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信红利逐渐消失,头条号红利你抓得住吗?内容创业者必读!

2016-02-26 张恒 新榜

今日头条已经成为眼下发展最快的资讯客户端,尤其是2015年的“千人万元计划”,重金圈人意图明显,头条号创作者成为平台的重点扶持对象。在微信红利逐渐消失,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对于内容创业者来说,无论是看在钱的份上,还是看在平台庞大流量的份上,开个头条号已经成为标配。但头条号与公众号在产品机制上存在巨大差异,运营策略也有所不同,怎么玩转头条号,新榜带你一文看懂。



● ● 


对新入行的人是利好


头条号区别于微信公众号的关键就在于其算法推荐机制。微信上,粉丝读到一篇文章主要是从两个地方,一是在公众号内,源于自己的主动关注;二是在朋友圈,来源于朋友推荐。但在今日头条上,用户读到的文章基本源于平台推荐。两个平台上阅读来源的区别,造成阅读表现的巨大差异。


公众号内容的阅读量与粉丝高度相关,百万大号几乎篇篇10万+,小号难得上万。但对于头条号来说,即使零基础,也可能产出百万加爆文。


在微信红利逐渐消失的当下,江湖格局已定,而且马太效应明显,流量主要被大号把持,新人脱颖而出越来越难。在这种情况下,头条的推荐机制对内容创业的新人来说就显得更有利,如果内容优质,很快就能获得可观的曝光量,建立起知名度。


▲去年9月8日,今日头条创始人兼CEO张一鸣在 “头条号创作者大会”上宣布“千人万元计划”


随着“粉丝经济”概念的走红,微博、公号这种被粉丝驱动的产品,都在讲优势和前景,但是,无论是微信还是微博,关注的用户与粉丝是两个概念,太多关注都是新鲜感驱使,新鲜感消失之后就很少再打开,所以公号的活跃度和微博一样也在降低。结果就是公号文章的转发率走低,触达和获取新用户越来越难,以至于部分账号粉丝过百万之后,开始负增长。


此时今日头条不依赖订阅的分发机制就成为一个优势,账号通过推荐,能够持续不断触达新用户,获取更大范围的曝光度。


另外两个平台还有一点区别常常被忽略:头条号对运营的要求不如公号那么强。


今日头条是资讯平台,用户来这里的主要行为是阅读。公众号依附于微信,只是社交平台上的一个子功能,用户是在完成社交行为的间隙进行阅读,所以公众号运营强调社群、强调活动、强调吸粉。


公众号的运营者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在内容生产之外,但对头条号的运营者来说,只要安心做内容,传播交给平台即可。这对于缺乏运营经验和精力的内容创作者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比如头条号“最后一只多巴胺”的运营者就是南京一位急诊科医生,虽然平时很忙,但在休息时间抽出一点时间把文章写好上传到头条号即可,几乎不用花费精力操心传播和运营的问题。


平台的盛衰往往带来一批人的走红和一批人的没落,所以平台的选择非常重要。结合上面的分析,如果你是内容创业的新入局者,或者精力有限但又有分享自我的想法,头条号平台是一个不错的试验场。



● ● ●


头条号的推荐机制如何运作


内容的广泛传播是自媒体人的核心追求。运营头条号,了解其推荐机制是题中之义。但一直以来,外界对头条号的算法推荐机制都知之甚少。在不久前新榜举行的一次小范围公开课上,头条号团队一位负责人首次对推荐算法进行了揭秘。如图:




机器算法并没有能力去判断一篇文章的质量高低,从上图可以看出,推荐机制是通过初次定位推荐,然后接受反馈调整,再做二次推荐。算法不是死的,也不是固定的,而是处于动态调整之中。影响推荐的因素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是长期性因素,就是上图中下面几个指标:定位、互动、发文频率。


每一个头条号都是一个品牌,过往的主观努力和历史成绩会成为影响算法的重要因素。比如,“图说军事”、“讲武堂”等账号,因为一直很受欢迎,所以算法在推荐时肯定会给予更高权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机制弥补了头条号用户订阅习惯的缺失,等于系统默认给你匹配粉丝。


另外就是短期因素,也就是具体单篇文章的好坏,其中点击率、读完率、站外热度、分类等非常重要。初次推荐如果完全由算法机制决定的话,那么文章的选题热度、定位、点击率和读完率,这些就基本上看创作功底了。


深入理解推荐机制,在内容创作阶段就进行针对性优化,可以使头条号的文章传播事半功倍。



● ● ●


玩转头条号的六个秘诀




1、头条爱故事,微信爱鸡汤


对于微信和头条用户偏好的区别,头条号“脑洞历史观”的运营者总结为:头条爱故事,微信爱鸡汤。微信上的内容,依赖分享带来的传播,而人们的分享行为是被情绪驱动的,所以鸡汤更容易爆红,典型代表就是咪蒙的《致贱人》。


但头条号不同,《致贱人》这样的题目推荐给谁呢?有明确所指,包含可识别信息的内容更容易被算法识别并推荐,比如包含明星、职业、地名等。


2、多图少字,篇幅简短


在社交媒体上,阅读的场景变化让碎片化内容大行其道,高清无码大图+少量文字成为无往不胜的利器。其实纵观榜单上的知名大号,内容大都是此类风格,尤其是军事类的“战略吐槽秀”、“讲武堂”以及“图说军事”。


3、热点才是王道


社交媒体上,人们的注意力高度分散,热点作为陌生人之间的共同关注,天然具有带来注意力的磁性。无论是蹭热点也好,追热点也好,用热点做话题都是新媒体人的必修课。而且,热点源源不绝,也是那就是你应该去做的话题。


4、专注、专业


专注是指有明确的定位,给什么人看,关注什么领域,运营者内心必须有清晰地想法。而专业是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要求,如果你不能比对手做得更好,即使在新媒体这个充满机会的行业,也照样会被淘汰。


5、重视评论,多互动


虽然头条号并不像公号那样强调运营,但通过查看评论了解用户的心理态度,甚至主动参与评论回复,都有助于创作者写出更受欢迎的文章。


6、有态度,有观点


无论你是否承认,人都是有立场的,并不存在一种观点所有人都认同,因而文章只能是从你的立场出发,努力追求部分人的高度认同,即使得罪另外一部分人也在所不惜。有态度,有观点,才能有传播。

- The End -


新榜热文


|  白皮书  |  QQ公号  |  同名认证  |

本地号运营  |  爆文分析   |   投资观点  |

 |   经典案例   |  奇女咪蒙   |  迟宇宙  |

|  大数据   |  侵权投诉   |   鲁豫有约  |

  |   二次元IP   |   公号买卖   |   知乎  |

  |   展望2016   |   papi酱  |  “局座”张召忠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