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睡眠日 |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

sociology 社会学之思 2024-03-13

内容简介

睡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状况。促进不同群体间的睡眠平等,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环。本书采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基于2022年中国社会心态调查、2022年中国居民睡眠状况线上调查、2022年中国民众疫情下社会心态调查等多个大样本调查的数据,从共同富裕视角,研究中国人的睡眠状况、心理和行为,对不同年龄群体、不同受教育程度群体、不同职业群体的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及睡眠与生活压力、生命意义感等的关系进行全方位分析,并编制了睡眠指数来综合衡量民众睡眠状况及其发展变化,进而为改善民众睡眠状况、促进睡眠平等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


王俊秀 张衍 张跃 等 著

ISBN:978-7-5228-1446-9

2023年3月出版


作者简介

王俊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温州医科大学教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


张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张跃,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目录/contents

Ⅰ 总报告
共同富裕视角下的睡眠平等
2022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

Ⅱ 分群体报告
不同世代群体的睡眠研究报告
不同受教育程度群体的睡眠研究报告
不同职业群体的睡眠状况研究报告

Ⅲ 专题报告
中国睡眠医学及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展望
生活压力对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生命意义感对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差旅人士的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运动健身人群的睡眠研究报告
大学生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研报告

Ⅳ 附录
附录:喜临门中国睡眠指数研究11年综述

Contents
后记



内容摘要


研究结果


(一)不同群体的睡眠状况


1.睡眠状况


总体而言,民众的睡眠时长有待增加、睡眠质量自评有待提升。2022年,受访者的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为7.40小时,近半数受访者的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不足8小时(47.55%),16.79%的受访者的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不足7小时(见图1)。受访者的睡眠质量自评均值为3.11,大部分受访者的睡眠质量自评为“尚好”或“非常好”(占比为89.60%),有22.60%的受访者的睡眠质量自评为“非常好”,有10.40%的受访者的睡眠质量自评为“不好”或“非常差”(见图2)。




2.不同年龄段受访者的睡眠状况


对比不同年龄段受访者的睡眠状况可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总体上受访者的睡眠时长呈缩短趋势,睡眠质量自评呈下降趋势。如图3所示,30岁以下的群体中,六成多的受访者的每晚平均睡眠时长在8小时及以上,八成以上受访者的睡眠质量自评为“尚好”或“非常好”(见图4);与之相比,30~49岁受访者的每晚平均睡眠时长缩短,睡眠时长不足8小时的受访者占比逐渐上升,拥有高质量睡眠的受访者占比逐渐下降;进入50岁以后,半数以上受访者的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不足8小时,睡眠质量自评为“不好”或“非常差”的受访者占比上升;60岁及以上老年受访者的睡眠质量自评最低。以上结果表明,5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的睡眠时长相对较短且睡眠质量自评相对较低。




3.不同性别受访者的睡眠状况


对比不同性别受访者的睡眠状况可发现,男性受访者和女性受访者的每晚平均睡眠时长差异不大(见图5),但男性受访者比女性受访者的睡眠质量自评略高(见图6)。男性受访者睡眠质量自评为“尚好”或“非常好”的比例(91.06%)比女性受访者(88.58%)高2.48个百分点,且男性受访者睡眠质量自评为“非常好”的比例(25.09%)比女性受访者(20.72%)高4.37个百分点。可见,男性受访者和女性受访者的每晚平均睡眠时长接近,但是女性受访者的睡眠质量自评比男性受访者低。





4.不同家庭月收入受访者的睡眠状况


对比不同家庭月收入受访者的睡眠状况可发现,随着收入的增长,总体上受访者睡眠时长呈倒U形分布,而睡眠质量自评则呈上升趋势。如图7、图8所示,家庭月收入3000元及以下受访者的每晚平均睡眠时长最短(M=6.96)、睡眠质量自评最低(M=2.98),其中近六成(58.25%)受访者的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不足8小时,近两成(19.52%)受访者的睡眠质量自评为“不好”或“非常差”。随着家庭月收入增至8000~10000元,受访者的每晚平均睡眠时长增加,睡眠质量自评上升;而对于家庭月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受访者,其每晚平均睡眠时长随着家庭月收入的增加逐渐缩短,但睡眠质量自评随着家庭月收入的增加逐渐提高。其中,家庭月收入8000~10000元的受访者中,睡眠质量自评“尚好”或“非常好”的人数占比(91.41%)比家庭月收入3000元及以下受访者中的人数占比(80.48%)提升了10.93个百分点;家庭月收入2万元以上的受访者中,睡眠质量自评“非常好”的人数占比(30.06%)最高,比家庭月收入8000~10000元受访者中的人数占比(21.56%)提升了8.50个百分点。以上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家庭月收入群体的睡眠时长、睡眠质量自评存在较大差异,中等收入(8000~10000元)群体的睡眠时长最长,中、高收入群体的睡眠质量自评更好,低收入群体的睡眠时长有待增加,睡眠质量自评有待提升。




5.不同受教育程度受访者的睡眠状况


对比不同受教育程度受访者的睡眠状况可发现,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总体上,受访者的每晚平均睡眠时长增加(除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受访者外)、睡眠质量自评呈现上升趋势(除研究生学历受访者外)。如图9、图10所示,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受访者的每晚平均睡眠时长较短(M≤7.30)、睡眠质量自评偏低(M≤3.01),半数以上受访者的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不足8小时,睡眠质量自评为“不好”或“非常差”的受访者占比偏高。随着学历提高至大学本科,受访者的每晚平均睡眠时长逐渐增加,睡眠质量自评逐渐上升;其中,大学本科学历受访者中,每晚平均睡眠时长在8小时及以上的人数占比(56.48%)分别比小学及以下受教育程度受访者(48.61%)、初中受教育程度受访者(48.45%)提升了7.87个、8.03个百分点;大学本科学历受访者中,睡眠质量自评“非常好”的人数占比(30.25%)分别比小学及以下受教育程度受访者(14.35%)、初中受教育程度受访者(17.32%)及高中、中专、职高、技校受教育程度受访者(21.68%)提升了15.9个、12.93个、8.57个百分点。不过,至研究生学历受访者,其每晚平均睡眠时长(M=7.14)显著缩短、睡眠质量自评(M=2.94)显著下降,每晚平均睡眠时长在8小时及以上的人数占比不足五成(42.86%),比大学本科学历受访者下降了13.62个百分点;睡眠质量自评为“不好”或“非常差”的人数占比则攀升至25.71%,甚至与小学及以下受教育程度受访者持平。以上分析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是影响睡眠质量自评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不同受教育程度群体的睡眠时长、睡眠质量自评存在一定差异;研究生学历群体的睡眠时长偏短、睡眠质量自评偏低,其中有25.71%的受访者的睡眠质量自评为“不好”,这使研究生学历群体成为与低受教育程度群体(小学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群体)类似的“睡眠剥夺群体”。




6.不同主观社会阶层受访者的睡眠状况


对比不同主观社会阶层受访者的睡眠状况可发现,随着主观社会阶层的上升,受访者的每晚平均睡眠时长逐渐增加,睡眠质量自评逐渐上升。如图11、图12所示,自评“下层”的受访者的每晚平均睡眠时长最短(M=7.12)、睡眠质量自评最低(M=2.90),超过半数(55.20%)的受访者的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不足8小时,27.48%的受访者的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不足7小时,21.54%的受访者的睡眠质量自评为“不好”或“非常差”。自评“中层”及以上的受访者中,半数以上受访者的每晚平均睡眠时长在8小时及以上,其中75.00%的自评“上层”的受访者的每晚平均睡眠时长在8小时及以上,比自评“下层”的受访者(44.80%)增长了30.20个百分点。




此外,在自评“中层”及以上的受访者中,九成以上的受访者的睡眠质量自评为“尚好”或“非常好”,其中自评“上层”的受访者的这一比例增至98.34%,比自评“下层”的受访者增长了19.88个百分点。以上分析结果表明,主观社会阶层是提升民众睡眠质量自评的重要因素。


7.不同户口受访者的睡眠状况


对比不同户口受访者的睡眠状况可发现,二者无显著差异,城市户口受访者的睡眠质量自评比农村户口受访者略高。如图13、图14所示,城乡受访者的睡眠时长均有待增加(Ms=7.40)。两类受访者中均有近半数受访者的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不足8小时;此外,城乡受访者的睡眠质量自评也较接近,城市户口受访者的睡眠质量自评(M=3.12)比农村户口受访者(M=3.10)略高,城乡受访者中睡眠质量自评为“尚好”或“非常好”的比例分别为90.24%和88.97%。




(二)影响睡眠状况的社会心态基础


1.美好生活需要对睡眠状况的影响


美好生活需要是指人们对向往的美好生活的描述,包括国家社会维度、个人物质维度、家庭关系维度。本报告采用《美好生活需要量表》对其进行测量,量表均为7点计分(1=非常不重要,7=非常重要)。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见表2),个人物质维度的美好生活需要与睡眠时长、睡眠质量自评显著正相关,国家社会维度、家庭关系维度的美好生活需要则与睡眠质量自评显著正相关。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一步检验美好生活需要对睡眠时长、睡眠质量自评的影响。结果显示(见表3),在控制了年龄、性别、家庭月收入、受教育程度、主观社会阶层及户口后,个人物质维度的美好生活需要显著正向预测睡眠时长,但对睡眠质量自评无显著预测作用;家庭关系维度的美好生活需要显著正向预测睡眠质量自评,显著负向预测睡眠时长。该结果表明,民众越是看重个人物质对实现美好生活的作用,越有助于睡眠时长的增加;越是看重家庭关系对实现美好生活的作用,越有助于睡眠质量自评的提升,但同时也使睡眠时长缩短。




2.美好生活体验对睡眠状况的影响


美好生活体验是个体将当下生活状况与美好生活需要进行对比后的评价。与美好生活需要类似,美好生活体验也包括国家社会维度、个人物质维度、家庭关系维度。本报告采用《美好生活体验量表》对其进行测量,量表均为7点计分(1=非常不符合,7=非常符合)。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见表4),个人物质维度的美好生活体验与睡眠时长、睡眠质量自评显著正相关,国家社会维度、家庭关系维度的美好生活体验则均与睡眠质量自评显著正相关。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一步检验美好生活体验对睡眠时长、睡眠质量自评的影响。结果显示(见表5),在控制了年龄、性别、家庭月收入、受教育程度、主观社会阶层及户口后,国家社会维度、家庭关系维度的美好生活体验均可显著正向预测睡眠质量自评,个人物质维度的美好生活体验对睡眠质量自评的正向预测效应也达到边缘显著水平;不过,三个维度的美好生活体验对睡眠时长均无显著预测作用。该结果表明,民众在国家社会、家庭关系、个人物质方面的美好生活体验越多,其睡眠质量自评越高,但睡眠时长并未受到显著影响。




3.安全感、主观幸福感、公平感、社会信任与社会压力感对睡眠状况的影响


作为社会心态的重要指标,安全感、主观幸福感、公平感、社会信任与社会压力感也是影响民众睡眠状况的重要因素。其中,安全感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不安全因素和风险相关的内容。对安全感的测量采用7点计分(1=非常不安全,7=非常安全),具体包括人身、个人和家庭财产、交通、医疗药品、食品、劳动、个人信息、环境安全感以及总体上的安全状况。2022年受访者总体安全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M=5.19)。对主观幸福感的测量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量表包含5个题目,采用7点计分(1=非常不同意,7=非常同意)。2022年受访者总体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M=5.10)。对公平感的测量涉及教育、经济、政治等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13个方面,包括高考制度,义务教育,政治权利,司法与执法,公共医疗,工作与就业机会,财富及收入分配,养老等社会保障待遇,不同地区、行业之间的待遇,选拔党政干部,城乡之间的权利、待遇,财政和税收政策以及社会总体公平情况,量表采用7点计分(1=非常不公平,7=非常公平)。2022年受访者总体公平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M=4.97)。社会信任包括一般信任和陌生人信任两个方面。其中,对一般信任的测量包含3个题目,在每道题中,受访者需要在7点量尺上对A、B两种观点做出倾向性选择(如“人们在大多数情况下是:A.乐于助人的;B.都只顾自己,不管别人”;7点计分,1=非常同意A,7=非常同意B);将三个题目的评分反向计分后,计算均值并将其作为一般信任的指标,得分越高表示一般信任程度越高。对陌生人信任的测量包含1个题目,即“社会上大多数人信任陌生人”(7点计分,1=非常不同意,7=非常同意)。2022年受访者总体一般信任处于中等偏上水平(M=4.90),总体陌生人信任则处于中等偏下水平(M=3.4)。社会压力感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感受到的生存、生活压力,社会压力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整体的社会环境情况。本报告采用自编问卷测量社会压力感,包括住房、交通、医疗、收入、物价等13个方面,采用7点计分(1=非常不严重,7=非常严重)。2022年受访者总体社会压力感处于中等偏下水平(M=3.45)。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见表6),安全感、主观幸福感、公平感、一般信任和陌生人信任均与睡眠时长、睡眠质量自评显著正相关;社会压力感与睡眠时长无显著相关,但与睡眠质量自评显著负相关。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一步检验安全感、主观幸福感、公平感、社会信任与社会压力感对睡眠时长、睡眠质量自评的影响。结果显示(见表7),在控制了年龄、性别、家庭月收入、受教育程度、主观社会阶层及户口后,主观幸福感、一般信任可显著正向预测民众睡眠时长、睡眠质量自评;安全感、公平感、陌生人信任则可显著正向预测民众睡眠质量自评,但对睡眠时长无显著影响;社会压力感可显著负向预测民众睡眠质量自评。以上分析结果表明,良好的社会心态是提升民众睡眠质量的社会心理基础,较高的安全感、主观幸福感、公平感、社会信任以及较低的社会压力感能够显著提升民众的睡眠质量自评。




(三)共同富裕相关认知对睡眠状况的影响


作为与共同富裕相关的社会认知、态度与观念,阶层系统合理信念、阶层流动信念、奋斗价值观、富裕内归因倾向、贫穷内归因倾向同样影响民众的睡眠时长、睡眠质量自评。其中,阶层系统合理信念反映了人们对阶层系统公正性、合理性、正当性的感知,以及相应的支持和维护社会分层系统的态度。本报告采用《阶层系统合理信念量表》对其进行测量,包含8个题目(如“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是公平的”),量表采用7点计分(1=非常不同意,7=非常同意)。2022年受访者的阶层系统合理信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M=4.48)。阶层流动信念是关于人们在社会分层系统中有机会实现向上或向下流动的信念。这种信念关注不同阶层之间的开放性与可渗透性,强调社会成员实现阶层流动的程序公正性。本报告采用《阶层流动信念量表》对其进行测量,包含7个题目(如“在当今社会,‘白手起家’的可能性仍然很大”),量表采用7点计分(1=非常不同意,7=非常同意)。2022年受访者的阶层流动信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M=4.23)。奋斗价值观是指个体相信知识、努力、周密的计划以及其他相关资源会带来正面效应,并有助于避免负面效应,强调努力和回报的对应关系,有“世界公正信念”的含义。本报告采用4个题目对其进行测量(如“只要真的努力尝试,就会成功”),量表采用5点计分(1=非常不相信,5=非常相信)。2022年受访者的奋斗价值观处于中等偏上水平(M=3.87)。贫/富内归因倾向是指个体对致贫或致富因素的解释倾向,较高的内归因倾向表现为个体更倾向于将贫穷或富裕解释为内部因素(如抱负、能力、努力等)而非外部因素(如关系、运气、政策等)所致。本报告各采用7个题目测量受访者对贫穷或富裕的内归因倾向,其中内部归因子量表包含3个题目,外部归因子量表包含4个题目。本报告将内、外归因子量表均值的差值作为贫穷或富裕内归因倾向的指标。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见表8),阶层系统合理信念、阶层流动信念、奋斗价值观、富裕内归因倾向与睡眠时长、睡眠质量自评均显著正相关,贫穷内归因倾向与睡眠质量自评显著正相关,但与睡眠时长无显著相关关系。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一步检验阶层系统合理信念、阶层流动信念、奋斗价值观、富裕内归因倾向、贫穷内归因倾向对睡眠时长、睡眠质量自评的影响。结果显示(见表9),在控制了年龄、性别、家庭月收入、受教育程度、主观社会阶层及户口后,阶层系统合理信念、奋斗价值观可显著正向预测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自评;富裕内归因倾向、阶层流动信念也可显著正向预测睡眠质量自评,但对睡眠时长无显著预测作用;贫穷内归因倾向对睡眠质量自评无显著预测作用,但可显著负向预测睡眠时长。以上分析结果表明,共同富裕相关认知也是提升民众睡眠质量的社会心理基础,较强的阶层系统合理信念、阶层流动信念可显著提升民众的睡眠质量自评;并且,民众越是认可奋斗价值观,越是认可抱负、能力、努力等内部因素(而非关系、运气、政策等外部因素)对致富的影响,其睡眠质量自评也越高;不过,贫穷内归因倾向可能会使睡眠时长缩短,但对睡眠质量自评无显著影响。




(节选自总报告《共同富裕视角下的睡眠平等》,节选时有删减



拓展阅读

新书 | 《社区工作关系三阶段模式:专业反思与方法探索》

新书 | 《中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逻辑》

新书 | 《社区基金会资源动员的行动过程研究》

新书 | 《中国社会组织的历史演进及当代发展》

新书 |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发布


扫码加入社群

享受粉丝专享购书福利↓↓↓


欲了解详情或购买

保存图片打开淘宝扫一扫


策划:lzh

编辑:lzh

审校:myx

封面:photo by Gregory Pappas on unsplash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