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教育实验的管理铁律——“底线+榜样”

新教育研究院 守望新教育 2022-04-17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认为,管理的秘诀就在于,它永不表扬达到了底线的人与事,它甚至极少直接批评没达到底线的人与事,因为它不会将目光与精力,耗费在消极的因素上,而只是毫不吝惜言辞与诚意,去表扬榜样,言说榜样,在会议上呈现榜样——当然,是呈现榜样的故事,榜样的细节,而不是笼统地说某某某是榜样。


就这样,用榜样激励新的榜样,以故事引发新的故事,让细节推动新的细节。就这样,用榜样的精致引来更多精致,用榜样的精彩引来更多精彩,用榜样的专注引来更多专注,新教育就会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发展。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

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致友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的卓越课程——课程的卓越决定着生命的卓越
新教育实验的理想课堂——实现知识、生活与生命的深刻共鸣
新教育实验的完美教室——汇聚伟大事物,呵护每个生命,擦亮每个日子
新教育实验的教师成长——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
新教育实验的四大改变——生态环境决定生命质量
......


新教育实验的管理铁律
——“底线+榜样”
作者|《新教育》
  
所谓底线,就是最最基本的要求。如在全校或者所有部门中推广阅读、写作等项目或者举措时,必须规定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底线”。这个底线要定得足够低,低到老师或者学生们认为,这太容易,太简单,甚至不做到它说不过去。

而管理的秘诀正在于,它总是表扬从这个底线中涌现出来的优秀者。


这些优秀者,这些最大程度超越底线的人,就是我们新教育实验所说的“榜样”。新教育认为,管理的秘诀就在于,它永不表扬达到了底线的人与事,它甚至极少直接批评没达到底线的人与事,因为它不会将目光与精力,耗费在消极的因素上,而只是毫不吝惜言辞与诚意,去表扬榜样,言说榜样,在会议上呈现榜样——

当然,是呈现榜样的故事,榜样的细节,而不是笼统地说某某某是榜样。就这样,用榜样激励新的榜样,以故事引发新的故事,让细节推动新的细节。就这样,用榜样的精致引来更多精致,用榜样的精彩引来更多精彩,用榜样的专注引来更多专注,新教育就会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发展。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曾经在一次新教育实验区的工作会议上说过,新教育不是靠它的概念写进历史,也不完全是靠它的理论写进历史,而是靠它的榜样写进历史,靠它的故事写进历史。新教育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也不取决于研究中心出多少学术成果,而取决于新教育能够出现多少榜样,其中走得最快的榜样能达到怎样的高度。



榜样的高度,代表了新教育在实践领域的高度,因为榜样是相对而言比较完美地实践研究成果的人或团队。其实,榜样的高度也不仅代表着新教育在实践领域的高度,同样也代表着我们在理论上的高度,因为选择怎样的榜样去言说,本身反映了我们的理论水平和学术视野。
 
一个好的老师在他自己的成长历程中都有自己的榜样,都有自己的模型——像孔子那样做老师,像雷夫那样做老师,像克拉克那样做老师……这样,我们自己才能不断地前行。如果这些老师就在我们的身边,他的影响力就会更大。

四川师范大学附小的一位老师,在听了新教育的榜样教师常丽华的故事以后写了一段话,很让我感动。她说:我本来以为做小学老师还能怎样?听了常丽华老师的故事以后,我知道自己可以有另外一种活法,可以找到我自己人生的方向,可以发现我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一名小学老师的生命同样可以很伟大,同样可以很骄傲,同样可以写出自己的尊严,同样可以写进中国教育的历史。我觉得,这就是新教育榜样教师的力量。这个力量,可能比她在大学四年学的知识还要强大。
 
“底线+榜样”是一个不可拆分的联合体,彼此依存,相互促进。

如果没有底线,没有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就没有基本的环境与氛围,也很难产生真正的榜样。即使出现了个别榜样,也会感到孤掌难鸣、孤立无援,甚至是墙里开花墙外香,不利于榜样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同样,如果没有榜样,只抓底线,有可能导致新教育实验失去方向,难以持久,甚至堕入形式主义。



因此,无论是实验区的行政推动,还是实验学校校长的领导推进,甚至是一个实验老师在班级的新教育实验,都必须建立自己的“底线”。这个底线必须非常清晰明了,便于操作和检查。如新教育小学在推进晨诵项目时制订的底线是:利用学校项目组提供的晨诵资源,至少每一个星期进行一次晨诵,晨诵之后,至少在相关专帖上写一句,写明何时何班上了哪首诗。当然,最好将其中的具体过程和感受记录下来,但这些都不作强求。能够记录这些过程和感受的,后来自然就成为“榜样”。
 
至少每一个星期进行一次晨诵,晨诵之后,至少在相关专帖上写一句,写明何时何班上了哪首诗。当然,最好将其中的具体过程和感受记录下来,但这些都不作强求。能够记录这些过程和感受的,后来自然就成为“榜样”。
 
底线一定要有检查与奖惩,否则就会流于形式。榜样一定要有扶持与展示,否则就会失去动力。底线一定要保证所有的人能够做到,要求太高就会负担太重,失去底线的意义,最后也保不住底线的最低要求。
 
同时,一定要关注榜样,倾听榜样的声音,让榜样及时言说,让榜样及时引路。不能让榜样孤立无援。从新教育实验区的经验来看,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将榜样组织起来,形成区域新教育实验的核心团队。一线的榜样教师以及有榜样潜质的教师,与教研室的联合行动,并与研究中心始终保持一定的联络,在合宜的情况下,将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这种共同体打破了行政思维,即教研室(或教育局)指挥校长,校长指挥老师,而是直接与教室、与教师发展平等的良性的互动。这就会形成这样的局面:
 
教育局、学校为教研室及榜样教师提供强大的行政资源支持(例如资金、时间、活动场所、课程安排以及培训机会等);教研室为榜样教师提供强大的学术支持尤其是学术资源的支持,包括搜集整理相关实验资源,对实验进行指导并协助攻关等;榜样教师在两方面的支持下开展实验,并将经验及教训随时反馈给教研室,方便教研室汇总各种资料并做出学术判断;教研室以及榜样教师的卓越工作(例如形成若干便于推广的榜样课程并积累了成熟的资源包),又为教育局制订实验方案以及工作计划提供参考。
 
事实上,在一些先进的实验区校,我们都已经看到了这样的培养榜样、让榜样言说的做法。甚至在这些地方,让榜样担纲更加重要的位置,到校长、所长、局长的岗位上,发挥更加大的引领作用,已经激励着更多的普通老师在坚持底线的同时,超越底线,成为榜样。
 
(本文来源:《新教育》文摘)



探路者——新教育,我们一直在路上
新教育——未来教育的一面旗帜
新教育之光——新教育实验的奥妙何在?
新教育究竟有哪些主要特征?——教育世界里的理想国
中国教育改革的民间样本——新教育实验二十年20本(套)典藏图书推荐目录
让梦想开花!——我和新教育实验
......

底线是一种理想——国人缺的是信仰还是底线?
境界无上限,道德有底线
守住底线,不唱高调——做人,要守住三个底线
“底线伦理”的失守及其恶果——为什么要提倡“底线伦理”?
在新教育的田野里舞动梦想,用心开一朵属于自己的花——【守望新教育·先进榜样人物故事汇】(第四辑 )
开一朵属于自己的花——2020关键词索引之五:自我、榜样、新教育、相信、专注
......

如何有效推进区域新教育实验?——新教育实验的管理铁律
新教育实验学校标准(纲要)(征求意见稿)
新教育实验区校发展指导性评估框架
......

图说《新教育在银河》(十二讲)——走,我们去找好教育

新教育实验是什么?为什么?有什么?怎么样?怎么做?

幸福完整的路,我们一起走!——了解和加入新教育实验指南(2021版)

创新与超越:改变区域教育生态——如何有效推进区域新教育实验?

深耕新教育,向教育更深处漫溯

.....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周国平(《【致友人】什么是新教育?怎样加入新教育?新教育怎么做?》)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教师幸福‌‌来自‌‌美好关系——朱永新教师节致新教育同仁》)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