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境界无上限,道德有底线

何怀宏 守望新教育 2021-10-25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底线伦理是对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群体道德和行为层面提出的一种“普遍性”的要求,同时也是“最低的”要求,它是对我们民族的传统道德原则的一次有益校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但人必须先满足一种道德底线,然后才能去追求自己的生活理想。严守道德底线需要得到人生理想的支持,而去实现任何人生理想也要受到道德底线的限制。

底线伦理,即道德“底线”或基本规范,主要是相对于较高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念来讲的。不管人们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或价值目标,都有一些基本的规则不能违反,有一些基本的界限不能逾越。比如不能强迫他人,不能杀人越货,不能坑蒙拐骗等,即把人当人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一直试图探讨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的底线伦理学。底线伦理即每一个社会成员自觉遵守最低限度的道德规范。如果有公民追求道德的崇高和圣洁,那他必须从基本的义务走向崇高,从履行自己的应分走向圣洁,这就是义务。雨果说,做一个圣人,那是特殊情形;做一个正直的人,那是为人的常轨。——何怀宏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一场“疫”战,完全可以成为一场公民教育》《上好抗击疫情中的四堂教育课》《现代教育的两大支柱:生命教育与公民教育》)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让教育沐浴人性的光辉》《明德至善绽放人性芬芳》)


境界无上限,道德有底线

作者|佚名


无底线,则无敬畏。无敬畏,则无禁忌。


境界无上限


《易经》有六十四卦,第六十三卦是既济,表示已经完成,但是事物不可能穷尽,所以接下来的最后一卦是未济,表示还没有最终完成。


有人说,人生有三种境界:最低境界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脱俗,最高境界是返璞归真后的淡然。


也有人把人生分为四个等级,依次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境界是可以无限提升的,越往上走,看到的天地越宽,风景越美,直到不可思议!


在佛家看来,一个人修行,越修行越没有境界,越修行越平常,越修行越通达,最后是空空如也。


境界的提升只靠一个字:悟。钱钟书说:“人性中皆有悟,必功夫不断,悟头始出。如石中有火,必敲击不已,火光始现。”


境界无上限,只有“悟”,不停地下功夫,不要心胸狭隘、故步自封,也不要有点进步就沾沾自喜,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有事心不乱,无事心不空;大事心不畏,小事心不慢;心大世界小,心小世界大。


做事就是修心,修心就是觉悟,觉悟就是人生。


道德有底线


《易经》:“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多多做善事,自然有好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多行不义必自毙,做人必须要有自己的底线。


一个人,没有道德底线,就什么坏事都敢干。坏事做多了,害人害己。


古训说:“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一个人毫无底线,为所欲为,就算能一时呼风唤雨,却终会随时受到报应。


人在做,天在看。别看现在闹得欢,小心将来拉清单,无论出于什么动机,都不要急功近利、不择手段。


想人家好,自己才会好。与人为善,甚至损己利人,这是“境界”;至少不损人利己,尤其不能损人不利己,不破坏社会风气,这是“底线”。


境界,不一定人人都有,只能用来要求自己,而不能强求别人也有。


底线,却是每个人都不能缺失的,因为底线是道德基础,是做人根本,一旦失守,就会被人鄙视。


无底线,则无敬畏;无敬畏,则无禁忌。


做人不必有远大理想,但是一定要有道德底线,做到“心中有畏”和“心中有戒”,就可以守住底线。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际遇。


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对得起天地良心,于人于己问心无愧,对父母尽孝,对朋友尽义,对事业尽忠,就会一辈子活得坦然,活得轻松,活得有模有样。


人生苦短,百年一瞬,把生命和精力浪费在“搞人”,把有限的时间用在给别人“使绊子”上,只会留下劣迹和笑柄。


而没有这些罪过和低级下作,那么,无论一个人的成就大小,至少可以非常心安理得地享受人生。选择朋友和同事,要看重能守住底线的人,警惕唱高调的人。


有些道德高标准,比如“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到,甚至是大多数人做不到的。


一些唱高调的人,是希望别人做到高标准、严要求,至于自己,就不好说了。


伪君子比真小人更让人厌恶。真正能守住底线的人,肯定不是唱高调的人。


生而为人,理应善良。善良没有错,但是要学会对别人善良的时候保护好自己,分清对方是人是鬼。



底线伦理是建设公民道德的可行之路

作者|何怀宏

  来源|《绿叶》


一、道德是一种“公共资源”
  
我国正向现代社会迅速转型,新的社会要求产生与传统的道德基础崩裂,导致人们常对目前的社会道德状况感到不满。作为个人,我们常常感到相当无力和信心不足。那么,道德建设的动力何在?我们的信心又建立在什么地方呢?


首先我们必须觉得道德很必要。它虽不像衣食那样须臾不可离,不能当饭吃,当衣穿,但是,如果社会没有道德——主要是一套规则并加上对规则的尊重——我们的饭也会吃不好,甚至根本吃不着。因此,道德是一种巨大的“公共资源”,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和发展这一“公共资源”。就个人来说,一般而言,如果遵循了基本道德就比做了亏心事感觉要好,心地会比较平安。我们不要小看这“心地平安”,它是许多幸福快乐的基础。
  
换句话说,道德建设的初始力量,其实正是从人们对道德状况的不满和不安中表现出来的。这种不满和不安是因为人们的“良心”说了话,即便暂时还不能做到完全遵循它的声音行动,但人们已经意识到这样的状态不是很好。比如,无论一个社会还是一个人,如果仅仅是繁荣和富裕,有很多钱,有很多眩人耳目的东西、声色犬马,却没有什么精神的和道德的东西,这样的状况主观上感觉并不会很好,客观上也不能持久。如果说社会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维系,那是因为有前人或他人积累的伦理资源。一旦人人都只是使用这种公共资源而不补充,让它持续亏空,就可能会有社会“破产”的一天。
  
因此,道德的根本力量来自道德本身,来自基本的“良知”——在所有人那里都以某种方式存在着的最基本的恻隐之心和是非观念。良心的声音常常非常微弱,以至于我们听不到,这有时是因为我们平常的行为没有触及它的底线——最紧要的道德;有时则可能是因为整个社会的风气出了问题。良心是容易“放失”或“蒙尘”的,所以古人常说要“求其放心”,“勤拭尘埃”。当然,从正面说,社会道德的力量还来自榜样的力量,来自许多人的“相濡以沫”和相互感染。
  
二、道德建设要从公民道德着手
  
在强调道德的意义时,需要说明现代社会的道德应当是平等和适度的道德。也就是说,道德建设的信心来自我们所要建设的道德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不是要所有人都成为圣人的那种尽善尽美的道德,而优先地应该是公民的道德,即每个人作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都应该履行的义务。这种现代社会的道德主要是用来防止坏的行为,而不是用来塑造高尚优雅的人格。觉得道德无用常常与把道德理解得过高联系在一起,而某些人过分的愤世嫉俗或者无力感有时正是来自这里。这种太高的理解是传统社会的理解。在过去,道德是少数精英的道德,目的是“成圣成贤”,在多数人那里实际只是受其影响的风俗。在现代平等多元的社会里,道德不能不面向所有人,所要求的也只是所有人都能遵循的基本道德规则。越过此线,则是进入一种个人精神信仰努力的领域。
  
因此,道德建设要从公民道德入手,从基本义务着手。人的善端是超过恶端的,但我们又的确不敢夸大这种向善的力量。人是有限的,是应当超越自己的,他仅仅靠自己的力量还不够,他还需要一种超越的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在个体的表现形态可能相当不同,因此,支持人们履行基本的道德义务和引领他们进入更高的道德境界的精神动力也是相当不同的。我们对现代人的道德信心尤需要建立在一个恰如其分的基础上,这种基础乍看起来或许比较“低弱”,但却比任何“高蹈”的道德都更为坚固和持久。
  
三、现代社会公民道德的鲜明特点
  
当今社会的道德状况,的确存在着一些冲击到道德底线的“乱相”;而且,比这“乱相”更严重的是潜伏着一些更深层的价值和信仰危机,比如说权力的腐败、机会主义价值观的流行、职业道德水准的下降,以及对精神信仰的漠不关心等。有些时候,道德精神的严重缺失甚至使人有“末世”之感。
  
伦理道德的巨变与社会经济,尤其与政治的巨变密切相关,甚至常常受到它们的支配性影响。20世纪时“文革”的激烈动荡把传统的很多东西都毁了,比如乡村自治、自然的亲缘组织。除了体制上的破坏外,还有观念上的破坏,破“四旧”、“批林批孔”,传统社会既定的信仰、固定的规则被简单粗暴地视为“陈旧”、“迂腐”、“僵化”,甚至是“以礼杀人”。
  
从“文革”结束至今30多年,中国社会又一次发生了巨变,伦理道德也概莫能外。总的来说,这30年的道德变迁,从伦理道德的基本形态来看,是从一种“动员式道德”走向一种“复员式道德”,也就是从一种强调斗争的、相当政治化乃至军事化的、紧张的、运动的、一元的、高蹈的道德形态,走向一种强调和解的、相当平民化乃至市民化的、放松的、日常的、多元的、底线的道德形态。“动员”(mobilization)和“复员”(demobilization)两个概念最早都是军事术语。从“动员式道德”走向“非动员式道德”,也意味着从一种非常时期的道德走向一种正常时期的道德,从一种要求高蹈的道德走向一种坚守底线的道德,从一种价值和规范统一的道德走向一种区分价值和规范的道德。目前我们也许只能说,取其谐音,感觉它是一种“复原”——即向比较正常而非亢奋的状态的一种恢复,也是向传统的某种复归;同时它也是一种“复元”——虽然人们在基本规范方面需要寻求共识,但在价值追求和生活方式方面却无可避免地多元化了。人的精神资源是多样的,个人信仰的对象和喜欢的生活方式也趋于多样,但仍应当在基本道德行为上寻求共识。在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上,要求大家只追求同一个目标,这是不太可能的,只要他不去伤害别人,就都是可以的。因此,我们不妨在严重影响他人和社会的行为规范上求同,而在个人的生活追求和趣味上存异。
  
由此可见,公民道德既是继承,又是创新。从求同的一面来说,它实际是过去社会基本道德的一个重申;从存异的一面来说,它又带有现代社会划分公私领域的鲜明特点。
  
四、底线伦理是建设公民道德的可行之路
  
底线伦理,即道德“底线”或基本规范,主要是相对于较高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念来讲的。不管人们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或价值目标,都有一些基本的规则不能违反,有一些基本的界限不能逾越。比如不能强迫他人,不能杀人越货,不能坑蒙拐骗等,即把人当人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底线伦理首先在应用上就有一个范围,即它主要用于公共领域,用于那些会严重影响到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其次在对个人的要求上,它不涉及“分外有功的行为”,而主要是指必须履行与公民权利相称的公民义务。这样,底线伦理就和现代社会的公民道德产生一种对象和内容上的耦合。而且,它鲜明地揭示出公民道德的性质是一种现代社会所有成员的基本伦理。当然,完整的底线伦理还包括社会制度的正义,而公民道德主要讲社会成员的道德。
  
我们可以将“道德底线”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所有人最基本的自然义务,人之为人的义务,比如说不伤害和侮辱生命、不欺诈他人,这也是最基本的道德底线;第二个层次是与制度、法律密切相关的公民义务,比如说奉公守法,捍卫法律尊严,抵制对公民权利的侵犯,同时也履行自己的公民义务;第三个层次是各种行业的职责或特殊行为领域内的道德,比如说官员道德、教师道德、生命伦理、环境伦理、网络伦理,等等。
  
以上三个层次,越是前者越为根本,后者一般是前者的引申和具体化,但因为有领域和行业的特殊情况和权益而有外加的责任,所以往往也就显得较高。比如掌握权力的官员,除了履行一般的自然、社会义务和公民义务,还需要担负起与其权力相称的职责。这种职责的高低轻重是和权力或影响力成正比的,权力越大,其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越大,责任也就越重。
  
第一类自然的义务不受基本制度的影响,是我们在任何社会里都应该履行的。第二类狭义的社会义务则对制度有要求。比如说,原则上社会义务都是要求人们各安其分,各尽其职,但这“分”是不是安排得公正合理,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人的职责是否合理,是否能够顺利履行。因此,在这方面,社会制度的正义将优先于个人的政治义务。
  
换句话说,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社会体系中各安其分,各敬其业,但是,我们更有必要通过社会制度创造出一个能够使每个人各得其所、各尽其能的基本条件,即创造出一个公正的社会环境。也就是说,大家都要守本分,以尽职尽责的精神做好自己的事情,而政府也要守本分,确定自己恰当的权力范围,保障各阶层、每个人的正当权利和利益不会受到侵犯。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中把社会公正与个人义务并提,把权利论与德性论视为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并且优先讨论权利论,等等,这是发人深省的。但是,无论如何,制度的不公正即使有时可能勾销一个人的政治职责,却仍然不能勾销一个人的自然义务。总之,只要你是一个社会的成员,你就必须履行某些义务。不管你有什么信仰,追求什么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不管你多有权、多有钱或多有名,有一些基本的东西你是不能丢的。我们生活在一个转型中的复杂的现代社会,可能会遇到很多麻烦,可能要做出妥协和退让,但某种做人的底线是不能突破的——不能因为达不到最高,就把最低的也放弃了。在道德上,我们要摒弃一种“要么全部、要么全不”的思维,不能因为成不了圣徒、英雄,就索性做一个坏人;不能因为社会不是太理想,或者别人做得不是太完美,就给自己的行为找借口。总之,不能认为“既然你也不是太好,你也有一点私心,那么我就什么都可以做,就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对底线伦理的理由有一个通俗的说法是:你不想被偷、被骗、被抢、被杀、被强制和被伤害,那么,你也不能对别人做这些事。也就是说,把他人视为与自己平等的人、同样有尊严的人,以人为本,决不把人仅仅作为手段对待。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它的规范是可以普遍化的,是能够获得一种为大家承认的共识的,也是充分考虑到基于人性的可行性的。作为一种社会伦理,底线伦理首先要考虑可行性,考虑“应当意味着能够”,这种可行性是针对社会的绝大多数人,而不是少数道德精英而言的。因此,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伦理,它并不提出很高的道德要求,比如说成为圣贤或英雄,而是希望人们能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一般意义上的好人。底线伦理依据的动力之源是一种在所有人那里都潜存的普遍的恻隐之心和向善之心。
  
道德是可以分层次的。每个社会里都有一些人有着很高的道德追求,如西方历史上的斯多葛派,中国古代儒家的一些人以道德高尚、品格完美、成为圣贤作为他们人生的最高乃至惟一的精神追求。对他们来说,自然是绝对不会以底线伦理为满足的。现在随着社会的平等化,大家的价值追求也可以多样化了,许多人没有很高的道德追求,不想做圣人,但也不去伤害人,只求一生本本分分赚钱,平平安安度日,这也是无可非议的。
  
底线伦理的道理似乎很简单,但要使人信服地说明和论证这些基本规范却不容易。因为在它之前的“传统社会的伦理”,是一种要求人们成为“圣贤”的“高蹈伦理”,与这种“高蹈伦理”并行且随后又常常流行一种道德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高蹈伦理”自然有其不可忽视的意义,因为它曾鼓舞人们创造出璀璨的道德景观。但无论如何,一种基本的道德秩序是我们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础性平台。任何社会、任何个人都必须立足于此。损坏了这一基本平台,其他一切高处的东西,一切灿烂和辉煌最后都无法维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但人必须先满足一种道德底线,然后才能去追求自己的生活理想。严守道德底线需要得到人生理想的支持,而去实现任何人生理想也要受到道德底线的限制。当然,道德底线的大致确定和具体阐述是需要通过所有相关人、所有各方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和讨论来达到的。当前优先的问题是需要如此阐述一种底线伦理,以使它不仅仅能得到一种人生理想与价值体系的独断的支持和阐释,而且能得到持有各种合理的人生理想与价值体系的人们的共同支持。现时代我们面临这样一种处境:最小范围内的道德规范需要最大范围内的人们的同意和共识,最低限度的道德约束呼唤着最高精神的支持。所以说,强调道德底线与基本义务、提倡人生理想与超越精神又是紧密联系、完全可以互补的。
  
来源:《绿叶》2009年1期

参考阅读——


共守“七条底线”,做幸福的“网络公民”

作者|袁宝|2013
来源|人民网

8月10日在北京举行的“网络名人社会责任论坛”,就承担社会责任,传播正能量,共守“七条底线”达成了共识。笔者认为,网络空间是现实社会的延伸,我们网民都应增强自律意识和底线意识,共同遵守“七条底线”。

一是法律法规底线。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知法、懂法、守法、护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互联网是虚拟空间,有一定的隐匿性,但也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果不遵守法律法规,互联网就会乱成一锅粥,成为一团乱麻。

二是社会主义制度底线。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历史和人民选择的结果。坚守社会公共秩序底线,是让我们的生活有秩序、平稳运行的需求。

三是国家利益底线。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是每一个公民的应为之举。互联网没有国界,但网民有国界。对于那些以民主、自由的外衣试图颠覆我政权的行为,要与之作坚决的斗争。爱国是最基本的信仰,我们应当自觉地坚守。

四是公民合法权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是网络世界每一个网民公平、权益必须得到保证的要求。网络为公民合法权益维护打造了一个崭新的平台,我们应该好好利用这个平台,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我们也应该警惕某些人利用这个平台维护自己的非法权益。

五是社会公共秩序底线。网络虽然给了个人很大的空间和自由度,但它并不是没有任何约束的公共场所,不能认为这里没有互相监督和道德约束,可以随心所欲。网络与现实是互动的,网上不道德问题不仅影响网络的文明建设,而且会直接影响现实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所以,营造风清气正的公共秩序,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

六是道德风尚底线。人是社会性的群体,只要有人的活动参与,就要受到人类社会各种道德伦理的约束,决不能借口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匿名性、相对性而漠视或否定网络道德。我们要努力强化网络主体的道德责任,提高对网络行为和网络文化的是非鉴别力,自觉抵制不良网络文化侵蚀;要依靠网络主体的理性、信念和内心自觉来自律。

七是信息真实性底线。对于信息而言,最忌讳的就是虚假信息。虚假信息跟真实信息在一起,鱼目混珠、鱼龙混杂,蒙蔽了人们的双眼,影响了人们对于信息真实性的判断。在一个传播多元的时代,无论是政府机构、大众媒体还是公民个人,所要做的是,共同抵制虚假有害信息、特别是恶意谣言的传播,大力倡导真实、文明的信息交换和流通,这是互联网时代的底线,也是人类文明持续健康向前发展的要求。

“七条底线”是一种社会规则,当我们甘愿固守内心的那一份幸福和清静,对于这个充满正气的规则和约束,自然产生更多的服膺感和敬畏感,更愿意发自内心地去遵守规则。个体将规则和自我的心理需要完成对接,“遵守”起来就不觉得难受。当达到这种双向和谐的状态,更多网民就能坚守文明与理性,做一名幸福的“网络公民”。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2019版)
新教育研究院简介——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2019最新版)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新教育实验的选择与行动
阅读,看见更大的世界
理想与行动的力量——中国新教育实验掠影(内附视频)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用生命书写,用行动言说:新教育教师生命叙事集锦
新教育——未来教育的一面旗帜
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向着新教育的更深处漫溯——深度学习,深度实践,新教育实验的十二个标志性项目成果新教育的精神是什么?——解读新教育精神:理想主义、田野意识、合作精神、公益情怀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新教育究竟是什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作为一个普通教师,牵手新教育的“接口”在哪里?——教师应该成为‌‌幸福完整的代言人
新学年,新征程|新教育如何在一个学校起步?让梦想开花!
文化的进步,变革的力量——一个区域如何有效推进新教育实验?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让人成为最好的自己——教育,让梦想成真
“穿过生命散发的芬芳”——2018新教育实验颁奖盛典:榜样教师、完美教室、卓越课程、 智慧校长、年度人物获奖名单和颁奖词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2019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实事
2018新教育实验年度人物事迹简介暨颁奖盛典视频
2018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2017年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年度盛典2016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