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的道路并不是一条比老路容易走的道路,相反,新教育的道路是一条更艰辛和更困难的道路。——杜威什么是新教育?新教育究竟新在何处?——自新,常新,全新。——陶行知
道在日新。德贵日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新教育的管理铁律——“底线+榜样”
卢志文:在复杂的取舍中寻找新的平衡,重塑面向未来的教与学
遇见美好,向美而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最美的自己!
——《当校长遇见德鲁克》读后感之一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跟在狼后面吃肉,跟在狗后面吃屎。民间朴素的话语,道出了“老大”之于组织的重要。为什么有的学校优秀教师如雨后春笋般一茬一茬冒出来,而有的学校教师鲜有名优教师脱颖而出?为什么有的学校有本事的老师总是被外界发现,而有些学校有本事的老师时时心生抱怨之气?这几年频发优秀教师出走事件,一方面有待遇吸引力的因素,另一方面也有学校发展氛围因素。“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种子相同,土壤不同,命运不同。最近读到《当校长遇上德鲁克》一书,书中概括了十八种“负激励”的行为。以我的观察,不少学校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负激励”。激励是组织管理中绕不过去的“坎”,可以说无激励不管理。激励的方式有两种: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在当下规范津补贴的大背景下,物质激励已经没有多少可以调节的空间。再说,物质激励手段是一把双刃剑,用不好还可能会滋长人性中永无止境的贪念。一提起激励,不少学校都觉得这是管理中的一个“痛”,因为校长手中用来激励教师的招数已经所剩无几。一个不争的事实:校长手头上没有人员聘用权,没有工资待遇话语权,没有职称名额分配权。有的校长说,每逢绩效工资发放和职称名额推荐都如同过年关一样,很难摆得平,稍有不慎就会有教师因诉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泄、哭闹、上访。谈起新教师队伍时,不少人很容易简单化地给90后、00后的新教师贴上“素质不高”“敬业精神不强”“只图安逸,不愿奉献”等标签。固然,这些年教师培养方式在根子上是出了一些问题,导致了新教师整体素质的下降。但是如果一所学校的管理方式不当,素质好的老师也会被淹没。好的组织会想方设法对员工生存能力负责。激励有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正向激励能够激发人的善意与潜能,而负向激励就是泼向人心头的冷水,是吹灭人心中希望之灯的阴风。我们不妨对照一下,这些“负激励”在你的学校有几种:导致这种行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学校管理者的官本位思维。官本位崇尚的是唯上,对给自己官帽的组织和人负责。教育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事业,学校最重要的客户是学生。在一个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泛滥的学校,教师们会活得小心翼翼,也感觉特别累。久而久之,会滋生员工群体“假惺惺”人格。官场文化盛行,校长总是把自己当作一个官学校,不会好到哪里去。2.对学校和每位老师的目标不明确,让人缺乏工作方向,无所适从。“没头的苍蝇”指的就是没有明确目标的人和事。在一些学校,尽管有各种工作计划,也在不断地给下属分派各种任务,但老师们对纷繁的忙乱缺乏意义感,不知道到底为何而忙。有的学校也有了明确的办学愿景,但只是校长等少数几个人知道,老师对此一无所知,这样就缺乏了对组织的归属感。组织管理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一管就死,一松就乱。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的制度固然必不可少,但如果规条太多,这也不准那也不行,就会让人觉得窒息。教育是充满创造的事业,有时只有在自由的气息里才能产生创意。好的组织,能用结构解决的绝不用制度,能用制度解决的绝不用会议解决。事事处处只想着控制老师,教师就会渐渐地成为了提线木偶。“不自由,毋宁死”“士为知己者亡”,表明知识分子群体把自由与信任看得比物质更为重要。一个总在试图控制着教师的学校,必然会走向平庸、僵化。5.过时、不合理的工作流程让人做无用功,有劲使不上。不少管理者常说这样的话:“有例不破,无例不兴。”意即一切按既定的办。有些工作流程,在当时的语境下是合宜的,但时过境迁就一定可以照搬照用吗?改革与创新,是保障组织充满活动力的重要因素。不破不立,有时摧除组织的陈腐之气,需要“破坏性”的变革。创造性的劳动,不会让教师走向倦怠。如果学校的一切都按既定的办,那还需要校长做什么?校长就是那个解决制度规程没有考虑到的问题的人。如果做一个调查,教师最讨厌学校里哪些活动,我估计十有八九是开会。把教师拖进频繁的会议中,能促进人的发展吗?如果是一言堂的会议,检查布置、上传下达类的会议,开得越多,越令人生厌。会多的组织,只能说明管理流程是落后的。喜欢开会,背后的管理逻辑就是“统一思想”“步调一致”。不是不要开会,但要坚决减少可开可不开的会。沉浸于会议的现场,教师还有多少时间研修。如果要频繁集中,一定是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思想涌现的校本研修活动。7.开会议而不决,又缺乏跟进措施,让人泄气,感到无指望。经常见到这样的会议场景:围绕某个问题,会议成员七嘴八舌,有时甚至针锋相对,最后议而不决,不了了之。出现这种情形,是会议组织者对议题考虑不周所致。若会前估计意见不会统一但又一定要通过会议方式形成结果,就应该有表决的程序。决定了事项,就必须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责任人按期执行。如何开好会,是管理者需要修炼的基本功。朝令夕改、出尔反尔的组织,最令人失望。曾经流传过这样一个笑话:某年轻的镇长,拿到一张发票,大笔一挥签下“准报”二字。后来,有人提醒,此发票有问题,于是他又在准报前加上了一个不字,变成了“不准报”。再后来,当事人找到了上面有权力的领导打招呼,于是他灵机一动,在“不”字下,加了个走之底,变成了“还准报”。可笑之极的背后,透露出领导决策的随意性。组织内部竞争是必要的,但在学校这样的组织中,如果时时处处都在比高低,特别是拿简单粗暴的指标来把教师分成三六九等,就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紧张。良性竞争倡导“无意争锋自成锋”,不是以踩着他人肩膀往上爬的竞争格局。有的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频繁地组织所谓的摸底考试,然后把各班的成绩做简单化的比对。结果,总有一批教师在比较中败下阵来。如果要比,有没有起点做参照?10.校内信息不透明,让人互相揣测,无法展开工作。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最害怕的是黑暗。揣测上意,是下属最痛苦的事情。凡事喜欢藏着掖着,一定是有见不得人的勾当。学校内信息公开的程度越高,就会给教师以被尊重的感觉。常说教师应是学校的主人,如果很多信息应当公开而不公开,谈何主人?老师经常无情批评的背后,透露出学校管理者的赞赏“吝啬”。有人说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其实好老师也是表扬出来的。好的管理者手中握有两把镜子:用放大镜寻找老师的优点,用缩小镜对淡化老师的缺点。好的学校要“学会涌现”,让教师潜力的能量涌现出来,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动力。校长们是需要自测一下自己的“慷慨指数”为何值。12.人才被忽视 ,而吹捧、拍马屁之流充斥学校,造成人才浪费和流失。我有一个洞察:如果一个学校校长喜欢喝酒,那么这个学校就会有一些老师酒量很大;如果校长喜欢抽烟,学校里会抽烟的老师占比就高,且不少人总惦记着在袋子里揣包好烟。看一个学校是不是有前途,就看常伴在校长左右的是什么层次的人。企业界有个说法:如果一位男老板喜欢配漂亮的女秘书,这企业寿命不会长。同样,校长身边充斥着吹牛拍马之人,贤能的老师就会在心里受到打击。往往有真本事者,不具备讨好型人格。“会做的有得做,会玩的有得玩,会喝的有得喝”,这是对管理落后组织的经典描述。民间流传的“捉住个强头没棒打”的说法,也是指能力强的人,会被无休止地分派各种任务。好的组织应该提倡“谁的孩子谁抱走”,而不应是谁会干让谁干,忙的忙死,闲的闲死。说到教师发展问题,不要只是一味地指责教师乐于躺平,而是要思考学校组织给老师们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了吗?如同水龙头出水靠压力、剪刀剪东西靠手力一样,工作有适度的挑战性,能够加快人的成长。学校里常规任务往往只需要按部就班凭经验就可以完成,经年累月都只是在经验的窠臼里转圈,自然心生倦意。挑战性的任务从何而来?制造关键性事件。人的最优工作状态是以特长服务于社会。在平庸的学校里,教师的特长会被岁月抹去,所有人都变成了一个样子。在一个交响乐队中,假如都是拉提琴的,这样的乐队还称之为交响吗?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说法。我认为这里的“均”并不是指平均分配,而是指公平公正。管理者如同分饭时的掌勺一样,如果厚此薄彼,就会引发服务对象的不满。公平公正是管理的良心底线,心不正,身不修,则德不立。管理者正不正,老师们心中有杆秤。有些学校领导对某事的表态信誓旦旦,但就是只听雷声响,不见雨下来。有时对教师中的不良行为,只是开会时“发狠”,事后不跟进任何措施。当校长的话不值钱、不管用了,也就失去了威信。威信不是靠权柄吓出来的,而是管理者要么不说,说到必做到的得来的。“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之一,中国文化中一直倡导“言必行,行必果”。考量一所学校领导与职工的距离是不是近,可以追问这样几个问题:你能叫得出所有老师的名字吗?你与每一位老师都有过面对面交心的机会吗?你知道每位老师成长的愿望、生活中的困境吗?你平时喜欢到老师们办公室转转,还是经常喜欢坐在办公室一个电话“你过来一下”?你加入的学校教师微信群,老师们说话时是不是得小心翼翼?记得沈茂德校长曾经说,他能喊得出学校多数学生的名字!他对教师的了解就更不用说了。18.领导容忍低绩效员工,令积极、有进取心的老师感到无奈和泄气。一个组织最怕的是“干多干少一个样”“做的不如说的,说的不如看的”。对低绩效员工的过度容忍的同时,就挫伤了有进取心教师的积极性。好的学校应该形成“制度不伤好人”“让流汗者不流泪”的风气。林忠玲:重构教育生态需要互联网思维
林忠玲:一所学校如何植入新教育的基因?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