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舒涵:培养卓越口才,生命绽放麝香——帮助每一位孩子圆一个“口才梦”

杨舒涵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以行动书写,用生命言说。新教育是由无数生动的田野实践和鲜活的生命叙事组成的。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培养卓越口才,生命绽放馨香——帮助每一位孩子圆一个“口才梦”作者|杨舒涵内蒙临河区第五小学
当我转向头回望时抚心自问我曾带给他什么?
当他抬起头凝望时满眼期待她将为我带来什么?
可是一朵飞行的花?可曾在你生命的蓝图上留下色彩?
——题记
班级“节气”
“......她是那朵我放在玻璃罩下面,让我保护不被风吹袭,而且为她打死毛毛虫的玫瑰;因为,她是那朵我愿意倾听她发牢骚、吹嘘、甚至沉默的那朵玫瑰;因为,她是我的玫瑰......”


教室就是舞台,师生就是演员。这是我和我的孩子们一起共演创编的儿童剧《小王子》,小王子说的这几句话代表了我的心声。我班48名学生就是我的玫瑰,我用爱浇培,用心呵护,通过培养卓越口才,培育塑造他们,帮助他们圆一个“口才梦”,绽放生命的馨香。
是啊,我是一名教师。人们常常将教师比作春蚕,因为春蚕执着、坚贞;也会把教师比做红烛,因为红烛奉献自己,照亮他人;还会把教师比做春雨,因为春雨绵绵无声,润人心田。诸如此类的美称,不胜枚举。这,是赞扬与称颂,更是鼓励与鞭策。

因此,作为一名新教育种子教师,我投入真正的热爱,以担当践行使命。像新教育的那些榜样一样,将情怀与使命,化作行动。让自己变成真正的行动家,无私耕耘,辛勤浇灌,盼得百花纷红,漫山头。
“仪式是什么?”小王子问道。
“这也是一种早已被人忘却了的事。”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我班每月一次的儿童剧展演成为班级特别的仪式,师生、学生父母都特别期待这一天。这一天,孩子们展示口才,释放个性,激情尽燃,我似乎听到了孩子们拔节成长的声音。
老师、学生、学生父母共同的精神符号、共同的语言密码在一次次的卓越口才展示中得以凝聚,学习、劳动、锻炼等班级各项活动也具有了特别的价值。师生被联结在这个共同体中,汇集成一股向上的力量,日常生活也因此被赋予了意义和目的,形成了我们班级文化特有的“节气”。
“培养卓越口才”是新教育的十大行动之一。在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实验—为中国教育探路》一书中,是这样阐述这一行动的:“培养卓越口才”,是指通过讲故事、演讲、辩论等形式,让孩子愿说、敢说、会说,从而形成终身受益的自信心、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朱永新说,表面上看来是“说”,其实“说”的背后是思想,为了说得精彩就必须研究得精彩。而人际间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恰恰是我们教育里所缺乏的。阐述不长,却足以体现出新教育的前瞻性,务实性,精准性。好的文字,好的思想,总会不自觉的停留在读者的潜意识中,生根发芽。身为语文教师的我,应想办法,把这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呈现在学生面前。因为,陶染、热爱、模仿就是最好的学习。

课堂是最肥沃的土壤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更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场。在课堂中,教师应利用一切资源,为孩子搭建训练口才的平台。我想,课本,便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每一册部编教材,都根据孩子年段特点,设置了一个个各具特色且目的明确的口语交际。在此类型的课上,口语表达是方式,而交流的是思想,训练的是孩子的日常交际能力。每次的口语交际课,我都会创设一个大情境,并且引导孩子根据真实情境进行得体、适宜地表达,在表达时还要注意自己的眼神、动作、姿态、表情等,通过这些细节的加持,让自己的表达更清晰,更有说服力。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题目是“即兴发言”,那堂课,让孩子们记忆深刻。在课前,我创设了几个情境,有“欢迎新同学;比赛获奖,发表获奖感言;宴会上说祝福的话”并将这些情境写在卡片上,邀请大家上台抽取,再根据所抽取到的情境,进行表达。第一轮抽取时,孩子们很是紧张,拿到卡片后,不知所云,局促不安。有的孩子虽能说出一段话,但前后联系不紧密,重点不突出。孩子们一下子就感受到了,即兴发言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在生活中,我们却常常会用到。大家兴趣盎然的等待着我有什么妙招。接下来,我从即兴发言时的注意事项,以及不同的表达公式两方面,为孩子的表达搭建了具体的,可操作的支架。比如,在面对“问题和现象”的即兴演讲时,我们可以用“问题-原因-解决方案”的公式;“感谢-回顾-愿景”的公式,可以在各种聚会场合的即兴演讲中使用;观音按揭法“观点-原因-案例-总结”可以用来应对观点和建议的即兴演讲。经过充分的准备后,第二轮卡片抽取开始了。我班的李尚泽同学抽取到了“生日宴会,讲祝福的话”这一话题,为了让情境更加真实,我们当时用“生日快乐歌”当做背景音乐,李尚泽同学假装拿着话筒,在背景音乐中自信,大方的,缓缓走上“舞台”,从感谢父母,到回顾自己的成长,又到展望自己的未来,条理清晰而流畅的完成了自己的即兴发言。调皮的于景科同学直呼:“老师,这方法就是好用!”不仅仅是这个单元的口语交际,语文教材中的每次口语交际的设计,都与孩子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贴近生活的话题与技巧的训练,增进了孩子对表达的认识,孩子们在一次次的口才训练中,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品尝到了将课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的乐趣,提升了自信,也锻炼了思维。
我们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名家名篇,又经过诸多学者精挑细选后编入课本。这些充满魅力的文字,值得我们仔细品味,反复咀嚼。我会根据每篇课文所特有的语言形式,挖掘出相对应的语言训练点,随堂练习仿说,仿写,让孩子将那些经典的文字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在每一节语文课上,我还会留出充裕的时间,指导孩子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虚实浓淡…在反复的朗读中,让童声,与那经典的文字碰撞;让童言,被那经典的文字熏染;让童心,在那经典的文字中浸润。酷爱朗读的我,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言传身教的作用,每每望着他们动情朗读的模样,心中总会升腾起一丝感动。

让活动如阳光般铺洒花房
我校自加入“新教育”实验以来,积极落实新教育“十大行动”,针对“培养卓越口才”每学期都会举办形式各异的精彩活动。比如:儿童剧展演,不同主题的故事大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等。目的便是为了以赛促练,引起师生对口才训练的重视,更是为了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锻炼胆量的更大的平台。每学期伊始,根据学校的新学期行事历安排,我都会提前在班里开展班级预选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一次登上讲台,去展现,去感受的机会,哪怕是再胆小,再不善于表达的孩子,在他迈开脚步,走上讲台,张开嘴巴,说出第一个字时,对他来说,就是一种进步。
我班的孙莹欣是个腼腆至极的女孩儿。无论课上还是课下,你都很少见她抬起头来,和人大方的交流。就连有人从她身前经过,她都会不由自主的紧缩一下身子,往里边挪挪。那是四年级的时候,我在班内宣布,我们要为学校的故事比赛进行班内海选,每个人都要参与,请大家做好准备,我们按照学号,轮流展示。几天后的一个大课间,正在教室批改作业的我,突然听到了一声似有似无的“杨老师”,抬起头后,看到了红着脸,低着头的孙莹欣。“有事吗?”为了不“吓着”她,我向前探探身子,轻声问道。只见她因为紧张而左右摇摆着身子,双手扶着讲桌的桌沿,她似乎是下了很大决心,从抿着的嘴中挤出一个“嗯”字。原来她是因为害怕上讲台讲故事,才鼓起勇气来和我商量,她可不可以不参加。看着眼前的她,我心里五味陈杂。“孙莹欣,老师知道你担心什么,可好多事情我们都需要去尝试,才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没征得我的同意,她悻悻的挪回座位。晚上,我和她的学生父母取得了联系,希望学生父母也能鼓励她,一定要参与。转眼到了轮她上台的那节课。一进教室,我便注意到那个“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的她。在小主持人开场后,她拘谨的走上讲台,颤抖着声音,断断续续的讲完了她的故事。当天晚上,她的学生父母主动给我打了电话,说孩子回来和她分享了这件事,“杨老师,幸亏您没同意她的退缩,这对她来说是挑战,也是进步。”在之后的课堂上,我总会把一些上台展示的机会留给她,直至她已经能自如的站到讲台上流畅的表达。随之而改变的,还有她的性格。课间的她,爱笑了,朋友也多了起来,在一次习作“我的朋友”中,有好几个孩子提到了她。她仰起脸,笑得像一朵绽放的向日葵。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我们的舞台,是能力强的孩子的展示台,更应该是能力较弱的孩子的锻炼台。我应该为每个孩子都提供发光发亮的机会,这也许会改变一个孩子成长的轨迹。随后,我在班里开设了各种各样的平台。比如:课前美文朗读,主题脱口秀,为你读诗,学科小助手等等……我也感受到了,因为我的重视与关注,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变化。我班的杜中逸同学,跟随我到校外讲公开课,在近百人的陌生场合,作为我的学科小助手落落大方的进行预习检测,毫不怯场;我班的李尚泽,人小能量大,讲起故事来,绘声绘色,让人身临其境,屡屡在各类口才比赛中拔得头筹;班长岳睿葶擅长脱口秀,在小升初辛苦的复习阶段,她总能随时来上一段,逗的大家哈哈大笑,扫除复习时的疲惫…孩子们不再害怕登台,变得敢说,乐说。

用课程滋养生命
2022年的夏季,我带出了自己的第一个毕业班,迎来了自己的第二届学生。在与新生学生父母见面时,我诚恳的告诉学生父母,为了与大家的这次会面,我用了一天的时间准备了课件和讲稿,用了一周的时间,思考用什么样的形式能带给大家仪式感,用了整整六年的时间,在积淀自身,准备再次出发时能更加丰盈。完整的带出一届学生后,使我更清晰的认识到了“培养卓越口才”这一行动背后的价值,以及撑起这一行动该付出哪些努力。
2022年暑假期间,我通过大量的阅读相关书籍,参加活动及讲座等方式,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设计了一套“低年级表达”课程。本套课程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指导,以“兴趣、观察、想象、积累、格式”几个方面为支点,用“阅读表达,随堂表达,看图表达”几种形式,撬动小学生低年级表达的大门。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对小学生而言,“说”是前奏,是引言,是铺垫,只要“能言”,定能“成章”。对口才的多维度培养,也是引导学生跨入“习作”大门的关键一步。目前,我每天都会在班内进行阅读分享,每课都会布置与本课内容相关的随堂表达任务,每周上一节“看图表达”课,在课中通过具体的指导方法,提升学生表达能力,改变学生现有语言面貌。坚持了一段时间,一年级的小小孩儿们可以做到说一句话时,定会加上“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四个要素;看一幅图时,会用“标号法”、“切西瓜法”“主角加配角法”逐个观察;描述一幅图时,定能从整体到部分,从远景到近景等顺序有序表达……看着一个个蓬勃生长的苗苗,我似乎闻到了花朵怒绽时的芬芳。


宜美环境润泽生命拔节生长
雷夫的56号教室之所以创造了奇迹,不是因为它拥有了什么,而是因为它缺少了一样东西—恐惧。正是由于有了这种“彼此信任”的氛围,才会让雷夫与学生之间相互交心,最终让教育变得真实而且有效。这样的教室温暖、宜美,流动着安全、温情、信任、友善,润泽孩子的生命拔节成长。对学生卓越口才的培养,也应该创建一个无恐惧的安全、宜美环境,让孩子能够放心的,大胆的表达。因此,我们在教室里多举办活动、少举办比赛,避免让内向的、口才不好的孩子面临过高的门槛,以免让孩子出现表达障碍,更加害怕表达,不愿表达。另外,对学生的表达评价也应该是温和且有效的。“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对学生的每次展示,我都会真诚鼓励,不敷衍了事,让学生在评价中感受到我对其的欣赏。但是对发现的问题,也要有针对性的指出。不同的是,我会注重指出问题时的方法和语言。尤其是高年级的孩子,自尊心强,我常常采取幽默风趣的需要去化解尴尬,给孩子留足面子,为的就是不破坏孩子表达的兴趣,让孩子自信的在轻松的氛围中,自如的表达。
乐于表达、善于表达、精于表达,是一个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是思维能力,交际能力的生动演绎。作为语文教师,当将“培养学生卓越口才”植根于头脑,化作于行动,运用合理有效的途径进行引导,推动“新教育”这一重要行动真实的发生于课堂,作用于学生。
我是一位园丁。我无悔于汗水涔涔,唯盼望着我侍弄的花圃,散发满园馨香。
本文相关主题链接——

林清玄:我们奉献自己的心,是为世界开一朵花罗翔:找到你的玫瑰花;本真不可见:《小王子》的深层心理学分析新教育实验的理想课堂——实现知识、生活与生命的深刻共鸣新教育实验的卓越课程——课程的卓越决定着生命的卓越内蒙巴彦淖尔临河:追梦新教育,开启教育改革新篇章朱永新:彰显生命的高度——新教育实验理论及教师成长之道朱永新:新教育实验《旺苍宣言》——写作创造美好生活
以行动书写,用生命言说——新教育是由无数鲜活的实践和生动的教育叙事组成的......
向美而行:新教育实验通识与实践五十讲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关于发展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的通知(或加【守望新教育】编辑陈东强:qdc0828 微信。非常勿扰!加微信时需说明个人尊姓大名、单位和身份。)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