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庄惠芬:伴随着我成长的三个问题——在新教育成长二十年

庄惠芬 守望新教育 2021-10-25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人的一生中会在关键的时候遇见重要的人,走在成长的路上,对我影响非常大的导师有很多,其中非常重要的是我的导师朱永新老师。

那十年间,每年朱老师至少抽出一个小时与我对话,每一次给我提出三个问题“今年读了哪些书?思考研究了哪些问题?一年中取得了哪些进步?”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在不断地努力着,耕耘着!

二十年的新教育之路就是我和团队的二十年的成长路,在晨钟暮鼓的又一次循环中,回首来时青翠路,站在新教育的原野,让我们更好地厘定教育的使命、挺起教育的担当、辐射教育的力量,二十年,这是一次教育梦想的远征,而这段旅程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庄惠芬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改变自我,改变世界》《一条通向自我职业生命的路》《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让人成为最好的自己——新教育,让梦想成真》)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在书写中成为最好的自己》《当代教育家的知行合一》)


伴随着我成长的三个问题

——在新教育成长二十年

原创|庄惠芬

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校长


认识朱老师,是在1999年,我的老校长奚亚英邀请朱永新教授来到湖塘桥中心小学,做了题为“我的教育理想”的专题报告。朱老师谈到“理想的老师”时说:我心中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他说有的教师教了一辈子的书就如同教了一天书,因为他不断在重复过去。而有的教一天书,却是教了一年的书,因为他在不断创造生命。



我听完那番话话久久不能平静,工作了七年,我不就是如同教了一天的书。我才26岁,我的目标就唯分数至尚吗?作为一个已经有7年教龄的教师,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教育理想,从来没有在区级上过公开课,没写过什么文章?做过怎样的思考?我觉得这7年自己是白过了,今后难道也这么活着?

当天晚上,我鼓起勇气冒昧地给朱市长写了一封信,谈了自己的困惑,并恳切地提出能不能给我物色一个名师来当我的师傅,引领我今后如何做教师。信寄出去后,我其实没有抱太大希望!可是过了大概5天,朱老师来了电话,他说他愿意成为我的师傅,我非常意外,也非常激动,连夜起草一份师徒结对协议书,于是我和朱老师成为了正式的师徒。
 
伴随着我成长的三个问题
 
1999年到2009年,那十年间,每年朱老师会至少抽出一个小时与我对话,每一次给我提出三个问题“今年读了哪些书?思考研究了哪些问题?一年中取得了哪些进步?”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在不断地努力着,耕耘着!



问题一:今年你读了哪些书?

没有结识新教育之前,我每天过着准时上班准时下班的日子,时常会看《爱情婚姻家庭》《知音》等快餐式杂志,是一个不怎么爱阅读的人。走进新教育,首先开启的是阅读,朱老师问我读了哪些书?每年都会推荐一些书给我;我不能假读,得真读。于是开始阅读《学习的革命》《新教育之梦》《爱心与教育》《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数学教育哲学》《教育的视界》《孩子们,你们好》《有效教学论》……等书。我在“朱永新保险公司”开始投保,基本上每天坚持看一小时书,写一篇千字文的随笔。不知不觉,自己对教育的认知、每天课堂教学的气象在慢慢的改变。

2005年9月,揣着对教育的激情与梦想走进了苏州大学的校门,跟随朱永新教授做访问学者。在苏州大学,我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我很感激奚校长和朱老师给我这样的机会,对于我一个曾经从中师毕业到自学大专、函授本科这样的历程走过来的人来说是如此难得,除了听朱老师的课,还可以听其他导师的课,只要有空我都泡在图书馆里,在学习中思考、在学习中研究,不断地在导师开出的书单中寻求答案、探询思想。

问题二:今年你思考些什么?

说实在,我原本是一个不太会思考的人,在2003年1月11日,奚亚英校长告诉我今后在教学上有什么问题不用发愁,有一个好去处:教育在线,我在网上注册为“湖塘穗子”。



第一天,认识斌山来客的家,走进去一看,才知道那是著名特级教师徐斌老师。徐老师说:欢迎穗子来我家作客,一起探讨有关数学教学的话题。看着徐老师的一篇篇精彩的教学设计与反思,看到他的“家”里一片热闹欢腾的景象,于是我成了他家里的常客,在我的影响下,秋玉、陈霞、张丽娟、王小波等老师也成为了常客。

那一天,我的新家开张了。徐斌、夏青峰、薛法根、陈惠芳、周卫东等名师经常光顾我的新家。因为每次打开朱永新老师的教育小品,读读惠芳的随笔、看看淡淡香茗的教育梦想、想想薛法根的教育反思,我总有千百个理由不能让自己继续地懒惰,让每一个灵感、每一个启发、每一点反思不能再在指间溜走!
 
当导师朱永新老师问我:在自己的教学上有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你能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呢?于是我从“数学活动教学”—— “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追寻儿童数学的真善美”等方面进行思考、实践和梳理,逐渐在导师们的引领下,形成了“站起来的儿童数学”这一思想。朱老师说:教师的生命在课堂,一个人的思想只有在学生身上得以延伸,才是价值真正的体现。同时,上课与写作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两条腿,一条不动,另一条就不可能迈出去!学习研究、课堂创新、反思建构成了我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动力。

问题三:今年你取得了哪些进步?

“学百法、融己法、创新法”,在课堂中不断注重借鉴与创新、总结与提高。那时,奚亚英校长三天两头推门听我的数学课堂,不断给出真挚的建议,每天在理想的课堂中实践,教学模式逐步成型。

2001年在武进市小学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我获得了一等奖,在2002年省小学数学录像课评比中我又获得一等奖,2005年7月,在全国小学数学教改研究会20届年会我在天津执教了《轴对称图形》一课只得了二等奖,朱老师和奚校长不约而同送给我一句话,让我拨开迷雾,那就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你的眼中有没有孩子”。



那一年,已在苏州大学当访问学者的我,在朱老师和奚校长的一再鼓励下,我再次踏上全国赛课的征程。没有班级试教,操场就是课堂,我站在苏州大学的操场,心中想着儿童几十种可能出现的对话、互动和情况,一遍又一遍试讲,一次又一次琢磨反复地改,反复的练,整整十三遍,终于我又站在了全国赛课的舞台,我执教的“认识面积”在全国创新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比赛中获得了十佳一等奖,此时此刻,奖杯已经不是那么重要!恩师朱永新老师鼓励我:给数学课堂赋予生命的意义是正确的方向。

2007年,我作为新教育实验支教团的一员远赴贵州进行支教,在支教的日子里,我们每一个老师都带领一个班级,每一天用“晨诵”打开黎明,孩子们踮起脚尖去亲吻最美妙的诗歌;每一天“午读”时分成为了孩子们的期待;每一天的“暮省”时刻又是让师生如此的心灵向往;当地的老师们纷纷加入到“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成长共同体”的团队中来;每天我们整个团队和当地的老师们一起研修、教学、对话,我也给当地老师几乎上了很多节观摩课、给老师、教导主任、校长不同的群体作专题讲座。短短一个多月过去后,你会看到孩子们发亮的眸子、和老师们不断改变的气象。你会被新教育所带给大山里的老师和孩子们的深切改变而震撼、兴奋,你会被朱雪晴、张硕果、马曙辉、朱亚燕、高丽霞等一大批新教育人的精神所感动和感召!在后来的日子里,贵州的校长带着老师们走出大山到我校来跟岗学习,我的小伙伴们也再次组团去贵州进行义务支教。

在导师的引领下不断成长,让我的成长成为一段彩色的阶梯,成长之路,永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引领自我超越的三次寄语
 
2008年,我评上了特级教师,我拿到证书的那一刻很惶恐,觉得自己只是拥有了证书的特级教师,还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特级教师。我带着困惑再次请教朱老师,我该怎么办?朱老师说,你应该回到一年级,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去教学,并把自己的教育成败得失记录下来,给未来者参考借鉴。在这样的十年间,朱老师给了我珍贵的三次寄语:

寄语一:无论有多忙,坚守教室;无论走多远,坚守学校;

朱老师的新书《回到教育的原点》送给我,并在扉页上写上赠言:无论有多忙,坚守教室;无论走多远,坚守学校。回到教育的原点,我从一年级开始了新的教学之路。那一年,朱老师在苍南提出了新教育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为课堂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第三重境界: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

我不断用这样的境界去创造儿童数学学习的世界,孩子对我的依恋来自于每一天的数学充满魅力的数学课堂,每一天的学习不断与儿童生命交织。我努力寻找到适合孩子成长的数学教育之道,坚守课堂,不断研究新教法、新思路、新手段去改变儿童的学习方式。我潜心破解儿童数学学习困难的问题,专注儿童数学学习恐惧感、障碍感、分化感的突破研究,潜心研究几千名儿童的数学学习、积累几百个课例,近十项成果获奖,形成“站起来的儿童数学”教育思想并专著出版,在省内外推广,获全国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省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所带班级轻负担、高质量、思维活、后劲足,深受儿童喜爱。



2008年开始我担任常州市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三年一届,一带就是三届,每一届都成为常州市优秀名师工作室,带领更多充满理想的教师加入到新教育实验的行列,追求理想的课堂,一批批教师拔节生长。
 
寄语二:关起校门,你就是国王;用心经营,学校就是天堂;

2013年,经过前期两年筹建的“星河小学”终于建成,我要踏入这所学校去担任校长,接到任命书那一天,我问自己到底我能将这所学校带向何方?

朱老师送给我了一本新书:《教师最喜欢的教育名言》,在扉页中写上赠言:关起校门,你就是国王;用心经营,学校就是天堂;我记住了许许多多的教育名言,也把朱老师的赠言镌刻在心上。我放弃了几乎所有的假日,花两年左右时间走遍全国三十多所名校,去寻找名校成功的密码。我希望自己的教育理想能在千千万万的平民百姓子女的身上得以实现,这些孩子未来能担当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2011年9月,第一年我们借地方招生,共招到31个学生,设立了“星河班”。朱老师说真正意义上的新教育实验小学首先应该开启的“完美教室”。新教育实验提出了“构建完美教室”,就是要让教室里的每个孩子穿越课程与岁月,朝向有德性,有情感,有知识,有个性,能审美,在各方面训练有素又和谐发展的生命,而一天天地丰盈着、成长着。星河班的老师们开启了完美教室的构建,小小的一间教室,集聚是一群有着共同梦想的志同道合者。一年下来,31个孩子呈现了一场音乐会、完美教室里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31本口袋书出炉,看到自信、阳光、大方的孩子们,每一个家长都留下了感动的眼泪!



2013年朱老师在新教育实验年会提出了“卓越课程”,一所学校发展的引擎是课程,能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是课程;星河小学的课程改革之路正式开启。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调查,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于是“办一所人人有好奇心、个个有创造力的创想学校”的办学愿景诞生了,儿童创想课程得以构建,成为了江苏省首批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2015年12月,我们的《儿童创想课程的整体建构与实践创新》获得了全国第四届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优秀校长奖。2018年,“儿童创想课程”获得了江苏省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寄语三:优秀是卓越之敌

随着办学成绩与学术影响力的递增,许多地方也给我抛出了橄榄枝。在新教育年会上,朱老师送了一本《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的书给我,沉吟片刻写下寄语:优秀是卓越之敌。

朱老师希望我做“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的创造者,成为优质教育的摆渡人。于是我带领团队组建星河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接管并兼任薄弱学校校长,并且得到政府、教育局和企业的支持改善办学条件,开设新父母家长夜校、开启儿童阅读、建构外来务工子女生活力课程、开启学会适应的品格工程、共享集团野外基地、破解随迁子女学会城市的各种适应问题;星河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又与四所农村小学城乡结对,共同加入到新教育实验学校的行列,用新教育的理念改变着学校的内涵与质量,带动农村学校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二十七年间,我从普通乡村学校到薄弱农村学校,从品牌学校到新校的开天辟地,从优质学校到优质学校群,新教育带给我的是要用教育信仰和坚定的教育信念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担当,只有每一个校长、每一个老师都有着这样的使命和情怀,美好的教育未来才真正必达。



永远温暖在心间的三篇文章
 
在新教育成长的20年间,朱老师对我和我的团队不断引领,先后写下了温暖我内心的三篇文章:

文章一:魅力老师的魅力课堂

经过在苏州大学当访学半年,我静下心来梳理自己工作十多年的数学课堂教学的得与失,我的第一本专著《魅力数学课堂》终于正式出版了,很粗糙、很羞涩、很稚嫩,我也很担忧,这本书问世后,我敢看吗?会有人看吗?朱老师在教育在线博文里看到我的困惑,让我把书稿寄给了他。朱老师看后提出了修改意见,并为我的第一本专著《魅力数学课堂》写了序言:魅力老师的魅力课堂。



朱老师在序言中写道:当年扎着两个小辫子的小姑娘如今有了第一本专著,看着对数学教育的深入理解、看着对儿童数学学习的研究、看着这么鲜活的数学课堂课例,我看到了庄老师在理想课堂中的独特见解,在新教育实验中的积极探索。其实,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育哲学,他(她)如何理解教育,他(她)就拥有怎样的教育。因此,思考是教师的灵魂,通过这本书,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个数学老师的数学教育观,看到一个教师实践与思考的成果,同时也可以透过这些成果了解一个魅力老师是如何炼成的。

读完朱老师的文章,我的眼睛是湿润的,眼前的一幕幕、一件件,再次回到我的眼前!十几年前,我还是个黄毛丫头,十几年后,变化的也许是老去的容颜,不变依然是当年那颗对教育炙热的心!朱老师与我每一次对话,每一次交流,每一次指导、每一次帮助,都值得我回味!始终能让我回到原点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去面对孩子们,去面对我热爱的教育!
 
文章二:激情成就梦想

2010年,朱老师写了一篇论文“激情成就梦想:记我的徒弟庄惠芬老师”发表在了《天津教育》上,文中说到:12年过去了, 庄惠芬与湖塘桥中心小学一起成长起来了,她也已经从一名青年教师成长为江苏省特级教师。我是看着她成长的,每年无论是书信往来,还是到学校实地考察;一路走来 ,她对“新教育”的执著情怀,对“理想课堂”的不断追寻,对自我价值的不断实现,让我非常欣慰 。“十年磨一剑 ”, 她已经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江苏人民教育家首批培养对象。应该说这些荣誉是许多教师一生的梦想,而一位年轻教师 1 0年的奋斗,就拥有了许多人一辈子希望得到的东西,其中的付出的艰辛努力是可想而知的。



在这个成长路口,会走向何方?朱老师说,你应该把自己的生命去润泽更多的教师、学生甚至家长;去锤炼更好的教学、去经营更好的学校,去做更好的教育。是的,每当我收到一届届已经毕业的家长朋友们节日的短信:孩子永远忘不了庄老师的数学课;每个年末总有毕业的孩子来学校看望时说,庄老师,数学真的让我非常受益。回到原点,生命创造的激情再次点燃!

文章三:书写生命的传奇

2016年我参评常州市首批特级校长,老校长奚亚英鼓励我参加申报,我一直很迟疑,在新教育年会中朱老师听说了,给我写了一封推荐信,信中写道:“庄惠芬校长虽是一位年轻校长,但她为了清晰自己的办学方向,她放弃两年所有假期去访名校、读名著、访民生、拜名师;她把钱学森之问作为学校办学的主旋律,清晰办学的使命;她把“一所人人有好奇心、个个有创造力的创想学校”为己任,成为新教育实验小学的推进者、践行者与创造者,正是有了这样的教育情怀与担当,短短三四年时间就让一所年轻的学校被家长社会广泛认可,成为了地区的窗口与标杆,让更多的老百姓子女享受优质的教育。二十多年来她一直在忘我而拼命地工作着,民族的未来、教育的担当和她的生命完美地融为一体。在我的眼里,庄惠芬校长不仅是一位具有教育思想和智慧的老师,更是一位有着民族情结与平民情怀的校长。”



朱老师的寄语是鼓励,给我巨大的力量,也是鞭策,更像一盏灯照耀着我们走向教育的明亮那方。评选并不重要,重要的我更加清晰了未来的方向。我想把这盏灯传递给更多有着教育理想的校长。于是,我担任常州市名校长培养基地领衔人、武进区名校长工作室领衔人和江苏省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与常州地区三十多校长、全省三十多位校长一起出发,抵达更加美好的教育彼岸。我想只有更多的学校、更多优秀的校长去做更好的教育,咱们的国家才有希望,咱们的民族才有未来!

二十年的新教育之路,是我和我的团队的成长路,在晨钟暮鼓的又一次循环中,回首来时青翠路,站在新教育的原野,让我们更好地厘定教育的使命、挺起教育的担当、辐射教育的力量。二十年,这是一次教育梦想的远征,而这段旅程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文章来自头条朱永新教育观察。在此特别向作者庄惠芬校长致谢!各媒体转发刊用须经作者同意。)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2019版)

新教育研究院简介——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2019最新版)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新教育实验的选择与行动

理想与行动的力量——中国新教育实验掠影(内附视频)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用生命书写,用行动言说:新教育教师生命叙事集锦

新教育——未来教育的一面旗帜

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向着新教育的更深处漫溯——深度学习,深度实践,新教育实验的十二个标志性项目成果

新教育的精神是什么?——解读新教育精神:理想主义、田野意识、合作精神、公益情怀

文化的进步,变革的力量——一个区域如何有效推进新教育实验?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

“穿过生命散发的芬芳”——2018新教育实验颁奖盛典:榜样教师、完美教室、卓越课程、 智慧校长、年度人物获奖名单和颁奖词

2018新教育实验年度人物事迹简介暨颁奖盛典视频

2018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年度盛典

2016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

与黎明共舞,与经典相伴,与美好同行——新平台,天天都有新资源,新教育,天天都有新创造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