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朱永新:凡是不注重智力训练的民族是注定要灭亡的——《教育的目的》读与思(3)

朱永新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凡是不注重智力训练的民族

是注定要灭亡的

——《教育的目的》读与思(3)

作者|怀特海 朱永新

来源|新教育观察NEI


经典共读|这是一本奇书!——《教育的目的》

朱永新: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教育的目的》读与思(1)

朱永新:教育的金科玉律——《教育的目的》读与思(2)


凡是不注重智力训练的民族是注定要灭亡的

读与思(1月17日)

在现代生活的条件下,规律是绝对的,凡事不注重智力训练的民族是注定要灭亡的。你们的英雄气概,你们的社交魅力,你们的智慧,你们在陆地上或海洋中取得的胜利,都不能够挽回这一命运。今天,我们尚能维持着现在的地位;明天,科学将会更进一步,那时,当命运之神对未受良好教育的人进行裁决时,将不会有人为他们提出上诉。———(英)怀特海著,庄莲平、王立中译注:《教育的目的》,文汇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第21页。


教育是最有价值的投资,教育是最廉价的国防。一个不重视教育的国家是没有未来的国家,一个不重视教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这是被古今中外的历史所不断证实的真理,也是怀特海说的“规律”。他深有感触地说,当一个人全面考虑教育对一个国家民族的年轻一代是如何重要的问题时,“对那种处理教育问题时轻浮、迟钝的态度所造成的破碎的生活、受挫的希望、民族的失败,真是让人难抑心头强烈的愤慨。”所以,怀特海断言,一个不重视教育,不注重智力训练的民族是注定要灭亡的,无论这个民族今天是多么辉煌,也很难挽回衰落乃至灭亡的命运。时代越是发展,科学技术越是进步,对人的素质要求也越高,教育的重要性也越是凸显。所以,尊重规律,尊重教育,尊重人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也是对未来最负责任的选择。

教育的本质在于它那虔诚的宗教性
 
读与思(1月18日)

 
我们可以对人类自有文明以来人们普遍信仰的教育理想的概括感到满意,教育的本质在于它那虔诚的宗教性。那么,什么是宗教性的教育呢?宗教性的教育是谆谆教导我们要有责任感和敬畏感,责任来自于我们对事件发生过程的潜在掌控能力。当习得的知识可以改变结果的时候,无知就成了罪过。敬畏的基础在于这样一种感觉:现在含着全部的存在。向前——一切的过去,抑或,向后——一切的未来,直到永远——直到永恒。———(英)怀特海著,庄莲平、王立中译注:《教育的目的》,文汇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第21页。
 
上述文字是第一章《教育的目的》的最后一段中的结语。在这一章,怀特海反复告诉我们,
自我发展才是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才是最好的教育。教育要重视当下多姿多彩的生活,不能够让知识僵化,要让它生动活泼起来。教育要重视个性的发展,如果排除差异化就是在毁灭生活。要真正地实现教育的理想,就需要有一些宗教的情怀,因为在他看来,“教育的本质在于它那虔诚的宗教性”。宗教性与宗教本身是不同的。德国思想家西美尔曾经区分过"宗教"和"宗教性"的不同——宗教指一种外在的客观的教义和机构,而宗教性则指称一种内在的生命特征。在这里,怀特海把宗教性具体化为两种重要的品质——责任感和敬畏感。

所谓责任感,是一种自觉主动地做好工作的精神状态。在责任感的驱动之下,人们会努力学习和工作,不断掌握新知,从而能够把工作做好做精。所谓敬畏感,是指人们对工作和事业产生的带有恐惧、尊敬、惊奇的感受,,是对神圣事物的一种态度。责任感和敬畏感会产生义务感和使命感,会让人们更加全身心投入教育的事业,更加努力地对待工作,对待当下,因为,当下是指向未来的,指向永恒的。

怀进鹏:要把开展读书活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7项重点任务

推荐收藏:让阅读成为你新年最美的礼物!——新年推荐书目集锦


什么是教育的节奏
 
读与思(1月19日)

 
我努力用一种最简明的方法来阐述什么是教育的节奏,希望这种阐述能够足够清晰地来表达这次演讲的重点——这个原则其实就是——在学生心智发展的不同阶段,应该采用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英)怀特海著,庄莲平、王立中译注:《教育的目的》,文汇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第23页。


 
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学习第二章《教育的节奏》。怀特海开宗明义指出,教育的节奏(rhythm of education)存在于真实的教育生活之中,“是一个为每一个有教育经验的人所熟悉,并在实际中要用的原则”,但是,对于这个看起来没有多少新意的问题,人们并没有真正的重视,所以值得对此进行认真而充分的讨论。怀特海对教育的节奏最简明扼要的解释就是:学生的心智发展是有不同的阶段的,因此在教育上就要安排不同的课程来适应这些不同的阶段,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也就是说,教育要踩住节奏的音符,发出和谐的声音,帮助学生实现最好的发展。


学习的顺序是优先原则而不是先易后难 

读与思(1月20日) 

人们常常认为,较容易的科目应该先于比较难的科目学习,这种观点并不对。相反,有些最难的科目应该先学习,因为人的先天秉性如此,亦是生存所需,学会这些东西对生活非常重要。幼儿面对的第一个智力任务就是对口语的掌握,这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任务!他们需要把声音和意思对应起来,需要对声音和意思进行分析。但我们都知道,幼儿水到渠成地学会了。他的这种奇迹般的成功是可解释的。———(英)怀特海著,庄莲平、王立中译注:《教育的目的》,文汇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第24页。 

一般认为,学习的基本规律是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但是,怀特海认为,对于儿童的学习来说并非如此。儿童的学习是按照优先的原则而不是先易后难的。所谓优先的原则,就是儿童学习的这些内容对于自己其它方面的发展,对于自己的生存与生活,具有基础性、决定性的意义。如儿童的语言、行走等都属于优先学习的内容选项。研究发现,儿童学习语言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他们首先要学习语音,其次要掌握各种基本语法规则,然后要扩充词汇量。儿童是如何在短期内学会如此复杂的语言呢? G.奥尔波特认为,儿童学习语言是对成人语言的模仿。行为主义认为儿童语言的发展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连锁和与反应相伴随的强化。布鲁纳等认为,与成人交往是儿童获得语言的关键因素。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生成理论认为,决定幼儿说话的是先天遗传的语言能力,即先天的普遍语法知识。皮亚杰则认为儿童的语言发展是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不是通过被动模仿掌握造句规则,他们的造句往往具有创造性。尽管对于儿童掌握语言的过程有不同的认识,但是所有的学者都承认早期学习语言的重要性。人的学习是有所谓的敏感区和关键期,只有儿童能够迅速而高效地学习语言。年龄越大,学习语言会变得越来越困难。所以学习语言自然被放到优先级的地位。

万玮:从浪漫、精确到综合,这就是成长的节奏
不按教育节奏和成长规律的要成绩,绝不足为取!——继承·反思·创造:我最近对教育的一点理解


缺乏对智力发展的节奏和特征的认识是我们的教育呆板无效的主要原因
 
读与思(1月21日)

 
生命是有周期性的。它由日常周期组成,包括每一天中工作和娱乐的交替、活动和睡眠的交替;还有季节的周期,如学校的学期和假期交替;还有一年四季的交替,等等。这些是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明显周期。同样,生命中存在着很微妙的涉及智力发展的周期,它们循环往复地出现,每一个循环期都各不相同,且每次循环期中又再生出附属的阶段。我选择“节奏”作为我的主题,主要是用它来表示在重复的架构中的差异性。
缺乏对智力发展的节奏和特征的认识是我们的教育呆板无效的主要原因———(英)怀特海著,庄莲平、王立中译注:《教育的目的》,文汇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第26页。
 
怀特海发现,许多人对于人的智力发展和学习过程有一个错误的认识,那就是认为“学生的进步是一种匀速发展的、持续稳定的进程,形式不变,速度一致”。他举例说,人们经常设想一个小男孩在10岁的时候开始学习拉丁语,按照一种匀速、持续、稳定的发展,在18或者20岁左右的时候,就会成长为一名古典文学的学者。但是,这其实是一种建立在对于智力发展的错误认识基础之上的观念,也“极大地妨碍我们教育方法的有效性”。怀特海认为,
人的生命与大自然一样,是有周期性的,就像一年之间春夏秋冬的交替,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也要随着变化一样,人的智力发展也有着之间的周期性,在不同的时期,学习也要有不同的主题和不同的“节奏”。其实,关于大自然的生命周期,中国古代的24节气是极其准确而深刻的。关于智力发展与学习的周期,在最早的教育著作《学记》中就有非常深刻的论述:“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后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主张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之中要藏息相辅、张弛结合,既能够专心致志,也要休息玩耍,这就是所谓的“节奏”。不仅如此,每个人也有着自己的生命节奏与学习节奏,有人早慧,有人晚成;有人善于数理,有人擅长文学,等等。所以,把握每个人的学习“节奏”,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并非空想——为什么芬兰被提名为世上最幸福的国家?
教育的节奏是怎样的?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智力发展的三个阶段
 
读与思(1月22日)

 
我认为,黑格尔把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是正确的,这三个阶段分别为正(thesis)反(antithesis)和合(synthesis)。不过,在把黑格尔这个概念运用于教育理论的时候,我认为这三个名称不是非常具有启发性。
涉及智力发展过程,我更乐意把它命名为:浪漫(romance)阶段、精确(precision)阶段和综合(generalisation)运用阶段。———(英)怀特海著,庄莲平、王立中译注:《教育的目的》,文汇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第26-27页。


 
怀特海关于智力发展的“节奏”理论,主要表现在他的浪漫、精确、综合三阶段论。他自己坦言,这是受到了黑格尔的正反合三段论的影响。我们知道,黑格尔的正反合三段论是他的辩证法的核心。在黑格尔那里,辩证法是由正题、反题与合题组成的。所谓“正题”“反题”“合题”,都是绝对精神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正题”必然地会发展出它的对立面———“反题”,而最终两者又都要被扬弃,达到“统一”的“合题”。他用麦粒打了一个比方:一颗麦粒,开始只是一颗麦粒(正)。当它长成麦苗时,就变成了麦粒的对立面(反)。但是,麦苗最后还会成熟结种,产生新麦粒。这个时候的新麦粒既不是麦苗,也不同于原来的麦粒,而是两者综合的产物(合)。在人的智力发展和学习过程中,怀特海用更为生动、具体、形象的比喻,重新阐述了正反合的三个阶段,即浪漫(romance)阶段、精确(precision)阶段和综合(generalisation)运用阶段,并且对三个阶段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明天开始我们会讨论怀特海的三个阶段的理论。


余世存:在阅读经典中安顿自己

读书何以拯救自我?

朱永新|教育的使命和目标——《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读与思(17)

朱永新:确保每个学生不会丧失勇气;儿童对自己的评价非常重要——《儿童的人格教育》读与思

经典共读|如何解放大脑,学到极致?——《深度学习》:彻底解决你的知识焦虑

经典共读|谁改变了教育,谁就改变了人——《爱弥儿》

......


遇见美好,向美而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最美的自己!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关于发展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