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 | 《陆学艺全集(全12卷)》
内容简介
陆学艺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三农”专家和社会学家,毕生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结构现代化,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和研究。2013年5月13日,陆学艺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先生去世后,北京市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牵头开始收集、整理先生遗留的大量学术文献资料的工作。2015年1月正式启动《陆学艺全集》编辑和出版工作,成立了《陆学艺全集》编辑委员会以及在编委会领导下的编辑组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工作团队。10年来,我们坚持质量第一,持之以恒。今天,《陆学艺全集》终于面世了。
本书以时间为序,对陆学艺先生在“三农问题”、中国阶层结构、社会建设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全面梳理,总结陆学艺一生所做的贡献,对于中国社会学、农村、农业、农民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陆学艺全集(全12卷)
北京市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编
ISBN:978-7-5228-0461-3
2023年5月出版
目录/contents
全12卷目录如下,请滑动查阅
序一 怀念陆学艺
序二
出版者前言
第1卷 农村改革发展的黄金时代(1978~1984)
农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包产到户的调查与研究
序言
关于加速农业发展的若干政策问题
包产到户问题应当重新研究
包产到户的由来和今后的发展
——关于甘肃省包产到户问题的考察报告
关于包产到户的几个问题
安徽包产到户后的新形势和新问题
解决城镇居民吃菜难的问题
——来安县蔬菜大队实行包产到户的调查
农村政策问题的长期争论应该解决
——也谈阳关道与独木桥问题
为什么说包产到户仍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
农村包产到户后的发展趋势
包产到户的动向和应明确的一个问题
近两年德州地区农业大发展的启示
几统一下的包干到户将成为责任制的主要形式
中国农村市场正在兴起
农村市场向工交财贸战线的挑战
德州人民的喜悦和忧虑
精干简政,减轻农民负担
一个包干农户的家庭调查
后记
联产承包责任制研究
序
第一章 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第二章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考察
第三章 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的兴起和发展
第四章 农民为什么普遍欢迎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五章 关于联产承包责任制性质的讨论
第六章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
第七章 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八章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第九章 联产承包责任制当前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第十章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大意义
后记
第2卷 当代中国农村与农民(1979~1988)
农村改革
关于部分调整农村所有制关系的几个问题
为安徽联系产量的责任制声辩
大集体劳动并非社会主义农业的特征
处理好统包关系,是目前完善生产责任制的关键
要及时制定对农村“先富户”的政策
以联产承包、分户经营为基础的合作经济
家庭承包制的农业经营方式为什么能长期存在
马克思主义的合作理论和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改革的若干基本经验
关于农村第二步改革问题
农村第二步改革和诸城经验
农业农村发展形势
当前农村形势和农业调整的几个问题
农业调整了,商业也要作相应的调整
当前农村形势和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于棉花政策的若干问题
关于农村发展商品生产的几个问题
再论棉花政策问题
关于德州地区发展战略及其实现途径问题
当前农村的形势和几个有关哲学问题的思考
“今年我国农民收入增长较多”的报道与实际不符
农业面临比较严峻的形势
农村的形势和粮食问题
关于农村第二步改革和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问题
我国农村发展的新阶段、新任务和新对策
当前的农村形势和粮食问题
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和新任务
当前农村形势和农业问题
今年粮食减产后将遇到的问题及对策性建议
当代中国农民
要处理好农民问题
为什么在田间劳动的只剩下一些妇女?
——芦城公社劳动力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农民负担加重,农民反应强烈
城乡关系
近几年城乡差别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值得注意
应当改变“离土不离乡”的观念
农村调查
关于农村调查的几个问题
关于建立农村体制改革试点县的初步设想
陵县蹲点工作汇报和建议
农村的伟大变革对社会科学研究提出的新课题
关于进一步办好陵县农村发展研究基地县的意见
把德州农村发展学院办成德州地区农村管理干部的摇篮
关于调查研究的问题
德州农村发展学院应运而生,得道多助
寄语德州农村发展学院首届毕业生
把德州农村发展学院进一步办好
陵县基地的典型调查方法是国情调查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关于县情调查的几点思考
第3卷 “三农”论(1989~1993)
农村改革
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成就及当前面临的几个问题
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和教训
——为纪念新中国成立四十周年而作
社会主义道路与我国农业的发展
农村要继续稳定、完善和发展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体制
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几个问题
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怎么建立
关于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若干问题
关于土地政策的几个问题
关于延长土地承包期和保护农地的问题
农业农村发展形势
如何突破农业徘徊,跨上两个新台阶?
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粮食问题
不单是农业的警报
——一组令人警醒的数据
按价值规律办事扭转农业徘徊的局面
关于解决农业徘徊问题的几点意见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及其对策
走出经济困境的一着活棋
九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展望
当前中国农村的形势和前景
我国农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农村形势
粮食产量还是如实公布为好
农村发展的新阶段和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
农业要警惕再走扭秧歌的老路
关于当前农村形势和农村发展前景
当代中国农民
关于我国国情的报告
重新认识农民问题
——十年来中国农民的变化
农业丰收后要注意保护农民利益
——关于东北农村形势的调查
当前农村社会分层研究的几个问题
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利用和农民生活质量
现阶段农民分化问题研究
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变革中的农村和农民
转型时期农民的阶层分化
——对大寨、刘庄、华西等13个村庄的实证研究
城乡关系
城市发展中的农业和农民问题
农村改革、农业发展的新思路
——反弹琵琶和加快城市化进程
农村发展与改革城乡社会二元结构的思考
县域经济与乡村治理
搞活县经济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农村怎样实现?
发展型式的转换:从非均衡到均衡
——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
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一个伟大创举
当前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
——主谈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
进一步认识乡镇企业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农村调查
毛泽东与农村调查
——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70周年
实证方法:十年团队型综合参与调查
继续努力,在国情调查和研究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传统农业县的农民行动和社会变化
第4卷 “三农”再论(1994~1998)
农村改革
节流与开源并举
中国土地制度的变迁
给农民保护耕地的权力
包产到户:中国改革的最早突破
20年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
中国改革开放20年
农业形势与农村现代化
继续深化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粮食涨价是一个信号
当前中国农村社会变迁与发展前景
当前的农村形势和农村持续发展的前景
治理通胀必须调控粮食市场
1995年粮食棉花生产形势分析
全国的经济社会形势与陵县冬季农业的意义
今年棉花形势更加严峻,棉花政策亟须调整
要为形成新的粮食增长高峰准备条件
有两个问题值得重视
关于农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
今年粮食大丰收,明年不要又掉下来
走出“三年一徘徊”
——陆学艺谈我国粮食生产
对1997年粮食减产后的几点思考
农村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发展市场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中国农村发展的前景
我国农村当前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战略
1997年粮食减产是市场调节的体现
对当前农业生产形势的看法与建议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农村跨越了三个时代
关于农业农村文件学习的体会
日本农村发展变革的经验中有许多值得中国研究和借鉴
中国农村现代化问题
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的方向
实现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
关于苏南现代化的几个问题
关于中国农村现代化发展道路问题
走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
产业化提出的社会和历史背景
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的探析
迈向新世纪的中国农村现代化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条现实途径
农民与农民工
中国农民的分化与分层研究
靠中国农民养活中国
农民问题的实质和特征
中国的城市化要考虑几亿农民“进城”的愿望
把当代中国农民问题研究这篇大文章做深做好
农民问题:中国的一大难题
关于“民工潮”问题
抓紧抓好培训工作
城乡关系
关于农村城市化的几个问题
农业的问题在工业农村的问题在城市
调整优化城乡结构保护促进农业发展
农村城市化和农村社会变迁
调整城乡社会结构 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县域经济与乡村治理
晋江模式是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的一种形式
晋江模式为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探索作出了贡献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各类村级组织关系的协调
——新时期完善农村村级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
社会协调发展的政策选择
如何面对农村封建迷信的盛行
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政治建设,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
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与中国农民的分化
拓展视野谋发展
大名牌代表质量
积极发展乡镇企业,搞好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是新增长点
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
农村调查
中美社会学家合作研究的一项成果
一次合作研究的成功实践
——关于中日合作开展山东省农村社会变迁调查的回顾
第5卷 “三农”新论(1999~2004)
农村改革
中国农村改革的成就与中国农村改革的深入
要总结实施第二次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经验
中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
坚持市场取向,继续深化改革
包产到户是温州模式的源头
关于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问题
现在农村的主要问题是体制问题
探寻乡镇改革之路
资源问题是社会问题
农民进城,土地怎么办?
执行规划比编制规划难
把权力交给农民
永佃制是最好的形式
农村也存在产权问题
须明晰农村土地产权
农业形势与农村现代化
历史转折关头的重大决策
——学习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文件精神的体会
新的历史时期农村工作的新任务
农业50年
中国农村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中国农村状况及存在问题的原因
目前农村发展中的问题和任务
两岸农业合作关系展望
当前中国的农村问题
农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用信息化推动农村的现代化
农民与农民工
不能再同农民顶牛了
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变化与原因分析
农民减负后巨大财政缺口谁来补
减轻农民负担,已到了不解决不行的时候了
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方一计
中国农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农村要进行第二次改革,把农民从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把解决农民问题放在第一位
民工潮:卷起千堆雪
中国社会现代化就是中国农民的现代化和中国农村的现代化
如何看待农民工进城
农民工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
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落实到“以农民工为本”的工作中
一亿农民工上了半个台阶
城乡关系与户籍制度改革
走出“城乡分治 一国两策”的困境
农业问题答案在农业之外
调整城乡结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应该重新确立中国城市化的方针
城乡分治之弊
中国要实现现代化,最后要实现城乡一体化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
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难题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进行体制改革
调整城乡关系,解决好农村、农民问题
加快改革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
陆学艺谈改革户籍制度:让部分农民进城来
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真把户口放开了会怎么样?
户籍制度改革为城市化提速
“公安30条”未触及户籍根基
户籍制度改革越早越好
县域经济与乡村治理
晋江的实践证明了:群众是创造历史的英雄
当前县乡财政体制需要重新调整
为农村乡镇干部说几句话
从调整社会结构角度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乡村民主的作用及其有限性
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
调整社会结构,推进农村发展
农村发展新阶段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关于开展以发展小城镇为中心的建设社会主义
新农村运动的建议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农村发展新阶段重要任务
中小企业情况的分析
小城镇战略与城乡关系
小城镇:新的经济增长点
农村调查
从中观层次的百县市调查到微观层次的百村调查
写好“中国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的续篇
“三农”问题总论
关于中国农民、农业、农村现状的几点思考
“三农理论”是中国学术界的一项理论创新
关于召开一次中央全会讨论“三农”问题的建议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优先解决“三农”问题
解决“三农”问题的十条建议
中国“三农”问题的由来、发展和前景
关于解决当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几点意见
文学要积极关注“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说到底是个体制问题
用体制改革解决“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关键
第6卷 “三农”续论(2005~2013)
农村改革
要进一步探讨取消农业税以后“三农”问题的变化趋势
解决好“三农”问题亟须农村第二步改革
农村第一步改革的回顾与思考
新一轮农村改革为什么难
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决“三农”问题
土地与地产:当前城乡社会的两个主要问题
把保护耕地的权力交给农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改革现行土地制度
切实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
——修改《土地管理法》的意见
农业农村发展形势
专家眼中的后农业税时代
中国当前农村形势和农村可持续发展
怎样应对粮价上涨?
如何看待粮价上涨?
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前景
农村发展的三个“黄金时代”和粮食安全问题
把东北平原建成中国未来的大粮仓
农民与农民工
给农民平等待遇已不可阻挡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给农民更多优惠
统筹城乡发展关键是减少农民
过去的政策难让农民富起来
让农民获得市场经济的入场券
一本为农民寻找出路的书
还是农民在支持咱们这个国家啊
“民工荒”是个伪问题
要重视研究和解决农民工问题
个案剖析:一个善良的农民工为什么成了杀人犯
为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呼喊
让农民工有机会进入中产者行列
从体制和机制入手解决农民工问题
不能把9亿多农民长久排斥在城市之外
关注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解决当代中国农民工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
要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和解决农民工问题
“农民工”称谓解析
新生代女农民工群体剖析
农民工流动与农村社会发展
“农二代”难题:发达地区要做出一些牺牲
农民工应该享有均等的社会保障
流动人口问题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
城乡关系与户籍制度改革
城市化方针的检讨和成都市的实践
成都: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探索
推进城乡一体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关键
推进城乡一体化成都有很多东西值得总结
城中村是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一个阶段
宁波江东区“三改一化”为城郊农村实现城市化创造了一个好模式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城乡关系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题中之义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把二元结构“填平”
建设社会主义新城市应成为“十二五”规划的战略重点
关于成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结构分析与实现路径
试点取得极大成功,良策还需继续完善
求解城市化的两难问题: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市化
提高质量是推进城镇化的当务之急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遵循社会建设原则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户籍制带来种种弊端
户改之辩
关于《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政策措施》的几点意见
户籍制度改革难在利益调整
县域经济与乡村治理
县官写“县官”,实践者写实践事,难能可贵
晋江模式新发展为全国的县域现代化提供了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
晋江县域现代化探索和启示
中国西部农村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晋江30年来的巨大转变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历史性变革的缩影
“太仓特色”的现代化值得推广
昆山经济社会发展60年的经验
泉州、晋江30年改革的经验是整个“中国经验”的一个典型
现代化建设的重点是在县
晋江经验是我国县域现代化的典型范例
“三农”问题总论
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坚实一步
陆学艺笑谈“三农”
发展变化中的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研究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新视角
新农村建设
从新旧临界点开始建设新农村
建设新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要处理好几个重要关系
江苏省新农村建设规划应该立即叫停
日日新,又日新,新农村建设要抓住“牛鼻子”
新农村建设必须要让农民当家作主
当前农村形势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让农民当家作主是建设新农村的重点
新农村建设要给农民自主权
打造农村发展第三个“黄金时代”的建议书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食粮和智力支持
第7卷 社会结构论(1990~2003)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
巩固和加强执政党的阶级基础问题
做好首次全国社会结构变迁调查的工作
不可忽视的基础和不该冷落的研究
20年来大陆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分化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的第一个成果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
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问题
关于社会阶层研究的几个问题
邓小平的社会发展理论对现阶段中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
产生了巨大影响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状况的分析和研究
探寻中国社会阶层的变迁
俄罗斯社会结构变迁的探索和解释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阶层结构是“两个阶级一个阶层”
说法的剖析
走进十六大:陆学艺称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利于社会稳定
扩大中等阶层是全面小康的重要特征
20年后4成中国人跻身中等收入者
对我国现阶段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再认识
私营企业发展的新阶段呼吁出台社会政策
以社会互动和社会交换为视角全面系统研究私营企业雇佣关系
中国私营经济、私营企业主阶层产生、发展的实践和理论演变
当代中国社会流动
改革开放加速了大陆的社会结构转型,加快了社会流动
职业结构与流动的研究是社会结构研究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京城“浙江村”典型调查是一项关于农民工与其流入城市
社会整合关系的研究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社会结构的变迁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基轴和主线
21世纪中国的社会结构
——关于中国的社会结构转型
调整社会结构促进社会进步
中国及世界社会结构的变化趋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结构
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中妇女社会地位的现状与发展脉络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中国共产党
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关于肇东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实验区的几个问题
东亚金融危机的社会影响与中国应有的对策
对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索
调整社会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指标难于经济指标
今后20年更要追求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经济和社会要协调发展
要点、重点与难点
区域社会结构与发展
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社会学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论我国区域现代化
从政治、社会发展上全面落实中央的战略意图
关于海南工作的几点看法
区域现代化的探索
以社会协调发展促进西部地区现代化
苏南归来的报告
无锡跨世纪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重点是要抓城市化
昆山20年巨变的历史记录
以城市化为主导的苏南现代化新阶段
加快经济发展要走城市化之路
以社会结构调整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兼谈昆明县域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
南山集团是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典范
第8卷 社会结构续论(2004~2012)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
新中国社会阶层分析
中国社会阶层的变迁与流动人口问题
培育形成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构建和谐社会的近期目标就是要解决社会公正和社会发展问题
我眼中的《深圳九大阶层调查》
为什么要研究社会分层?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与流动
关于通过人口普查制度建立全国社会阶层调查机制的建议
积极促进社会结构变迁是中西部地区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的研究背景、主要发现和社会反响
百万新阶层引领时代向前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级、阶层变动
中产阶层划分标准起争议:财富与职业的碰撞
谁是中国的中产阶层?
现在是中国中产阶层发展的黄金时期
你是中产阶层吗?
为“中产阶层”正名
私营企业家的成绩值得肯定
协调好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不能剥夺劳动者
最迫切的任务是协调好各阶层利益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要协调好社会阶层间的利益关系
协调好社会阶层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协调阶层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
当代中国社会流动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研究是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研究
中国进入现代化的瓶颈
向“上”流动仍阻碍重重
不用担心中国出现大动荡
谨防社会结构固定化
社会结构未定型社会流动在加快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演变
加快推进两个转变
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结构的调整
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及发展趋势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历史变迁过程中的若干重大问题
2000~2005年:我国职业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变迁
努力构建合理、开放的现代社会结构
30年来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几个问题
研究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理论与方法
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60年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经济社会意义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研究
社会结构是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动及其影响
中国社会结构亟待调整
调整社会结构才能真正解决当前的发展难题
没有社会结构改革难以实现现代化
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对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几点意见
一腿长,一腿短,怎么能走快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进步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GDP造不出“橄榄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更加重视调整社会结构
可持续发展是把握社会进步的基准
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要
化解矛盾构建和谐
不必消极看待就业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经验和成就对全国其他地区具有重要的
借鉴意义
我国社会建设比经济建设差了15年
社会结构滞后于经济结构约15年要补好调整社会结构这一课
改变社会结构变动的“滞后”
新成长阶段:从经济改革过渡到全面改革
社会结构滞后于经济结构:怎么看,怎么办
别让社会结构成为现代化的“瓶颈”
区域社会结构与发展
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修编的建议
无锡“十一五”发展过程中要突出强调优化社会结构
县域现代化是苏南模式的新发展
关于北京城市功能定位和人口规划
对安顺经济社会发展的几点建议
太仓需要我们,我们更需要太仓
太仓社会建设要搞好顶层设计
求解“昆山之谜”
第9卷 社会建设论(1986~2007)
民生与社会事业建设
当前是群众对于改革开放心情最好的时候
要重视提高人口素质的工作
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做好城乡社会保障工作
激发全民族的创业冲动
——一个社会学家和一个经济学家关于就业问题的对话
家庭赡养与社会保障的功能互补
关注弱势呼唤公平
党政领导机构中从事实际工作的一批社会学工作者是一支很重要的
社会学研究队伍
对《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几点意见
深化高校人事改革,推动高教事业发展
充分发挥“人才高地”的优势是北京经济社会进一步
发展的关键所在
创新的保障:关键要提高教育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关注民生,办好教育,促进社会和谐
建立城镇住房新体制的基本思路和对策研究
要像实行农村改革那样实行房改
深化房改和加快房建需要把握好的几个重点
辽宁棚户区改造的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社区与社会组织建设
天津市千户居民户卷调查工作卓有成效
发挥居民在城市社区自治建设中的作用
现代文明的“延伸地带”
社区服务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加强社区建设的理论研究
社区建设将从城市到农村
温州社区建设的经验和主要特征
宁波市江东区建设“人文社区”的实践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
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要重视农村社区建设
社会形势与社会发展
建立社会发展报告制度十分重要
关于社会形势研究的几个问题
开展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研究是一项开创性的研究
要重视社会形势的分析与研究
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中国国情与当前的社会形势
可持续发展观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观的升华
“两会”代表、委员说新闻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
新阶段、新形势和新任务
——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与社会保障
尽快把合肥建成现代化的城市
新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展望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当前中国社会形势分析
中国社会发展新思维
走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社会
——2003~200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关键时期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特征
世界500强谁是中国好公民?
关于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文件、“十一五”规划的几个问题
论小康社会
小康大讨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社会全面进步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在关键时期采取的重大战略决策
希望实现“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与内涵
构建和谐社会
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与要求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视社会结构中的农村问题
和谐社会需要“完美骨骼”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的“完美骨架”
倡导睦邻文化,共建和谐社会
社会发展综合试点意义重大,社会学界积极参与义不容辞
关于社会发展综合试点的几个问题
实验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面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展历程回顾与建议
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
机构升格之风要刹住
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要重视对社会问题的分析与研究
社会政策:不可忽视的发展钥匙
针对社会转型时期城市犯罪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社会学视角:为公平与秩序付费
在纪念《代表法》颁布十周年座谈会上的建议
需要以公平为导向的社会政策
假如危机再来
社会学家诊治“城市病”
社会问题根源之我见
大胆的尝试和富有意义的探索
社会心态与生活方式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转型期的社会与心态
敬业危机影响社会的有序发展
重丧到薄葬:中国农村社会的现代变迁
关于精神文明决议的几点意见
规范市场竞争提倡企业自律提倡“和商”精神
关于《婚姻法(修正案)》的几点意见
“这个时代的确太浮躁了”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真实记录
创建文明行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弘扬徽商文化,推进经济文化良性互动发展
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20年来的民意调查报告是
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第10卷 社会建设续论(2008~2013)
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关于重点推进社会建设的几点建议
社会建设基本内涵与北京社会建设
新阶段社会建设的核心任务:调整社会结构
中国未来30年的主题是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及其他若干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关于成立国家社会建设委员会的建议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建设
关于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建设的演讲
社会建设研究院要为推进北京市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社会建设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首善之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形势和社会建设、社会管理
讲协调:以人为本平衡发展
关于目前形势和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的演讲
中国进入社会建设的新阶段
对成都社会建设的若干思考与建议
抓好社会建设,治“转型病”
我们抓社会建设抓得晚了
以社会建设为战略重点
我国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搞好社会建设,要先进行社会体制改革
社会建设论纲
社会现代化的一个“活样本”
新时期的战略任务是推进社会建设
社会体制改革要先行
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
对社会建设地位的新审视
应尽快进入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新阶段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研究
社会建设时代已经来临
城镇化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
民生与社会事业建设
平均数掩盖了很多问题
“上学难”“上学贵”是特殊阶段的特殊问题
转型时期农村社会管理和扶贫开发
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改革的成都实践
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是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关键
值得各级领导干部认真研读的一个研究报告
——向扶贫开发实践地区领导干部推荐一个好报告
社区与社会组织建设
志愿者工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业
如何促进志愿者队伍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工作
社区党建与社区自治的整合是社区理论建设上的一个有益的探索
社会形势与社会发展
中国的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变革深具中国特色
中国道路与社会发展
当前的经济社会形势
中国进入了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成长阶段
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
对《努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讲稿的几点建议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访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陆学艺
加强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势在必行
社会管理是一门学问
加强社会管理,等于强化管理权力吗?
——关于“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问与答
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力作
——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讲座》
信访工作将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大有作为
加强城市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刻不容缓
——访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教授
一套为推动信访工作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而编写的好教材
前馈控制:人类有史以来的梦想
——《社会管理的前馈控制》评介
社会现代化
社会建设上不去就不是现代化
社会建设到底建什么
社会建设就是建设社会现代化
大力推进社会现代化建设
中国未来30年的主要任务是建设社会现代化
加强社会建设实现社会现代化
分阶段推进社会现代化建设
第11卷 社会学学科建设与发展(1985~2012)
社会学学科建设
青少年犯罪研究在社会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借鉴国外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
主义的社会学
加强社会学的理论研究
中国社会学面临的新任务
改革和发展需要社会学
关于社会学重建十年来的发展情况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社会学所“八五”规划基本设想
社会学研究所要继续做好“补课”工作
“八五”期间社会学学科发展的几点设想
中国社会学的重建与发展
加快社会学学科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需要
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要从研究室抓起
抓住机遇,加快社会学学科建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中国农村社会学的历史回顾和当前的任务
社会学需加强应用研究
促进世纪之交社会科学的繁荣
时代在呼唤社会学
中国社会学的任务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学
社会学工作者要研究解决社会体制改革、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
伟大的实践会产生伟大的理论
社会学发展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好时机
西北黄土高原山村社会发展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
当代中国社会学要实现三项历史任务
关于组织力量对若干重大社会科学课题进行研究的建议
当前的形势和社会学的任务
要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
新中国社会学50年
中国社会学与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命运与共
关于改院学术委员会为院学部委员会的建议
要加快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农民变化和分化,农村社会结构变迁
和发展的全面总结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社会学
当今正是社会学工作者大显身手的时候
关于北京工业大学建设文科院系的几点建议
关于办好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几点意见
社会学将进入大发展的黄金时期
社会学繁荣的时代正在到来
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可以大有作为
促进中国社会学走向繁荣与成熟
——中国社会学会开展学术活动纪实
社会学应该有个较大的发展
当前中国社会学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社会学有个大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社会学有个大的发展
农业社会学,贵在突出实践价值
社会学的春天和社会学家的任务
社会科学界应加强对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中国乡村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新品牌
我们要为白马就是马、社会科学就是科学而奋斗
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关于研究生学习的几个问题
我与研究生培养
研究室是培育研究员的摇篮
所长的第一要务是聚集人才
关于进一步办好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两点建议
应采取特别措施,加快社会学学科队伍的建设
学会做人最重要
在中国社会大转型时期做学问
大学四年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学会做人
心系社会,笃学成才
对新生入学后的几点希望
社会学国际交流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对当代中国城乡家庭的影响
访德有感
中国社会学界在婚姻家庭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新的使命
中国的社会发展、社会变迁是各国社会学家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增进友谊,促进了解,交流学术
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发展和中日文化交流
访日报告
现在正是农村社会学家、农村经济学家大有作为的时期
21世纪的亚洲社会与社会学
亚洲的现状与未来强烈呼唤社会学发挥更大作用
从经济组织和网络变迁来探讨东亚经济社会的发展
当代中国社会中家庭、家族的经济社会功能
中国农村的现状和日本农村的比较
关于亚洲文明的几点想法
欧亚大陆要共同发展,共生共存,兼容并包
中国正在和平崛起,中国社会学也正在崛起
社会思想史研究
整理和研究中国社会思想的两项任务
深入开展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基础性工作
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高度重视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是中国当代社会学家的“文化自觉”
中国社会学的发展需要重温社会学的经典,追踪社会学的前沿
古为今用,加强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
研究方法与规范
搞好社会学方法的人才培训,推进学科建设
关于“做学问”的几点体会
关于做学问的问题
做社会科学研究,要面向实践,要到实践中去
关于做社会科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学术出版物建设
社会学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大有作为
关于编撰《社会学文库》的几点设想
做好地方志工作争取出一批优秀志书
把《百科知识》办成“没有围墙的大学”
社会变迁与地方志编纂
一部具有学科化中国化特点的好教材
总结社会学恢复重建以来的成就,推进中国本土化的社会学理论
创新和学科发展
关于编写社会学教材的几点意见
关于加强《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建设的建议
学术组织建设
山西省社会学会的成立标志着山西社会学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中国社会学的使命
中国社会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中国社会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社会学发展基金会要为推动社会学学科发展尽绵薄之力
第12卷 其他(1956~2012)
早期文稿
我的志愿
哲学的中国
芦城公社见闻
论一个人的价值
论六对关系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关键
论王安石变法的基本经验与教训
要重视解决穷城穷市的问题
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中的若干关系问题
包产到户好
农村新谚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的观点和探求真理的途径
纪念文章
悼念福武直教授
祝贺容肇祖先生95岁寿辰
十时严周:中日社会学交流的使者
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
学习冯定先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同乡、同学、老朋友
雷老,中国社会学界的楷模
——在雷洁琼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上的发言
费孝通与中国社会学的重建
胡耀邦:改革开放的第一任总工程师
学习费孝通先生“学以致用”“志在富民”的精神
中国发展需要露茜这样的社会学家,两岸交流需要露茜
这样的友谊使者
续写《江村经济》的一项重要成果
识时务者为俊杰
“费孝通学术成就奖”获奖感言
自我回顾
走向田野
中国农村伟大变革的历史记录
农民问题: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最大问题
回乡调研常知新
我是怎么寻找“农民的真理”的?
披洒着田野的阳光
我是为农口打工的义务工作者
陆学艺学术经历自述
脚踏实地胸怀全局
——陆学艺访谈录
我为什么要办这个基金会
世事洞明皆学问
往事杂忆
关于农村社会分层的研究确定了我在社会学领域的研究方向
我做“三农”研究,是从芦城开始的
陆学艺生平及重要活动年表
篇目索引
主题索引
后记
内容摘要
编纂说明
(代凡例)
为了更好地帮助读者阅读和利用《陆学艺全集》(以下简称《全集》),我们拟从《全集》的编辑思路、文本筛选、内容构架以及若干问题的处理几方面做出如下说明。
第一,编委会对编辑《陆学艺全集》制定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尽可能完整地收录陆学艺先生全部学术文献,同时尽可能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在此基础上,将选取的文本按照陆学艺先生学术研究的主要领域和发展脉络科学地编纂成书。
一部全集,理应要全。但在实际编辑出版过程中,全集常常又不够全。“全集不全”不仅成为一种遗憾,也似乎是一种规律。一方面,囿于编者能力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一部全集常常在未能获取或收录著者全部文献的情况下,不得不在某个时间节点上以一种接近完成的形态出版发行,否则无限期的拖延将会极大地影响著者思想的传播。从编者的角度说,这是一种被动的缺憾,是一种尽其力而不可得的遗憾。这种遗憾也许可以通过全集的再版、修订、补遗来得到尽可能的弥补,也许就成为终生遗憾了。另一方面,一般意义上的全集(非考证版),又不能是著者全部文本的汇集和编纂。如果是那样,通常会造成极大重复,不利于一般读者的阅读、利用,也不符合学术规范。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全集的编辑也是需要甄别和挑选来源文本的,这是全集编辑的一种规律。从编者的角度说,这是一种主动的选择和舍弃。当然,不是编者按照自己对著者的认知来对著者文献的内容进行取舍,而是对著者同一文献生成和传播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文本的筛选,这是全集编纂与选集或文集编纂根本的不同之处。
全集是著者一生思想体系的集成,而其基本单元则是著者在不同时期对同一主题或不同主题形成的许多文献。所谓“文献”,即通过不同文本形式体现出来的著者关于特定主题的一个相对独立、相对完整、有组织的思想内容。文献是特定思想内容和文本形式的结合体。文本形式(简称文本)的多样性表现为语言文字作品的各种体裁,如著作、论文、研究报告、评论、演讲、授课、网文、诗词、小说、剧本,等等,也表现为文献生成和传播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稿本、版本,以及已发表或出版文献的转载、转摘、摘编或改编,等等。显然,同一文献内容可以表现为不同文本,文献的思想内容是一,其文本形式是多。因此,全集的编纂既要全,又要选。“全”是指尽可能完整地收录著者的全部文献,力求没有遗漏;“选”是指就每一文献来说,需要甄别选取那个能最准确、完整、恰当地体现该文献核心思想内容的文本,力求没有重复。
第二,文本的筛选是《全集》编纂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统一选文的尺度,经反复研究和编委会审核批准,初步形成了以下选文原则。
产权明晰原则 《全集》的构成单元应当是陆学艺拥有全部或主要知识产权的文献,这是首要的原则。所有入选文本均须有客观可考的著作权依据,如本人亲笔手稿、陆学艺夫人代为誊写的陆学艺文稿、本人亲笔修改和亲笔署名的打印稿,在有明确版权信息的出版物上发表或出版的署名陆学艺的文本、在有明确刊印单位和用途以及时间信息的内部资料上刊印的署名陆学艺的文本,等等。对于集体完成的成果,原则上只收录可以明确陆学艺本人执笔或陆学艺是第一负责人的成果。合作成果中原则上只收录陆学艺为第一作者的文本(个别可以证明陆学艺做出主要贡献或亲自执笔的非第一作者合作成果除外)。不收录不能证明其著作权的电脑里的打字稿、网络文章、无陆学艺本人修改笔迹或亲笔签名的打印稿,缺乏必要的版权和时间信息的、只有陆学艺打印署名的其他印刷资料。严格甄别陆学艺为他人著作、论文撰写的前言、序言、评论等,只收录确定为陆学艺本人撰写或大幅修改的、包含陆学艺本人学术思想的相关文本。所有报刊记者、编者编发的访谈录、座谈会纪要、座谈会观点摘编等,只收录可确认陆学艺言论内容的文本,除专访录或专家对话录保留记者或其他专家与陆学艺对话的形式外,其余文献只收录陆学艺本人发言的部分。不收录不能区分发言者内容的综述稿和摘编稿。
文献完整原则 《全集》只收录思想内容相对完整的文本(包括总体未完成但已完成的部分相对完整、基本成文的手稿)。不选不完整的发言提纲、不成文的手稿片段。
全面覆盖原则 收录文献应基本涵盖收集到的陆学艺先生全部学术文献(不含重复文本),争取做到“应选尽选”,无重要遗漏。
避免重复原则 原则上一篇文献只能选取1篇最有代表性的文本,不重复选文(个别演讲录音整理稿与已经发表的论文核心思想内容一致,但语言表达形式差别较大,还增加了与听众对话环节,《全集》予以保留)。在选择文本时,既要考虑完整性、准确性、新颖性,也要考虑社会影响的大小。有些文本在多次发表、出版、收录文集等过程中应编辑的要求而有所删改,因此作者最初的完整文稿能够更好地保证文献的完整性,但较后发表、出版或收录文集的文本可能又包含作者的少量修改和补充,因而更能够体现文献的准确性和新颖性,某些发表于影响较大的报刊上的文本显然比未曾问世的初稿更满足社会影响较大的要求。所以,在实际筛选文本时要根据每一篇文本的特殊性来灵活运用该原则。有时为了尽可能兼顾完整性、准确性、新颖性和社会影响力,我们在选取1篇来源文本后,又根据其他文本对其进行少量的校订和补充,并在编者注中加以说明。例如,陆学艺和张晓明合作的《马克思主义的合作理论和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文(见第2卷),《全集》选择了社会影响较大的《哲学研究》1984年第4、5期连载文本作为主要来源,但由于该文在《哲学研究》发表时被删除了列宁以后苏联合作化历史的部分内容约1500字,中国合作化历史的部分文字也有改动,实际上造成了全文前后内容不衔接的问题,故《全集》在《哲学研究》文本的基础上,根据作者手稿增补和校订了部分文字,并在题注中加以说明。一般说来,正式发表的论文、研究报告或出版的著作可以比较严格地贯彻避免重复的原则,但是,各种访谈录和座谈会摘编、演讲或授课,给他人写的书序、前言或书评、文评等文本则很难做到完全不重复。我们目前处理的方法是:内容完全重复或大部分重复的不选,大部分不同,只有少量重复的,可以慎重选用。原则上不收录报刊转载、转摘的文本(母本缺失的除外)。
保密和隐私保护原则 原则上不选用未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规定的解密年限的涉密文本,不引用未公开发表的领导人讲话和批示,不选用未经家属或当事人授权的涉及个人、家庭隐私或其他当事人隐私的文献。
按照上述原则,最终共有各类学术文献747篇(435万多字)被收入《全集》。在全部入选文献中,从未发表过或没有公开发表过的文献有238篇(115万多字)。其中,从未发表过的200篇,99万多字,绝大部分为陆学艺在各地、各个单位、各种会议上所作的演讲、讲话或授课讲稿。有一部分为1978年以前撰写的早期文稿,包括未发表的论文稿、学习体会、中学作文、剧本,以及本人采编的农谚等,有十几篇。《全集》还收录了少量陆学艺写的学术信函和与学术工作相关的工作报告,如:1982年11月18日写给杜润生同志的信(现以《以联产承包、分户经营为基础的合作经济》为题收录于第2卷)、1985年12月8日致《人民日报》编辑部的信(现以《“今年我国农民收入增长较多”的报道与实际不符》为题收录于第2卷)、2008年4月9日致胡锦涛同志的信(现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社会学有个大的发展》为题收录于第11卷)等,还有几篇关于设立陵县调研基地的建议、工作汇报等(见第2卷),以及他写的两篇“所长工作札记”《研究室是培育研究员的摇篮》和《所长的第一要务是聚集人才》(见第11卷),此外还有一篇陆学艺本人撰写的2010年以前的大事记(现以《往事杂忆》为题收录于第12卷)。未曾公开发表的38篇,约16万字。这部分文献主要是刊载于非公开出版、非正式发行的刊物,或未正式出版的会议文集中的文章或发言稿。在每一篇文献的题注中,凡没有提及任何发表或出版信息的,就是从未发表过的文献;凡是只提到在内部或非正式刊物上发表,而没有提及公开、正式发表或出版信息的,就属于未公开发表过的文献。
第三,编委会对《全集》内容基本架构的指导原则是:所有文献以陆学艺先生一生涉足的主要研究领域按“三农”问题、社会结构、社会建设、社会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等顺序进行安排,各大领域中的文献则按时间排序。在编辑过程中,也曾有过将全部文献都按照时间顺序安排的考虑,但是那样读者在阅读时可能会有一种琐碎的感觉,从内容来说缺乏集中度和连贯性。经反复推敲和研究,最终形成目前这种构架,即全部文献形成“‘三农’问题研究”(第1~6卷)、“社会结构研究”(第7~8卷)、“社会建设研究”(第9~10卷)、“社会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第11卷)、“其他”(第12卷)共5个一级领域,每个领域的文献按时间先后分卷。同时,每个一级领域下面的文献又根据内容分解为若干二级领域,总共有31个二级领域(31个栏目)。各二级领域(栏目)按具体内容的时间顺序编排。
通过上述总体结构,我们可以对陆学艺先生毕生从事的学术研究形成一个总体印象,可以了解他的研究重点和旨趣。毫无疑问,陆学艺最感兴趣的、贯穿其全部学术生涯的领域就是“三农”问题研究,它在12卷《全集》中占了6卷,占全部文献的50%。社会结构和社会建设的研究各占2卷。社会学学科建设与发展有1卷。如果把社会结构、社会建设和社会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合在一起,一共也有5卷,占全部文献的约42%。所以,我们称陆学艺为“三农”问题研究专家和社会学家是恰当的。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从这个总体结构中初步了解到陆学艺研究生涯中具体的关注重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的变化,当然也可以看到他始终坚持、一以贯之的具体领域是哪些。例如,在“三农”问题研究领域,关于农村改革、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当代中国农民、城乡关系等问题都是他始终如一关注的领域。虽然他始终关注当代中国农民问题,但与此密切相关的农民工问题的研究,则是从1994年开始的,而且关注度逐年增加。城乡关系也是他始终关注的,但与此密切相关的户籍制度改革问题的研究,则是从2000年开始的,而且关注度逐年增加。县域经济与乡村治理问题的研究是从1992年开始的。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研究也始于1992年,但2004年以后则淡出了他的视野。农村调查也是他长期感兴趣的主题,但关注度逐年递减,2005年以后就没有专门论述了。从总体上论述“三农”问题是从2000年开始的。2005年以后,又新增了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主题。再如,尽管陆学艺关于社会建设领域的研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有所涉猎,但从理论上提出社会建设概念并且将其作为一个学科方向来研究则是2008年以后,而且自此以后社会现代化的主题也越来越成为他关注的重点,并得出社会建设就是建设社会现代化的论断。
按照研究领域来安排《全集》的内容,最大的好处是有利于读者进行专门深入的研究,但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某些文献的内容是跨学科、跨领域的,有时候不易判断究竟应该放到哪个领域里。而且,一旦分到某个领域,则不能在另一个相关领域重复收录,这样可能对研究者来说会造成某种遗漏。还有一个问题,当我们按照内容板块切分了相关内容后,陆学艺学术思想总体上的发展过程就不能直观地呈现出来了。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首先,我们在一级领域分卷的时候,以及在各个二级领域(栏目)的具体内容安排文献的时候,是按照时间先后排序的,以尽可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显示著者研究思路的发展过程。其次,当遇到内容交叉、跨领域的文献不易分类时,一般采取主要内容优先的原则来区分,即文献内容以哪一个领域研究为主,就将其划分到哪一个领域中去。当文献内容难以分清主次时,则按“‘三农’问题研究”“社会结构研究”“社会建设研究”“社会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顺序来决定优先安排到哪一个领域。例如,《重新认识农民问题——十年来中国农民的变化》一文(见第3卷),既属于“三农”问题研究领域,也属于社会结构中的社会分层研究领域,其中关于当代中国农民分为8个阶层的核心观念,对于两个领域都是同等重要的命题,此文在归类时不好选择,只能按照“三农”问题研究优先于社会结构研究的方式来处理。其他有关农民分层研究的文献也基本采取这种方法。最后,我们在《全集》第12卷末尾提供了主题索引和按时间排序的篇目索引,借助这些工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跨领域文献在专门研究中被遗漏和陆学艺学术思想发展总体脉络不清的问题。
第四,编辑过程中对若干具体问题的处理。
关于题注 《全集》收录的所有文献首页下均作题注,以便为读者提供该文献简要的背景信息。题注说明收录文献来源、引用或原版本情况,初稿写作、完成时间或初次发表情况,以及本文在编辑中的校订、增补和删节等情况。特别重要的文献简要说明其写作或发表背景。在题注中使用的“本文”一词是指收录在本《全集》中的文本,其文字是经过本书编辑加工处理过的,本书编者承担“本文”文字变动的文责,但不承担其来源文本或同一文献其他文本的文责。题注中使用的“该文”一词是指通过本文或其他文本表现出来的同一个文献的思想内容。编者在题注中首先说明的是本文的来源。如果在主要来源文本之外,还参照了其他文本作了若干校订或增补,会在题注中加以说明。对于曾经发表过的文献,如果《全集》收录的文本来源于手稿或非首次发表的文本,编者会在题注中提供其首次发表的信息。在有关出版发行的信息中,如果报刊、出版社后来有变更,编者会在题注中注明来源稿发表或出版时的报刊、出版社的名称,并同时在括号中说明该报刊、出版社变更后当前的名称,但不展开其复杂的变更过程。
关于文本时间 《全集》收录文献的时间根据已发现的该文献最早文本的时间确定。已发现手稿的,以最早完成的手稿时间为准;未发现手稿的已发表或出版的文献,以首次发表或出版的时间为准。查不到明确时间信息的,根据其他信息推断其大概的写作或发表时间。
关于署名 《全集》收录文献默认为陆学艺独著,此种情况下题注中不作著者署名情况的说明。若为陆学艺与他人合著成果,则需说明所有作者署名及排序情况。若为集体合作的成果,在说明集体著作人情况外,还要说明集体项目的负责人以及集体成果的执笔人情况。《全集》原则上只收录陆学艺为唯一作者、第一作者或为集体成果执笔人、负责人的文献。
关于引注 《全集》按照现行的引注规范对作者的引注进行了大量的校订和增补。需要补充的,均以“编者注”的形式补充了引文出处。
关于数据 《全集》对陆学艺引用和计算的数据进行了全面复核,未注明出处的,通过编者注的方式根据公开发布的统计数据补充数据出处。几个统计资料数据不一致的,以与陆学艺使用数据一致的资料为准。查不到出处或与现有公开统计资料数据不一致的,尊重陆学艺本人的数据,不擅自根据现有统计资料修改他的数据(笔误或计算错误除外),因为这些可能是他通过各种非正式渠道获取的真实的数据。原则上不引用涉密数据。文献中大量使用作者及其团队调查数据的,在题注中加以说明。
与陆学艺已有著作的关系 陆学艺撰写或主编的各类著作共111部,其中专著1部,与他人合著5部,个人文集9部,以及96部担任主编的著作。只有两部著作被完整地收入《全集》(见第1卷),即陆学艺出版的第一本著作《农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包产到户的调查与研究》(作者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撰写的关于包产到户调研报告的文集)和他的专著《联产承包责任制研究》。5本与他人合著的著作中凡能明确陆学艺著作权的内容均以单篇文献的方式收录《全集》中,不能确定陆学艺著作权的暂不收录。这5本合著著作中有4部包含有陆学艺明确署名的内容,即陆学艺等著《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的“绪论 中国及世界社会结构的变化趋势”为陆学艺撰写;陆学艺、王春光、张其仔著《中国当代农村问题研究丛书——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的丛书总序、本书序“迈向新世纪的中国农村现代化”和“导论:中国农村现代化的道路”为陆学艺所著;陆学艺、张大伟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丛书——光辉的历程》(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的丛书总序是陆学艺撰写的;陆学艺、龚维斌、陈光金著《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的前言为陆学艺撰写,这些内容都已收入《全集》。而陆学艺、张厚义、陈斗仁、王颉等著《房干村的变迁》(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4),全书分工不详,没有明确哪一部分是陆学艺撰写的,所以全书都未收入《全集》。已出版的9部陆学艺个人文集共收录陆学艺论文、调研报告等共计215篇(剔除重复收录的部分),已经全部被收入《全集》。陆学艺主编的96部著作的入选原则与上述合著著作相同。
关于主题索引 《全集》提供的主题索引共收集反映陆学艺重要观点、重要研究方向或语言特色的关键词、短语和命题共计400多条,分二级编排。一级术语(仅仅是分类项,不是检索项)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二级术语、短语或命题为检索项,在所属一级术语下按内容排列。由于同一个命题在不同文献中的表达方式略有不同,为了方便检索,同一命题按不同表述分别进行检索。例如,“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这个命题,除了本句,我们还同时检索了“没有农村的现代化,也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现代化,也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等等;再如:“‘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这个命题,除了本句,我们还同时检索了“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要解决好农民问题”,等等。
关于行文风格 陆学艺先生的文风直截了当、朴实生动,喜欢大量引用来自农民和基层干部群众的俗语、俚语,许多演讲、访谈、发言等均为口语化的表达。不同时期的文献,常常保留着那个时期特有的话语方式。《全集》在处理陆学艺文本时,在不违背现代语法和惯例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陆学艺具有个人特色的行文风格和遣词造句的习惯,不将口语化表达统一改为书面语言。少量俗语加编者注予以解释。
《陆学艺全集》的编辑工作于2015年1月正式启动,经过编辑组成员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同仁不懈努力与通力协作,历经8年零3个月,终于得以完成。《全集》编辑工作能够历经漫长的煎熬而没有流产,终成正果,与《全集》编委会正确的宏观指导、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秘书处的有效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现并入文法学部)和北京工业大学陆学艺学术思想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以及陆学艺先生家人和学界同仁持之以恒的关心与支持是分不开的。
最重要的是,陆学艺先生是一个笔头很勤又有保存文稿习惯的人。由于早年条件限制和晚年年事已高,他不能直接用电脑写作,因此为我们留下了大量手稿和资料。他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很多论文、研究报告的手稿,而且绝大部分演讲和发言,也会事先起草讲稿(多半是在旅馆、酒店狭窄的客房里用随手找到的各种纸张连夜完成的)。看着先生龙飞凤舞、难以辨认的笔迹,加上重重叠叠撑满稿纸的涂改,还有大刀阔斧的删节和大段大段的改写,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一个思考者的思想在阵痛中孕育诞生的艰难过程,一个苛求完美的作者在表达方式上斟词酌句的纠结。正如他常说的那样,“文章是改出来的”“文章是逼出来的”“写文章是苦差事”。当然,这也是一种在有限的稿纸空间里展现流动的思维过程的艺术(俗称“爬格子”),是习惯于用电脑写作的人难以体会的。陆学艺的手稿有相当一部分是他生前初步整理过的,许多文稿的页角或背面留下了他注明的时间、地点等信息,个别文稿还有他若干年后再次阅读时写下的感想和背景注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毫无疑问,正是因为先生为我们留下的这些宝藏,为我们收集整理资料提供了极大便利,也为我们完成《全集》的编辑工作树立了坚定的信心。
《全集》的面世虽然姗姗来迟,但最终能在陆学艺先生离世十周年前夕出版,也是对先生在天之灵的一种告慰。俗话说,“慢工出细活”,但愿我们的慢工,能够奉献出一件对广大读者真正有益的细活。但由于我们能力所限,在陆学艺先生学术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上一定存在很多疏漏,在结构安排和文本编辑上也一定存在不少错误,在此恳请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北京市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
《陆学艺全集》编辑工作组
2023年4月10日
拓展阅读
陆学艺 |一代宗师,高山仰止
以书追思|《陆学艺全集》中的学术品格与大师风范
李培林:老陆的富民情怀和学术风骨
5月13号全天优惠,不限购!
保存下图,打开淘宝扫一扫
关注店铺可享折扣价
扫码加入社群
享受粉丝专享购书福利↓↓↓
策划:zyt
编辑:zyt
审校:m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