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90年代日影最佳,它离金棕榈仅一步之遥

深焦DeepFocus 深焦DeepFocus 2021-09-13

点击图片即可收听本期播客





死之棘

导演:小栗康平

编剧:小栗康平/ 岛尾敏雄

主演:松坂庆子/岸部一德/木内绿

类型: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日本

语言:日语

上映日期:1990-4-28(日本)

片长:115分钟




作者:沈念

京都大学博士生(豆瓣ID:防寒对策)


小栗康平导演的电影《死之棘》(1989)改编自岛尾敏雄的同名小说。二战时期,在加计吕麻岛担任特攻队队长的敏雄(岸部一德 饰)与当地女性美穗(松坂庆子 饰)相恋,战后二人回到日本本土成婚。脱下军服的敏雄成为一名颓废的文学家,弃患难发妻与一对子女于不顾,终日在外寻欢作乐,甚至屡屡出轨。妻子忍耐多日后终于因为亲眼目睹丈夫的一行日记而精神崩溃,在经历漫长的互相折磨后,二人一起进入了精神病院……


小栗康平


原作的特殊性在于:第一,其灵感来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几乎全篇使用第一人称),包括两名主角的名字发音也与岛尾夫妇一样,许多登场人物也能在现实中找到原型;第二,将1954年至1955年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从1960年至1976年——漫长的16年间——通过总计12篇短篇来细致描绘。


《死之棘》小说封面


这两点特征,电影出于其媒介的局限性是无法完全还原的。比如在原作中,作者(岛尾敏雄)-叙述者(敏雄)-主人公(过去的敏雄)这三者高度重合又有所差异(现实与虚构的异同让许多岛尾敏雄研究者与读者都津津乐道),电影版的导演是小栗康平而不是岛尾敏雄,全片也没有像小说那样设置一个第一人称的叙述者,因此无法复刻这种“三者合一”的关系。但是电影版依然通过对视线的强调与刻画贴近了原作的叙述特性。


图1


图2


图3


电影最初的镜头是美穗单人的全身镜头(图1),她斜背对摄影机。这时听到敏雄的画外音:“你,无论如何都要去死吗?”美穗一动不动地冷冷回答:“我希望你不要称呼我为‘你’,不要把我和别人搞混了。”依然没有入画的敏雄询问:“那么,我要称呼你的名字吗?”美穗反击道:“你这人到底有多不知羞耻呢。我的名字是你可以随随便便叫的吗?请尊称我为‘您’。”之后镜头切到敏雄的半身镜头(图2),他一边注视摄影机,一边说道:“您,无论如何都要去死吗?”画面切到美穗的半身镜头(图3),她说:“我会去死的,这样对你来说也更方便吧?你就立刻到那个女人那儿去吧。”


图4


图5


随后,画面突然又切到夫妇二人的全身镜头(图4),美穗接着说:“但是我和你不一样,我这一辈子就只有你。这一点请让我一定要事先说清,我的身心都完全奉献给了你。而我的回报就是现在这样的下场,像猫猫狗狗一样被抛弃。”敏雄辩解道:“我没有抛弃你。”话音刚落,就切到了美穗的胸上镜头(图5),她终于转过头对着摄影机的方向说:“那我是你的什么呢?”画面切到敏雄的胸上镜头(图6),敏雄对着摄影机的方向(而不是妻子的方向)说:“是我的妻子。”回到图5美穗的胸上镜头,美穗说:“这是妻子应得的待遇吗?如果你没有给我妻子应有的待遇,那和抛弃我有什么区别?”这时,敏雄终于改变了一直紧绷的姿势而面向美穗(图7),一边直视她一边哀求道:“总而言之,我请你不要死。”画面切到二人的远景。


图6


图7


如图所见,这个场景从演员的位置、他们所处的背景、摄影机的位置,以及剪辑的方式来看都是跳脱与断裂的。从图1至图3来看,观众很容易认为美穗是被注视的一方(因为她背对摄影机),而敏雄是注视的一方(因为他直视了摄影机)。但是图4夫妇并排而坐的镜头出现后,此前大家对于人物相对位置、看与被看关系的想象瞬间又被打破了,其实最初谁也没有看谁,从图7敏雄的姿势变化也可以推测,这是他第一次真正地面向美穗,图2中他注视的极有可能只是摄影机,而根本不是自己的妻子。经过图4位置关系的重新展示,图5美穗转头看向敏雄就成为了夫妇之间的第一次视线交流——于是男性与女性之间“看与被看”的一贯的权力关系被颠覆。


《死之棘》截图


这一手法的高明之处在于,小栗康平没有从一开始就展示新的权力关系,而是先铺垫一种司空见惯的常规,再去打破它。这种颠覆的过程与美穗在现实中的轨迹也有所相似,岛尾从1955年开始以自己的妻子为主角大量写作,通过《我来自深渊》《一个精神病患者》《逃走的心》等一系列短篇,描绘了夫妇俩在精神病院的日常,这一系列与描写入院前生活的“死之棘”系列形成呼应,电影版也表现了­­《逃走的心》中美穗从精神病院脱逃的片段。所以美穗那丈夫笔下的“病妻”与“疯妻”形象是非常深入人心的。


《死之棘》截图


但是,事实上,岛尾敏雄的文学作品一般都由妻子美穗誊写,即使是在美穗病发后,这一习惯也依然持续,这给了美穗一种近乎审查的权力。为了不让美穗受到精神上的刺激,岛尾尽量避免对于情妇的描写,美穗在誊抄过程中也会向岛尾提出修改意见,增删内容(美穗本人曾承认过,后又否认)


并且,美穗自己也是一名作家,著有随笔、散文与小说,出版了《海边的生与死》(1974)、《节日背后》(1987)、《海啸》(2015)与《爱之棘》(2016)等著作。并且,她的两篇随笔《从错乱的灵魂中苏醒》(1959)与《从〈死之棘〉中挣脱》(1961)比起岛尾更早地描写了丈夫的出轨与三方(岛尾夫妇与岛尾情妇)的对峙。据说,她甚至还曾一度有过写病妻角度《死之棘》的想法。她也曾无数次在公开场合接受访谈或发表演讲,对岛尾作品与夫妇往事做出新的注解。


《死之棘》截图


因此,美穗绝不是任男性作家书写涂改的“病妻”,而是自己也手握笔杆与话筒的女性作家,她的视线与语言在现实与虚构之中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在电影中是很难表现的,但是小栗康平在第一个场景中,就通过对视线的表现强调了这对夫妇权力关系的颠覆。


当然,新的权力关系并没有成为新的铁律,如果我们注意全片夫妇的视线交流,就会发现“看与被看”的关系一直在变化。“看”这一行为在电影版中存在着各种变形:对美穗而言,“看”有时是责备与施压,有时又是对交流与沟通的请求;而对敏雄来说,“看”是对病妻的关怀,也是对于她能回归日常的期许。


《死之棘》截图


因此,最重要的不是谁在权力关系中占了上风,而在于尽力保持天平的平衡——这种平衡在原作以及岛尾夫妇的现实生活中是贯彻始终的,直到1986年岛尾的急逝。此后,一直积极写作的美穗也几乎搁笔,仿佛跷跷板的另一头空了之后,剩下的就只有静止与沉寂。她没有在丈夫死后获得彻底的自由,她的所有自由似乎只存在于同丈夫的拉扯之中。


图8


一如电影版《死之棘》的结尾,夫妇并排而坐(图8,比起开头的图4二人显然靠近许多),一齐注视摄影机,并露出似有若无的微笑。美穗说:“如果我睡着的话,你不寂寞吗?”敏雄回答:“会寂寞。”美穗又说:“那我来大闹一场吧。”敏雄回答:“好的。”这一段是电影版的原创台词,很好地表现了原作中的夫妇关系。


“死之棘”这一标题取自《哥林多前书》第十五章第55-58节中保罗的话:“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死啊,你的毒钩在哪里?[1]”死亡的毒钩是岛尾夫妇需要去共同对抗的强敌,然而这对无休无止、互相纠缠的夫妇又恰恰是彼此的毒钩,与此同时,一旦他们离开彼此,等待他们的又只剩真正的、彻底的死亡。


《死之棘》截图


[1]参照《哥林多书信》(坎伯·摩根著、钟越娜译、上海三联书店、2011)第175页。




编辑:Detached

我身上还有春天的痕迹。




-FIN-

深 焦 往 期 内 容

又要整治盗版?别想了,没戏

拍日本最好的武士片,做日本最左的导演

我怀孕了,夏天的孩子

张大磊 x 考里斯马基,抽烟喝酒跳霹雳

五一档没有最烂只有更烂,光线联瑞平局收场

塔可夫斯基最高作最佳修复马上降临!

五一档口碑塌陷,这部京味儿儿儿儿温暖喜剧能逆袭吗?

华语十年最强谍战片,还是得看张艺谋


那年非典,我逃出家门包场看《指环王》

奥斯卡影后最高作,一场现代人的惊魂噩梦

亚逼圣典!你看过苏联版《指环王》吗?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