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视角13 || 王 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呼唤基础教育系统性变革
拔尖创新人才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战略结合点。拔尖创新人才源源不断地涌现,是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是教育、科技、人才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点工程,关系到百年不遇大变局中我国能否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经济创新发展,进而全面实现现代化。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有赖于唯才是举、人尽其才的用人制度,有赖于学生兴趣、潜能、个性得到充分激发的教育,它需要我国教育实现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基础教育是教育强国的“基点”,也是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摇篮。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绝不是仅仅面向少数天才的教育改革,而是需要基础教育的系统性变革。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为政策重点和舆论热点的当下,笔者以为,在策略上把握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一、警惕一哄而上的早期识别和集中培养
拔尖创新人才是人类中的极少数,只有在工作实践中做出杰出的创新性成就才能最终被识别出来,其成长过程受社会文化、个人特质、教育、工作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教育”起着基础性作用,但并不是最终决定因素。仅从个体特质看,美国心理学家乔伊·保罗·吉尔福特(Joy Paul Guilford)提出的人格特质理论认为,创造性人格包括以下8种特质: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有旺盛的求知欲;有强烈的好奇心;知识面广,善于观察;工作中讲求理性、准备性和严格性;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喜欢抽象思维;富有幽默感,表现出卓越的文艺天赋;意志品质出众,专注。这些特质在一定程度上是先天的,但后天的保护和养成更为重要。
接下来的问题是,既然创造性特质是可以定义的,那么对这些孩子进行早期识别和集中培养是不是更好?实际上,以上创造性人格特质的提炼,只是一种不完全归纳,即便科学准确,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每种特质也只是星星点点的“火苗”。少年儿童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过程中,这些特质出现的年龄会有差别,发展过程中会有强化有削弱、有保留有消失,其影响因素极为复杂,并且是细致入微、随时变动的,强化有组织的教育往往适得其反。人的思维方式千差万别,“打破常规”是创造的本质,集中统一的教育恰是创新人才成长的敌人,并不会因为其“小众”而变得更有效。同时,如果采取集中培养模式,必然产生“贴标签”效应,过早的“拔苗”会对人才成长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目前,“拔尖创新人才成长之谜”尚未完全揭开,盲目进行早期发现、早期培养显然弊大于利。“创造性特质”的培养要建立在“保护”的基础上,要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有效引导,让有创新潜质的儿童脱颖而出。
目前,我国各地初中和高中都有各种专门培养资优生的“实验班”,其选拔标准主要还是学习成绩、竞赛证书等,并不是“创造性人格特质”,充其量是在不影响成绩的前提下,对于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以各种竞赛证书为标志的“素质教育”,多数学校以把学生送到重点大学为最终目的。这种方式带有极强的功利化倾向,背后是激烈的竞争,衍生了复杂的利益链条,成为“教育内卷”的重要推手。功利化和过度竞争,同样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大敌。没有多样化人才成长的丰厚土壤,没有对创新人才成长基本规律的认识和尊重,没有对我国基础教育现状的深刻反思,加大力度进行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效果必然适得其反,将使得已有的弊端进一步放大。
二、筑牢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根基
思考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什么成为短板,就必须反思我们的教育在多大程度上保护和发展了儿童的创造性特质。在我们的中小学校,当教师把学生当作“一张白纸”在上面“画最美好的图画”的时候,当满堂灌输唯恐孩子学得少、课后作业不断反复训练的时候,当每个孩子都为考出优秀不懈追求标准答案的时候,当所有孩子都“手放在桌子上”不许乱说乱动甚至下课都不许出教室的时候,当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变成锦上添花或者应试技巧的时候,创新人才必然离我们越来越远。
初中和小学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孕育期”。这个阶段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类似“胎教”,切忌人为导致的“早产”。重点应是面向全体学生实行个性化培育,充分激发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因此,必须尊重思维发展的复杂性,尊重人格多元和人才多样性;必须激发孩子的内驱力,相信其发展的无限可能;必须彻底改变整齐划一、追求标准答案的教育模式,缓解唯分数、唯升学的激烈竞争。去除功利化的捆绑,发展素质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适合的教育,拔尖创新人才才能和各类人才一起源源不断涌现。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一系列重要文件,特别是《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尚待进一步落实。
在操作上,一是应大幅度减少课堂教学时数,改变教学评价和学生评价方式,淡化分数竞争,从源头上为师生减负;二是实行自如自洽的生活教育,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教育条件,让学生在广泛接触和沉浸体验中培养兴趣爱好;三是开发实施STEM课程等高水准学科融合课程、综合实践课程,请高校、博物馆、文化馆等机构的专业人士对学生的兴趣社团进行指导和支持;四是实行更加灵活的教学管理,对于兴趣特长明显、学习成绩优异、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灵活的教学管理和学习条件支持。
三、实行开放式自主选择的分流培养
高中阶段是拔尖创新人才的“萌芽期”。按照我国学制,学生初中毕业后开始分流,目前主要是职普分流。按照少年儿童发育阶段,初中毕业生应当是人格特质逐步显现和趋于稳定、世界观价值观开始形成、兴趣倾向开始聚焦的阶段,也是拔尖创新人才苗子真正开始脱颖而出的关键时期。而我们的问题在于,初中和小学阶段单一的教育环境、沉重的学习考试压力,使得多数学生没有机会发现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缺乏探索精神和足够的学习内驱力,影响了高中阶段应当进行的兴趣定向和生涯设计。加之选拔制度的影响,在大多数教师心目中,潜在的创新人才等同于学习成绩优异,或再加上竞赛获奖,即所谓“好生源”。高中阶段,学生应当有更高的社会化程度、更强的学习自主性,对自己的生涯有初步的认识和规划;同时,学校应该提供潜在的创新人才“冒出来”的机会。
高中阶段教育应当走向以自主选择为依托的更精准的个性化。坚持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是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从国家政策取向上看,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在大格局上是学校类型多样化,主要推动力将是“职普融通”;而从学生个性化发展出发的课程和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才是其核心要义。普通高中在承担基础教育基本职能的基础上,需要完成好与高等专业教育的对接,提供丰富多样、高质量、可选择的课程。这就必须进一步调整高中课程方案中必修和选修课程结构,加大高中与大学合作开发课程的力度,增加校本课程的比例。
对于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相对于通过考试和竞赛设定严格的进出门槛、进行分班集中培养,显然不如借助选课走班,实行开放式培养、学生自主选课,让有能力的学生从多样化和有难度梯次的课程学习中“冒出来”。随着新高考的实施,高中普遍进行“选课走班”改革,但并没有冲破原有的“快-慢班”“实验班-普通班”格局,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仍然相去甚远。可以借鉴的是美国高中通行的常规课程、荣誉课程、IP课程三级课程体系,根据课程难度赋予不同的学分绩点,实行严格的考核,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志向和兴趣进行选择,这种课程体系促进了学生有效分化,而不是面对一次性考试进行激烈竞争。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始终绕不开教育评价改革,特别是中、高考改革,而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所遇到的阻力,也与考试招生制度直接相关。未来,中、高考改革的主攻方向,应当是为人人成才提供多样化通道,让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前不久,怀进鹏部长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情况时指出:“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评价机制有待完善,如何在不影响基本盘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创新发展的‘土壤’,让有潜质的学生得到浸润式培养,加强选培评一体化,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审慎探索。”如果说拔尖创新人才需要一体化培养,那么这个“体”不应该是“圆柱形”,而应该是金字塔形的,初中和小学是一个基座,高中阶段才开始分化。除直接针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外,考试招生和教育评价如何进一步为学生个性化成长松绑,如何支持高中多样化和学生分流,如何破除教育“功利化”导向,是一个事关我国教育“基本盘”和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土壤”的重大问题。
(本文作者系本刊编委,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相关文章推荐↓
《中小学管理》2023年第12期 · 烽视角
文章编辑:谢 凡
微信编辑:黄子珂
微信设计:新媒体运营部
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AMI扩展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连续九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17次居人大《中小学学校管理》年度全文转载量榜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