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子珂 || 新时代小学育人方式变革的方向与路径

黄子珂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2024-09-02

导读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23年学术年会聚焦“新时代小学育人方式创新与实践”主题开展研讨,呈现如下一些思考。一是革新育人理念,立足时代、尊重儿童,把握育人方式变革的重点和方向;二是重塑学校管理,积极回应新时代赋予的新任务新要求,持续优化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集团化办学、家校社协同育人等方面工作;三是优化课程教学,基于育人导向推动课程建设走向科学系统及“个性定制”,同时聚焦关键环节撬动学与教方式变革。

全文共5555字,阅读大约需要11分钟

 本刊从不收取任何审稿费、编辑费、版面费

《中小学管理》唯一投稿邮箱: 
zxxgl@zxxgl.com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起步阶段,是国民教育体系的根基,一直以来都为教育界和社会大众所关注关切。2023年10月23~24日,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召开,来自全国30余个省市的800余名专家学者、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者及小学校长和教师代表参加会议。在两个主论坛及四个分论坛上,与会者立足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背景,围绕“新时代小学育人方式创新与实践”的主题,聚焦学校管理、课程改革、学与教方式变革、家校社协同育人等方面的创新与实践展开深入交流和研讨,凝练了思想,形成了共识。本文仅选取当前基础教育领域关注的部分热点难点问题,采撷会议精华,呈现主要观点,展示学校实践,以期为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带来些许思考和启发。




革新育人理念,把准变革方向



立足时代之基,回归教育本原,我们需要把握以下基本点、关键点,关注教育及学习科学前沿的研究成果,从而明确当下小学育人方式变革的重点和方向。


1. 尊重成长规律,把握小学育人方式变革的关键点


小学阶段是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黄金时期,切实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是小学育人方式变革的根本目标。着眼于小学教育的基本属性、实践特点和目标追求,国家督学、北京市正泽学校校长李烈提出,小学育人方式变革的立足点始终是尊重规律,即学校要重视小学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向着“培养人、发展人”的教育本原不断回归。她同时提出,推动小学育人方式变革要把握两个关键转向:一是从学科本位转向育人本位,突出育人的整体性与融合性;二是从标准培养转向差异培养,促进每一个孩子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生长。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党委书记、副校长毛亚庆教授提出,要基于对当下时代特质和人的发展需求的认识,进一步明确小学育人方式创新的价值定位,进而求真务实地推进基础教育发展。北京教育学院教授季苹认为,教育者应该发展并让学生看到自身生生不息的力量,为此应在理解和把握“以健全人格为核心的能力结构”的基础上进行育人方式创新。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院长陈锁明提出,要充分认识当前人口出生率下降、智能化、社会高质量发展等对教育带来的挑战,把握好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知识与素养、标准与差异、全体与个体等方面关系,从而更科学地推进教育变革与创新。


2. 立足时代要求,明晰小学育人方式变革的着力点


立足新时代新要求,深化小学育人方式创新应该把握哪些要点?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吕玉刚指出,要在以下八个方面下功夫、做文章。一要充分认识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即小学是培养学生品格和人格、学习习惯和方法及兴趣特长等的重要时期,小学教育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础。二要树立科学的小学教育观念,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理性确定孩子的成长目标,坚持开展素质教育。三要认真实施新课程,准确把握新课程的育人目标要求,因校制宜地规划学校课程实施,完善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四要加强思政课建设,丰富课程教学资源,提高思政课教师专职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大思政课”育人体系。五要落实科学教育,丰富科学教育资源,广泛开展学生科普教育和科创探索实践,加强科学实验室建设和相关学科实验教学。六要深入实施学生读书行动,配齐用好阅读指导书目,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读书活动,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七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强化入学适应衔接意识,改革一年级教育教学方式,创设具有包容性和支持性的学校环境。八要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明晰三方责任,强化专业引领,切实构建政府统筹协调、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育人新格局。


3. 依托学习科学,探索小学育人方式变革的支撑点


要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专业地”理解和落实育人方式变革。遵循规律、尊重科学是通往专业的必经道路。近年来,脑智与学习科学研究发展迅速,科学方法和现代科技手段极大丰富并加深了人们对学习的认识,这为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和健康成长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学校管理者、教师乃至家长应对其予以更多关注。“实现育人方式变革必须了解学生的脑是如何学习的”,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董奇教授在主旨报告中介绍了当前脑智与学习科学的研究重点、关注焦点和成果进展,希望帮助学校和教师科学理解学习的本质和规律,认识学科学习的领域特异性和综合价值,以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例如:音乐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执行控制功能,对学生的在校学习、自我调节和认知发展有益;而体育运动能够促进儿童青少年的情绪健康和意志品质提升。另外,脑智与学习科学还有助于教育者正确认识并科学指导在学习和发展上存在突出问题和特殊需求的学生,从而提高教育的效率和质量,推进教育公平。




重塑学校管理,回应时代要求



中小学校应如何回应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的新任务新要求,将各项改革需求、工作要求在学校管理中扎实推进,有效落实,这切实考验着每个学校管理者的教育信念和管理智慧。


1. 厘清学校权责分配,推进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


实施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中小学领导体制的重大改革和创新,如何正确理解并有效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是当前摆在中小学校面前十分重要而迫切的课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鲍传友认为,作为一种新的领导模式(政治领导)、决策模式(集体决策)和治理模式(协商治理),实施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关键在于确立中小学党组织在学校的领导核心地位,充分发挥校长在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并协调好党组织领导与校长负责的关系。为推进新体制的有效运行,他认为中小学校管理者需要厘清认识、划分权责、完善机制,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认识四个困境,包括认知困境、制度困境、关系困境和行动困境,思考在新的管理体制下学校各方的权责利该如何界定落实。二是界定好两个主体权责,即在把握政策的基础上,选好配强领导班子特别是党组织书记和校长,明晰不同角色和组织的主要职责,以及明确学校各项决策、会议、行动规矩。三是强化三个意识,包括组织意识、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共同建设打造高质量的学校团队。四是完善四个机制,包括学校的参与机制、决策机制、沟通协商机制和监督机制,构建以党组织为决策核心、校长全面负责执行、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的学校治理格局和运行机制。


2. 激活学校发展动能,持续探索集团化办学优化路径


为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实施集团化办学,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区域和学校不断探索集团化办学持续优化的有效路径。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在20余年的集团化办学探索实践中,经历了“名校集团化-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全域优质集团化办学”的迭代升级。作为其中的深度参与者,浙江省杭州市学军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张军林认为,推进优化集团化办学需要尊重集团内每所学校的办学实际,创新完善学校领导管理机制、共建共享机制和自我创生机制,同时要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学校主体、质量与规模、理念统一与校区特色、校区扩张与校区独立等之间的关系,激活学校发展的内生动力,切实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真正使学生、家长受益。陕西省西安市高新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则以确保各成员校“平稳起步、高标准办学”“特色发展、协同共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三个目标为导向开展集团化办学工作,为教育集团的管理创新贡献了朴实、扎实、务实的解决方案。


3. 发挥学校主导作用,有效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


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构成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家校社协同育人是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其中学校主导是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的主要驱动力。那么,学校应该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边玉芳建议,学校要充分认识家校社协同育人对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意义,切实提升学校统整各种资源的能力,提高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进一步拓展家校社沟通渠道,创新家校沟通的途径和方法,建立灵活完善的家校矛盾冲突解决机制。此外她还提到,学校需要特别关注特殊区域、家庭及有特殊需求或处于特殊时期的学生的协同育人问题。围绕这一主题,一些学校也呈现了实践推进的策略与经验。例如:浙江省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基于数据驱动创新家长学校运行模式,通过诊断分析、动态规划、精准施策和定期评估对家长进行持续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依托导师保障机制、阶梯课程菜单和全息服务平台,打造典范性家庭教育数字资源,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实验小学则着力建设家校社协同育人课程,通过开放办学——组织家长和社工“进学校”、联动整合——推动教师和家长“进社区”、畅通交流——倡导教师和社工“进家庭”等路径方法落实课程实施,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心与学识素养、生活素养及实践创新素养,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优化课程教学,助力师生发展



课程和教学是学校育人的主渠道、主阵地,学校育人方式变革最终要落实在具体的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上,落实在每一个师生的专业发展与健康成长中。


1. 凸显“个性定制”,系统建设学校课程


课程是一个学校最重要的产品。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创新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课程建设中仍然存在随意性较强、系统性不足、个性化不够等突出问题。因此,未来学校课程建设不仅要更加体现科学性、系统性,而且要向“个性定制”的方向发力迈进。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学校也积累形成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例如:四川省成都市金苹果公学基于培养学生“生命力、道德力、学习力、创造力”的育人目标,通过构建国际理解教育专设及融合课程,开展“蜀风雅韵”中外人文交流系列课程,持续探索国际理解素养培育课程新方向。北京市正泽学校注重发挥体育全面育人的本质功能,以“全人发展,首选体育”为课程定位,构建了由基础性课程、综合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组成的正泽体育课程体系。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东前进小学通过“养正”课程体系尊重天性,发展个性,培育品行端正的前进学子。四川省成都市墨池书院小学则延续千年墨池文脉,探索回归儿童本真的童韵教育,构筑了以世界为课堂,以教师为课程,成就孩子天性、个性与灵性的童韵课程体系。


2. 着眼素养培育,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培育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为建设科技强国打好基础,是新时代中小学教育的规定动作和使命职责所在。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王渝生教授提出,必须通过读书、实践,经由教育引导,使孩子们从“天生的”科学家成长为真正的科学家,而这正是教育者的责任和值得用心之处。那么,中小学校应该如何构建高品质、有特色的科学教育体系,提升科学教育水平?对此,一些学校基于自身资源和条件打造立体、多维、适切的科学教育课程体系,真正把科学教育落到实处。例如:作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农村社区学校,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晨阳路学校在教育资源不充分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着力打造特色人工智能课程,通过建设编程室、无人机室、3D打印室等专业教室,设置培养科学教育专职辅导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科学教育活动等,引导学生接触科学、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科达小学则依托校内20余个综合实践基地和校外研学基地,构建起“全生态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自2018年起面向全体、全面开展编程课程和人工智能课程,通过系统性、多维化、阶梯式的课程实施,着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兴趣、创新思维和实践应用能力。


3. 聚焦关键环节,撬动学与教方式变革


新课程新课标的落地实施需要通过课堂变革得以实现,而课堂变革的实质,归根结底指向学与教方式的变革。在此过程中,许多学校聚焦空间创设、教学实施、学习评价等关键环节创新资源供给与学习方式,优化教育教学全过程,从而真正让核心素养落地,为学生成长赋能。


一是变革学习空间,使校园环境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适应甚至引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优化。例如:江苏省苏州市实验小学校全场域创设书苑式阅读空间,助力主题式阅读课程落地实施,让学习方式悄然发生变化。二是变革教学方式,通过强化学科实践、推进综合学习落实素养培育和因材施教,实现从“学科教学”到“学科育人”的转向。例如:上海市浦东新区海桐小学依托任务型学习活动的实施与迭代撬动教学方式变革,激活学生学习,点亮学生潜能。成都师范附属小学探索建立儿童参与式教学模式,通过“激发-体验-创生”三阶导学策略,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乐、学有所创,实现全面个性发展。三是变革评价方式,依托多样化的工具、平台或技术实施多元评价和循证式评价,为教学改进和学生学习搭建支持体系。例如:浙江省金华市荣光国际学校在项目学习实施中强化项目复盘,通过多元评价及数据分析形成学生个人学科素养报告,全面科学地呈现学生的学习样貌,实现了以评促改、以评促学。重庆市巴蜀小学校在探索课程综合化教学的过程中,坚持从“筛”到“泵”的评价理念,以此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和内驱力。



(作者单位: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12期文章回顾 

褚宏启丨引领与支持:《中小学管理》的双重使命

王淑清丨感动与使命同行

周   彬丨中小学校长如何成为大先生?

成尚荣丨人生坐标上的故事主题:黄昏即黎明

周加仙丨教育神经科学为循证教育决策与实践提供“金标准”证据

蔡   芳,等丨从推测走向科学:教育神经科学视角下的有效教学

王   烽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呼唤基础教育系统性变革



文章来源:

《中小学管理》2023年第12期 · 探索

文章编辑:谢   凡

微信编辑:黄子珂

微信设计:新媒体运营部


为不“失联”,请“星标”我们:)如您没有“星标”本号,将很容易错过我们的日常推送。按左图快速“星标”本号,让我们保持联系,感谢关注!1.搜索关注“中小学管理杂志社”2.点击左图所示三个小点,选择“设为星标”




  

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AMI扩展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连续九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17次居人大《中小学学校管理》年度全文转载量榜首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