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川十年,看见中国社会的成长丨光明时评
汶川地震被视作中国社会演进的分水岭。这背后,是对生命价值的敬畏与顾惜,是“没有谁是孤岛”的命运共同体意识,是用人性纪念人性的自觉。
佘宗明丨媒体评论员
今天是5•12汶川地震十周年纪念日。回望,缅怀,期许,对国人来说,当此“十年之祭”,望川不忘川,天涯共此时。
十年很短,石火光阴,转瞬即逝;十年也很长,长到那本“震灾纪念册”或已泛黄,当年经历这场灾难的人也都被岁月痕迹“加持”:曾勇救两名同学的“小英雄”林浩,已经长大成人踏上了演艺之路;曾为被压在板石下的同学举了一夜吊瓶的“吊瓶男孩”,入伍后又到了银行……和他们一样迎来和拥抱新生活的,还有无数被打上了“地震亲历者”烙印的人。
时光流逝,生活继续,虽然新长出的皮肤仍难掩血痂痕迹,温故5•12也会伴着创伤记忆,可向死而生的经历,让他们前行的步伐更有韧度和力量。既然“修短故天”,那就生如夏花,既然灾难没打倒自己,那就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德国作家赫塞说: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而他们,就用积极过活克服了灾难留下的阴影面积,承担起了被加注了“坎坷分量”的命运。
无问西东,只问敢勇,这就是成长。而他们的成长,背靠着整个汶川的成长。
凤凰涅槃,灾后重生,是很多人给今日汶川的“画像”。涅槃重生,也“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只是脱胎换骨的结果容易被聚焦,经历浴火之痛的过程却经常不被“看见”。
这场强震带给汶川的劫难之深重,已远非文字所能承载:数以万计的遇难失踪人口,是灾区难以愈合的伤口;残垣断壁、满目疮痍,则用“凄凄惨惨戚戚”的景象铺垫了重建之难。
但浩劫过后,汶川并未沉沦,而是迎来新生:荒墟之上,繁花生长;弥望之处,生机盎扬。“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五年展新貌”,这是照进了现实的希冀;“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这是最慰藉人心的境况。汶川没有倒下,而是站了起来,还站立得更有力量。
以受灾最严重的北川为例,十年前,一声巨响,14.2万人无家可归,2万余名同胞遇难,全县基础设施毁于一旦。十年后,北川万木回春,已“换了人间”,新县城生气蓬勃、山清水秀,零碳城市的擘画已指向明晰,裕饶之相,也在显现,其贫困发生率已降至1%以下。“命运他无法让我跪地求饶”,所谓成长,就在于此——不弃不离,不屈不挠。
而地震亲历者和汶川的成长,也跟中国社会的巨大成长之间,形成了深刻的“互文”。
十年前的这场搅得蜀地山河破碎的地震,已然成了对整个国家的淬炼和洗礼:震灾发生后,军人、武警、消防等迅速投入救灾,包括志愿者与捐赠者在内的民间力量也自发集结,故汶川地震也创造了很多个“第一”:既有中国军队第一次大规模实施空降空运救灾,也有中国慈善专项捐赠金额第一次破千亿元。
在此之前,中国社会几乎没有迸发出过这么强劲的凝聚力,公共参与也从未像这样广度与深度兼具。正因如此,当年被称作“中国志愿行动元年”,汶川地震也被视作中国社会演进的分水岭。这背后,是对生命价值的敬畏与顾惜,是“没有谁是孤岛”的命运共同体意识,是用人性纪念人性的自觉。
而这十年里,就像在印证那句“没有哪次巨大灾难不是以历史进步为补偿”的名言,汶川地震蕴蓄的很多反思价值被汲取:无论是在互联网助推下社会公共参与更广泛、志愿助人精神星火已燎燃,还是防灾救灾与援助救助方面的建筑质量标准更严苛、救灾动员机制更有序、捐款使用制度更透明、遇难者名单公开制度更规范、逃生技能教育更普及,都是呈示着“以过去为镜”的担当。
更重要的,是寓于生命至上、权利本位、让个体有尊严等观念之中的人本立场,在当下中国愈发深入人心。“一切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绝非骛于虚声。而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高质量发展”等已经坐标了新时代中国的发展面向,而发展最根本的目的还是为了人。
当“人是目的”成了校准权利与权力关系、发展与民生格局的标尺,这无疑是社会成长的标志。在地震中的逝者为生者承担了死亡后,作为生者的我们,此刻用记忆接续记忆,用权利的价值去张扬人的价值,本就是社会成长的微观映射。
望川十年,再反观当下,看见的是中国社会的成长。这份成长,是对那些逝者的告慰,也是对人本价值的称量。
更多推荐
(文章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