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忠玲:躬身入局,久久为功——“出圈”,源于对梦想的守望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静夜思享 Author 林忠玲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躬身入局,久久为功
——“出圈”,源于对梦想的守望
原创|林忠玲  
来源|静夜思享

2022年5月21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和上海真爱梦想基金会联手举办第一届“卓越梦想校长”发布会,揭晓首届卓越梦想校长十佳名单。来自江苏大丰渔业小学的童爱国校长赫然入列,这或多或少让人感到有些意外。大丰并非是上海真爱梦想的合作地区,且大丰教育过去在外界并没有多少知名度,缘何这个地区的一位村小校长最终问鼎了首届卓越梦想的十佳?


我觉得一个区域的教育生态,如同一方土壤,会影响到以它为倚靠的种子的命运。正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童爱国的胜出,其实与其脚下的大丰教育这几年的深耕细作有很大的关系。

也许有人会质疑“卓越梦想校长”会不会如同一些民间草根组织那样,故弄玄虚套个大帽子,玩的是“拉虎皮作大旗”的把戏而已。若果真那样,不管这顶“桂冠”有多大,都逃脱不了“风流终被风吹雨打去”的命运。然而,以我对“卓越梦想校长”寻觅活动的了解,这个称号的内在价值并不逊色于体制内那些名优校长。

(大丰渔业小学社团活动场景)

理由有三:其一,这是一次依据专业标准的评比。北师大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为这项评比,组织一批权威专家量身定制了《卓越梦想校长专业能力评价指标》。拿着这个由专业机构研制的专业标准去寻人,就赋予了评比的专业品质。其二,这是一次严格按程序角逐的评比。与体制内分配名额的评比不同的是,卓越梦想校长的寻找过程,经历了“专家推荐”“材料筛选”“论坛研讨”“考察访谈”“专家合议”等一次次过关斩将的淘汰过程,没有硬实力无法走到最后。其三,这是一次万里挑一的评比。全国中小学校长有百万之众,能入围这个项目的寥寥无几。没人推荐,发现不了;材料审核不过关,露不了面;论坛研讨不出众,立马淘汰;考察交流看不到办学实绩,还得出局。

(大丰渔业小学“授之以渔”核心文化理念)

一些校长在谈到参与评比的心路历程时说,一路过关斩将,如履薄冰。因此,这次卓越梦想校长的产生,可算是“虽有遗珠之憾,绝无鱼目混珠”。

所有申报参加卓越梦想校长项目角逐的,背后都有一个“推荐人”。这个“推荐人”可以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也可以是在国内有些知名度的教育领域专家、梦想项目捐赠的企业家。这些年,我与真爱梦想有过不少的接触,算是混到了脸熟程度,因此他们也给了我推荐的资格。

说实话,大丰童爱国校长是我推荐的。我之所以把大丰童校长作为推荐对象,主要基于这样的几点考虑:一是大丰教育自相遇新教育以来,似乎突然注入了活性因子,教育发展进入了全速奔跑的状态;二是童爱国校长虽然身处偏远的渔村小学,却做出了令人刮目的办学业绩。

尽管我也在后期参与了卓越梦想校长项目的论坛研讨、考察访谈和专家合议等环节的活动,但因为项目采取了“回避制”,所以童爱国不会出现在我工作的小组里,我纵使有心袒护也无能为力,只能任由他自己尽情发挥。

我唯一担心的是,童爱国所在的大丰区并不是真想梦想的合作区域,生怕他会因为并非“嫡系”而惨遭淘汰。所幸的是,他带着大丰教育给予的精神滋养,凭着实力笑到了最后。童爱国校长参与卓越梦想校长的角逐,能在全国数百位申报者中脱颖而出,到底凭借的是什么?


第一,凭借的是区域持续推进新教育的力量。

有人说,一个人的成长、成功,往往离不开“六个关键”:关键事件、关键人物、关键时期、关键书籍、关键路径和关键平台。大丰区于2016年成为新教育实验区,可以算是登上了“关键平台”;2020年,大丰又承办了新教育第二十届年会,这算是相遇了“关键事件”。当然,童爱国校长也是2021年度新教育“十佳卓越”校长。凭着这个称号,参与真爱梦想的角逐,自然有了加分项。

大丰实验区加入新教育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他们抓住了承办新教育年会这个契机,推动了新教育的种子在大丰教育田野上爆发式生长。更难能可贵的是,办完年会后,这个区域并没有出现“人走茶凉”的现象,而是像突然间发现了办出好教育的密码一样,全方位开启了深耕新教育十大行动的历程。


尽管全国现有的新教育实验区已经达到了170多个,但个别实验区因为管理层的更迭,淡薄了对新教育的热情,出现了渐行渐远的现象。然而,凡是一直持续推进的区域,无一不是生机勃勃、活力四射的。这次童爱国校长在全国卓越梦想项目中“出圈”,也验证了大丰实验区这种“一朝牵手,便不离不弃”的坚守是值得的。

当然,在参与角逐的过程中,童校长好几次打电话向我倾吐自己的担忧。我每次都这样给他打气:你在小渔村里演绎的新教育故事,能够足以打动任何人!最后的结果也验证了一句话:世界终会为有梦想的人让出一条路。大量的事实表明,相遇新教育,守望新教育,对个人和组织都会带来取之不尽的“复利”。

新教育从来就不是一个应景的游戏,需要躬身入局,久久为功。假如大丰实验区和童校长在承办过新教育年会之后,渐渐地消减了对新教育的热情,放弃了对教育理想的追逐,我估计卓越梦想校长不会花落大丰。

满园芬芳,新教育的大丰模样——大丰新教育的气魄、气象和气质


第二,凭借的是大丰整体推进“融课堂”的力量。

本次发现卓越梦想校长行动,不仅仅关注校长们敬业奉献的“拓荒牛”精神,更关注校长身上的现代治理素养,尤其关注校长在课程建设、课堂改革方面的能力与实绩。可以说,如果在课程和课堂方面,没有多少建树,是无法入列十佳的。

童爱国校长是幸运的,他所在的区域正在全域推进“融课堂”建设行动,初步形成了一套关于以学为主的课堂有效教学框架。近年来,不少区域和学校都在探寻课堂提质增效之路,但是由于理念与行动脱节,课堂变革行动往往成了一个“美丽的肥皂泡”,看起来很美,但中看不中用。


当下,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等众多“新”元素正在扑面而来,倒逼着区域教育迎新而上,撬动基础教育的深层次变革。面对全新的教育改革发展语境,不变革死路一条,抓不住要害劳命伤财。

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大丰教育选择将课堂变革作为教育改革的主阵地,可算是抓住要害。我以为离开课堂的所有变革,都是在外围打转而已。只有变课堂变,才会带动教师专业发展,推动学校改变,最终影响学生成长方式改变。


大丰教育人对课堂变革的洞察力,显然是先人一步的。也许短时间内不一定会立竿见影,但只要持之以恒,一定会带来区域教育的华丽转型。南通教育这些年之所以能够一直领跑,与其顶层整体推进“立学课堂”有很大的关系,我在2008年就在如皋看到了他们全区域推行“导学单”的课堂教学改革的生动实践了。

大丰的“融课堂”实践,在顶层设计上是理性而务实的,不仅吸纳了新教育理想课堂“六度”“三重境界”的新理念,而且借鉴了佐滕学学习共同体研究成果,保证了理念层面上的先进性。更难能可贵的是,大丰“融课堂”实践,特别强调“做起来”的行动哲学。一方面,他们以“融学单”设计为标志,解决了课堂学习重点不明、任务不清、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另一方面,他们分学科不间断举行研讨展示活动,驱赶着呆在舒适区的老师卷入课堂变革实践。

林忠玲、童爱国:校长如何面对课堂?——让我们在课堂上幸福成长

(大丰融课堂场景)

童爱国校长所在的渔业小学是“融课堂”变革的急先锋,也是变革行动的受益者。这所只有一百多个学生的村小,先后多次承办了全区“融课堂”开放研讨活动,教学质量也跻身于全区前茅。童校长因为深度参与了“融课堂”实践,所以只要谈及课堂,他都会滔滔不绝,颇有些专家范儿。他对课堂变革的底气和自信,应该归结于大丰“融课堂”实践打下的底子。

我不知道卓越梦想校长项目评审过程中,童爱国吸引专家评审的是什么,但我认为任何一个能把课堂说得头头是道的校长或老师,都会因为走上了专业发展之路而被高看一眼。教育管理者的生命价值,只有回归课堂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第三,凭借的是大丰教育对乡村学校厚爱的力量。

(大丰渔业小学校园一角)

发现卓越梦想校长项目对乡村校长情有独钟,因为乡村教育代表着社会的良心和底线。

一提起乡村教育,很多人会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简陋”“坚守”“挣扎”等带有悲情意味的画面,似乎办学条件越差,越能反衬出在乡村一线坚守的校长与老师们的崇高与伟大。然而这一次大丰童校长在卓越梦想项目中的角逐,并没有靠“苦情”出圈,而是真实地呈现了一个乡村学校的现代气象。
 

(大丰渔业小学校园一角)

这两年,我先后到大丰去过多次,亲眼见证了他们对乡村学校的厚爱。我所看到的渔业小学,除了办学规模小外,设施设备应有尽有,校园环境、文化氛围与城区学校并无多少差别,学校的课程建设、课堂改革等也频繁受到来自教师发展中心的指导。由此可以看出,大丰教育在乡村学校建设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在渔业小学里,我看到了他们点燃了学校文化之灯,崇尚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的育人理念;点燃了卓越课程之灯,勾勒出了自己的课程图谱,人人学会演奏一种乐器成了课程成果的标配;点燃了理想课堂之灯,全面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把学生推到了课堂的中央,搅动了课堂变革的一池春水;点燃了教师专业成长之灯,倡导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在读起来写起来中,过上了累并快乐着的乡村教育生活……

有人说,再大的饼也大不过摊饼的锅。从渔业小学这块“饼”的状态,我们可以推测到背后那口“锅”的格局。童爱国这次在卓越梦想校长项目的“出圈”,其实也是大丰教育这几年坚守教育情怀的“出圈”!


(大丰渔业小学校园里的小书屋)

满园芬芳,新教育的大丰模样——大丰新教育的气魄、气象和气质

“教育是一首诗”——新教育《大丰宣言》《20年专题片》《颁奖盛典》《主题歌》《主题报告·叙事·报道》……

新教育榜样教师生命叙事集锦——以行动书写,用生命言说:新教育是由无数鲜活的实践和生动的教育叙事组成的

因为真正懂得,所以幸福完整——新教育实验通识与实践五十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因为真正懂得,所以幸福完整》)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