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大清皇亲4万人,社会底层收入多少?大清真的富过吗?
1
1880年4月,《纽约时报》的一则报道,题目是:大清皇亲国戚4万人。文中说:
这一段话有点意思。在当时,1美元大概相当于1.4两白银。以4万人算,一年接近70万两银子。一个五口之家,每年白拿80两纹银。
皇帝的远房亲戚花这点钱,纽约时报还心疼半天。
2
1882年2月,仍然是《纽约时报》,标题是:清国苦力价几何?
文章说:“人人都在谈论清国劳工是如何如何的廉价,工匠或者技工在清国的实际收入怎么会如此之低呢?似乎没人能够理解。”
3
都说大清国曾经很富,比如说1840年经济总量世界第一。这个说法从哪里来的,不知道,都这么说,但找不到确切资料。当时大清国连人口有多少都不知道,这个GDP是怎样统计出来的,是否能找到统计学上的证据,不好说。那就不置可否吧。
有一点可以肯定,大清国的钱是账面上的。
鸦片战争之后的1848年,户部暴了一个大雷,从嘉庆年间算起,地方欠省、省欠朝廷的各种债务、税款362万两,还有各省没有入账的欠款1014万两,又有正在收的税、待收的款项2390万两。
这么多钱,一年一年地催,新官不理旧账,就这样往下击鼓传花,父债子偿。到了光绪年间,1885年,户部还在清欠,欠款仍有1100万两。也就是说,所谓的乾隆盛世,到了嘉庆以后,经过祖孙四代50年,国库里的钱,就是那些账本。
什么叫利润?利润就是账本上的数字,不一定有真金白银。
钱哪去了?电视剧《雍正王朝》里的情节在现实中真实发生了,是各级官员借去了,挪用了,染指了,沾光了,中饱私囊了,不知道哪去了。道光二年,1822年,直隶总督报告,直隶藩库应该存银51万两,但历任布政使号称因公借支47万两,实际存银只有不到4万两!布政使是直接管财政的,这简直就是让老猫看着腥鱼,它不吃才怪。
这就是大清国,各州县欠省,各省欠皇帝,只有老百姓不能欠官府。
总是这样欠着,也不是个事啊。于是,咸丰年间,朝廷的户部就开始失火。有一次大火烧了三天,将户部档案几乎全部化为灰烬,于是啥都没的查了。到了光绪,1903年,户部又失火了,不过这次失火已经没啥可烧的了。
因为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先到的日本军队把户部存银抢劫一空,后到的没抢到银子,把一万多串铜钱拎走了!铜是战略物资,可以熔化干别的。
这下好,所有的亏空都可以走账了。
4
1900年,庚子赔款4.5亿两白银,要分39年还清。
1870年,法国和普鲁士爆发普法战争,法国战败,赔款50亿法郎。这个数字相当于多少钱呢?相当于7亿两白银!法国用了三年,还清。
1896年,李鸿章出访美国,纽约刚刚建成十年的布鲁克林大桥就耗费2500多万美元。这对国库中只存金银、未建立现代币制,更缺乏现代金融的大清来说,根本无法想象。
在科学技术和工业化面前,农业经济GDP再高,也会迅速被超过,何况大清早就穷了。
大清国的富,只是极少数人的富,国富民穷的“富”,其实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穷,因为国家是由人组成的,不是由钱组成的。
老百姓穷成这样,身体羸弱,无知无识,还号称国家很富,富在哪里?又强在哪里?
1911年,胡适等人靠庚款留学时,每月的补贴是80美金,对比中国百姓的收入,这是一笔巨款,与美国学生比也是富裕户。这简直是全国老百姓勒紧裤腰带供他们留学。
但是仔细一想,这种说法不对。这笔钱即使没有花在留学上,能花在老百姓身上吗?不是一样被各级官吏如同硕鼠一般倒腾光了?
可见中美两国公使做了一件好事,这笔钱,根本就别让官僚染指,然后老老实实地用在教育上,培养人才,来管理这个国家。
往期:
为什么说中美关系基础在民间?看当年庚款留学生,他们有多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