”……这样一来,当然“一炮打响”当然“一鸣惊人”。我之所以一开始就看破了其谎言,依据的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常识。但遗憾的是,现在还有不少人热衷于这种骗术,用各种“新潮理论”包装其假货;更不可思议的是,居然还有不少人相信。我认为,常识是抵御所有骗术的利器。

所谓“坚守良知”,就是永远守住自己的童心,就是守住做人最起码的善良与诚实。

我们都曾经是孩子,想想我们当初做孩子的时候,希望遇到怎样的老师,现在我们就做那样的老师好了;或者说,我们现在也有孩子,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遇到怎样的老师,我们就做那样的老师,这就是“良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良知”。言行一致,率先垂范,这就是“良知”。不说假话,不做假事,这就是“良知”。不偏心,不势利,保持师生关系的纯洁,这就是“良知”。

一说到教育,我们一些教育者容易想到一些宏大的词语:“理念”“品牌”“模式”“国际化”“人类价值”“终极关怀”……唯独很少想到具体的人。我这里说的“具体的人”,指的就是每天在校园里向我们迎面问好的一个又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别忘了,“素质教育”也好,“课程改革”也好,这样“创新”,那样“超越”,最终都是为了每天在校园里雀跃奔跑或在教室里凝神谛听的孩子。这就是“良知”。


教育的良知,更多的时候是体现在一些细节上。面对高扬着小手臂说“老师好”的孩子,我们也真诚地回一声“小朋友好”;弯腰拾起从远处滚过来的乒乓球,然后笑眯眯地还给奔跑过来气喘吁吁的孩子,或者干脆就和他们一起打乒乓球;课堂上随时关注坐在后排边上那个成绩不好因而自卑的小男孩,设计一个他能够回答的问题,然后有意抽他起来回答,最后让全班同学给他以掌声;发试卷时,把写有分数的一角卷起来再交给学生;学生走进办公室,先对他说“请坐”,然后递上一杯水;认真仔细地批改每一本作业而不是敷衍地写个日期;预备铃响了之后就走进教室,而不是等到正式上课铃响了之后才匆匆赶到课堂;备课时,为了弄清一个字的古音或一个词不同语境下的含义,而翻阅比较不同的辞书字典,琢磨推敲……这些都是“良知”。

很多年前的一个早晨,台湾作家张晓风曾在阳台上看着自己儿子上学的背影,感慨万千,然后回到书房写下一篇短文《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其中有这样的句子——

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

他开始识字,开始读书,当然,他也要读报纸、听音乐或看电视、电影,古往今来的撰述者啊,各种方式的知识传递者啊,我的孩子会因你们得到什么呢?你们将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还是哺之以糟粕?他会因而变得正直、忠信,还是学会奸滑、诡诈?当我把我的孩子交出来,当他向这世界求知若渴,世界啊,你给他的会是什么呢?
      
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呢?!
      
这位母亲的对教育的理解略有偏差,她把孩子的成长全归于学校教育;但我理解她对老师的期盼。她的发问,敲击着每一位教育者的心。人心都是肉长的,将心比心。我们所有的工作,不都是为了对得起千千万万母亲的信任与托付吗?


于是今天,我怀着圣神的心情写下这篇文字,算是对自己庄严的提醒:追求教育真境界——保持朴素,遵循常识,坚守良知,这就是对天下所有母亲最好的回答。

李镇西:《教育的100种可能》自序
李镇西:教师对待职业的五种态度——你是哪一种?
李镇西:我们如何为人,也就如何教学——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
李镇西:所有的职业幸福就源自这里
李镇西: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是什么?——在新教育中成长
李镇西:《自己培养自己》:用一生的时间去寻找那个让自己惊讶的“我
李镇西:保卫儿童!——我的《六一宣言》
李镇西:学校明明就是读书的地方,为什么还要“营造书香校园”?
新教育实验的生命叙事——找到你自己,唱出你的生命之歌
如何成为终身学习者?
深度学习让教师走向优秀
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让人成为最好的自己——教育,让梦想成真
......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周国平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致友人】什么是新教育?怎样加入新教育?新教育怎么做?》)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