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点坏的|我为什么旗帜鲜明的反对重复造义 关于微信公开课中所谓“视频号原子化”的一点思考
马男MANAN
产品要做的是熵减(除了社交产品),搞文化语义霸权是既得利益者做的勾当--你就当是我说的
最近确实信息太多了,每天都被 web3 NFT DAO 轮番轰炸。没注意到今天是微信一年一度的公开课,是我的问题,我反思,我下跪,我和多年没用的 Foxmail 说声抱歉
但说实话,微信今年把视频号放在第一位,确实有些不够看,但好像也是无奈之举,因为毕竟在今年来说视频号的数据确实可以拿出来说说
当然你不能期待一个做了十年的产品永远有增长,永远有新场景,这不现实也不合理。产品经理还是需要有一些科学精神,看待事情要客观。你不能天天打鸡血洗脑,那不成了操盘手了吗。当操盘手也没问题,你是北大毕业吗,你有那个能力操吗
至于见到过某些腾讯员工说字节的人天天喷微信,还不是要用微信
哈哈,开大厂炮的说,这种人也能进腾讯?要客观,要开放,兄弟。不要让自己变成 realshit
我是马男一个完全不懂运营的产品经理
说回正题,我们先聊聊视频号做的好吗,确实好。同理炸屎也做的好。能在这么大体量的产品下做事情,不容易
倒不是微信一定要追求所谓“小而美”,而是确实要谨慎。小而美”是做产品的价值观,产品落地并不一定表现出来的和字面意义完全相同,不要用这个来讽刺,很无聊,很无知,很无脑
以及微信不是社交产品
视频号两年时间做到 6 亿日活,说实在的,非常不容易,也非常值得复盘和思考,这增长速度堪比坐火箭,但是也没必要神话业务
有句话讲你随便在微信做个什么都会有过亿日活,这句话纯属放屁。不过其实时代浪潮在这里,抖快教育了三年的用户和创作者,用户上到 120 岁老头,下到 3 岁小孩儿,回家天天能在大街上听到屁大小朋友喊奥力给
当然微信在创作者层面肯定还是有很深的积累,这是其他短视频厂的弱势,尤其是快手,创作者不够优质也不够规范。这是低净值人群(没有歧视,没有高高在上,只是为了方便表达,我尊重每一个人)过度社区化的一个典型案例
所以说这个时间节点做视频号真是太合适不过了,有人说有点晚,我倒是觉得刚好。视频消费用户快速增长,快手和微视式微,视频号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这个赛道的半壁江山,用户的数据增长就是证明。痛击对手和曾经的队友,这种感觉非鸡儿爽。一个互联网从业者,能有这样的经历,爽爆了
至于决定后是怎么执行的,真的没那么重要。一个业务起到百分之九十九作用的人,也就那么一两个
业务到这个阶段和量级,增长肯定也会放缓,所以基于个人品牌和团队管理,输出一些黑话和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从产品视角来看,真的没必要,也没必要吹
我简单查阅了下原子化这个词语有关的一些信息,最开始提出的和后续解读演进的,基本都是处于社会学和哲学范畴。当然在当代把其概念引申到移动互联网领域也毫无问题,毕竟移动互联网是当代人社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社会出现“原子化”现象,已经有很长的历史,最先提出“原子化”这一概念的是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Georg Simmel)。齐美尔在考察了柏林的社会状况之后写下了《大都会与精神生活》,在该书中,齐美尔提出:“城市居民的生活长期处于紧张刺激和持续不断的变化之中,这导致居民逐渐缺乏激情、过分理智、高度专业化以及人与人之间原子化。”--引自百度百科
格奥尔格·齐美尔(Georg Simmel,1858 年 3 月 1 日-1918 年 9 月 28 日,又译为西美尔或齐默尔),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
不得不感叹,德国这个国家真的是人类社会学和哲学之光
也就是说这个概念应用到社会学或者这些范畴,大概是一百多年以前的事儿,满清还在同光中兴呢。老词儿新用没问题,毕竟时代也在变化
但是直到在 2021 年解读的这个词儿时候,也是在描述在移动互联网下基于社会学范畴人类仍然处在一个过于割裂和虚假社交的状态
这种类型的比喻和象征本身是有意义的,是形象且激发人思考且易于理解的。这是语言和文字的一部分工具性功能,是美的,是正向的,是促进社会进步的
然而现代互联网的黑话很多是在人为的制造沟通障碍和话语霸权,这 tm 是那些老贵族阶级和右翼文化工作者干的事儿啊
上午因为在看数据查数据涨的归因,没有看微信的公开课直播
但从一些信息大概 get 到公开课上视频号上所讲的原子化,就是把视频号和微信的各个场景做融合
这 tm 不就就是组件化和中台化的另一种表达吗
微信的哪个功能没和各个场景做融合,不融合你活的下去吗。就跟字节所有的产品都要和抖音做融合一样,不融合你有资源吗
这无非不就是找到更适合(合适不代表精细)的场景去满足用户的需求。落到微信上就是服务好各行各类的创作者,以及普通发视频的用户,并且在合适的场景下做好内容的消费和传播
至于思考原子化,这难道不是马列主义的科学探究精神吗,不是人人都应该有的吗
这是做产品的 基!本!逻!辑!往大了说也是现代科学发展下做一切事情的 基!本!逻!辑!
我不清楚这样吹的意义在哪,成功业务压倒一切,也没毛病
说的再通俗一点,这个概念落地下来就是视频号(包括短视频+直播),什么内容,放在哪个口子+什么推荐策略,渗透+用户时长最好;以及创作者需要什么样的工具和变现能力
说的再无脑暴论一些,视频号这些开口子的策略也做的不是那么好
这种把简单道理复杂化的重复造义让我觉得骨鲠在喉
当然公开课有其本身承载的意义,这么讲完全没有问题,你换谁也要这么讲。从目标导向来说,这个手段和造词非常合理
虽然我更希望视频号本身所承载意义是微信在“非设计视频内容”下的信息传递,硬要举例,我更希望视频号是 snapchat。在解决完用户时长因为更多的消费视频内容而不够用的前提下,改变甚至升级用户的沟通场景。这才是我认为微信一直说的“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
可是我如何认为没屁用
今晚看看重播应该会再写一个,也许会把今天写的全都推翻。没有碳水摄入让我情绪反常,吃沙拉去了
👍 🌟 🌝
END
▼一些其他值得看的▼
·
全世界都在骂字节跳动候选人,但我想夸一夸1小时咨询8000的资深产品老手
·
·
·
“我”的十二年:直播行业产业链的艰难突破史 intro&part1
·
·
点击下方👇“饭后服用”关注公众号和百万从业者一起,做更深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