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蒋以任:见证中国首家合资汽车公司诞生与腾飞

蒋以任 党史镜报 2022-10-14

请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1984年,我到上海汽拖公司任党委书记时,其年生产能力为6000辆轿车,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和装备力量,有了几条自己制造的生产流水线。虽与世界汽车制造水平相距甚远,但正因有了这个实体企业为基础,上海汽车工业才有与国外先进汽车制造公司率先合资的机遇。

希望不再听见“汽车间里的榔头声”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支持引进技术,加快扩大出口,推进补偿贸易。当时,中国国内真正形成千辆以上轿车批量生产能力的只有上海。机械工业部饶斌部长等提出了发展轿车的建议,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批复国家计委的请示:“可以,不但轿车可以,重型车也可以。”在这样的发展机遇下,国家和上海开始了与德国大众公司的合资谈判,并开始了对世界各大汽车公司长达6年的全面考察。
1983年4月11日,第一辆桑塔纳轿车组装成功(第一批桑塔纳的国产化率只有2.7%,其中主要包括轮胎、喇叭、天线、标牌等)
当时也有不少国外公司来上海考察,但看到上海汽车制造水平差,与世界差距很大,绝大多数公司的人都摇摇头。曾经有一批日本企业人员来上海汽车厂考察,随口说道:“怎么汽车厂里到处是榔头声?”的确,那时我们的汽车工业还没有真正脱离手工作坊式的阶段,还没有一家像样的模具工厂。“上海”牌轿车一年6000辆的产量抵不上国外大汽车公司一天的产量,且性能差,工艺水平低,焊接精确度差。但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具有战略眼光,他们一方面看到中国工人和技术人员素质高,另一方面看好中国未来广阔的市场,愿意与我们谈判。
我上任时,正值合资谈判进入关键时刻。利用外资搞合资企业,而且是我国汽车行业第一个合资项目,汽车工业又是国家基础产业,所以党和国家及上海市的领导非常重视和关心,经常来视察指导,并且召开现场会为项目解决问题。当时大家对企业合资的认识并不统一,市领导要求担任党委书记的我,将干部和职工的思想统一在改革开放的旗帜下,齐心协力把这家当时最大的合资企业建设起来。

“最好的员工都是共产党员”
谈判的最终实施方案是,用老企业上海汽车厂的资产折换成为中方投资,外方以现金投入,中方付技术转让费,这是当时最典型的利用外资改造老企业的方式。合资企业的老厂房里安装了引进的新设备和新生产线等,而那些未进入合资企业的设备、人员等,在新成立的上海嘉定联营厂,继续生产当时还有市场的“上海”牌轿车,实现“以老养新、以车养车”的目标。联营厂建设按照黄菊书记“以车养车”的精神,继续生产“上海”牌,为社会供应少量“上海”牌轿车,并且承担大量零配件的生产,为整车和“上海”牌轿车做维修服务,这个态势一直维持了3年多。当大众桑塔纳扩建,“上海”牌正式下马时,联营厂进入了合资企业,成为大众汽车公司二厂。
1984年10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合营合同签约仪式
1984年10月10日,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合营合同正式签约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1985年3月21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德国总理科尔、上海市长汪道涵和德国大众公司董事长等在上海出席公司奠基仪式,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同年9月1日,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开业投产,公司开始正常运转,年底生产桑塔纳轿车共3356辆,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有了良好的开端。
1985年3月21日,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奠基典礼举行
在担任汽拖公司党委书记的两年里,我深知,合资企业是改革开放的重要产物。汽拖公司属下的两家合资企业都是大型企业,特别是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是国家级重点企业,其重要性更加凸显。中德双方签订合资合同后,公司党委派唐炜延组建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党委并担任书记。公司党委刚一成立,德方副总经理波斯特就问唐炜延:“唐先生,你是工会主席,是不是我们公司员工?你当主席是任命还是职工选举的?”副总经理咄咄逼人的话,让唐炜延深感外方的担忧和挑战。他回答说:“我当然是上海大众公司员工,而且我就是职工选举出来的。”副总经理说:“那很好!你是职工选举出来的,你就是工人领袖,我支持你的工作。”这之后,与波斯特谈工会活动的事情,就很容易沟通了。在筹备建设阶段,每个工作岗位以及各种义务劳动,上海大众都强调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德方经理由衷地感叹:“公司里最好的员工都是共产党员。”

打赢国产化这场硬仗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汽车合资企业,它特点是很明显的。首先,它的是利用外资改造老企业的典型。一开始没有铺摊子,年产量也只有3万辆,以后6万辆、10万辆,逐步发展到15万辆。最初是“以老(上海牌)养新(桑塔纳)”,有了利润积累支持汽车零部件发展。
1990年4月18日,李鹏出席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5周年庆祝大会,参观轿车组装流水线
第二,国产化工作抓得很紧。国家为了扶植零部件国产化,一开始就同意进口散件89000辆,外汇由国家解决。在这些进口散件用完之时,“桑塔纳”零部件国产化率必须达到60%以上。我们按照全国一盘棋的原则,及时组织国产化联合体,即零部件的1/3在汽车集团总公司内配,1/3在上海市内配套,还有1/3在外地配套。零部件国产化工作对质量抓得很紧,时任上海市长朱镕基从一开始就强调,零部件国产化必须严格按照德国大众的标准。为了打响桑塔纳国产化这个硬仗,1991年2月22日,在万体馆召开了“振兴上海汽车工业誓师大会”。这次会议让我受到了一场深刻的市场竞争教育。朱镕基讲了一句名言:“质量是上海的生命,质量上不去,国产化等于零。”因此,每一批国产化零部件首件产品都要拿到德国多次检测,全部符合德国标准才能得到批量生产的证书。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绝大多数零部件工厂,都经历了推倒重来、脱胎换骨、浴火重生的艰辛过程。也正是因为这种严格要求,才确保了上海大众近30年来的强大生命力,1991年桑塔纳的国产化率达到70%,到1996年底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无论是销量还是质量方面,上海始终成为全国的领头羊,在中国最早建立了轿车零部件国产化的体系,为中国轿车工业发展确立了从无形到有形的行业标准。
2010年10月22日,上海大众累计生产第600万辆轿车下线
第三,在销售和售后服务上相当主动和领先。因为上海桑塔纳诞生在1984年,那时中国轿车市场非常小,用户是上帝,市场是最好的老师,市场倒逼企业把销售服务搞上去。到90年代初,上海桑塔纳的营销点已遍布全国,达300多家,零部件到处能买到,畅销不衰,使原本弱小的上海汽车工业,一跃成为与一汽、二汽并起并坐的三大汽车基地之一。
(作者系上海市原政协主席)



扫码关注我们




来源 《党史信息报》编辑 / 赵菲制作 / 杜洁瑛转载请注明来自“党史镜报”公众号

往期推荐

白鹭栖息、梅花鹿相伴,上海这个化工区如此与众不同
14年前解放虹桥机场,14年后建设虹桥机场
求贤若渴“七顾茅庐”:浦东开发开放不拘一格选人才
上世纪60年代,上海人在西部崇山密林间建设地空导弹战略基地
集装箱吞吐量2亿标箱是这么来的——见证上海港发展的“大江大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