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北部将“撤县设市”:西咸合体隐现“成都模式”?
了解更多请关注 西安城记
文=聂海峰
前言 | Preface
“西咸”两城合体,民间和学界共识大于分歧。行政层面,争论、争议和争执持续数十年之久。
究其原因有三个:一是权(行政权力),二是地(区域范围),三是钱(财税权力)。由于西安是副省级城市、咸阳是地级市,加之特殊省情,即使国家给出“优化行政区划设置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命题,也注定这场“变革”命运多舛!
『城记大讲坛』专题
在咸阳一个500余人主题活动上,『城记大讲堂』从政经文层面,阐述两城融合问题的现状和对未来的判断。
目前咸阳主城区已被边缘化,若想“河山再起”的“咸阳之兴”,不是考虑如何与西安形成“错位竞争”的“龙凤呈祥”,而是在目前现实下,如何实现“三元归一”,才能“龙腾于天”——这一切,显然来自顶层设计!
历史同根、文化同源、经济同频……最终结果,是人口、市场和资本在选择。随着西安北部将再现“撤县设市”,大西安很可能将选择“成都模式”!
为何会有“强省会”之争?
强省会是共识
省会,往往是一个省政策和资源最为集中之地。“强省会”策略,是以省会城市作为龙头,带动整个城市群乃至整个省份的发展。
有人会说,强省会模式是“吸血鬼模式”。换个层面理解,它对应的是“弱省会的均衡模式”。没有发现“黑天鹅”之前,就不能断定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所以,脱离实际情况说这两种模式,皆非最佳答案。因为,这几十年来高速发展有可借鉴的模式。
讲“强弱省会模式”之前,我们必须得知晓自己的心理:实际上,我们有两个判断的极端:
一是“老子天下第一”的过分自信:十三朝古都,当年“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所以,这座城会有一种绝对自豪感:“给中国二百年能造一个纽约,给美国两千年也造不出一个西安。”
一个是“恨铁不成钢”的攀比障目:以曾经“中国八大城市”、“029”区号说明经济地位(这里已不再提及过去)。结果,对比蓉渝汉现状,感慨如今又落后身边“郑县”。所以,张嘴闭嘴皆“废都”。
▲陕南、关中和陕北三大地区人口及面积
(图by西安城记)
实际上,由于发达的第三产业、完善的科教体系和庞大的人口基数,西安地位一直不低,最知名的就是『新一线城市』。因为,经济总量并非绝对因素。
但是,经济一体化时代没有“孤岛”。最要命的问题是,西安目前的经济基数和总量,无法为陕西乃至西北未来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动能:
不是你发展的不够好,而是别人比你崛起更快、掌握产业和人口资源更多。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时代,就丧失了PK的优势。说的绝对点,陕西、西北如果没有西安,就没有第二个能替换的能量:千万级人口、西北五省的绝对中心、重要的科教产业……
纵观陕西全省,重心在关中。回到关中,只有西安和咸阳拥有足够的腹地、聚集足够多的人口和资源。所以,“西咸合并”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与成都、合肥和武汉不同的是,西安“强省会”地位,是在行政体系、政治资源等不在“一个步调”的制约上,仍达到36.6%高位。这是市场和资本的选择,摆在西安、咸阳和陕西方面的道路,根本没有选择!
同样道理,正如温江地区之于成都市一样。不可能因为“合体”,就失去“温江”之名。咸阳亦是一样,因涉及到历史和区划,这里不多余讨论。
“成都模式”给我们什么启示?
强省会是共识
在此,我们以西南的成都为例:生活方面,它让很多人为它的火锅垂涎;发展层面,它已成为不少城市“镜鉴坐标”。
目前,成都面积14335平方公里,辖十一个市辖区、四个县,代管五个县级市,常住人口1633万,GDP15342.77亿。这个指标,西安面积10752平方公里,拥有十一个市辖区、两个县,人口1000万,GDP8349.86亿。
“成都平原”地区,是四川省最发达的区域。成都,代管了这其中八个县级市的四个,走了最为明显的“强省会”之路。所以,民间戏谑“成都省四川市”。
四川省共有17县级市:
“成都平原”有八个县级市,其中成都代管四个:彭州、邛崃、崇州、简阳(都江堰除外);德阳代管三个:广汉、什邡、绵竹。
“秦岭保卫战”,让更多人发现西安的不同:辖区有30-40%面积是山区和生态缓冲地区,比如周至、蓝田两县,临潼区、鄠邑区和长安区。
纵观全国,中西部地区受限于自然、交通和发展阶段等前提,本身无法南方相比。所以,四川、湖北等扬长避短:前者,选择“一个中心”方式;后者,采用择“一主两副”方式,着力“强省会”这个拳头。
再看成都,从当年“合并”与成都并列的温江开始,到今日代管五个县级市。尤其代管简阳后,实施“东进”战略开发第二机场。规划上,利用多条环线和中轴,使成都拉动二级城市群的发展。其中,150公里长中轴线,北接德阳市,南抵眉山市。
成都最新规划说明:
由“两山夹一城”转变为“一山连两翼”:以龙泉山为界,西边为中心城区,东边则塑造全新的东部产业新城,“大中轴”和七环全面连接。
山东济南合并地级市莱芜,尽管其面积仅为2246平方公里。但是,与咸阳同为“地级市”的行政编制,却在西安引发了一场巨大的讨论。
安徽的“合肥战略”,影响深远:首先,“三分巢湖”→让合肥变成滨湖城市→省府迁至滨湖新区→举全省之力打造“米字型”高铁。长三角城市群规划中,合肥并列为长三角的副中心城市,极大地冲击了武汉、南京等长江经济带的传统中心城市。
所以,从安徽“三分巢湖”、到四川的“大成都战略”;从山东“莱芜归济”,再到吉林“公主岭嫁长春”等都能看出这种趋势。走不了安徽和山东之路,西安下一步可能就是“成都模式”!
加快推进撤县设市的三原
西安北跨的猜想
副省级的西安和地级市的咸阳,让操作存在极大的难度。但是,由于陕西特殊的省情,它无法像安徽“三分巢湖”和山东“莱芜归济”大胆革新。
所以,在“敢为天下先”的三秦大地,在目前现状下只有一种模式可选,那就是——“成都模式”:通过不断增加代管的方式,做大中心城市的棋局。通过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慢慢实现“西咸合体”。实际上,这个道路的大门正在慢慢打开:
2018年1月,《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指出:“要培育发展中小城市,推动彬县、蒲城、三原等具备条件的县有序设市,增加城市数量”。
▲大西安空间的“北跨、南控、西进、东拓、中优”战略
三原县,东与临潼、富平、阎良等相连,南与高陵接壤,西邻泾阳、淳化,北靠铜川新区、耀州区,也是西咸新区与西安北跨战略的交汇处。
2018年,三原GDP为239.7亿,增长9.1%,位列陕西“十强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3650元和11748元,增长7.9%、9.1%。2018年撤县设市的彬州市,2017年GDP为213.62亿。
公开新闻表述,三原县“多年以来从未放弃过”撤县设市的目标。今年,更是加快了推进该项工作的步伐。2019年1月,三原县通过“三原县撤县设市”报告;今年4月,咸阳市长卫华调研三原县时,提出“以强烈的使命感推进撤县设市,加快步子做好申报工作”。
我们知道,大西安空间格局是“北跨、南控、西进、东拓、中优”。北跨,即向北跨过渭河,推进富阎一体化,使渭北区域成为工业新重镇、城市新组团。『城记』建言彻底打通未央路直通三原县,形成真正的“大中轴格局”。
大西安中轴北延伸可与三原融合
◎制图/城记智库
如果三原县能顺利完成撤县设市,再由西安代管,可以复制西安托管西咸新区带来的巨大效益,大中轴与外环高速又能为西安北跨提供基底。
那么,大西安北部整体成为真正“万亿工业大走廊”:高陵区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富阎一体化的“航天科技城”、泾河成为“大西安北部中心”、三原成为“大中轴”上的产业新城……那么,大西安就形成“科创向南、工业北上、中心优化”的产业格局。
作为第九个国家中心城市,西安是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和竞争的代表,是国家或主要经济区域内经济活动组织和资源配置的中枢。没有格局,哪来未来?没有革新,哪有明天?没有魄力,哪得永生?
附:行政调整的意义何在
2015-2018年以来陕西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共有七个地区“撤县设区”和“撤县设市”(关中地区三个),都是在区和县级市层面。
从中国民政部公布的行政区域调整来看,近几年来绝大部分以“撤县设区”或者设立“县级市”为主,为数不少的如“代管县级市”(比如成都代管简阳),“三分巢湖”和“莱芜归济”少见但也不断出现。
从流程上来看,撤县设市、撤县设区、撤市设区等县以上行政区划调整有一个固定流程,从时间上来看,批复时间基本上是十个月以内。
从“县以上行政区划调整流程图”来看,只要完成前三步问题都不大。所以,三原县“撤县设市”估计最早年内、最晚2020年初即可实现。但涉及到诸如咸阳市这种地级市的调整,就是另外一个层级的事情了。
没有人愿意天天把“大”挂在嘴边——这有种自我催眠的表现。但是,正因为现实的“求而不得”,所以才如此呼吁!
真正的“西咸合体”,对陕西来说是有“博弈”因素所在;对国家层面来说,第九个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已说明了一切。所以,进行区域的合并和融合,这是大西安发展的症结和关键所在。最后,我们用“XIĀN,XIÁN,XI'AN”来代表我们的观点:
▲点击图片放大
『城记』专题署名文章:
文=聂海峰
©版权声明:「城记智库」首席顾问,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牧野编辑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投稿及联系:150 336879(微信)
与西安城记一起,见证西安新未来
▶专题❶:政策解读
▶专题❷:发展建言
▶专题❸:区域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