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行如普贤》20丨好好的随顺,怎么就成了随大流!

2018-01-23 佛学经典共读 那一座庙

 



丨今日共读内容丨

《大行如普贤》 第20课


丨注意事项丨

■请在文章末尾点击“阅读原文”打卡,并留言分享今日学习感悟

■您也可将留言分享到共读群中,与师兄们交流

■还未加入共读群的师兄,可扫描文章底部二维码加入共读群



▲没WIFI?听音频,省流量~


《大行如普贤》第20课 

昌乐法师·讲述


礼敬诸佛丨称赞如来丨广修供养丨忏悔业障

随喜功德请转法轮丨请佛住世丨常随佛学

恒顺众生丨普皆回向


恒顺众生·上篇

 - 好好的随顺,怎么就成了随大流! - 


今天我们再来一起学习普贤行愿品,今天我们讲普贤行愿品的第九讲“恒顺众生”。


我们在讲第一讲第二讲的时候,特别是第二讲的时候,我们讲过,它是普贤菩萨在实践华藏海净土当中所实践的十大愿。也就是说,如果你想去修普贤行愿品,或者想跟普贤菩萨学习,要有一个前提,你要想为佛教、为苦难的众生去创建一个净土,要为此而努力的时候,普贤十大愿王这个法门对你来说就是有用的。如果你还是想自己自得其乐,或者有空来念佛、有空来修行,并没有把佛法的信仰当成人生终极的追求,一辈子要努力去实现的人生理想,那学佛对你来说可能就没有太大的动力。修行对你来说可能也没有太大的改变。


所以普贤十大愿王,如果说是个发动机的话,这个发动机有强劲的动力,十大愿是学佛人在学佛的路上具有强劲动力的核心技术,这就是普贤十大愿王。一定要知道,它一定是建立所谓的净土,所谓的为苦难的众生、为佛教的弘扬去积极努力的这样的一个方向。如果失去了,或者说没有理解到这个宗旨的话,我们来学佛,或者归结到今天我们来学的普贤十大愿王,我们的修行就很难有动力。因为你没有理解到佛说这个普贤行愿品,普贤菩萨给我们说这个十大愿的根本的出发点。这是发动机。


那从普贤十大愿王的层次上来讲,前三者,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这是建立信心,然后广修供养、忏悔业障,这是什么?这个是我们要去除自身的毛病,与众生结缘,要自己忏悔自己的业障,要成为一个法器。随喜功德也是这样,然后后面的请佛住世、请转法轮,这是在所谓的弘法方面,要为众生去请命,为佛法的弘扬开创人间的净土。而这一切的一切,离开了法是行不通的。所以,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万变不离其宗都是说我们不能离开所谓佛陀所说的这个法。这个是不能忘的。


那接下来我们今天所说的恒顺众生,跟普皆回向是什么呢?是说,当你以上的法义都已经了解了,都已经能够明明了了之后,接下来该怎么做呢?一个 41 35815 41 14985 0 0 3038 0 0:00:11 0:00:04 0:00:07 3037字,恒久远、永恒、一直不变、尽形寿,就是说的这个恒字。就是一直要努力下去,努力恒顺众生。顺着它是为什么?顺着它不是跟它随大流,我们上次讲普门品的时候也说了,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这个话要直接翻译过来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你要让他们能够生起信心。


但是你要记住,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人可能会不人不鬼,混到最后变得人不是人,鬼不是鬼哦!这有很大的危险的。那所谓菩萨的这个恒顺众生,不是与众生一起流转生死,而是恒顺众生拔苦啊!这其中的一个典型是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恒顺众生,在所谓地狱当中受尽千般万般的苦,然而他不是果报身在地狱,他是恒顺苦难的众生,与他们为伴,与他们为师,然后拔他们离苦。上次我去拔牙的时候,那个牙医跟我讲,我们这个牙医,看上去是帮人拔了牙,实际上是拔苦。诶,他这个说得很有意思,拔牙称为拔苦。恒顺众生不是跟着众生流转,而是我们要帮助众生出离苦海呀!


而出离苦海的方法是什么?要教化一个人首先是要随顺一个人。随顺的过程当中是要建立彼此能够沟通的渠道,建立彼此能够认同的理念,然后相互鼓励、相互帮助,亦师亦友,这是不能忘的。


所以,恒顺众生是为了教化众生,而不是随大流。不要在恒顺众生的时候,我们跟着众生随波逐流了。这个是要有相当的定力。在恒顺众生这一点上,为什么首先讲一个顺字?因为无论是我们家人还是同事之间,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最中肯的评价,不是说这个人是个学佛人,学佛人对于很多人来说,它不是一个他们心里的评价,他们心里的评价,诶,这个人是好人,了不起的好人。从这一点上来说,中国的古人常讲:吃亏是福,因为你常常能够去吃亏,能够去担当,能够去包容别人,然后别人更佩服你,更理解你的时候,你跟他说法,这样就建立起了彼此沟通和交流的畅通渠道。


说法是不难的,各位,难的是谁来听你说法。难的是我们怎么样才能坐而论道,这一件事情是很难的。因为我们这个世间人与人现在最大的危机是信任危机,彼此的不信任。所以净空法师讲:修行是修什么?修好,修复我们之间的关系。纽带本来是不好的、坏掉的、不畅通的。那我们一开始要怎么样?要修好,修复我们沟通、交流的桥梁和渠道。谁去修?各位,我们等他人来修吗?不对,我们自己修,我们自己主动地去修复我们与他人之间的裂痕、伤痕。那这个主动需要什么?需要发心啊。


以前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在读佛学院的时候,跟我同睡一个寝室的人是个小肚鸡肠的人,每每我们会发生摩擦。其实我也是个蛮有个性的人,我们经常会发生一些摩擦,后来想想,我都是学佛的人,我应该跟他道歉。又一想,凭什么?都是他的错,凭什么我要跟他道歉?我一天到晚给他道歉,我就这么不要脸?后来一想,大家都在等,你要说个对不起的话,能说得他热泪盈眶。兄弟啊,对不起啊,我们马上和好,如以前一般。但是呢,在说出对不起之前的那一刹那,我们则很纠结,我们不愿意去恒顺众生,我们不愿意去修好,我们愿意别人跟我们修好,我们可不愿意跟别人修好。为什么?因为我们放不下自尊,我们害怕自己这种善意付出之后得不到回报,我们害怕自己的人格遭到别人的践踏和不屑。


所以我们有一种极强的自我保护意识,我们坚守着自己的自尊和人格,实际上,这才是我们幸福人生最大的障碍。所以禅宗的祖师说:能把面子撕下来踩在脚底下过日子的人,才能一丝不挂。这个很重要。


所以恒顺众生,第一点我们是讲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我们顺着众生,不是恒顺众生随大流,不是跟着众生去随波逐流、是非人我,而顺他是因为要教化他,顺他是因为要让他走上正道。怎么顺呢?第二点,我们要主动地付出,主动地改变,主动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善意,带来一些智慧。行善跟行孝一样,不能等。行孝这个事情不能等,因为爸爸妈妈年龄大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不在了。而行善不能等的是,一切都是机缘,但这个机缘错过了,机缘它也不会再来。行孝这个事情,你老娘、老爹,他说不定今天不在明天在。而行善这个事情不能等,所以要我们主动地付出。


但实际上,在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有惰性的、害怕失去的、没有觉悟能力的这样的人。害怕失去,我们不愿意付出,有惰性,我们行动总比我们大脑要慢一点。尤其是学佛的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行动总比我们的大脑要慢一点。我们的大脑是想,像我这种人,必须要去极乐世界,像我这种人,必须要成佛,最后呢,躺到被窝里面,像乌龟一样,躺在被窝里,缩缩缩,他就不起来念经。这是惰性。


还有一个,我们的愚痴性让我们看不到实际的现状。我们沉迷于自己我执、我爱、我慢的世界当中,不愿意出离。沉浸在自我的世界当中,就是一个开碰碰车的人,你跟别人横冲直撞,事实上比碰碰车还要严重的是一辆没有人驾驶的汽车,与别人追尾,发生种种的交通事故。我们现在很多人的生活就是这样一个状况。所以不要说恒顺众生了,他连自己的生活都没弄好呀!


在普贤行愿品当中,普贤十大愿王里面有一个大家可能没意识到但的确存在的这样一个事实,就是普贤行愿品当中,没有劝我们修普贤十大愿王的人赶快觉悟、赶快成佛。有没有啊?常随佛学、请转法轮、请佛住世,这当中都没提到我们要觉悟,都没提到我们要成佛。实际上,这都是以成佛为宗旨的呀!在大乘佛法里,我们很多人觉得,我们很多人可能学了一分愿,但是学不到一颗成佛的心。而在大乘佛法当中,一颗成佛的心比什么都重要,应当如护眼中珠啊!《法华经》里面说,这是摩尼宝珠,就是《阿凡提》故事里面那个聚宝盆,你想从里面拿什么都有。但是我们常常不珍惜这个,拿着这个聚宝盆、金饭碗去讨饭啊。这也是《法华经》里的例子。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成佛而去,为了众生皆共成佛道而去。如果忘失了这一点,你没有自我觉悟能力、你没有与众生相处的能力,你甚至连随顺他们的能力都没有,那你就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当中?在讲感受的危险性和危害性的时候,我们讲过,生活就是一只被扒了皮还没有死的牛,走到哪里,风吹吹、雨下下、太阳晒晒、蚊虫叮叮,浑身痛得不行,没有一个地方不痛,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躲。而普贤十大愿王的修行,包括所有大乘法门的修行,前提是自我觉悟,第二个问题是帮助众生觉悟,这就是佛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这个是不能忘的,如果忘记了这一点,我们的修行、我们的学佛,不但没有进步,反而是消磨时光啊。消磨时光就是我们功课上说的,如少水鱼、如救头燃,斯有何乐呀!所以我每每看到一些年纪大的阿姨们,还在为这个事情烦恼、为那个事情烦恼,她就不为自己的生死烦恼,她就不为自己是不是能成佛、是不是能去西方而烦恼,都是为了人我是非在较劲、在烦恼,你说这人生哪有出路啊!黄土都埋到鼻子眼啦!学佛这件事情是不能等的,行善这件事情是不能等的,要做的事就是赶快在《弥陀经》上所说的:临命终时,一心不乱。在自己离开这个世间前,要觉悟、要一心不乱啊!如果你还是散乱心念佛,那你问题就大了呀!


所以,恒顺众生当中,第一部分我们讲了,在学佛的问题上,自我要觉悟,在与众生的相处上,我们要担当起能够去恒顺、承担为他人付出的这样一种责任,为佛法去接引众生的这样的一个使命,只有这样,佛教才有希望,我们的人生也才有希望呀!


共读预告丨《普贤行愿品》讲记:发弥陀愿,行普贤行

第1课丨礼敬诸佛,“诸佛”居然包括了我们自己?

第2课丨最悲哀的是,学佛人只在佛堂里学佛

第3课丨称赞如来,是嘴皮子功夫吗?

第4课丨你在“称赞如来”,别人却因此诽谤佛法

第5课丨做你原本做不好的事,这才是修行

第6课丨广修供养,此方即是净土

第7课丨把工作变成修行,每天幸福的时间会多出三分之二

第8课丨如何才能忏悔自己的业障?

第9课丨罪业不忏,久积成障

第10课丨福德和功德,是从自私自利到自利利他

第11课丨佛教内部纷争多?学佛之人是非多?

第12课丨有佛法,就有办法

第13课丨回到2500年前,看看佛法最初的样子

第14课丨佛陀早已涅槃,还怎么请佛住世?

第15课丨极乐世界只收想成佛的人,不收去享乐的

第16课丨学佛不难,常随佛学就难了

第17课丨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佛法,那是学佛还是学你?

第18课丨菩萨住在天上还是人间?

第19课丨无人驾驶的人生,没有出路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打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