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底线伦理”的失守及其恶果——为什么要提倡“底线伦理”?

何怀宏 沈杏培 守望新教育 2021-10-25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疫情以来民意的每一次怒潮般的喷发,莫不是因为“底线伦理”被践踏被逾越。

底线伦理是对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群体道德和行为层面提出的一种“普遍性”的要求,同时也是“最低的”要求,它是对我们民族的传统道德原则的一次有益校正。

大疫面前,不欺诈,不说谎,不能损人利己,成为亟待重申的道德底线。而近期屡屡发生的社会事件,恰恰是因为它们触碰到了民众道德的底线。

“底线伦理”是人类道德水准的最后一道警戒线,这道底线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沈杏培

不管人们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或价值目标,都有一些基本的规则不能违反,有一些基本的界限不能逾越。比如不能强迫他人,不能杀人越货,不能坑蒙拐骗等,即把人当人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一直试图探讨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的底线伦理学。底线伦理即每一个社会成员自觉遵守最低限度的道德规范。如果有公民追求道德的崇高和圣洁,那他必须从基本的义务走向崇高,从履行自己的应分走向圣洁,这就是义务。雨果说,做一个圣人,那是特殊情形;做一个正直的人,那是为人的常轨。——何怀宏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一场“疫”战,完全可以成为一场公民教育》《上好抗击疫情中的四堂教育课》《现代教育的两大支柱:生命教育与公民教育》)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让教育沐浴人性的光辉》《明德至善绽放人性芬芳》)

“底线伦理”的失守及其恶果

原创|沈杏培 
来源|思想潮

沈杏培,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灾,搅浑了人们岁月静好的美梦,使整个社会陷入了一种准战争状态之中。危情与乱局,常常最能直观地呈现一个社会的底色,这种底色一方面是社会治理能力的水平,另一方面是部分官员和民众的人格素质水准。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杏培

好话此处略去不说,直接说问题。疫情爆发以来,在英雄们冲锋陷阵和民众宅居抗疫的日子里,我们一次次心寒地目睹了种种社会怪象,一桩桩匪夷所思的社会丑剧粉墨登场,混乱的浮世绘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神经,百来天的疫灾却让人们活出了一个世纪的哀愁。

简单梳理近期不断激起公愤、忤逆民意的社会事件:除了李文亮、感恩教育、廖君事件,还有武汉一社区用环卫车运送平价菜蔬;云南人民医院150名医务人员对着镜头宣布,放弃申领总额30万元的抗疫补助 ……

这些天,太多这样的事件和现象,像一根根芒刺,不断刺激着大众的神经。何以这些事件会激起民愤,形成社会公共事件?

道理很简单,这些事件触犯到了一个社会群体的底线道德和底线正义。而作为社会基准线的道德共识和底线正义的失守,意味着一个社会在疫灾之下,面临着更为严峻的道德层面的“次生灾害”。

北大哲学系教授何怀宏曾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提出“底线伦理”的概念。所谓底线伦理是指一种普遍主义的道德义务,或者说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它意味着某些基本的不应逾越的行为界限或约束。

如果一个社会的人们越来越多地逾越这些界限,这种“恶的蔓延”可能造成社会的崩溃。由于这种基本性,它的确还有一种“最后的”,“不可再退”的临界点的含义。

在何怀宏看来,底线伦理是对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群体道德和行为层面提出的一种“普遍性”的要求,同时也是“最低的”要求,它是对我们民族的传统道德原则的一次有益校正。

一直以来,我们的社会在立人和公民道德层面强调崇高道德,试图以君子之风、英雄高德立国树人,但这种道德实践实际上步步溃败,直至九十年代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这种君子国式的道德伦理遭到进一步的唾弃。

面对逐渐加剧的道德危机,“底线伦理”成为适应时代需要的一种新型道德诉求。这种道德原则并不复杂,用何怀宏那段被广为征用的话即可说清“底线伦理”在行为层面的具体要求:

市场经济初始,价值多元化胚胎形成之际,我意识到,机遇、自由降临同时,底线伦理亦直面挑战。不杀人、不说谎、不欺诈、 不奸淫、不偷盗,在市场经济下亟待重申。你可以做不到舍己为人,但你不能损人利己;你可以不是圣贤,但你应该认同道义和人道。你攀升不到道德最高境界,但道德最低下限 必须坚守,那是人类最后屏障!


由是观之,大疫面前,不欺诈,不说谎,不能损人利己,成为亟待重申的道德底线。而近期屡屡发生的社会事件,恰恰是因为它们触碰到了民众道德的底线。

这届民众,很理性,很温和,很懂事理,不给国家添乱,听从组织调遣,默默履行着灾难时期个体应该恪守的基本义务和道德准则。而另一方面,一些社会治理者用他们的傲慢、无知和愚蠢,不断逾越着作为社会公约的道德界限,以种种恶的行径冒犯着公众的情感和尊严。

疫情以来民意的每一次怒潮般的喷发,莫不是因为“底线伦理”被践踏被逾越。

比如,“底线伦理”提醒我们,不可以过于崇高和超拔的道德标准要求民众,“君子国”的伦理高调常常是一种虚伪的道德实践。昭通人民医院150名医务人员放弃30万元的抗疫补贴,看似是一种崇高,却透露着领导意志之下的“一刀切”和表演意味。

试问,用生命捍卫岗位,营救他人的个体,为什么不可以领这份人均两千左右的岗位补贴?既要“崇高”,为何还要对着镜头,还要宣誓?

试问,这种对私益的放弃,是否是每个医生的真实意愿,还是一种政治任务?

秦晖曾说,“私益只能通过自愿交易取得”应该是我们社会的共同底线。昭通人民医院此举看似是一种高尚之举,实际上经不起追问,是疫情之下“虚伪的崇高”,形式的光鲜掩盖了践踏个体价值的实质。

再比如,“底线伦理”要求社会治理者不要违背社会的常识性认知。青山区用环卫车运送民众菜蔬,挑战的显然是人们的情感底线。

这些违背社会底线道德和底线公义的行径,破坏了社会基础性的道德共识。


任何社会在转型期都会面临着价值规范和道德原则的变化与调整。但无论如何变化,作为社会最基础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和价值体系应该得到坚守,成为社会共识。

这是社会的最低道德,也是社会行为的道德临界点。突破了这样一个节点,社会将会陷入一种失范之中。

疫灾之下社会治理者的连连“翻车”以及匪夷所思的社会乱象、病象频频出现,除了与社会治理能力有关,也与底线伦理的社会性失效有关。

或者说,疫灾中的诸多倒行逆施与非人道灾难,何尝不是底线伦理失陷后所产生的社会恶果?

当“不撒谎”、“不欺诈”需要作为一种社会性道德规范被再次重申,当一切常识和底线需要重新铸就,这意味着一个社会的基础秩序是怎样的令人忧心。

“底线伦理”是人类道德水准的最后一道警戒线,这道底线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阅读参考之一

为什么要提倡“底线伦理”?
作者|何怀宏
来源|北京日报|2012
 
何怀宏,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伦理学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伦理学、人生哲学、社会史等领域的研究。主要著作有:《良心论》、《契约伦理与社会正义》、《世袭社会及其解体》、《选举社会及其终结》、《底线伦理》等。


“底线伦理”,即道德“底线”或基本规范,主要是相对于较高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念来讲的。不管人们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或价值目标,都有一些基本的规则不能违反,有一些基本的界限不能逾越。比如不能强迫他人,不能杀人越货,不能坑蒙拐骗等,即把人当人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前,我们迫切需要这种对“底线伦理”的认知与共识,寻求道德建设的动力和信心。
 
一、道德是一种“公共资源”,一旦人人都只是使用这种公共资源而不补充,让它持续亏空,就可能会有社会“破产”的一天。
 
我国正向现代社会迅速转型,新的社会要求与传统的道德基础有相脱节的情形,导致人们常对目前的社会道德状况感到不满。作为个人,我们常常感到相当无力和信心不足。那么,道德建设的动力何在?我们的信心又建立在什么地方呢?
 
首先我们必须觉得道德很必要。它虽不像衣食那样须臾不可离,但如果社会没有道德——主要是一套规则并加上对规则的尊重——我们的饭也会吃不好,甚至根本吃不着。因此,道德是一种巨大的“公共资源”,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和发展这一“公共资源”。就个人来说,一般而言,如果遵循了基本道德就比做了亏心事感觉要好,心地会比较平安。我们不要小看这“心地平安”,它是许多幸福快乐的基础。
 
换句话说,道德建设的初始力量,其实正是从人们对道德状况的不满和不安中表现出来的。这种不满和不安是因为人们的“良心”说了话,即便暂时还不能做到完全遵循良心而行动,但人们已经意识到这样的状态不是很好。比如,无论一个社会还是一个人,如果仅仅是繁荣和富裕,有很多钱,有很多眩人耳目的东西,声色犬马,却没有什么精神的和道德的东西,这样的状况主观上感觉并不会很好,客观上也不能持久。如果说社会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维系,那是因为有前人或他人积累的伦理资源。一旦人人都只是使用这种公共资源而不补充,让它持续亏空,就可能会有社会道德“破产”的一天。
 
因此,道德的根本力量来自道德本身,来自基本的“良知”——在所有人那里都以某种方式存在着的最基本的恻隐之心和是非观念。良心的声音往往非常微弱,以至于我们听不到,这有时是因为我们平常的行为没有触及它的底线——最紧要的道德;有时则可能是因为整个社会的风气出了问题。良心是容易“放失(放纵、不受约束)”或“蒙尘”的,所以古人常说要“求其放心”,“勤拭尘埃”。当然,从正面说,社会道德的力量还来自榜样的力量,来自许多人的“相濡以沫”和相互感染。
 
二、人的精神资源是多样的,个人信仰的对象和喜欢的生活方式也趋于多样,但仍应当在基本道德行为上寻求共识
 
从“文革”结束至今30多年,中国社会又一次发生了巨变,伦理道德也概莫能外。总的来说,这30多年的道德变迁,从伦理道德的基本形态来看,是从一种“动员式道德”走向一种“复员式道德”,也就是从一种强调斗争的、相当政治化乃至军事化的、紧张的、运动的、一元的道德形态,走向一种强调和解的、相当平民化乃至市民化的、放松的、日常的、多元的、底线的道德形态。从“动员式道德”走向“非动员式道德”,也意味着从一种非常时期的道德走向一种正常时期的道德,从一种要求高蹈(高标准、突出)的道德走向一种坚守底线的道德,从一种价值和规范统一的道德走向一种区分价值和规范的道德。人的精神资源是多样的,个人信仰的对象和喜欢的生活方式也趋于多样,但仍应当在基本道德行为上寻求共识。在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上,要求大家只追求同一个目标,这是不太可能的,只要他不去伤害别人,就都是可以的。

 
三、“底线伦理”是道德建设的重要动力
 
我们可以将“底线伦理”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所有人最基本的自然义务,人之为人的义务,比如说不伤害和侮辱生命、不欺诈他人,这也是最基本的道德底线;第二个层次是与制度、法律密切相关的公民义务,比如说奉公守法,捍卫法律尊严,抵制对公民权利的侵犯,同时也履行自己的公民义务;第三个层次是各种行业的职责或特殊行为领域内的道德,比如说官员道德、教师道德、生命伦理、环境伦理、网络伦理,等等。
 
以上三个层次,越是前者越为根本,后者一般是前者的引申和具体化,但因为有领域和行业的特殊情况,权益增加了,要担负更高的道德责任,所以往往也就显得较高。比如掌握权力的官员,除了履行一般的自然、社会义务和公民义务,还需要担负起与其权力相称的职责。这种职责的高低轻重是和权力或影响力成正比的,权力越大,其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越大,责任也就越重。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社会体系中各安其分,各敬其业,但是,我们更有必要通过社会制度创造出一个能够使每个人各得其所、各尽其能的基本条件,即创造出一个公正的社会环境。也就是说,大家都要守本分,以尽职尽责的精神做好自己的事情,而政府也要守本分,确定自己恰当的权力范围,保障各阶层、每个人的正当权利和利益不会受到侵犯。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中把社会公正与个人义务并提,把权利论与德性论视为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并且优先讨论权利论,等等,这是发人深省的。但是,无论如何,制度的不公正即使有时可能勾销一个人的政治职责,却仍然不能勾销一个人的自然义务。总之,只要你是一个社会的成员,你就必须履行某些义务。不管你有什么信仰,追求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不管你多有权、多有钱或多有名,有一些基本的东西你是不能丢的。我们生活在一个转型中的复杂的现代社会,可能会遇到很多麻烦,可能要做出妥协和退让,但某种做人的底线是不能突破的——不能因为达不到最高,就把最低的也放弃了。在道德上,我们要摒弃一种“要么全部、要么全不”的思维,不能因为成不了圣徒、英雄,就索性做一个坏人;不能因为社会不是太理想,或者别人做得不是太完美,就给自己的行为找借口。总之,不能认为“既然你也不是太好,你也有一点私心,那么我就什么都可以做,就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道德是可以分层次的。每个社会里都有一些人有着很高的道德追求,如西方历史上的斯多葛派,中国古代儒家的一些人以道德高尚、品格完美、成为圣贤作为他们人生的最高乃至惟一的精神追求。对他们来说,自然是绝对不会以“底线伦理”为满足的。现在随着社会的平等化,大家的价值追求也可以多样化了,许多人没有很高的道德追求,不想做圣人,但也不去伤害人,只求一生本本分分赚钱,平平安安度日,这也是无可非议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但人必须先满足一种道德底线,然后才能去追求自己的生活理想。严守道德底线需要得到人生理想的支持,而去实现任何人生理想也要受到道德底线的限制。现时代我们面临这样一种处境:最小范围内的道德规范需要最大范围内的人们的同意和共识,最低限度的道德约束呼唤着最高精神的支持。强调道德底线与基本义务、提倡人生理想与超越精神又是紧密联系、完全可以互补的。


阅读参考之二

公民的底线,就是文明社会的底线,

底线有多高,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就有多高

作者|一字之师顿悟
来源|作者简书

一个不是笑话的国人幽默故事

一次会议上,有记者问相关学者:“现在市场上,蔬菜与水果的农药残留已经严重超标,茶叶也到了不能喝的地步。什么都假,请问老百姓还有放心安全的食品吗?”
学者没好气地回答:“提问也不动动脑筋!既然什么都假,你以为农药就是真的吗?”
全场鼓掌雷动!大家终于放下心来。
......

从什么时候开始,无底线,竟然成了标配?
这个问题,有点像导弹之父的钱学森之问。无底线,其实需要培养,需要熏陶,需要土壤。
从小学开始,我们就开始了无底线的作假。
写作文,全部是假话,自欺+欺人。
明明在家里睡懒觉,玩手机,偏偏写出《记一次有意义的劳动》。
为了做好事赢得老师表扬,扶着不需要过马路的老太太强行走斑马线。
为了应付检查,老师带头表演,学生配合表演,灵道欣赏表演。
为了要赢得三根杠,小报告,搞盯梢,告密,都成了榜样。
......

进了中学,考名校成了唯一目标。
成绩好就是好生,成绩差就是差生。标准唯一,简单粗暴。
这里只有胜利者的角斗场,没有失败者的栖息地。
六年的煎熬,他们都坚定了信念,人生只有成功,只有胜利,方可赢得尊敬。
至于怎么成功,怎么胜利,都可以忽略,路径不重要,重要的是到达顶点。
什么是底线,老师没教过,自己不认识。
......

到了大学,那是鱼入大海。
发现进社团,入学生会,要搞关系,拉选票,搞投机,更是要下重金。
上课,可以顶替,论文,可以抄袭,去实习,可以戳假章。只要漂亮,学校也可以轻松赚大钱。
这个社会再次证明,只要结果,不问过程。几年下来,人人练就一身金刚体。
到了社会上,就像一个个中了病毒的USB,与满是病毒的社会这个操作系统无缝接轨,相互残害。
磊就文明社会的砖块,是公民。
公民的底线,就是文明社会的底线,底线有多高,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就有多高。


阅读参考之三

人的基本尊严,是每一个人的底线

作者|俞可平

来源|京师读书会

不久前的“于欢辱母杀人案”把这个话题带到了大家面前。这个事件的源头就是于欢的母亲遭到了羞辱,尊严遭到了践踏,作为儿子的于欢最后用生命捍卫母亲的尊严,也就是说,人的尊严有时候值得用生命去维护。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二奶”,她们当然要受道德谴责,但不意味着能用违法手段施以惩罚,而近些年这类案件大量发生,二奶被当众羞辱,有些还自杀了;再有,小偷,肯定是有过错,但要用法律治理,而现在许多地方抓到小偷就爆打,还要游行示众;民工,拿到不到薪水,集体下跪,羞辱自己来博取对方的同情……这些难道不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我特别不理解的是,最近两天网上热炒的“裸贷”,为什么那些女大学生愿意拍自己的裸照压在借款人手上,用尊严获取自己的利益?校园暴力事件,中小学的孩子,还没成年就开始侮辱同学,让他跪着、打他耳光,这种事都该引起我们关注。

人的尊严究竟是什么?怎样才能恢复人的尊严?靠自己还是靠社会、国家?今天我就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提出一些看法。

一、 人类怎样认识自己的尊严

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人类对尊严的认识。尊严是什么?是人的某种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特别是某种优越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尊严几乎与人类文明同时产生,每个人都追求尊严。

在中国古代,尊严的基础就是权力,谁有权力谁的尊严就大。大家知道,在古代,皇帝的权力最大,所以儒家就发展出一套理论:尊君安国,尊主安国。皇帝的权力最大,要给他最高的尊严,只有这样,社会才能维持稳定,国家才能治理得好。我认为,这是中国传统尊严思想的根本,人主即尊严。

在西方,尊严有两个原理:一是宗教的,一是世俗的。

宗教的原理,上帝创造了人类,同时也给予人类尊严。

我们知道,米兰多拉写的《论人的尊严》被称为“文艺复兴时代的宣言”,你看,文艺复兴标志性的书探讨的是“人的尊严”。到了康德,在西方思想史上,第一次把“尊严”提升到“人的内在价值”,这标志着现代人尊严的诞生。

二、有关“尊严”的研究

但最近,知识分子中出现了重大分歧,一些学者公开指出,尊严没有任何用处,引起了很大争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第一,现实社会存在大量损害人尊严的问题;第二,科学的发展和突破,特别是临床医学、生物经济、人工智能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建立,对人的尊严提出了新挑战;第三,更多国家和政府开始重视人的尊严,越来越多民主国家的民众希望得到更多尊重。最近的研究动向是,对尊严的讨论已经从传统科学转到了哲学领域。

中国对尊严问题提出重视,最早是在1982年的新宪法中。为什么?“文革”期间,知识分子没有尊严,受到迫害,吸取了教训,我们必须维护人的尊严,所以加上了这一条: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而真正完整的表述,是2010年温家宝总理首次指出的:要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三、人的尊严是一种内在价值和基本权利 

人的尊严,简单地说,就是人的内在价值,或固有价值,也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它不是工具、不是手段。人类越往前发展,越文明,尊严就会越丰富。人性主要体现为理性和个性,理性和个性其实也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属性,而它们最后都体现为尊严。

人的尊严对人的存在而言,具有某种绝对性,所以,尊严是人与人交往的首要原则。在交往时,一个文明的人自己要有尊严,也要考虑到别人的尊严,不光是对正常人,对残疾人也一样,包括穷人,你去救助的时候不要居高临下。尊严意味着每个人不仅要自我尊重,还要尊重他人;意味着不仅自己要拒绝恶,还不能将恶加于他人。

从传统到现代,我们认识到人的尊严是一种内在价值,这是了不起的,但光有这个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十分具有讽刺意义:最先提出“尊严是内在价值”的康德所在的国家——德国,居然发生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最残酷、最恶劣的践踏、摧残人类尊严的事件,法西斯的暴行。为什么?你的认识不都这么高了吗?因为它只停留在康德提出的道德层面,并没转化成一种政治价值。

所以,光有对人的尊严的认识是不够的,我们还要通过法律的形式,把人的尊严确定为一种基本权利,把它从道德价值转化为政治价值。二战结束以后,人类吸取了教训,联合国通过了一系列文件,三个最重要的人权约法,把人的尊严转化为人的基本权利。只有这样,人类才能最有效地防止大规模的对尊严的侵犯,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的尊严。

四、用制度维护人的尊严是现代国家的基本责任 

人的基本权利还可以分为基本政治权和社会经济权两大类:自由权、平等权、参与权属于基本政治权的范畴,劳动权、福利权和受教育权则属于社会经济权利。劳动权是指人有获得就业机会的权利,通过劳动取得的收入来维持基本生存;福利权是对劳动权的一种补充,有人不能劳动,这时候就需要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的一个重要贡献,因为马克思主义强调大家要共享、要平等、要公平,所以福利制度非常重要,福利国家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制度性突破。

维护每个人的尊严,让每位公民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基本责任。公民生活得有尊严,是国家的荣耀;公民生活得没尊严,是国家的耻辱。

(以上文章均转自网络,已经注明来源。感谢作者!)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2019版)

新教育研究院简介——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2019最新版)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新教育实验的选择与行动

阅读,看见更大的世界

理想与行动的力量——中国新教育实验掠影(内附视频)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用生命书写,用行动言说:新教育教师生命叙事集锦

新教育——未来教育的一面旗帜

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向着新教育的更深处漫溯——深度学习,深度实践,新教育实验的十二个标志性项目成果

新教育的精神是什么?——解读新教育精神:理想主义、田野意识、合作精神、公益情怀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新教育究竟是什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作为一个普通教师,牵手新教育的“接口”在哪里?——教师应该成为‌‌幸福完整的代言人

新学年,新征程|新教育如何在一个学校起步?让梦想开花!

文化的进步,变革的力量——一个区域如何有效推进新教育实验?

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让人成为最好的自己——教育,让梦想成真

“穿过生命散发的芬芳”——2018新教育实验颁奖盛典:榜样教师、完美教室、卓越课程、 智慧校长、年度人物获奖名单和颁奖词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2019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实事

2018新教育实验年度人物事迹简介暨颁奖盛典视频

2018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年度盛典

2016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