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份曾以“上海”命名的报纸如同暗夜火炬

耿艳鹏 党史镜报 2022-10-14

《上海报


应运而生的宣传阵地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不仅对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志士大肆屠杀,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和苏维埃区域实行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而且在国民党统治地区还实行文化“围剿”和新闻管制。由此,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活动不得不转入地下,用各种形式进行斗争,其中宣传和新闻战线就是一个重要阵地。

《布尔塞维克》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创办过《向导》《红旗》《布尔塞维克》等刊物,对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中央决议及指导工作等起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条件所限,这些报刊比较偏重理论阐述、文件讲话,出版周期较长,发行困难不少。当时多数劳动群众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原本就是农村破产后逃难进入上海谋生的工人群众,受尽了帝国主义资本家和反动当局的盘剥压迫,渴望谋生、尊重和翻身解放。他们迫切需要的是通俗易懂、知情贴心,既能知事明理、又要有些趣味的革命报刊,企望从中了解社会真相、寻得争取权利和解放的方向道路。如此,中国共产党创办、面向广大工人群众的《上海报》于1929年4月17日应运而生。

在暗夜中为真理发光


  在白色恐怖下的上海,办一份公开出版发行的革命报纸十分不易,所以这份通俗的党报,开始并不叫《上海报》,而是叫作《白话日报》。它一开始就贴近工人群众,反映他们的生活和需求,文字又简明易懂,尤其是宣传了广为人知而又很难了解实情的关于共产党、红军、各地苏维埃的信息。如第20号(期)有《叫苦连天的永安工人》《邮务工会三条议案》,第21号有《再说永安工人》《铁路工人反对不平等待遇》《我现在不相信命运了》等。1929年5月13日第22号的《江西红军一斑》,公开报道了朱毛红军离开井冈山,红军的政策是实现工农民权,红军中官长士兵给养平等,朱毛红军进军福建打败郭凤鸣、缴获枪支千余、“机关枪迫击炮都有了”等消息,这些都大受工人群众的欢迎和社会关注。很快,国民党当局就盯上了它。当时国民党新闻检查、出版印刷管制特别严苛,他们查封编辑部,由于报上公开的报社地址是假的,所以就从印刷厂下手,《白话日报》再也难以生存。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内巨型雕塑 “胜利的起点”


  因此,当年的5月19日,4开4版的《上海报》问世,内容、风格与《白话日报》一致。6月3日《上海报》即被查封,但6月6日《上海报》又秘密出了2期,10日起又出版《上海报》特刊10余期。反动当局一查再查,斗争十分艰难。报纸又先后用《天声》《晨光》《沪江日报》《海上日报》等名义坚持出版,直到同年11月12日才恢复《上海报》的报名。1930年8月14日出版了第385期后,《上海报》正式与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3日刊)合并,结束了战斗的使命。

为战斗的人们呐喊


  综观《上海报》,其一半以上的内容反映的是上海的工人运动,包括社论、评论、工厂消息、工人生活、罢工斗争、对黄色工会及工贼的揭露批判,还有对国际工人运动(包括各国及国际组织)的报道。尤其在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卅惨案纪念活动、重大的罢工示威等节点,都有连续数期的系列报道。如《白话日报》第24号《铁路工人提出20条》、第25号《顾正红殉难四周年纪念》;《上海报》第8号《罢工罢课罢市纪念五卅》、第12号《上海各界五卅四周年纪念代表大会告全国民众书》,并出版《五卅特刊》;《沪江日报》第19号《上海八十万工人举行八一大示威》;《上海报》第123期《第五次全国劳动大会经过概况》、第138期《中华全国工人斗争纲要》、第230期《努力国际失业的斗争——共产国际与赤色职工国际宣言》;等等。因此《红藏:进步期刊总汇:1915—1949•上海报》中,介绍《上海报》是“面向工人群众的通俗报纸”。

1925年5月30日,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并很快席卷全国


  《上海报》大约1/4的内容是论述中国共产党、工农红军、苏维埃革命的理论、常识、路线方针、战略战术的文章,有几期系统地介绍了工农红军的组织与装备,较完整地载登了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的活动报道,以及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准备委员会”的形成和文件及活动报道,各地红军的活动更是常见的内容。如《沪江日报》第2号《闽赣湘鄂共军的烽焰》、第18号《朱毛军纪井然 国民党焚杀奸抢》、第21号《东南无地不朱毛》、第27号《湖南各地红军之发展》;《海上日报》第29期《无战不胜之贺龙军》、第32期《红军与国民党军在龙岩激战》、第52期《革命领袖彭湃被捕后惨受酷刑》,第60、62期连续刊载《无战不胜之朱毛》《独往独来之朱毛》;《上海报》第136期《广东各地苏维埃政令的一斑》、第146期《广州暴动后全国工农革命之发展》、第155期《闽西红军得到八十万武装群众拥护》、第160期《广西红军游击左右江 有快枪七千余》、第204期《革命战士应学习军事》、第297期刊发《震动东亚之中华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预备会议志盛》并配发社论,第298期及后几期发布大会告民众的宣言和其他文件,第321期一版《红军中的士兵生活》、二版发社论《什么是红军》,尔后在《红军战术的转变》中,第一次向社会公开了井冈山斗争时期“朱毛红军”提出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术16字诀;等等。

1927年12月,广州起义爆发(油画)


  《上海报》另外1/4的内容则是揭露、批判帝国主义列强(尤其英、日)侵华、战争、经济掠夺等的罪恶,反映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就,揭露、批判国民党反动当局和军阀的本来面目和种种反动行径。每期还有近一个版面是杂文、诗画甚至小剧曲艺的“副刊”。《上海报》主编是时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曾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央党报委员会工作过的李求实,其他编辑还有谢觉哉、陈为人、吴永康,以及肖洪升、李炳忠等。  在严苛的新闻检查、查封追缉下,这份4开报纸从1929年4月17日到1930年8月14日,坚持出版,公开宣传中国共产党、工农红军、苏维埃区域的基本主张、政策以及革命生活与斗争,遣责国民党当局,为中国工人、上海工运代言呐喊,在黑暗的天底下就是明亮的火炬。

(作者系吉安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



来源/《党史信息报

报纸编辑/赵 菲

微信编辑、制作/丁  

转载请注明来自“党史镜报”微信公众号



“上马指挥雄兵,下马锦绣文章”——儒将陈毅的爱书情怀

《爱情神话》里老白画展的马利美术馆没去过?但黑白双骏马标志的“马利”颜料你一定要知道

吴学谦的上海不了情
暗喻民族崛起,为出版《红星照耀中国》,他们在上海成立了“复社”

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刘少奇白区工作思想在上海的继续实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