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言快论 | 当朝鲜导弹飞来的时候

2017-09-23 澳洲新快网 澳洲新快网

独家视角 看中国 论世界

不久前在社交网络上看到一篇文章,题目叫《当朝鲜的导弹飞过自己家上空时,日本人在想什么》,文章中提到了一些日本居民在8月29日早晨如何想、如何做、如何当危机过去时在社交媒体上调侃、如何一如既往地生活。

作者:徐晨晗


8月29日朝鲜导弹飞行路线。(BBC图片)


半个月之后,又一枚导弹向日本方向飞去,而韩国亦罕见地以“弹”还“弹”,且速度非常快。当死亡突然之间离自己如此接近,和平年代的人们在想什么?


转发这篇文章的是笔者的一名好友,在东京的留学生Q。他说:



“朝鲜导弹危机后,东京的日本人对中国人明显冷淡了很多,不再热情,而代之以一种说不清的距离。”


都说喜欢是互相的,讨厌也是互相的。中国的媒体上鲜见对日本的正面报道,同理日本亦是如此。


“我觉得跟电视媒体的宣传有很大关系吧,日本的各大电视台对中国的报道一直都是偏负面。以前主要是集中在中国的落后。他们很喜欢播类似中国小孩被卡在管子里这样的新闻。但近几年开始强调霸权方面的问题。”



Q这样说到,但自身性格使然,再加上东京外国人很多,日本人对于中国游客、移民、留学生,还是比较热情的。


Q说,按照美国的说法,日本媒体强调朝鲜的很多资金都是从中国来的。从半岛局势开始紧张以来,尤其是朝鲜开始频繁试射导弹之后,这种表面上的热情也逐渐淡去。也许在死亡阴影的笼罩下,大家没有心情再去掩饰什么。



我上街买东西、吃饭,感觉日本人没有之前热情,感觉非常敷衍吧。见到我们也不怎么笑了。这种东西你知道也是非常主观的,但是你能感觉出来。”


政治形势分析、国际局势判断,听起来是一些很抽象的概念。大半年前,日本政府发出通知,教导民众导弹来了要怎么避难,但当时的日本已经70余年不知战争为何物,只觉得政府小题大做了。然而8月29日那天,导弹和死亡通过刺耳的防空警报声,扎扎实实地出现在每个日本人面前,习惯了和平的日本人,再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导弹从脑袋上飞过去的危险。


导弹来的时候,Q在东京。因为导弹是经过北海道,所以东京居民并没有听到防空警报,但“所有电视台都在播导弹的新闻(东京电视台除外,在播动画)。大家感觉还是恐慌,很多日本人说虽然接到了警报,但是根本不知道往哪里逃” 。


开头提到的那篇文章中有一句话:“在日本,被警报吵醒,不是地震是因为导弹,我们的世界发生了什么?”


朝鲜、中国、日本、美国、韩国、俄罗斯,当六方会谈桌上的代表们剑拔弩张唾沫横飞的时候,普通老百姓心里想的或许是:为什么不能好好说话?


国际社会无法理解朝鲜为什么“勒紧裤腰带”也一定要拥有核武器,正如朝鲜无法理解国际社会为何容不下一个拥有核武器的朝鲜。普京说,萨达姆放弃了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即使是这样,他也逃脱不了“灭门”的命运。朝鲜看得很清楚,也不会忘记。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也许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换位思考”这件事情,所以每个人、每个国家才会为了自己的安全感去竭尽所能。


结语


 当笔者正在苦苦思索宇宙的未来、人类的前途的时候,另一名好友——在美国学国际政治的留学生——发来消息抱怨:我正在和我的老师讨论朝核问题的解决之道,没想到我妈又突然和我闹别扭了,我们在一个家庭中生活了将近30年,可为什么互相理解、互相包容还是这么难?!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推荐阅读


最新世界大学排名出炉:澳名校整体下滑 中国大学奋起赶超

还有这种法规?超市购物,连用30个1刀硬币竟是违法的?!

遭遇恐袭怎么办?反恐信息何处寻?这份指南告诉你 一 |  |  


我在澳洲当警察:华裔高级警员的酸甜苦辣 上 

补习VS天赋 谁更有资格进精英中学? 上 | 

9月新州市议会选举,你准备好了吗? 上 |  


从中印边境撤兵说起

“豪车爱国队”的高调爱国与异见者

《大学性犯罪报告》一份报告 两个发现


请翻阅9月23/24日《澳洲新快报》

或关注澳洲新快网 www.xkb.com.au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