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Preface
西安的雨,又连绵下起来。显然,尽管有”华西秋雨”的气象特点,仍不足以证言大家的感官。
前些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央媒密集发表《真正的大事:干旱寒冷的西北正在变暖变湿》等报道,相信诸位皆以知晓。它需要从气候、治理和历史等更广域层面的探讨,必须超越目前任何单一层面的数据、研究和表象。
近日,『城记』将选登相关研究者的系列专题以及权威部门的解读,以便诸位“兼听则明”。
西北,一度是荒凉的代名词。做为一个西北人,在东部上学时,宿舍同学听说我来自西北,饶有兴趣地提出了一个问题:“听说你们那里上学都骑骆驼”?于是,我默默掏出了骆驼驾驶证。
“骆驼驾驶证”,是中国地理差异的一个“梗”◎NEWS
但今天,我要说我们上学不再骑骆驼了,而是开始划船了。当然,这只是一个“梗”,足以说明曾经西北的干旱气候。
西北地区如今也多次“划船”◎NEWS
近些年,明显感觉雨水越来越多,甚至出现连着3-4天下雨现象,曾经每年总有的沙尘暴几乎绝迹,扬尘天气一年大约只有二、三回。更加明显的变化是,城市外的荒山以前都是光秃秃的,这两年都绿茸茸的,很多人都说要变成“小江南了”。
大家都猜测和三峡大坝以及植树造林有关,但前几天新华社的一条大消息令人振奋:《寒冷干旱的中国西北正在变暖变湿》 。
这意味着一种大气候趋势的到来,也意味着将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巨大变化。西北,主要指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和宁夏五省。五省的面积近32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领土的三分之一,人口约一亿,占全国的十五分之一。这样庞大的土地仅仅养活了这么一点人,最主要的原因是缺水。因为,西北绝大部分地区降水量都小于400mm,如下图所示:
世界上所有的文明都是伴水而居,而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部。这条线,曾是古代中国实际控制时间最长的边疆线,也是中原文明与游牧文明长期对峙的边界线。如今,大家了解最多的可能是“胡焕庸线”:尽管范围比它要小,但整体变化不大。
著有《万历十五年》,著名的美籍华人史学家黄仁宇,在《大历史不会萎缩》中说:“在中国地图上,可以画出一条15英寸等雨线……凡线之以南以东,平均每年至少有15英寸之雨量,可堪耕作,线之以北以西,则低于此最少的雨量。而这等雨线,也是胡汉之分划和少数民族及多数民族几千年长期交兵之处,而尤以气候干旱和人口过剩时为然”。
中国著名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在1972年发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绘制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温度图。可以看出,中国历史上几个鼎盛时期,都在温度较高的时候。
温暖期的中原政权,国力强大、领土广阔;寒冷期北方游牧民族强盛,中原政权萎缩——15英寸,相当于381毫米降水量。一旦“等雨线”以北的降水量低于400毫米,以草原为主游牧民族,将严重减产,必然南下掠夺导致战争频发。
第一个寒冷期:东周
第二个温暖期:西汉
第二个寒冷期:三国魏晋南北朝
第三个温暖期:隋、唐、宋
第三个寒冷期:元、五代十国
第四个温暖期(相对温暖):明朝
第四个寒冷期:清朝
尤其是五代十国之后,正遭遇第三次“小冰河”,北方草原地区气温普遍降低,降雨减少,牲畜大量死亡。游牧民族为了生存被迫南迁,“五胡乱华”由此爆发。东汉末年,全国人口近6000万,到西晋时只剩800万,再经历“五胡乱华”之后汉人只剩400万,递减是惊人!同样,还有宋末蒙古族南下以及明末的小冰川期。明末人口1.2亿,战乱尤甚,清朝统一后人口只剩5000万。几乎所有朝代更替、历史大势,都逃不过气候变化。有人说,这是否有些绝对?其实,农耕文明时代,“靠天吃饭”往往决定着王朝的命运。要知道,自汉以来每逢天灾异象,多有君主要向天谢罪、下诏罪己、轻徭减赋。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过分强化气候的作用,它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背景。因为,中国数千年帝国专制时期,虽然整体大体制未变,但局部体制依旧在调整;再加上如果“人”对了,外界环境就更加“锦上添花”。否则,一样的“兴亡百姓苦”。比如举世闻名的汉唐,励精图治的君王和时代精英们灿若星辰,创造了中华文明的黄金时期。我们都认为孱弱的宋朝,延续时间长达三百余年,是中华文明在商业、文化和艺术等另一个极致巅峰。反面典型,就是手上有“无数好牌”被打烂、被称为“最黑暗时代”的明王朝。大部分时间良好的气候,在为朱家王朝的腐败不断“续命”。
实际上,我们在《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多雨的西安,可能进入“类南方时代”》用数据说明,西安及陕西降水量已有巨大变化。
由于西北面积巨大,陕西以外更具有说明性。如今根据社科院的研究,西北将在近400年后再次赢来气候变暖变湿,400毫米降水线开始向西北移动越过了秦岭,新疆的两大盆地开始下雨,并已经持续三年。
现在新疆的植被,以一年一百五十公里的速度在狂奔。内蒙古的植被,今年的速度是四十公里的速度在迅猛的恢复。毫无疑问,气温的回升和降雨量的增加将使得西北地区大量的土地开始进行农作物的种植,尤其是新疆的低海拔地区,将为大规模种植水稻提供可能,这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原。甚至前段时间,我们还在报道用新疆的盐碱地种植“海水稻”以解决我国粮食问题,如果气候变化能够让新疆的低海拔地区适合水稻生长,毫无疑问将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有水就会有人,有人就会发展,文明、沟通、交流将再次聚集,西北地区拥有大量的资源,一旦聚集大量的人才必然迅速发展。一旦西北地区出现一个、甚至多个类似于成渝或武长这样的城市群后。那么,占据全国三分之一的土地上将发展出多个的现代化城市群体,这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意味着什么?事实上,此次气候变化远不止仅仅是我国西北地区。中亚地区-西亚地区,甚至也出现了降雨量增加的现象。2019年初,异常潮湿的天气导致伊朗发生全国性的洪灾。2019年初,异常潮湿多雨的冬春季使得伊拉克的河流变得异常汹涌,湖泊和水库水位升高显著。通过2015年和2019年底格里斯河卫星图像的对比就可以清晰发现,多雨天气引发的洪水正在伊拉克的河流中肆虐。
大西北,甚至整个亚洲可能真碰上一个新的大变局。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讲,亚洲大陆的重心在巴尔干半岛和中亚,谁控制了中亚谁就控制了亚洲。实际上,汉唐时期“丝路经济”也最为发达。那么,如今中亚地区的背景就类似千年前。从地缘政治上来讲,北亚、东亚、南亚和西亚大国都想要争取此区。谁控制了中亚,谁就拥有了向其他方向扩张的可能。如今,气候变化使这一地区日益重要,更加凸显“一路一带”的重要性,未来西北和中亚地区有繁荣的大前提。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杜牧这首著名的诗词,是盛唐埋下隐患的一个注脚。
我们都知道,作为典型的南方水果,荔枝的主产区在两广和福建。但是,杨贵妃吃的荔枝,真来自岭南和福建?实际上,以唐时交通条件,从岭南到长安起码要十天半个月,荔枝已腐坏。唯一解释,唐时距离长安很近的地方就有荔枝。
杨贵妃所食荔枝的四大运输路线图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竺可桢指出:隋唐时代气候比近代温暖。公元650、669和678年的冬季,长安都没有冰雪,梅花树长于皇宫(如今梅花树不能在冬季的西安生长),充分说明当时气温较现在更高。
李商隐路径扶风县,曾为当地梅花写诗。唐穆宗皇帝曾以宫中橘树所结之橘赏赐臣下,李德裕为此写下《瑞橘赋》。
目前,文献上有明确记载,唐朝时四川有荔枝种植。到北宋,四川气候与唐时相比变化不大。北宋文献记载,当时四川成都、眉山、乐山、宜宾等地皆有大量荔枝种植。以当时每天最高达500里的运输速度,驿站运输两天就可到达。
所以,2008年的《中国国家地理》和2014年《中国气象报》,都已论证杨贵妃所吃的荔枝来自巴蜀的可能性,远大于来自岭南。
文=梦紫芝先生
一些变化正在发生
近几日,『城记』通过多篇专题呼吁西安及陕西重视这个趋势,并提出了关于秦岭北麓水资源蓄积、城市基建标准的提升、气候变化下的城市产业布局和榆林治沙的沙蒿替代品等建议。
城记关于环境的专题:
▶西安要连下半月的雨?西安的雨,为何越来越多
▶有个事实:多雨的西安,可能进入“类南方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