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朱永新:学校是家庭教育问题的“显示器”——儿童进入学校时遭遇失败将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朱永新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学校是家庭教育问题的“显示器”
——儿童进入学校时遭遇失败
将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作者|阿德勒 朱永新
来源|朱永新教育观察
 
社会情感是儿童正常发展的晴雨表

读与思(4月20日)
 
心理学家和为人父母者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类型的儿童在成长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情感的发展程度。社会情感在儿童心理的正常发展中起着决定性和指导性作用。社会情感的任何障碍都会严重危害儿童的心理发展。社会情感是儿童正常发展的晴雨表。——(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彭正梅、彭莉莉译:《儿童的人格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人是一个社会性动物。人的社会性是人的本质特征之一。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可以视为社会教育学,也就是说,他坚定地认为,“个体心理学就是围绕社会情感的根本原则来发展相应的教育方法”,与别人和谐相处,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成为受人欢迎的“人缘儿”,是社会情感成熟的标志,而这种社会情感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具有“决定性和指导性作用”。所以,社会情感不仅是儿童正常发展的晴雨表,也是我们理解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一把钥匙。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阿德勒主张教师和父母不能够让孩子“只和一个人建立紧密联系”,认为这样是无法适应今后的社会生活的。
 
理想的学校可以成为
家庭和现实世界之间的中介
 
读与思(4月22日)
 
人们普遍缺乏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的知识,因而,很多成年人在回想他们的学校生活时,总觉得那简直是一场噩梦。如果教育得法,学校自然也能弥补儿童早期教育的欠缺和缺失。理想的学校可以成为家庭和现实世界之间的中介;学校不仅仅是一个传授书本知识的地方,它还应该是传授生活知识和生活艺术的场所。不过,在等待理想学校出现以弥补家庭教育缺陷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父母家庭教育的弊端。——(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彭正梅、彭莉莉译:《儿童的人格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入园)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许多家庭往往做错了,帮了倒忙。如一些父母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经常用吓唬性的语言告诉孩子:幼儿园和学校是一个恐怖的地方。他们经常说的一句口头禅就是:你们现在不听话,学校老师会“收你们的骨头”!这样,往往加剧了孩子对入学与入园的焦虑和恐惧。很多家庭不注意养成孩子的独立性、良好生活习惯与自理能力,导致孩子到了学校无法顺利、快捷处理自己的吃饭、排便、穿衣等日常生活问题,无法及时完成老师的任务要求,与其他孩子相比经常手足无措,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在这样的时候,学校应该有更大的耐心,尤其是对于那些“慢半拍”的孩子,要多鼓励多关爱,少批评少惩罚,要鼓励孩子之间互相帮助,这样,学校(幼儿园)就能够有效弥补儿童早期教育的欠缺和缺失,弥补家庭教育的缺陷和弊端。所以,阿德勒认为,理想的学校应该也可以成为“家庭和现实世界之间的中介”。他还特别提醒,学校(幼儿园)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地方,还应该是一个传授生活知识和生活技能的场所。其实,在入学(入园)初期,更应该是一个传授生活知识、自理能力、团队合作、社会交往的场所。


学校是家庭教育问题的“显示器”
 
读与思(4月23日)
 
对于家庭教育的弊端,学校只能起着显示器的作用,这恰恰是因为学校还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环境。如果父母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如何与他人相处,那么,孩子在入学的时候就会感到孤立无缘。他们会因此被视为古怪、孤僻的孩子。这反过来又会强化孩子初始的孤僻倾向。他们的成长由此受到伤害,并展成为问题儿童。人们常把这种情况的出现归咎于学校,殊不知学校只不过引发了家庭教育的潜在问题而已。——(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彭正梅、彭莉莉译:《儿童的人格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我们不敢说,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家庭的问题,成人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从儿童早期寻找原因,但是可以肯定地说,家庭是造成孩子各种问题的重要源头,童年是造成成年人各种问题的重要源头。孩子的许多问题,在家庭往往没有被引起关注,因为有父母的呵护关爱,这些问题也没有造成特别大的不良后果。但是,当孩子离开父母,离开家庭,来到一个陌生的场所,来到一个没有时刻呵护关爱他的人,许多问题就暴露、彰显出来了。所以,问题的根源在家庭,学校只是一个“显示器”,把家庭教育的弊端不断显露出来。所以,一方面要特别提醒父母注重孩子社会情感的培养,让他们学会心理换位,学会克服自我中心,学会与小伙伴友好相处;另一方面,学校要及时发现那些感觉孤立无援的孩子,帮助他们及时融入集体。父母不要轻易把孩子的问题怪罪到学校,而要善于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从家庭教育开始,从陪伴孩子成长开始,父母的改变才会带来孩子的改变,父母的成长才会带来孩子的成长。

 
儿童进入学校时遭遇失败将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读与思(4月24日)
 
如果儿童进入学校时遭遇失败,那将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这与其说是学习的失败,还不如说是心理上的失败。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儿童开始对自己丧失信心。他们的情绪开始扩展,回避有意义的行动和任务,总是尽可能地逃避,寻求自由自在之道和便捷的成功。他们不走社会所确定和认可的大道,而是选择能获取某种优越来补偿其自卑感的私人小道。对于这些丧失信心的儿童来说,选择最为迅捷的成功之道,最具吸引力。——(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彭正梅、彭莉莉译:《儿童的人格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7页。
 
多年前,我曾经有机会与美国著名的教师雷夫同台讲演,交流讨论。他曾经深有体会地说:“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他拥有了什么,而是因为他缺乏了一样东西——恐惧。”的确,当一个孩子对学校充满恐惧的时候,教育还没有开始,就已经失败了。儿童的失败,更多的不是学习上的失败,而是心理上的失败、情绪上的失败。所以,帮助孩子克服入学(入园)的恐惧感,帮助他们消除和减少初入学校时的挫折感和失败感,是非常重要的。按照阿德勒的观点,如果孩子们进入学校之初就遭遇失败,他们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就会对学校产生恐惧。然后,他们就要通过各种各样可能的路径,或者逃避,或者为了吸引注意力和补偿自卑感做出违反规定的行为。在许多情况下,儿童的反社会行为不是他们的道德品质出了问题,而是他们希望通过那些行为解决自己的心灵危机,实现自己的内心平衡。为此,我特别推荐新教育实验学校浙江杭州萧山区银河实验学校的入学课程。在他们学校,开学第一周是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课程的,“开学第一周,我们‘不上课’”,是他们引以为傲的做法,他们用一周的时间,举行大量生动有趣、内容丰富的活动,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磨刀不误砍柴工,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入学(入园)的最初时期,是非常关键的。


表面的勇敢经常是为了掩盖内在的怯懦
 
读与思(4月25日)
 
在他们(朱永新注:问题儿童)看来,甩开社会的和道德的责任会给他们一种毫不费力的征服感,这比起走社会所确定的大道要容易的多。选择捷径显示了他们内在的怯懦和虚弱,尽管他们外在行为却表现出相当勇敢无畏。这种人只肯做十拿九稳的事情,借以炫耀自己的优越。——(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彭正梅、彭莉莉译:《儿童的人格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人的心理与行为之间经常会表现出极大的矛盾与冲突,越是贫穷的人往往会表现出更加大方,越是恐惧的人往往会表现得更加勇敢。对于儿童来说,也有类似的情况。如对于自卑感特别强的人来说,当他们发现通过正常的途径(如发奋学习取得优异成绩等)无法取得成功,无法受到别人的关注、重视和尊敬的时候,他们就会采取更为便捷、快速的非正常途径,甚至是通过反社会、反道德的行为来达到目的,这样的行为“比起走社会所确定的大道要容易的多”,但是却是违反底线要求的。所以,父母和老师在孩子身上发现类似问题时,要注意观察和研究行为背后的真实动机,帮助这些“问题儿童”及时走出危机。阿德勒发现,这类儿童往往属于那些“被娇宠过甚的一类”,需要帮助他们重建人格,摆脱焦虑、依赖等。


僵硬专横的教育往往会培养出冷酷仇恨的心灵
 
读与思(4月26日)
 
僵硬的、专横的教育是毫无意义的,因为这只会使孩子疏远他们的教育者。——(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彭正梅、彭莉莉译:《儿童的人格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僵硬专横的教育往往会培养出冷酷仇恨的心灵。阿德勒在大量的临床研究中发现,那些从来没有受过慈爱的孩子,那些父母亲采用僵硬、专横的方法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会培养出具有冷酷的性格、满怀嫉妒和仇恨心理的人,“从那些罪大恶极的生平中可以发现这类儿童的性格特征”。而且,这些在童年时代遭受恶劣对待的孩子,在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他们就会认定孩子不应该比他们自己的童年过得更幸福”。他们这样做也许不是刻意为之,而是下意识的行为,但是他们无疑会相信鞭子和拳头的力量,用阿德勒的话来说,就是相信“收起鞭子,害了孩子”的格言。我一直认为,体罚和棍棒教育是违反教育规律的,尤其是对儿童的心灵创伤是难以弥合的。所以,父母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尽可能避免两极分化,要么僵硬专横,要么宠爱娇惯,而应该智慧地爱他们。

朱永新:同样的环境为什么塑造出不同的人?——问题儿童三种基本的处境

朱永新:和孩子们一起玩——探索式的自发学习很重要

朱永新:给孩子这六种幸福更重要——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是个普通人吗?

吴非:认识你面对的学生——非常时期,不要逼孩子

好的教育需要发现孩子,重新认识孩子

刘铁芳:|重新认识儿童:过充分的儿童生活——儿童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关于发展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因为真正懂得,所以幸福完整——新教育实验通识与实践五十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