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言快论 | 共享单车乱象谁之过?

2017-09-09 澳洲新快网 澳洲新快网

独家视角 看中国 论世界

ofo或许做到了“随时随地有车”,但最关键的——“骑”——它没做到。也确实很难做到,因为这个世界上,任何角落,总有人会因为“虐车”而得到满足。


作者:行之


浙江杭州西湖附近一条人行道上堆满了共享单车。(澳联社图片)


共享单车又被糟蹋了。


两周前的周末,在浙江大学杭州紫金小区西面的一条小河沟里,捞出了涉及多家品牌的数十辆共享单车。几天之后,大约在上个星期一,又有杭州西湖区城管局水务科的工作人员反映,称一条两千多米的河道里,被遗弃的共享单车可能近百辆,“每天捞都捞不完”。


自从2016年初正式进入城市以来,围绕共享单车的争议就没断过。正反方阵营各有各的道理。喜欢的说:它真正解决了公共交通中“最后一公里”的衔接难题;不喜欢的说:乱停乱放,分明就是在阻碍公共交通,更何况因为被破坏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无所谓对错。任何一个新鲜事物的诞生和发展,都免不了饱受批判和质疑。

比如我本人,一开始最喜欢的是“小黄”ofo,因为车子轻便、踩起来不费力。用互联网圈子里最装的一句话说:用户体验好。不仅用户体验好,广告词打得也不错:骑时可以更轻松。一语道尽产品特性。今年春节,我专门骑车在广州的老城里走过一遭,路上无人,道路两旁那些上了年纪的骑楼,如同安宁祥和的守卫,阳光从树荫中洒下来,那感觉说不出的好。


ofo小黄车的口号“骑时可以更轻松”。(图片来自网络)


但这种享受的前提是——你要有机会“骑”上去。在此之前,你更需要先找到一辆“车”。其实ofo最早的口号是“随时随地有车骑”,但在项目运营前期,绝大多数情况下,这是个伪命题。


主要是因为,ofo的损毁率高得离谱:要么车锁密码不对,要么脚踏板不翼而飞,要么好端端的车座被拆,要么车轮被撞(也不知撞了谁、怎么撞)得七扭八歪……ofo或许做到了“随时随地有车”,但最关键的——“骑”——它没做到。也确实很难做到,因为这个世界上,任何角落,总有人会因为“虐车”而得到满足。

所以后来,ofo学乖了,口号不再强调骑的场景,转而强调骑的体验。


但我本人还是转向了笨重的“摩拜”mobike,原因很简单:当你真正急着用车的时候,“随时随地有车骑”,远比“骑时可以更轻松”重要。作为用户,面对各种雷同的商品,就是要找到最能满足个人需求的那个。它也许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适合你的。所以,你最后成为哪一家公司的用户,没人在乎。


根据《2017中国共享单车行业研究报告》,摩拜单车在行业内的渗透率高达13.9%,远超ofo。(图片来自网络)


你的公司也不在乎。因为个体用户的任何行为,都很难对公司的未来发展造成任何实质性影响。反而是这些公司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们的生活:等不到出租,可以用滴滴打车;公司和地铁站之间,有共享单车接驳;下雨时有共享雨伞;想运动了有共享篮球;手机没电就去商场里找共享充电宝……



共享经济的伟大之处便是如此。它生于这个时代,虽有种种不足,却使人类的生活更便利多彩。我们享受这种美好,也要包容这种不足。这,才是正常用户的正常思维和正常心态。



但那些把车子扔进河里、挂在树上、甚至拆得乱七八糟的人,算正常吗?


墨尔本街头随意弃置的共享单车。(SBS网站图片)


不可否认,共享单车的出现,对城市交通和公共空间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有人因此质疑:看上去挺便利,其实管理更困难。占用机动车道骑行、在人行道上乱停乱放、小孩子因无成人监管导致意外时有发生……但仔细看看上述这些问题:这些难道不该是算在使用者头上的过错吗?机动车道从来也没允许单车骑行啊;人行道上不是有划好的停车区域嘛;没有民事能力的小孩子任何时候都需要成年人监管吧。


这些浅显得不能再浅显的道理,我们小时候就从父母亲口中听到过,怎么如今长大成人,反而要重新审视这些行为标准了?即便这种行为准则真的存在疑问,那么把车子推进河里,或者人为使之丧失功能,就是解决交通拥堵和乱停乱放、避免小孩子发生意外的有效措施了?


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在200多年前就说过这样的话:


“ 

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是值得我们深深景仰的,一个是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另一个是我们内心的崇高道德法则。他们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


所以,请不要用“恶作剧”解释这种破坏行为。这不是恶作剧,根本就是作恶。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推荐阅读


最新世界大学排名出炉:澳名校整体下滑 中国大学奋起赶超

还有这种法规?超市购物,连用30个1刀硬币竟是违法的?!

遭遇恐袭怎么办?反恐信息何处寻?这份指南告诉你 一 |  |  


我在澳洲当警察:华裔高级警员的酸甜苦辣 上 

补习VS天赋 谁更有资格进精英中学? 上 | 

9月新州市议会选举,你准备好了吗? 上 |  


从中印边境撤兵说起

“豪车爱国队”的高调爱国与异见者

《大学性犯罪报告》一份报告 两个发现


请翻阅9月10日《澳洲新快报》

或关注澳洲新快网 www.xkb.com.au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