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沪东: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大本营”

黄伟一 党史镜报 2022-10-14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摇篮和中国工人运动的主要发祥地。而杨浦(沪东)是上海工业发展最早、最集中的地区,是上海工人运动的坚强堡垒,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开展革命活动的一个“大本营”。


英美烟厂厂房



01 沪东地区的第一个党组织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后到1923年7月前,上级党组织派遣共产党员陈其寿、甄南山、谭国昌、谭子崇在沪东地区开展革命活动,积极发展党组织,吸收党员进入革命队伍。

1923年7月9日,中共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会上规定了将按照居住距离的远近,重新划分小组。这一天,沪东地区产生了第一个党组织——中共虹口小组(也称第四小组)。组长陈其寿,组员有甄南山、方观林、谭国昌、谭子崇、王振一、王荷波、高保民、周耕庐等9人。

党组织在沪东建立后,即着手组织发展工作,经过党员们的不懈努力,到1924年下半年,沪东地区成立了两个党小组,分别是杨树浦小组与南洋烟厂小组,人数分别为13人和8人。1925年1月,沪东地区累计党员达64人,是当时上海工人党员最集中的地方。

中共四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



随着国民革命的迅猛发展,根据中共四大党章关于“凡有党员三人以上均得成立一支部”的规定,沪东地区党组织在杨树浦小组的基础上,组建了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杨树浦支部,直属上海地委领导,何量澄为负责人,有党员46人。沪东地区的杨树浦党支部与南洋烟厂党支部在中央执委与上海地委的领导下,兴办平民夜校,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革命精神,提升了工人的觉悟。



02 顽强英勇的沪东工人

沪东工人在五卅运动和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中英勇战斗,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配合国民革命军北伐,上海工人在党的领导下相继发动三次武装起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反动统治。

卷烟厂工人下班时的场景

第一次武装起义发动于1926年10月24日。沪东地区党团员在群众中积极活动,新老怡和纱厂、恒丰纱厂等共有67人参加起义,杨树浦、引翔港各工厂秘密地组织纠察队、运输队、救护队与别动队。第二次武装起义发动于1927年2月19日,在19日的总同盟罢工中,沪东地区参加罢工的工厂有近20家,人数达5万人。22日,总同盟罢工转为武装起义,沪东地区2万工人参加。第三次武装起义发动于1927年3月21日。沪东地区15个行业的32家工厂、10万多工人参加。

上海邮政工人驱车参加战斗

大革命失败后,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果实被窃取,工人运动受到严重挫折。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下,沪东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顽强不屈的斗争。



03 中共沪东区委日益壮大

1927年6月上旬,中共江苏省委成立,原属中共上海区委领导的上海市区的各个部委即直接隶属于中共江苏省委领导。1927年7月,中共江苏省委在各市区中首先将原中共沪东部委改建为中共沪东区委,调严凌舟任中共沪东区委书记。中共沪东区委建立后,根据《江苏省委关于沪东区的工作决议案》和各项工作的具体指示,调整和充实了区委的工作机构,健全了组织,增设了军事机构,建立了秘密工作制度和纪律。





刘少猷


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邓中夏在参加党的八七会议后于8月中旬到达上海,组织成立了新的中共江苏省委。新省委调派刘少猷为中共沪东区委书记,同时进一步调整充实了中共沪东区委,除张之凯(兼组织委员)留任区委委员外,调派万益(兼宣传委员)、王观澜(兼职工委员)、黄超裳(黄藻裳,兼妇女委员)、孙小梧(兼区委秘书)、徐炳根为新的沪东区委委员。同月,共青团沪东区委也恢复重建,由匡亚明任共青团沪东区委书记。

短短几个月,中共沪东区委在刘少猷的领导下,党组织有了较大发展,到1927年11月初,沪东已有党员四五百人,约占当时上海党员总数的1/4。



04 紧密团结开展斗争

从1927年8月开始到1930年2月,这一阶段,沪东区委下辖党组织的数量和名称变化较大,前后不一,有25个支部。它们是:英商电车公司机务部支部、英商电车公司车务部支部、工部局电气新厂支部、英商自来水厂支部、公共汽车支部、黄包车支部、码头支部、恒丰纱厂支部、三新纱厂支部、英商老怡和纱厂支部、英商新怡和纱厂支部、申新纱厂五厂支部、申新纱厂七厂支部、厚生纱厂支部、永安纱厂一厂支部、日商公大纱厂二厂支部、同兴纱厂二厂支部、英美烟厂三厂支部、华成烟厂支部、茂昌蛋厂支部、瑞镕铁厂支部、世界书局支部、泰东书局支部、失业工人支部和警部支部。

英商电车公司工人罢工现场

各支部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紧密地团结和依靠工人阶级坚持斗争,使沪东地区的工人运动持续发展。如1927年9至10月英美烟厂一、二、三厂的110天大罢工震惊上海,被称作“除省港罢工之外是中国工运历史上少见的大规模罢工”,尽管斗争失败了,但烟厂工人并没有屈服,在党的领导下,他们持续不断地开展斗争。

1927年7月30日,中共江苏省委召集沪东区负责人参加省委常委会讨论沪东区的工作,并作出《江苏省委关于沪东区的工作决议案》,称赞“沪东是C.P.(共产党)的大本营”


(作者单位:中共杨浦区委党史研究室)


来源 /《党史信息报》

编辑 / 沈洁

制作 / 杜洁瑛

转载请注明来自“党史镜报”公众号


往期推荐

除了新年贺词里的“窑洞对”,黄炎培还留下很多文化遗产

习近平的自行车

中共四大召开时会址所处里弄寻踪

这份曾以“上海”命名的报纸如同暗夜火炬

“上马指挥雄兵,下马锦绣文章”——儒将陈毅的爱书情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