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书市场问题,不宜孤立归因丨光明网评论员
得警惕一说到中国自己的童书创作,就强行与讲好“中国故事”绑在一起的倾向。童书就是童书,无需承担起太大的外部作用。
光明网评论员
因着六一儿童节,童书市场又受到关注。有媒体报道,如今童书早已成为图书零售市场中最大的细分市场。可面对看似繁荣的童书市场,很多家长却非常无奈:从低幼启蒙阶段开始,从绘本、桥梁书再到科普读物,“西餐”早已成为孩子们“餐桌上的主菜”。与此同时,在国内有相当一批儿童文学作家成立了工作室进行童书的批量生产,一年产量高达一两百本,出现了很多概念化、同质化、贴标签式的作品。有作家坦承,自己写出来的书不会给自己的孩子看。
图书出版界普遍认为,童书出版目前已进入“蓝海时代”。原因不难理解,日益壮大的城市中产阶层,对于教育和儿童阅读投入的日趋重视,为童书市场的扩容提供了强大支撑。另外,纸质童书是受电子阅读冲击相对最小的领域,这让童书也成了不少出版机构的转型依赖。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总规模为803.2亿元,其中童书占整个图书零售市场的码洋比达到24.64%,未来或仍会继续上升。
不过,市场繁荣之下,危机和问题也同样突出。有人曾总结儿童图书出版市场的三宗罪:跟风出版、“伪书”横行、盗版猖獗。反映到前端创作,则是滥竽充数和急功近利明显。童书“早熟”,创作者理念存在偏差,甚至个别童书堪称“有毒”,这些都不容忽视。有创作者不敢让自己的孩子看自己创作的图书,就颇能反映问题。
为童书市场的乱象和问题开出药方,像加强版权保护,建立更完善的创作激励体系,呼吁改变创作理念等,都在诸多讨论中被频繁提及,也确有必要。但一些更深层次的原因却未必被重视,或需要有更严肃的体认。
比如,童书创作、推广的功利性,固然有着市场的利益驱动,但也与大环境下功利化的教育观念直接相关。一些儿童图书充满说教,侧重的是教育孩子如何“听话”,为孩子提供正确的“答案”,而不是激发儿童的纯真、童趣、天性,说到底还是应试教育观念延伸的副产品。用专业人士的话说,无论是创作者、出版者乃至推广者,都把童书当成包治百病的功能性饮料。在这种思维和出发点主导下的童书创作与出版,其结果可想而知。事实上,童书的创作理念,以及社会如何定义童书的作用,都与教育理念密切相关。如果教育本身充满功利,那么对童书市场能够“纯洁”起来的希望,则很不现实。
再比如,看待童书市场的“西餐”化现象,也得多点辩证思维。童真、童趣,很大程度上是世界性“通识”,在这点上,中外童书的创作理念应是同大于异,很多方面其实是相通的。那么,在童书的消费和评价上就不必过于强调它的中外界别。只要理念不存在问题,中国的童书创作、出版也可以向国外秉持开放心态,积极学习、引进。当然,作为童书消费的最大市场,如果没有自己原创的童书,也实在说不过去,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本身就有很多可供挖掘的资源。但是,也得警惕一说到中国自己的童书创作,就强行与讲好“中国故事”绑在一起的倾向。童书就是童书,无需承担起太大的外部作用。否则,同样导致童书的本质被扭曲,这也是一种功利化和不可承受之重。
童书创作和童书出版的生态,从来就不是孤立的社会景观,而是一个社会版权保护水平、开放程度、教育思维、文化观念等多种因素共同形塑的产物。明晰这一点就可知,要改变童书市场鱼龙混杂、原创不足、急功近利的局面,或就不仅仅需要创作者和市场的努力,而更应是社会多方面共同演进的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
更多推荐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