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教育实验的教师成长——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

朱永新 新教育 守望新教育 2022-04-17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如果教师能够在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方面同时下功夫、做文章,一方面保持生命的激情,积极面对生命的各种遭遇与挑战,另一方面能够加强专业阅读与专业写作,积极参与到优秀的教师共同体中去,就一定能够书写生命的传奇。

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致友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
新教育实验的愿景使命——努力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新教育实验的精神追求——执着理想、共同生活、扎根田野、悲天悯人
......

新教育实验的教师成长
——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
作者|朱永新
新教育研究院
来源|《朱永新与新教育实验》

新教育实验认为:站在教室讲台前的那个人,决定着教育的基本品质。所有与教育教学相关的课堂、课程等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教师。

没有教师的发展,学生的成长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没有教师的研发,课程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没有教师的实践,理想课堂就会成为水中之月。所以,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最基础的力量。为此,新教育实验把促进教师的成长作为逻辑起点,作为整个教育的关键所在。


新教育实验把教师成长分为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两个方面,其中身职业认同是教师成长的内在动力机制身,专业发展是教师成长的技术支持系统,两者相辅相成。
 
职业认同更多的是与人的理想、激情、追求及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认识和理解有关系,专业发展更多的是与知识、智力、技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教师的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是教师成长之两翼。专业发展是职业认同的基础身,没有好的专业发展,也就很难真正实现职业认同;同时身职业认同是专业发展的动力,没有好的职业认同、没有理想与激情身教师,也很难实现专业发展,二者互为补充。如果说专业发展是形而下的技艺之事,那么,职业认同便是形而上的信仰之道。实践表明,教师只有具备高度的专业发展和职业认同,对教育充满浓厚的热爱与饱含生命的激情,才能够成为优秀的教师,才能够拥有好的教育品质。
 
(一) 教师的职业认同
 
如海德格尔所言,以什么为职业,在根本上意义上,就是以什么为生命意义之寄托。新教育的职业认同,是指生命个体基于对于职业价值的发现和体认而产生的心理归属感,这是帮助教师去践行教育思想的理念支撑,也是教师走向卓越的重要路径。
 
新教育实验的职业认同是以生命叙事理论为基础的。生命叙事是指生命个体运用自己独特的叙事方式,书写自己在教育生活中的生命在场、自我成长、意义呈现, 并对其进行爬梳观照和省察言说的过程。不管一个人是否自觉意识到,人的一生都可以视为一个书写中的故事。这个不断删减、修改的剧本,在生命的最终一刻才全书定格,静止为一本真正意义上的 "书”。而在此前,只要一息尚存,生命的全部意义,包括生命的最后刹那,都可以因为故事中这唯一主角的抉择而完全改写。

新教育认为,每位教师的生命都是一个故事,他既是故事的主人翁,又是故事的作者。教育就是让每个人都可以省察地书写自己的生命故事,从事教师职业就是把教育作为自己故事的主旨,并用生命最大段的篇幅来展开与书写。作为教师,能否把自己的生命写成一部伟大的传奇,取决于他是否真正用心地书写自己的生命故事。

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
用行动书写生命传奇——新网师“十佳生命叙事”
教师如何获得精神解放和职业幸福?



基于生命叙事的职业认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关于生命原型。

既然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种生命的叙事,那么这种叙事一定有它特定的生命原型,我们也把它称为 "自我镜像”或者 "人生榜样”。无论是自觉的还是无意识的,我们都会为自己的生命叙事选择一个 "生命原型”,即 "我以什么作为生命榜样? 我应该像谁一样活着?”因为,以什么样的人为榜样,我们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与什么样的人为伍,我们也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我们鼓励新教育的教师要像孔子那样做老师,像雷夫那样做老师,像李镇西、李吉林那样做老师。

第二,关于生命遭遇。

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来看,生命中的各种遭遇、矛盾与挑战,往往是生命成长的重要契机。平庸的生活往往难以成就非凡的人生,因为在生活中,挑战与机遇并存,矛盾与成长同在。个体只有经历各种遭遇与困难,才能 够创造真正的传奇。所以,优秀的教师总是能够不回避矛盾和困难,在困难时依然对生活充满信心。正如罗曼·罗兰所说: "我看透了这个世界,但我仍然爱它。”这正是教师应该具有的智慧与勇气。一位真正的教师,应该让学生,也让自己,在跨越重重困难以及怀疑之后,仍然能够建立起对于世界、对于人类、对于自我、对于存在的根本信任乃至于信念。这种信任、信念乃至于信仰,是成为一名教师的基石。

第三,关于语言密码。

"语言是存在的家园”。伟大的传奇总是用三种语言写就的: 一是人类的语言,二是承载民族文化的文化共同体语言,三是其所处地域的乡土语言。新教育实验认为,科学思想、民主思想、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无疑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要教育内容;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和价值,应该成为我们的重要语言。但是,所有的语言都需要一种民族语言的转译与承载。这是我们真正的“原语言”。所以,教师应该成为中华文化自觉的传承者,把课程之根深植在中国文化的沃土之中。另外,教师还必须充分利用区域的教育资源,让自己的课堂和学校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与个性特征。这样,作为教师生命叙事的语言,就会显得丰富而厚重。

一条通向自我职业生命成长幸福的路
找到你自己,唱出你的生命之歌——新教育的生命叙事意味着什么?
选择滚烫的人生!2020,我们的生命之歌


(二) 教师的专业发展

新教育实验的教师专业发展是以“三专”理论作为基础的,我们也把它称为教师成长的“吉祥三宝”,即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团队的肩膀上飞翔。专业阅读是一种静思吸纳,专业写作是一种梳理表达,专业交往是一种境域背景。

第一,关于专业阅读。

阅读是新教育人最关心的问题。教师的专业阅读,是教师成长的重中之重。新教育认为:没有教师的阅读,就没有教师的真正意义上的成长与发展。教师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人类那些最伟大的教育智慧、最伟大的教育思想往往都在那些最伟大的著作之中。

教师专业阅读的根本任务,就是构造一个合宜的大脑。这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生活中,学习心理学的经典思想、教育哲学的基本观点、人类最好的教育经验,以及他所教学科的知识精华和他所教学科的成功案例。专业阅读的关键是必须回到对根本书籍的研读中来。强调对根本书籍的阅读,其实就是强调恢复原初思想的能力, 恢复教师重新面对根本问题,并从根本问题出发思考当下问题的能力。因此,通过阅读教育经典,与过去的教育家对话,是教师成长的基本条件,也是教师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这也会让教师更加善于思考,远离浮躁而沉淀教育的智慧,从而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丽。

阅读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路径,专业阅读造就幸福教师——教师专业阅读地图:中国中小学教师基础阅读书目
老师一旦停止了阅读,一个学校就停止了前进


第二,关于专业写作。

如果阅读是学习、吸纳的话,那么,写作就是一种思考、一种加工。教师仅仅站在大师的肩膀上还不够,还要学会教育反思,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新教育的教师专业写作可以分为五种类型:教育感悟、教育叙事、教学案例、教育案例、师生随笔。它具有以下五个特点:一是强调理解与反思,反对表现主义;二是强调与实践相关联;三是强调客观呈现,反对追求修辞;四是主张师生共写随笔,即师生通过日记、书信、便条等手段,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五是注重案例研究。
 
总体来看,新教育的专业写作,它不以外在的名利为终极目标,不为写作而写作,而是使写作恢复本来面目,服务于日常教育教学实践,成为自我反思的基本手段,促进师生幸福完整的生活。
 
第三,关于专业交往。

新教育认为:在“专业阅读”专业写作的基础上,借助专业交往身形成专业发展共同体,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因为,一个人可能走得更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写作是倒逼自己成长最快的方法
阅读是与大师的灵魂交谈,写作是与自己的灵魂交谈
改变一所学校,最好让教师们敞开教室的大门开展教研!


新教育的教师专业交往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采取 “底线+榜样"的形式。底线是要求教师有底线,底线是所有人都能够做到的,也是必须做到的。但底线如果没有榜样是远远不够的,榜样是需要共同体来培养的,因而新教育的共同体既建立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又拥有一个良好共同体宽松氛围的土壤。二是共同体成员必须形成共同的愿景。对于共同体而言,共同愿景就是理想和信仰,就是战斗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建立在共同愿景基础上的共同体,具有一般组织所不具备的特质。教师通过阅读写作,通过与团队的对话,其精神状态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就是最好的故事"最好的榜样"最好的说明。
 
总之,如果教师能够在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方面同时下功夫、做文章,一方面保持生命的激情,积极面对生命的各种遭遇与挑战,另一方面能够加强专业阅读与专业写作,积极参与到优秀的教师共同体中去,就一定能够书写生命的传奇。

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是什么?——在新教育中成长
庄惠芬:伴随着我成长的三个问题——在新教育成长二十年
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写作中学会写作
......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周国平(《【致友人】什么是新教育?怎样加入新教育?新教育怎么做?》)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教师幸福‌‌来自‌‌美好关系——朱永新教师节致新教育同仁》)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