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彼得大帝》彩排,斯大林提前退场,专家们变色龙式的表演

此语与时左 书写者 2023-12-26
阿·托尔斯泰是苏联著名作家,代表作《苦难的历程》《彼得大帝》。后者还同时写了剧本。

阿·托尔斯泰出身于贵族家庭,他有伯爵爵位。1917年二月革命,阿·托尔斯泰热情迎接,但对接下来的十月革命却相当不解和恐惧,1918年秋流亡巴黎,1923年返回莫斯科。回国后的阿·托尔斯泰热情讴歌苏维埃政权,立即得到当权者的礼遇。这样一位旧时代的作家,有如此巨大的转变,这种象征意义实在太重要了。阿·托尔斯泰成了先进典型,被同行戏称为“无产阶级伯爵”,头上的光环当然遥不可及,单说这个无与伦比的安全感,那时候多少旧知识分子根本就摸不到。

1934年,莫斯科第二艺术剧院排演话剧《彼得大帝》。这一年,正是苏联开展大清洗的前夜,书刊、剧目审查非常严厉,新书发行要经过层层把关,检查人员生怕漏掉“毒草”,于是争着比谁更严格、更负责、更革命。剧目审查更是趋紧,导致各个剧院经常没什么新剧上演,生存都成了问题。

想把一个行业搞死,非常容易,只要让它没有产品输出,即可即可。当意识到问题的时候,以为赶紧恢复“产品”生产,包好包好。“即可”是立竿见影,“包好”却是包不好了。

莫斯科第二艺术剧院希望《彼得大帝》能挽救经营惨淡问题,对彩排极为重视,特意邀请领导和评论家观看。这些人手握该剧的生杀大权,他们如果仅仅提一些修改意见还好说,假如直接给毙了,那就白费心血了。

彩排那天,斯大林和全体政治局委员都来了,还有专家教授评论家。剧院经理反复嘱咐主演,尽量少表现彼得大帝的英雄气概,免得被误以为颂扬封建君主,宣扬封建君主制。你正对着台下的斯大林同志,他的表情你看得最清楚,一定要注意察言观色。

这对演员的表演是个大难题,剧本写的是一个有作为的沙皇,却又要少表现、或者是含蓄表达他的英雄气概,根据台下人物的表情来决定自己的表情,还有比这个更荒唐的演技吗?

斯大林在观剧时,在包厢里纹丝不动,脸上毫无表情,没有鼓过一次掌,看不出高兴,也看不出不高兴。

然后,离剧终还有十分钟,斯大林突然站起来,提前退场了。

剧院经理魂飞魄散,他一路小跑去送斯大林。在剧场休息厅,斯大林和他谈了几句。

经理返回时,演出结束了,之后的环节是专家们评价该剧,每个人都要发言。

这种场合,第一个发言的一般比较难,因为自己的观点既要正确,又要创见,还要深刻,这三要素其实互相牵制抵消,说得温吞水显得自己是个笨蛋,可是太鲜明地枪毙或者是嘉许,都有一定风险。但排在后面也难,因为新鲜话已经被人说尽,无论怎么说都会拾人牙慧。

但这次的评论变得很简单,因为斯大林表情冷漠,而且提前退场,专家们相信,《彼得大帝》是一棵大毒草。有了这个定位,论据是很容易找的,宣扬旧事物的僵尸,美化沙皇,赞美万恶的旧社会,总之坏得不能再坏。

后面发言的人越来越觉得批不出花样,因为针对剧本的问题,所有的污水都已经泼尽,于是攻击的目标转移到了剧组,专家们要求追究导演责任,追究演员责任;再往后,又要求追究检查人员的政治责任;最后,要求追究剧本作者阿·托尔斯泰的责任。这个沙皇时代的伯爵,可以肯定是个投机分子,是个机会主义者!

到了这个阶段,观点已经不重要,逻辑也不重要,只需要表达怒火,把这个剧搞死,即可即可。比如一个教授说:“同志们,我完全赞同前面几位同志的发言,我甚至找不出语言表达心中的怒火,来抨击这出极端恶劣的反革命话剧,作者竟把彼得大帝写得如此具有英雄气概!”

这时候剧院经理要求发言,主持人本不想同意,但是经理小声说斯大林同志刚才有指示,立即获得同意。

剧院经理说:我很高兴前面十多位发言的同志一致严厉谴责这个剧本。但我知道,起码有一个人持反对观点。一小时前斯大林同志退场,我送他的时候,他跟我说:“剧本写得真好,遗憾的是彼得大帝的英雄气概表现得不够”。我记得法国有一句谚语,交锋产生真理,请大家继续发表高见。

剧场中一片死寂,气氛稍有点尴尬,不过很快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虽然人数不多,但掌声气势很大,气场很大,那短短几秒钟的死寂,被冲得无影无踪。

紧接着一位教授的发言是这样的:“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述我对前面11位发言人的愤慨,他们竟然敢否定我们刚刚看过的演出,竟敢诋毁如此优秀的话剧。正如斯大林同志指出的那样,是彼得大帝的英雄气概表现得不够,这也是剧本和演员需要下功夫的地方。”

接下来的所有人都完全赞同第12位的发言,同时严厉谴责前面11个人的言论,会议立即决定批准该剧公演,同时要求按照斯大林同志要求,再进行修改完善,演员要重新进行角色定位。

斯大林提前退场了,他没有看到话剧的结尾。阿·托尔斯泰对剧本动了很大一番脑筋,剧本的结局,彼得临终前召开御前会议说:“你们要知道,尽管不会很快,但按照自己新的方式继承我彼得事业的那个人必将出现。”

这分明是拍斯大林马屁。

已经做到这个地步的剧本,仍然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它可以一分钟前还被踩在脚下,一分钟后就被捧到天上。

契诃夫《变色龙》里的奥楚蔑洛夫,只是个警察,而苏联的二十几位教授、学者、文艺评论家,却上演了现实版的变色龙,苏联的知识界,还有什么良心可言?

斯大林很重视文学,专门设立了斯大林文学奖。不过在强权干预下,专家们如此变换颜色,这个奖项又有什么脸跟诺贝尔文学奖比?诺奖不是没有遗珠,但是绝没有滥竽充数;诺奖评选者只需要自由发表意见,只需要对自己负责,用不着掂量什么立场问题。
阿·托尔斯泰倒是在剧本中不经意间道出了一个事实,脑袋仍然停留在彼得大帝时代,这个国家的衰落是必然的。如今也一样,他们还在做彼得梦。

往期:

法捷耶夫和斯大林。作家高官酒鬼,被玩弄被欺骗的一生

诺贝尔文学奖和斯大林文学奖,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果戈里与《钦差大臣》。歌德派与缺德派

高尔基在苍茫的大海上,海燕哪,没有了祖国

《羊脂球》定律,滚出我们法国,以及悍妇锁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