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抠水泥粘牢的故宫石头?先搞清事实再批评吧丨光明时评

与归 光明论 2018-08-20

一个良善文明的社会,道德批判和素质监督都是必要的,但如果上升到道德洁癖和素质完美的程度,就走向另一个极端了。


与归丨媒体人


最近,一则“游客抠故宫石头在微博晒”的“新闻”火了。不过很快,针对该“新闻”的评判也走火了。


事情源于一位微博博主贴出了一张故宫地上石子画的照片和一张手捧几颗石子的照片,配文说“去了趟故宫,扣点漂亮的石头做纪念”,外加一个调皮的表情。尔后,该微博被知名博主转发并引发网友大量批评,甚至不乏污言谩骂者。



随后该博主解释称,石头不是抠的,是故宫维修工人师傅送的。据北京晨报记者实地探访,石子并不是文物,现场的“古建保养”工人师傅也表示,这都是最普通的石子,用手抠下可没那么容易,都是被水泥粘牢的。只是每年修补时,都有好奇游客围上来询问情况,看到旁边的剩余石子,偶尔也会有游客询问索要。


看来,抠石头的真相并不是早前网传热议的那样。但这几天多篇关于该事件的评论文章,几乎都是先搬出了“抠了故宫的石头”作为“事实”,然后在此基础上对该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大加鞭挞,甚至上纲上线。更有不分青红皂白者贴出该女生(博主)的微博信息和照片,要求女生所在学校对其处理。而该女已经被逼退博。


其实,看了北京晨报的实地还原报道,我们可以感知,真实的故事更接近这样一种场景:女孩看到维修工人在维修地上的石子画、好奇上前和维修工人聊了起来,得知这只是普通的装饰石头,便索要了几颗。然后出于调皮,再不济就是顽皮的心态,在微博上炫耀了一下。



这种心态在我们身边再常见不过了。虽然不够优雅,但却不至于邪恶到哪里去。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位男游客在景区爬山,看到一个石阶出现了一个残破缺口,便伸脚上前摆拍了一张,配图说:“来某山旅游,我一脚踢破了台阶。”这样的“吹牛皮”里有多少人性之恶值得批判呢?就是一种浮夸得意的虚荣心理罢了。


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细节是,该女生的配文是“扣”不是“抠”,“扣”作扣留之意解释同样很合语法,而“抠”可能只是网友的一种脑补演绎。


文明的内涵之一便是宽容,这个宽容不仅仅针对做了错事的人,还要容忍性格和行为的多样性,这是这个世界之所以多彩多姿、充满趣味的前提。退一步说,即使女生索要石子的行为不够得体,但如果所有人都绝对道德、绝对文明、绝对一丝不苟无可挑剔,那样的世界该是多么枯燥、多么可怕。



一个良善文明的社会,道德批判和素质监督都是必要的,但如果上升到道德洁癖和素质完美的程度,就走向另一个极端了。如果再外溢出苛责、辱骂、人肉搜索等行为,反而背离了道德和文明。总之,这位小姑娘的小小言行,万万经不起目前的舆论攻势。


还是那句话,千万不能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一个人。这人间还有太多丑恶需要“注意力”资源去批判监督,就放过这位没什么原则错误的小姑娘吧。





更多推荐

突击检查海南住房限购六个钱包熄灯洗漱

殡葬改革隐形贫困人口住房限购内黄陶瓷

灌云化工海南建自贸港三维集团无锡外卖

鸿茅药酒无传销城市”农村酒驾抢人大战

校车拒载人类星球造假红水浇地功利教育

折达公路未成年小妈妈西湖大学咖啡致癌



(文章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