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城谍影 玉树临风(下)——王心刚银幕形象赏析(7)

2016-12-15 阿康 图说老电影

 严寄洲同样也是一个注重细节的导演,最典型的莫过于那枚戒指的运用。一枚小小的戒指,在片中出现了四次,有着与《红》剧里的四枚银毫异曲同工的妙用。它第一次出现是在晓冬的家里,杨母与银环的初次见面。通过杨母的叙述,将晓冬的身世作了一个交代,同时也交代了这枚戒指的含义。第二次出现是在关押杨母的牢房,杨母与银环的第二次见面。杨母将戒指交给银环,这其实就是一种托付了,这里实际上埋下了后面杨晓冬与母亲在狱中相见的伏笔,同时为晓冬与银环的爱情埋下伏笔。第三次出现,是在杨晓冬获救疗伤,在晓冬的目光中,银环将手指上戴着的戒指交还晓冬,这里有对杨母的怀念与哀伤,也为两人的爱情最后的点睛之笔留下线头。当这枚戒指第四次出现时,影片将要结束,杨晓冬即将离开古城,这枚象征爱情的戒指由晓冬亲手交给了银环。经过斗争的磨练,银环成长了,成熟了,晓冬与银环的爱情也成熟了。



是的,爱情终于又来到了先生的戏中,虽然还是那么的影影绰绰、引而不发。

其实,杨晓冬与银环的人物关系是全剧中最复杂最难以表现的。最初他们只是上级与下级、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的深入,晓冬对银环应该是滋生了一种兄长般的关爱。而银环内心却渐渐起了微妙的变化,但她性格柔弱温和,对晓冬又是一种崇拜与仰慕的心情,所以她断不会也不敢直接表白心思的,所以这时的爱情是非常隐晦的。及至晓冬的被捕,杨母的牺牲,银环的成长,特别是那枚戒指的传递,都成了爱情的催生剂,这个时候爱情才进入了杨晓冬的心里。晓冬银环的人物关系,是随着剧情的递进而递进的。随着斗争的胜利,随着离别的到来,在影片结尾,晓冬终于将那枚象征爱情的戒指悄然送给了银环,这样的结尾其实是非常隽永的。影片的前半部分所表现的爱情线索很有意境,但是,不知是时代的制约,还是导演的意图,影片始终没有设计一个激情互动的细节,以至于到了两人应该有情感对接、火花碰撞的时候,两人的爱情仍然是清清淡淡的温吞水。我个人主观认为,晓冬与银环的爱情,小说里略显直白而粗糙,电影里又趋于含蓄而清淡。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讲的趋于清淡,不是说要他们俩人激情拥抱,也不是说要他们俩人来一段直白的互诉衷肠。相反,我很喜欢影片的含蓄方式。只是,每每表现二人的情感时,那镜头就少的可怜,待到好容易有一点影子的时候,又戛然而止。

比如,晓冬与银环在公园里见面接头一场戏,正是春暖花开、桃红李艳的季节,又有工作顺利的铺垫,帅哥美女在明媚的春色中难得的有了一个温馨轻松的时光。心随景动,这个时候应该有一个情感交流的镜头了吧,但是除了对工作的汇报与指示,我们期待的温馨一幕并没有出现,哪怕是非常隐晦的一瞥。更遗憾的是疗伤那一场戏,那本应该是一个极其出彩的片段。想想吧,由于银环的幼稚,导致晓冬的被捕,受到敌人的严刑拷打,她内心该是多么羞愧、后悔和无助。经过生离死别,晓冬失而复得,银环应该是怎样的珍惜他啊。这么复杂立体的情感,在两人再次相见时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而且,通过银环手上的戒指,这里应该引出两人的相谅、相思、相知,把对杨母的怀念、两人共同战斗中建立的感情充分展现释放出来。遗憾的是,影片里的这一段,细节上简单了些,节奏上快了些,表演上也跟着平了些。



有个公众一致的说法,《野火》是王心刚、王晓棠珠联璧合的一部戏,这话不错,但我认为这部戏并不是两位艺术家合作的顶峰。有些片段,感觉俩人没踏在一个拍子上,甚至还没有《海鹰》里来的默契。

比如,银环汇报她在宴会上看到的情况,杨晓冬的情绪非常到位,但银环的表现就有些木讷,两人之间的表演有些脱节。影片最后告别时,银环的文静羞涩不舍表现的非常生动,但杨晓冬又没能接上来,显得太淡然了些,缺乏一种情绪上的互动。特别是疗伤那一场戏,晓冬看到银环手指上的戒指,先是一丝诧异,继而不解,然后是询问与柔情,最后是深切的怀念。这些情感,都通过他修长传神的眼睛细微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时的杨晓冬,情感是饱满的,但银环的表演明显没有接上,太平淡了。其实这个时候的王心刚非常俊美,与漂亮的王晓棠特别养眼登对,如果两人在表演上充分互动,那将是一幅怎样动人经典的画面。我是有些纳罕的,两位艺术家都是实力派演员,他们在影片中的精彩演绎可信手拈来。但是,一俟两人演情感戏,就彼此拘谨起来。这种拘谨,在影片的初始阶段,还可以理解为男女主人公的初识,俩人只是普通的工作关系,是上级与下级的关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拘谨应该渐渐转化为一种隐隐的情愫,引而不发。到杨晓冬出狱疗伤时,杨晓冬与银环已经共同战斗了一个春秋,又经历了生离死别的考验,借着银环手上的戒指,俩人完全应该有一个情感上的对接碰撞,这时应该有一个高潮的出现。但很可惜,这个高潮生生被压了下去。我不知道这是导演的要求还是表演的失误。(表拍偶,纯系个人拙见~~~)



但母子狱中相见却是一场非常到位的戏,这是影片中的一个小高潮。王心刚与陈立中的表演非常默契,情感交融。短短的三、四分钟里,母子俩的深厚感情与心灵相知被表现的淋漓充分。杨晓冬的一声“娘”和杨母的一声“冬儿”,都同样的柔肠百转、肝胆俱裂。母亲看到儿子身上的刑伤,心痛如绞。她只能抚摸儿子凌乱的秀发,来表达她内心的爱怜。儿子看见母亲受到连累,心如刀割、万般忧虑,百感交集中他顺从地低下头,任由母亲的手指在自己的秀发上划过。这时的杨晓冬,只有一个背影,但他的背影里满满都是母子恋依的深情。



面对高大成的威胁利诱,杨晓冬缓缓转过头,深沉的眼神带点轻视,眼光从他俏削的美肩处扫射过来,凛然不可侵犯。母子俩同时将同样的眼光投向高大成,连面部的神态都那么一致。这个镜头,感觉王心刚与陈立中在容貌上都是如此相像了。

提一个小小的遗憾,先生在这里念了一个错别字,将“玷(dian)污”说成了“沾(zhan)污”,不应该啊。(板砖飞来,偶闪~~~)



值得一提的是,有人认为杨母殉国时王心刚的表演夸张了些。我个人的愚见恰恰相反,我认为那一段的表演不是过了,而是不够。杨晓冬这个人物在整部影片中都是隐忍的、内敛的,但他不能总是那么沉稳收敛,他应该有个爆发点来张扬一次个性。这个爆发点,不是在策反关敬陶时的慷慨激昂,也不是在被捕后与高大成的针锋相对,恰恰就应该在杨母舍生取义的这个时候。他是儿子,是男人,他有血性,亲眼目睹自己挚爱的母亲牺牲,他不应该再压抑自己的情感,他应该为母亲伤心、悲痛,他应该对敌人愤慨、怒吼,他可以隐忍他的眼泪,但不应该隐忍他的悲痛与愤怒。遗憾的是,影片里的这一段,表演上的张力和情节上的张力都是不够的。

想象一下吧,静雅的杨晓冬目睹母亲的惨死,他却不能救她,他的心一定会被仇恨的怒火灼烧,他会像一头狂怒的狮子,吼叫着,撕扯着,企图用自己奔涌的热血,毁灭那杀人的魔窟。在这样的大开之后,到他被酷刑折磨时静漠如灰、不发一语的大合,这样强烈的对比是不是更具有震撼力一些?杨晓冬的性格是不是更丰满一些?



通观全片,王心刚的表演非常的沉与收,表情沉和细腻,除了最后策反关敬陶时有点慷慨陈词外,基本上没有激昂的语调。在节奏上也明显的分成前后两部分,前半部松弛,后半部凝重,整个影片的气氛也随着他笑容的消失而紧张起来。到杨晓冬被捕受刑,更是达到窒息的顶点,而杨晓冬这个人物的魅力也在这个时候达到顶点。他在狱中的形象,是让心迷们最心痛也是最着迷的形象。他那被隐匿的风采开始闪光,他开始走到前台,焦距开始聚集在他身上。褴褛的衣衫更衬着他的风骨,瘦削的脸颊更映出他的清美,迷朦的眼神更弥显他的性感。我只有太息:人是不可以这样“痛并帅着”的,面对这样“痛并帅着”的革命者,你只能更加的爱恋他、心疼他、追随他了。



比较一下先生的两个经典角色,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常青与晓冬,一个扬,一个抑;一个开,一个收。我常常妄自猜度先生的性格,我觉得常青与晓冬恰恰代表了先生的两重性格——那是冰与火的交融,外表沉静,内心热情。这两个角色,似乎映射着先生的自我与本我:一个戏里的他,激情如夏而炽烈;一个戏外的他,静美如秋而内敛。

杨晓冬,更像先生之本色。(呵呵,纯属臆想~~~)



影片最后,斗争胜利了,关团成功策反,晓冬也要离开古城了。这时,他又露出了淡淡的微笑,这是温馨的笑容,宽慰的笑容,胜利的笑容。他带着微笑,带着他的爱,也带着银环的爱,在霞光初现的黎明时分走了,他颀长、坚定的身影渐渐消失在不可知的远方。

于是你的心也跟着飘向不可知的远方……


相关阅读

穿越时光  记忆永恒|王心刚银幕形象赏析(1)

牧人之子 赤胆诚心——王心刚银幕形象赏析(2)

电波点点 独上危楼——王心刚银幕形象赏析(3)

勐垅沙畔 春风杨柳——王心刚银幕形象赏析(4)

海鹰腾飞 水天空阔——王心刚银幕形象赏析(5)

红色传奇 常青不朽(上)——王心刚银幕形象赏析(6)

红色传奇 常青不朽(中)——王心刚银幕形象赏析(6)

红色传奇 常青不朽(下)——王心刚银幕形象赏析(6)

古城谍影 玉树临风(上)——王心刚银幕形象赏析(7)


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完整版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a0015h6f4jq




图说老电影|关注我  温暖你

以图文形式  诠释老电影

  长按二维码加关注




欢迎关注姊妹号:影视剧评


影视剧评|以我眼  观你剧

当代影视作品剧评

  长按二维码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