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北方第二大城市”?西安“人口大爆炸”下的危与机
人口,是国家和城市最重要“家底”,必须准确掌握“家底”及变动规律。
第七次人口普查,是“国之大计、知根知底”,是“提供决策依据”。「城记智库」多年研究证明,西安人口一直被严重低估。所以,“七普”后的“人口大爆炸”不可避免。
根据趋势,十年内“大西安”范围人口必将走向1500万+——这相当是“北方第二大城市”。陕西,你准备好了吗?
生活在西安的人,应有极大的体会:城市越来越堵、入学问题凸现。
同时,随着近些年西安发展提速,带来数以千万级的商务、旅游和求学人口。社交媒体上,西安有几个现象一直是关注重点:地铁客流量庞大,都是年轻人;半夜还车水马龙,不像北方城。
事实上,“西安人口是多少”,成为「城记智库」一直在研究的对象。
「城记智库」对西安常住人口的推导
备注:传统口径中未将西咸、长安、临潼和高陵等纳入主城区,并不合理,综合评估为900万。
近些年,「城记智库」利用统计公报、地铁强度、客运流量、房产销售及入住率、城市容积率、健康码大数据、城市热力图等,进行分析。
「城记智库」结合不同方式测算,
推导:西安常住人口应在1300万,
(实际管理人口1400万左右)
主城区人口,在850-900万以上
这一切,我们基于常识和市场。要知道中国绝大部分中心城市,皆为极核城市。
第一,西安客运总量全国第七(地铁近阶段已跃居国第六);第二,西安十年来普通住宅年销达15万套左右,入住率极高;第三,以热力图、手机用户量为代表的大数据,西安也在前列。
实际上,全国各类型排名中只要与人有关,西安基本都位于前十。也就是说,西安若无绝对人口基数,是不可能出现以上现象。
城市热力图的几个分析
极核城市(不含广深):【南方】上海>成都>杭州>武汉>重庆;【北方】北京>西安>天津>郑州>青岛。本次人口普查,广东省比十年前增加两千多万人口,广深莞佛已是“千万级”人口。从热力图上来看,广佛和深莞完全同城化。人口密度,远高于长三角、京津冀等。
需要说明的是,西安住宅容积率全国排名第二。也就是说,对比平原城市的成都,西安中心城区每平方公里人口,要高出20%。
也有不同类型,但毕竟是少数:比如苏州,其周边“四小龙”的结构全国无二;东莞,是以“镇”为单位成长起来的特大城市;天津,“滨海新区”的现状,相当于上演了“双城记”。
“人口大爆炸”的西安,矛盾已显:庞大需求和城市建设速度滞后的矛盾、人口高速增长和经济动能不足的矛盾、城市快速发展和行政区划缓慢的矛盾。
不回避现实:中国多个主要城市人口被误判。
要知道,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人口流动、统计口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规划要求和技术手段等各种因素左右下,真实人口与常规口径之间的偏差极大。
这次展示真实家底的“七普”,对未来提供真实决策依据。从一些已公布数据的城市来说,差异极大。
以郑州为例,对比“七普”和传统口径,2020年比2019年增量多达225万。根据「城记智库」评估,西安增量不亚于郑州,成为北方城市增量前二,堪称近些年北方最闪亮的城市。
对比已公布数据的城市,根据「城记智库」多年研究,西安“增加绝对值”,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近两年,「城记智库」创始人在不同场合分析西安人口数据,呼吁“重估西安人口”。根据我们推断,结合历年来的政府公报显示:
可以说,若是以十年为口径,
西安人口增量或将在400万左右。
年均增长在40万。
若以2019年口径,
西安人口增量约在250-280万
这个数据也“空前惊人”
无论如何,这指标足以列入历史
全国:排名前五
北方:排名第二
所以,不只是西安,中国很多城市人口突破千万的时间要更早。
回顾中国城市发展历程,引领区域发展、成为超级引擎的中心城市,基本有两个核心指标:一是千万人口,一是万亿GDP。前者涉及聚集度和影响范围,后者代表经济的动能。
“闻道有先后,发展有快慢。”中国现阶段经济,不能按照发达国家标准评估。这意味着中国很多城市人均GDP将再度下降,特大城市经济提振仍是“重中之重”。
对比,不是攀比,不是强调谁比谁强。我们要客观认识一个事实——西安,到底要走向何方?
近些年,有两种现象讨论极广:一是“东西差距”,二是“南北差距”。实际上,“七普”人口统计的结果,已显示国民如何“用脚投票”。它是发展的真实写照,继而才成为学术研究现象。
众人皆知的“东北现象”,既有先天的历史和政策因素,也有后期的制度和经济因素。但是,没有人愿意这种现象在自己身上出现。
对于西安来说,占了两头:一个是“西部”,一个是“北方”。
西安不是“极”,但却是重要节点◎NEWS
对于陕西来说,若西安不强不大,陕南的安康和汉中,人口会持续向华南和成渝流动;同理,对于广域上的西北其它省份来说,也将更多流向成都平原,而非关中地区。
可以说,西安打破北方城市的一个“怪圈”:经济总量虽然不高,但人口迁入却高居不下。
不过,这次“七普”证实:西安,整个西北“压舱石”,甚至是整个北方经济的新引擎以及北方创新发展的代表。
我们判断,在“南北差距”带来的特大城市高度集中趋势、西安经济实质性的增长、“类南方”气候的变化以及“引汉济渭”解决关中水资源问题下。西安人口,仍将持续高速增长:
一是大学生留存度将再度提高:在东部和南部更高房价影响下,加之西安经济崛起,每年30多万毕业生留存度很有可能超过50%-60%。这几乎意味着,西安每年将新增15-20万人。
二是对周边的吸附力不断增强:比如豫晋鲁等北方省份,省会人口增加但其它地区外流是必然。未来,西安吸附力将分为三极:大西安都市圈+关中平原城市群+高铁三小时范围。
按可预估和评判增长速度,
西安,将在一两年内人口超过天津
下一个十年,人口后将达到1500左右
成为“北方人口第二/三大城”
西安30M城市“芒星图”◎制图/城记智库
基于千百年关中地区的行政划分、文化传统及现实流动,以钟楼为圆心的方圆30公里900平方公里,成为绝对中心。在30公里的节点区,形成真正的多中心时代。
以此为基础,可以说在“轨道交通圈”范围和民众认知上,西安人口将在1400万(含咸阳主城区)——这意味着,西安和郑州,很有可能将成为仅次于北京的北方第二大城之选。
那么,西安和陕西,准备好了吗?
作为14亿人口大国,地区不能绝对失衡。“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多个区域战略,皆因如此。
但是,大趋势无法避免:比如广东省以1.26亿人口成为中国第一,出现穗深莞佛四个千万人口城市,且都是“万亿之城”。所以,拿咸阳类比佛山和东莞,“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四川、湖北和安徽等已做选择:先做强“绝对中心”,再带动周边。如今,陕西面临一个“十字路口”:如何考虑走向1500-1600万人口西安(含溢出至咸阳)。有几个问题,必须面对:
西安城市发展速度N倍于规划◎制图/城记智库
第一,大量人口增长下的土地问题:
“安居乐业”!按人口增长速度,西安每年住宅需求常态化将在20万套,至少上万亩土地需求。
正常情况下,城市开发30-50%土地是住宅,其它为道路、绿化、产业等。这意味着,除城改释放,西安可用土地“杯水车薪”。西安未来空间规划,若没有土地将难以为继。
第二,产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速问题:
人口大量增长,首先是最本质的“居住需求”问题。但是,在国土规划指标根本无法满足需求下,势必会挤压其它用途。
与此同时,培育产业需要土地、资本和时间。所以,“土地财政”短期内无可取代。这个背景下,“受掣肘”的产业规划若无法服务人口,势必未来无法拉动就业和发展经济。
第三、城市基建与发展速度问题:
我们知道,近些年陕西地铁、环线交通和高铁等基建遭遇瓶颈,首当其冲就是经济实力的问题。
对于西安来说,人口大量增长和经济不匹配矛盾将长期存在。但是,“城无远虑必有近忧”。解决城市建设和发展速度之间的矛盾,必须要有“投行思维”、“超前思维”。
第四,规划远见和行政区划问题:
“规划落后于发展”,“根子”就会出严重的问题。对于西安来说,最直接的现实就是行政区划。
这方面,“成都和合肥模式”等都已证明,行政区划调整是头等大事。这个头等大事,就是如何做强做大西安。只有这样,才能交通、规划、产业和发展一盘棋。否则,永远都是“一盘散沙”。
「城记」关于西安人口署名专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